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公众号|微博|手机版

海外市场对欧元区资产的需求有所减弱。不过,从国际市场对欧元区成员国政府债券的需求来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并没有严重削弱欧元的国际地位。
欧盟作为最大经济体,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2011年欧盟GDP高达16.27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1.3%;欧元区官方黄金储备高达11931吨,占世界官方储备的40%;欧洲海外资产存量也高达数万亿美元。从债务情况看,据欧盟统计局数字显示,截至2012年第一季度,欧元区17国的债务总规模为其GDP的88.2%,远低于美国的102.94%和日本的229.77%。此外,欧元区国家的债务中,约2/3是长期债务。无论从债务规模和债务结构看,欧元区总体上均好于日本和美国。
面对欧债危机,欧盟一直在从多方面入手,标本兼治地解决问题。2012年9月6日,欧洲央行推出“直接货币交易计划”,决定无限量回购欧元区成员国1—3年期国债。欧洲央行和欧元区核心国家始终拒绝简单地通过大肆印钞票的方式来稀释债务。此次欧洲央行大力介入债市,说明债务危机形势仍然严峻,并已可能危及欧元,同时也表明,在捍卫欧元生存的问题上欧洲的确是不惜一切代价的。
德国联邦宪法法院2012年9月12日作出判决,支持政府执行和欧盟签订的欧洲稳定机制(ESM)条约,这个判决结果成为欧洲稳定机制生效的关键。欧洲稳定机制如果没有出资大国德国的参与,则此前欧洲各种拯救欧元的努力,包括欧洲央行此前购买国债计划都将泡汤,因为无论是欧洲央行的计划,还是欧元区的各种救市方案,都是建立在欧洲稳定机制的基础之上,一个国家只有申请EFSF或ESM支持,并且得到欧元集团批准,欧洲央行才会在二级市场为这个国家采取干预行动。由于这一判决,欧洲稳定机制按照预定的计划,已于2012年10月8日启动生效。ESM与欧洲央行的政策有望互为补充,形成合力。这一结果为摆脱欧债危机的下一步行动铺平了道路,它也把德国与欧洲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关系到欧洲的未来。
欧元的出现给欧元区各国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共同的利益将各国凝聚在一起。如果欧债危机能使各成员国朝着进一步一体化的方向奋力前行,则作为世界经济和金融史上创举的欧元区将最终走出困境,欧元作为国际货币体系中重要一极的地位也将继续保持下去。目前,欧债危机仍在持续,其彻底解决仍未见曙光。但欧洲应对欧债问题的方向是正确的,当前关键是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如果欧盟国家能够坚持财政整顿和结构改革的行动,巩固和扩大成效,提振各方面的信心,捍卫欧元和欧洲一体化的成果,欧债问题应该能得到较好的解决,欧洲也能焕发出新的活力。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经济学 > 金融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59067.html 文章来源:《红旗文稿》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