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公众号|微博|手机版

进入专题: 中等收入陷阱 度转型 发展与治理 国家公共治理模式
(11)在经济学文献中,一般用“实现”(realization)和“执行”(implementation)来分别表示一个经济机制在达到某个社会目标时的信息和激励因素。
(12)Kornai, Janos, The Socialist System: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s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
(13)关于此问题的详细讨论,参见田国强:《改革需兼顾发展和治理两大逻辑》,《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12月31日。
(14)Stigler, G. J., "The Theory of Economic Regulation",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ience, Vol. 2, No. 1, 1971, 3-21; Hellman, J., Strategies to Combat State Capture and Administrative Corruption in Transition Economies, Conference "Economic Reform and Good Governance. Fighting Corruption in Transition Economies", 11-12 April, 2002, Beijing, China.
(15)"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2013". http://cpi.transparency.org/cpi2013/results/.
(16)[美]赫维茨、[美]瑞特:《经济机制设计》,田国强等译,上海: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年,第7页。
(17)Ruohui Zhao and Liqun Cao, Social Change and Anomie: A Cross-national Study. Social Forces 88(3), pp. 1209-1229, 2010.
(18)Lance E. Davis and Douglass C. North,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1.
(19)当前中国腐败的发展趋势,详见过勇:《当前我国腐败与反腐败的六个发展趋势》,《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1期。
(20)对此问题的讨论,详见田国强:《中国改革的未来之路及其突破口》,《比较》2013年第64辑。
(21)林重庚、斯宾塞主编:《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和转型:国际视角的思考和建议》,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年,第5页。
(22)田国强:《从拨乱反正、市场经济到和谐社会构建——效率、公平与和谐发展的关键是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2008年《文汇报》《解放日报》及上海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改革开放与发展30年”征文优秀论文稿。
(23)谈到整体或顶层设计,许多人以为是要在各个方面,进行面面俱到的详细设计,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和误区。所谓整体或顶层设计,其实质是,要对体制转型中最核心、最本质、最根本的方面,如改革目标、方向、内容、战略及愿景,给出原则性的综合考虑,对改革的步骤和方式及改革的轻重缓急有一个全盘考虑和设计。
(24)2013年以来的政府简政放权改革,如负面清单、权力清单等,与此导向是相一致的。但是,法治建设的进程还显迟缓,而政府职能和权力边界的界定,关键靠法治。
(25)基于历史上国内外几千年的强国实践,结合现代经济学理论,我们认为富民强国的内在逻辑在于:欲强国,必先富民;欲富民,必赋私权;保私权,必限公权。参见田国强、夏纪军、陈旭东:《富民才能强国的经济学内在逻辑》,《学术月刊》2013年第11期。
(26)[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二、三卷),邓正来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第333页。
(27)关于政府职能的两个根本转变的讨论,详见田国强:《中国下一步的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2年第3期。实际上,中国古代也不乏政府治理的经济思想渊源,如汉武帝时期太史公司马迁所提出的“善因论”,即《史记•货殖列传》中的“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其中蕴含着的一种理念,就是如果顺应人的天性和社会的自发秩序来进行治理就能以最小的成本实现国家的善治。反之,“整齐之”“与之争”的治理手段都是下策。
(28)对“掠夺之手”的讨论,详见Andrei Shleifer and Robert Ward Vishny, The Grabbing Hand: Government Pathologies and Their Cur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29)Hurwicz, L., On Informational Decentralization and Efficiency in Resource Allocation Mechanism, in Studies in Mathematical Economics, S. Reiter, ed., Mathematical Association of America, 1986; Jordan J. S., "The competitive allocation process is informationally efficient uniquely",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1982, 28, pp. 1-18; Tian, G., "The Unique Informational Efficiency of the Competitive Mechanism in Economies with Production", Social Choice and Welfare, 2006, 26, pp. 155-182; Walker, M., "On the Informational Size of Message Spaces",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1977, 15, pp. 366-375.
(30)[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致命的自负》,冯克利、胡晋华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322页。
(31)当然,随着新一届政府对于与市场合理边界界定认识的逐步深化,以及行政审批改革的深化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探索,这方面的情况正在有所好转。
(32)[美]霍米•卡拉斯:《中国向高收入国家转型——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因应之道》,林重庚、斯宾塞:《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和转型:国际视角的思考和建议》,第471页。
(33)Tian, G. 2013, Lecture Notes on Microeconomic Theory, http://econweb.tamu.edu/tian/class.htm.
进入 田国强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等收入陷阱 度转型 发展与治理 国家公共治理模式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94378.html 文章来源:《学术月刊》(沪)2015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