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亮中生平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892 次 更新时间:2005-01-12 02:48

燕南专题  

在2005年1月5日凌晨4点许,大雪纷飞的时候,年轻的肖(萧)亮中突然告别人世,走完了他32年执著而奉献的生命历程。

1972年12月5日,他出生在金沙江边的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金江镇车轴村,这个多民族聚居的连接汉藏两地的美丽村落,后来成为他硕士毕业论文和书稿《车轴》的田野调查基地。同时,为着捍卫这个村落以及金沙江流域这片乡土社会和人民的权益,他开始了四处奔走,几赴金沙江,用他的热情和坚韧来影响社会公众,但体力的劳累和极度的焦虑却最终袭倒了他。

1985年,在乡村完小读书的肖亮中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甸县第一中学,1991年,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1995年7月分配到云南民族学院中文系民族文化教研室工作了3年,其间,在临沧地区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所进行的扶贫和社会调查活动,重新激发了他的学术热情。1998年9月,他考入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院攻读人类学专业。2001年7月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分配至商务印书馆工作,2004年12月,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中心,开始从事他极度热爱的学术研究和田野调查工作。

作为长子和长孙,亮中孝悌有加,亦一直无微不至地关爱着弟、妹。带着他的梦想,携爱妻马茜来到北京,共同走过了艰苦而恩爱的十年……

亮中是一个勤奋、敏锐的学者,有近百篇优秀文字和摄影作品发表在《南方周末》、《读书》、《二十一世纪》、《大地》等海内外知名报刊,他的专著《车轴》和《夏那藏家》极富学术价值。但与生俱来的激情与社会责任感使得亮中最终成为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知识分子。他短暂的生命最终献给了他热爱的事业和乡土。

萧亮中个人材料:

-姓名:肖(萧)亮中

-性别:男

-生卒年月:1972年12月5日--2005年1月5日

-籍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

履历

-2003年7月~至今,北京,筹办商务印书馆策划部

-2002年11月~2003年7月,北京,新闻出版总署人事教育司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项目。

-2001年7月~2002年11月,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年9月~2001年7月,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院。

-1997年7月~1998年8月,参与中国第一本人文地理杂志《山茶》的改版和编辑工作。

-1995年7月~1998年8月,昆明,云南民族学院中文系民族文化教研室。

-1996年9月~1997年7月,云南省临沧地区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下乡扶贫、社会调查。

-1991年9月~1995年7月,北京,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

-1985年9月~1991年7月,云南中甸,中甸县第一中学。

学位

-硕士:人类学专业法学硕士

-本科:民族学专业法学学士

语言

-英语:研究生学位英语,擅长英汉翻译

-民族语:纳西语、藏语、苗语

著作

-《车轴——一个遥远村落的新民族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

-《夏那藏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

-《地方》(作者之一),南方日报出版社,2001年6月。

-《网络诗三百首》(作品入选),大象出版社,2002年1月。

作品

在海内外报刊杂志发表各类文章上百篇,从略列出:

-《车轴村家族二题》,《读书》2004年3月。

-《霞那》,《北京时间》2004年3期。

-《从甘洛达支到美姑洪溪》、《美姑少年拉布》、《在拖木沟》,《凉山广播电视报》“本土印象”栏目2003年4月2日、9日、16日连载。

-《行于中甸山水》,《今日东方》2002年12期。

-《穿越凉山之巅》,《今日东方》2002年10期。

-《生态孤岛南滚河》,《中国国家地理》2002年9期。

-《接触凉山》,《大地地理杂志》(台湾) 2002年8期。

-《车轴考古记》(配图),《文物天地》2002年7期。

-《香格里拉端午赛马会》,《世界地理杂志》(台湾)2002年6期。

-《商务印书馆:走过一个世纪的足音》,《人民日报》 2002年6月4日。

-《民族志:影像记录的真实》,《昆明社科》2002年3期。

-《大理南诏风情岛的闲适人生》,《时尚?中国旅游》2002年3期。

-《隐喻的漫水湾》,《读书》,2002年3期。(《凉山日报》2002年7月20日转载)

