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公众号|微博|手机版

进入专题: 审美形式 意识形态 形式乌托邦 西方马克思主义 美学
注释:
①Georg Lukacs, The Theory of the Novel, London: The Merlin Press, 1971, p. 15.
②吕西安.戈德曼:《隐蔽的上帝》作者序言,蔡鸿滨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③吕西安.戈德曼:《文学社会学方法论》,段毅、牛宏宝等译,工人出版社1989年版,第84页。
④安纳.杰弗森等:《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概述与比较》,包华富等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91页。
⑤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38页。
⑥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论波德莱尔》,张旭东、魏东生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68页。
⑦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119页。
⑧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论波德莱尔》,第23页。
⑨徐崇温:《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2、104页。
⑩朱立元主编:《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666页。
(11)赵毅衡编选:《符号学文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504页。
(12)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6页。
(13)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14)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56~257页。
(15)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语言的牢笼.马克思主义与形式》,钱佼汝、李自修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342页。
(16)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语言的牢笼.马克思主义与形式》,第341页。
进入专题: 审美形式 意识形态 形式乌托邦 西方马克思主义 美学
本文责编:lihongji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98050.html 文章来源:哲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