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王韦:全球化语境下中国作为大国的责任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07 次 更新时间:2012-04-19 20:46

进入专题: 全球化   中国  

韩王韦  

一百年前,西历1910年,也就是清朝的宣统庚戌年。各地立宪请愿组织齐集北京,逼清政府迅速召开国会,“虚君立宪”。此次和平请愿运动失败之后,1911年爆发了著名的辛亥革命,激进主义者终于成功地使用暴力手段,加速传统帝国向民族国家的转变。随后一百年,如何使中国成为一个强大富足的民族国家,一直是历代中国人的焦虑。

然而,与此同时我们却从未认真地思考和对待,什么是中国的责任。毛泽东时代,我们对内把营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样的大公世界,当成我们的责任;对外把解放全人类,当成我们的责任。先不管当时在政治实践层面上,这种责任会被多大程度上信以为真。且说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毛泽东时代所建构的国家责任伦理,至少相当一部分已不会在官方的文件中提及。当然,这也是冷战之后,中国以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所必然要做出的改变。后来共产党在思想报告中将这种改变总结成一个说法,与时俱进。

经济上,中国与时俱进了三十二年,确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在政治制度及外交政策方面,却不时会招来不少的批评与责难。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就是中国对自己作为一个大国所应负的责任,没有很好的认识清楚所致。

在古中国,国与国之间尚没有明确的边界线,国家责任一般被儒士定义为:近人安之,远人怀之。就是说,对内要使老百姓安居乐业,对外则实行怀柔政策,让居住在其他国家的人对中国文化仰慕思恋,心向往之。由此,古中国建构起了中华文化圈,并在世界上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区域性朝贡体系。从古中国的“安近人,怀远人”的国家责任伦理,到毛泽东时代的“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的国家责任伦理,包涵着一个传统帝国在向现代国家转型时,对自身责任重新认识、重新定位的深切渴望。

如今,中国已与世界接轨,国际化程度加深。探索如何更好得融入世界,对中国来说,无疑是有意义的。而在探索这种融合时,有两点我们不能遗忘。第一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即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东西;二就是我们西化的现实,即中国之所以是新中国,文化之所以是新文化的东西。在此两点之上,我们才能谈得上去认识:全球化语境下何为中国的责任?

所谓中国责任,首先在国内一定要保障人权。这人权不是西方所说的人的自然权利,而是以“孝悌”为基础的人权。何谓“孝悌”?即对父母要孝顺,对兄弟姐妹要友爱。唯有在这样的家庭伦理基础之上,个体才可以说有自己的人权。所以,保障人权,首先要保障小家庭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任何伤害小家庭生存权和发展权的行为都应该依法禁止。

第二,以保障人权为出发点,构建有区域特色的法制体系,即将中国构建成一个现代的“礼仪之邦”。如荀子在《大略》中所说: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2]。只有真正有礼,有法制的地方,人和人之间才会容忍,家庭与国家才会互不妨害,社会才会和谐。

第三,以自身的能力为前提,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承担国际责任。孔子在《论语》中时常谈到“仁”(一种中国式的博爱)。但对于“仁”的含义,孔子的解释却经常变化。这是因为孔子认识到,在行“仁”道或博爱之道时,参考个体自身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只有认清自身的能力,才能更好的发挥“仁”的精神或博爱的精神,以免好心办坏事。参与国际事务,承担国际责任也一样。一定要认识清楚自身的能力,切实地落实博爱精神,不使责任成为一句空话。与此同时,也应注意不使博爱成为施行霸权的借口。孟子有言: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3]。这即是主张,有博爱精神的人在爱人时,同时也应该以礼待人,尊敬人。所以,行“仁”道或博爱之道的人,不但应该认识清楚自身的能力,还应该认识清楚所爱之人的现实处境。从所爱之人的角度出发来施爱,而不是从施爱者自己的主观意愿上出发去强加爱。将这种认识上升到国与国之间,就是以本国的能力为前提,并坚持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表达自己的关爱之心,积极地承担属于自己的国际责任。

只有保障以孝悌为基础的人权,构建以区域为特色的法制体系,提倡以能力为前提的博爱精神,中国人才能成为真正有责任意识的人,中国这个国家也才能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国家,最终,中国才能摆脱自身的地域局限性,使当下的中国之中国,一变而成为世界之中国。

2010年于上海

[1]韩王韦(原名韩玮),同济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09级春季在读博士研究生。

[2] 《荀子简注》,章诗同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301页

[3] 《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八》,朱熹,中华书局,2006,298页

    进入专题: 全球化   中国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民权理念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2507.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