-《歧视的形成与舆论话语的掌握》,《二十一世纪》(香港),2002年2月号。

-《真实的民族志影像》,《中国摄影》,2002年2期。

-《田野凉山》,《民族艺术》 2002年1期。

-《文化中断与少数民族教育》,《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1期。

-《隐居,洱海边的现实与梦想》(配图),《消费者?记录生活》,2001年12期。

- A visit to my friend in Zhongdian,(配图)CHINA’TIBET, June,2001

- Three goddesses weave their magic,(配图)CHINA DALLY, May 11,2001

-《南滚河的偷猎与禁猎》(配图),《消费者?记录生活》2001年5期。

-《南滚河,人与动物孰重?》(配图),《中国绿色时报》2000年5月11日。

-《大凉山田野手记》(Ⅱ)(配图),《民间文化》2001年5期。

-《洱海隐居》(配图),《追求》2001年5期。

-《秃鹫的回归》,《自由时报》,(台湾)2000年4月21日。

-《车轴岩画考察》(配图),《云南日报》2000年4月6日。(《迪庆报》2001年4月29日转载)

-《大凉山田野手记》(Ⅰ)(配图),《民间文化》2001年4期。

-《大凉山的神人之媒》(配图)《消费者?记录生活》2001年4期。

-《不浪费的学术》《民间文化》2001年3期。

-《车轴考古记》(配图),《民间文化》,2001年3期。

-《民族教育的理性态度》,《昆明社科》,2001年2期。

-《两次对话》,《自由时报》(台湾)2000年12月7日。

-《客居夏那藏家》,《大地地理杂志》(配图),(台湾)2000年10期。

-《两代学者,金银联翅》,《好书》2000年7、8期合刊。

-《苍茫大凉山》(配图),《ELLE-世界时装之苑》,2000年6期。

-《车轴村风俗观察记》(图片2幅),《南方周末》2000年5月12日。

-《醉汉袭警被拿下》(图片1幅),《北京青年报》2000年5月7日。

-《远在身边》(图片1幅),《北京晨报》早茶版,2000年4月28日。

-《夏那人家》,《南方周末》2000年2月25日。(《四川文化报》2000年4月6日、《迪庆报》2001年1月14日转载)

-《漂徙的风俗》,《民族艺术》2000年1期。

-《薪火相传,金银联翅》,《中国民族》试刊号,2000年。

-《中国版的比萨斜塔》,《ELLE-世界时装之苑》1999年11月。

-《漂徙与流变的风俗》,《香港文学》(香港)1999年8期,总176期。(台湾《古今艺文》2000年第二十六卷三期转载)

-《战争和电子游戏》,《大公报》(香港)1999年6月5日。

-《丽江古城》(图片12幅),《世界时装之苑》1999年6期。

-《北京刮起海洋旋风》(图片3幅),《ELLE-世界时装之苑》1999年6期。

-《相隔半世纪的两次造访》,《大公报》(香港)1999年5月11日。

-《南诏、唐、吐蕃三方和战政策》,《昆明社科》1999年4期。

-《歧视与话语权》,《方法》1999年3期。

-《山村题解(二首)》,《边疆文学》1999年2期。

-《废墟》,《人民代表报》1998年10月17日。(《福建民族》1999年6期)

-《“抢门”婚俗》,《古今艺文》(台湾)1998年8月1日出版,第二十五卷四期。

-《论迪庆州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及具体操作思路》,《昆明社科》1998年5期。

