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星:且看今日学界 “新父”之朽败的相关文章
应星:且看今日学界 “新父”之朽败
与自然家庭不同,社会家庭的接续更替更容易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干扰,因而不时会出现断代现象。 比如,中国学界自1966年大学停招延续了11 年,即形成了一个不小的断层。如果从1957年反右运动对学 界的禁锢和冲击算起,中国学界废学长达20年,这足以构成一个世代的断裂。 当年的“新三届”是在“父亲”缺位的情形下开始在学界开疆 更多...
应星:维稳新思维
编者按根据2011年国家财政预算,地方政府的支出超过中央政府,二者分别为5219.68亿元和1024.53亿元,比例超过4∶1。这意味着地方仍是维稳的主体,其中县级财政的压力较大。此外,由于检察院、法院的经费主要依赖地方同级财政,这也加剧了司法权地方化现象(参见《财经》杂志2011年第11期“公共安全账单”)。目前的维 更多...
应星:“迎法入乡”与“接近正义”(上)
到底是什么人在当赤脚律师?他们的动因和 “市场”何在?他们依靠的是与法院的特殊关系吗?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明白:公民代理是不是黑律师的温床?基层法律工作者能够替代公民代理吗?进一步地,我们最终可以理解法律在乡村社会的运作和社会效果。 更多...
旷新年:父亲
一2000年12月底,当我接到父亲脑溢血病危的电话,犹如五雷轰顶,头脑顿时一片空白。父亲去世的时候还不到六十四岁。曾祖父和祖父都活到八十岁,曾祖母甚至活到八十四岁。父亲的身体是那么强壮,除了胃病之外,几乎从来没有生过病,更没有吃过药。父亲这样早去世,他自己没有想到,任何人都不可能想到。农村的老年人都有预备棺材的习惯,人 更多...
许博渊:且看德国的新闻自由
在德国一片反华喧嚣声中,一位华人、《德国之声》中文部副主任张丹红女士为中国说了一些公道话,而在北京奥运会期间被无限期停职了。26日,张丹红女士接受了《参考消息》报记者的采访,她说,在目前形势下,在德国说中国好话就是大逆不道。从《参考消息》的报道看,她所说的好话主要是关于西藏问题。她直言不讳地批评西方媒体的歪曲报道,并 更多...
许纪霖:请看今日之蒋介石研究
《天下得失:蒋介石的人生》,汪朝光、王奇生、金以林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版,42.00元。近年的读书界,流行的是“民国热”。民国热有两个热点,一个是“民国范儿”———那些民国的文化精英,另一个就是蒋介石。海峡两岸的行情常常倒着走,当老蒋在台湾逐渐被人忘却的时候,这边对他的兴趣却日渐浓郁。特别是近年蒋介石日记在 更多...
辛允星:新世纪的中国乡村政治报告
吴毅先生的新作《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和阐释》(下文简称《小镇喧嚣》)历经长期的实地磨砺和书斋思索终于在2007年秋与读者见面,并立刻引起部分学界人士的关注,笔者有幸在第一时间获得了“饱览”此书的机会。来而不往非礼也,借此机会对该书略作解读以回馈作者,也希望以此抛砖引玉,推动更多学者关注本书揭示出来的乡村政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