周泽雄:沉默权的边界的相关文章
周泽雄:沉默权的边界
不久前,针对汪晖先生被揭抄袭后迟迟不愿公开表明态度一事,易中天先生在博文《汪晖只是“不够漂亮”,我愿说声抱歉先》里,提出了一个严肃问题。他说: 我们要问,在事涉“诈捐”、“造假”、“抄袭”等公共事件时,当事人到底有没有权利“保持沉默”?如果有,这种权利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如果是有限的,那么,哪些问题可以沉默,哪些不行 更多...
何家弘:沉默权制度及刑事司法的价值取向
摘要:沉默权制度是欧洲“人文主义思潮”的产物,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米兰达规则”标志着西方国家的沉默权制度发展到“鼎盛时期”,然后又出现了明显的“回潮”。沉默权制度可以分为默示沉默权制度和明示沉默权制度,还可以分为审判沉默权制度和审讯沉默权制度。中国现在需要完善的是默示的审判沉默权制度,但是不应采用明示的审讯沉默 更多...
徐昕:民事诉讼中的沉默权
[摘要] 沉默权是一项具有充分道德基础的个人权利,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应拥有不自证其责的沉默的自由。本文以沉默权的产生及其限制为基点,从当事人真实陈述义务的有限性、证明责任及其分配规则的要求、当事人与证人法律地位的天然区分、事实探知的相对性、以及民事诉讼的本质与法院事实探知权的最小化五个进路,论证了民事诉讼中沉默权确立的理 更多...
陈真:沉默权与中国的刑事诉讼法
一、我国刑事诉讼法是否规定了沉默权1持肯定观点的学者认为,沉默权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是客观存在的。其理由是:(1)从辩护的角度看,沉默权是客观存在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第93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辩护权。辩护是一种权利,既可以行使,也可以不行使(放弃),而放弃辩护的权利, 更多...
张秋波:关于沉默权应否入法的理性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8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针对“草案”第49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的规定,沉默权应否入法的 更多...
崔敏:关于“沉默权”问题的理性思考
【摘要】许多案例表明,如果赋予犯罪嫌疑人以沉默权,将给侦查破案造成不利的影响,最早确立沉默权的英国从多年的司法实践中发现沉默权规定不利于查明案情,于1994年对沉默权制度作了重大修改。美国对实施了30多年的“米兰达规则”也提出了疑问,并通过判例规定了“米兰达规则”的若干例外。我国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的精髓在于鼓 更多...
杨文革:沉默权之赋予与证明标准之转型
【摘要】口供之必取是支撑我国“符合说”之证明标准理论成立的关键。在赋予被追诉者沉默权之后,我国的证明标准必将面临转型。对于那些被追诉者不予供述的案件,应当实行内心确信的证明标准;对于那些被追诉者自愿供述的案件,可实行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关键词】口供;沉默权;证明标准;内心确信;高度盖然性一、“客观真实说”与口供之关 更多...
媒体:你有权保持沉默
时下的新闻媒体似乎越来越成为一个热衷于话语炒作、制造“话语爆炸”的特殊行当,不信你看前段时间媒体大肆炒作的“哈佛博士真伪风波”就是典型的新闻媒体炒作的产物:在前期众多媒体大炒“百万年薪聘哈佛博士”的背景下,某媒体抛出《凭什么相信他是“哈佛博士”》的“重磅炸弹”,大胆质疑民办的山东外事翻译学院以百万年薪聘请的常务副院长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