-《变迁中的乡村与民俗》(图片5幅),《山茶?人文地理杂志》1998年2期。

-《勐弄的夜晚》,《原野》1998年2期。

-《南诏对唐、吐蕃和战政策嬗变考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2期。

-《女士心计》,《中国漫画》1997年10期。

-《居住在迪庆的彝族》,《山茶》1997年3期。

-《明末以后中甸地区隶属沿革考》,《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1期。

-《勐弄》,《云南邮电报》1996年12月12日。

-《关于“龟鳖丸”的闲话》,《云南政协报》1996年11月19日。

-《两次造访》,《云南邮电报》1996年8月8日。

-《“抢门”婚俗“抢”什么?》,《云南日报》1996年7月10日。

-《奇特的纳西族“抢门”婚俗》,《民俗》1996年2期。

-《死》,《广元文学》1995年3、4合期。

-《易位》,《广元文学》1995年1、2合期。

-《中甸回族的藏俗》,《民族》1994年4期。

-《除夕鞭炮响》,《原野》1993年4期。

-《中甸地区隶属变迁考》,《迪庆论坛》1993年3期。

-《圈子》,《原野》1993年2期。

计算机

-全国计算机考试B级证书。

-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平台,使用word 2000写作和编辑。

-长期熟练使用五笔字型撰写文章。

-熟练运用SPSS社会统计软件处理和分析社会学问卷及第一手田野调查资料。

-熟练运用网络搜集和查询资料,收发电子邮件。

摄影

-熟知摄影常识,会使用各种型号相机,能熟练利用各种摄影器材。

-拍摄过“勐库街”、“夏那藏家”、“凉山流浪儿童”、“南滚河自然保护区”等题材。

-经常在野外采访摄影,有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各种复杂和极端情况下拍摄的经历。

-成功抓拍过2000年5月6日北京紫竹村酗酒闹事,袭警的突发新闻。

-在《南方周末》、《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山茶》、《人文地理杂志》、《世界时装之苑》、《星星火炬报》、《民族画报》、《大地地理杂志》(台湾)等海内外媒体发表图片数百幅。

奖励

-2002年:

作品《保护区收缴的虎皮和象牙》在“绿色家园的呼唤”全国摄影大赛获奖。

-2001年:

硕士论文《车轴权力过程及认同范畴变迁研究——从本土居民与移民群体的双重角度分析》获中央民族大学2001年度优秀硕士论文;同时获中央民族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及社会科学应用研究论文奖金”2001年度硕士论文奖。

-2000年:

作品《夏那藏家》获《南方周末》2000年第一季度优秀作品奖。

-1999年:

人类学界“吴文藻奖学金”。

-1997年:

扶贫工作成绩显著,受猛库镇人民政府表彰。

9月29日下午,在云南民族学院旁铁路边与杀人歹徒搏斗,抢救昆明卷烟厂被害实习工人,受院、系表扬(《云南民族学院报》1997年11月5日报导)。

-1995年: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学生学术论文二等奖。

-1994年:

青年民族学会论文竞赛二等奖。

中央民族大学“五四”论文竞赛二等奖。

“吴文藻奖学金”。

中央民族大学大学生辩论赛“优秀辩论员”。

中央民族大学大学生院级科研成果奖学金。

-1993年:

中央民族大学摄影比赛优秀奖。

“吴文藻奖学金”。

中央民族大学书法比赛优秀奖。

青年民族学会论文竞赛二等奖。

-1991年:

以全州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就读,受到当地政府表彰奖励。

社会工作及学术活动

-1996年9月~1997年1月,参加云南省临沧地区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普及六年制义务教育”(普六)工作。

-1996年11月~1997年5月,参加临沧地区“村建”扶贫工作队,在勐库镇懂过办事处蹲点,并参加修筑该镇最偏远的办事处冰岛的公路。

-1997年1月,参加在昆明召开,云南大学举办的第三期“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

-1997年7月~1998年8月,加盟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主管杂志《山茶?人文地理杂志》编辑部,做编辑、记者工作。

-1997年10月~1998年6月,参加由云南大学党委书记高发元和云南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邓启耀所长主持的“跨世纪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家庭实录”课题,具体负责藏族卷调研写作,完成《夏那藏家》一书。

-1997年11月,参加在厦门召开的首届“文学人类学学术研讨会”,《民族文学》杂志1998年2期介绍有我提出的观点。

-1999年6月~1999年10月,参与策划、召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和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共同主办的“中国的少数民族迁移、教育及族群分野”国际会议。

-1999年7月,参加在昆明召开,由北京大学和云南民族学院共同举办的第四期“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

-1999年10月~2000年5月,参与策划、联系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亚洲太平洋社会转型研究中心及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政府联合举办的“社会、文化与族群的新格局”国际会议。

-2000年3月~2001年1月,与福建人民出版社林彬、王金团编辑策划“田野印象”影像民族学丛书。

-2000年8月,参加北京“国际都市人类学中期会议”。

-2000年3月~7月,为全新改版的《民间文化旅游杂志》做策划并主持田野调查栏目。

-2001年7月~8月,赴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亲赴钦县图书馆考察原茨中教堂藏书,并就该批藏书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与迪庆藏族自治州文化局商谈,州文化局专门就此事发文件《关于与商务印书馆协商研究、出版迪庆州所藏原茨中教堂外文原版书事宜征询函》(迪文函2001年09号),与商务印书馆协商合作出书事宜。

-2001年12月,独立策划商务印书馆就“老年译丛”图书与中央电视台第二套“健康之路”栏目合作节目,节目“敢活一百岁”、“六十岁正当年”已于2002年元月1日及2日播出。

-2002年3月,牵头策划的“商务印书馆新华系列辞书主编与读者见面会”、“亲触高效率学习方法”两起活动已在3月24日、31日下午于西单图书大厦共同举行,均取得了一定的绩效。

-2002年11月~2003年7月,在新闻出版总署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人事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管理工作。

田野调查及采访报导

-1992年7月~8月,在云南中甸调查藏族、回族族源历史以及文化上的相互影响。见《中甸回族的藏俗》,《民族》1994年4期。

-1994,7~8,在四川广元调查该地民间残留“女尊”遗俗及文化现象。

-1995,1~2,在云南中甸调查当地旅游业,见《论迪庆州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及具体操作思路》,《昆明社科》1998年5期。

-1995年7月~8月、1996年1月~2月、7月~8月,在云南中甸县金江乡,安乐村调查游耕彝族及定居彝族文化差异及认同。

-1996年9月~1997年7月,一年时间在云南省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下乡扶贫,坚持做地方政治与族群文化调查。

-1996年11月、1997年6月,在云南省沧源县调查南滚河自然保护区佤族社区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和协调。

-1997年7月~8月,调查家乡中甸县金江乡吾竹村村民因龙王庙水源污染而聚众请愿一事(此事地方新闻完全封杀)。

-1997年10月~1998年6月,在云南中甸“夏那藏家”做“跨世纪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家庭实录”。课题。部分成果见《南方周末》

-2000年2月25日和台湾《大地地理杂志》2000年10期;全书由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

-1999年7月~8月,赴四川凉山田野考察,调查流浪儿童,高山生态,习惯法及社区民间力量。

-1999年9月~2000年7月,在北京紫竹村采访当地住户,租房户,游走小贩。着眼点是城市化进程和家族格局,国家力量和地方社区之间的互动关系。

-2000年5月6日~10日,现场追综拍摄紫竹村租房人员酗酒斗殴,110巡警拘捕,袭警。采访出租户房东,派出所。部分报导见《北京青年报》2000年5月7日第三版。

-2000年8月9日~9月5日,赴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当地民众生计与与动物保护的冲突,撰有《南滚河,人与动物孰重?》一文,《中国青年报》刊发。

-2000年9月~12月,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金江乡车轴村做毕业论文田野调查和资料搜集。11月首次在车轴村发现岩画、石棺墓及其它古代遗址。部分成果在《文物天地》刊发。

-2001年7月~8月,在云南省德钦县升平镇及茨中村做田野调查。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时评与杂文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37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作者阅读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