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从强力维稳到异质包容

——读《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有感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736 次 更新时间:2011-05-02 20:23

晨曦  

日前,人民日报发表一篇颇受社会好评的文章《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读这篇文章,既有惊奇,也有亲近。

如果说有“异质思维”的话,异质思维缘起网络。在我国相当长一个时期中,思维表达状况如何大家是心知肚明。互联网普及以后,人们终于发现有一个可以相对自由表达思想的地方,于是纷纷加入网络大军,“多元表达”渐成气候,“异质思维”由此出现。

异质思维的作用也在这个时候开始产生。可以为此佐证的是,这些年引起社会关注、产生影响的诸多事情,它们无不发端于因网络而起的自由表达中。这种自由或多元表达难免与传统价值理念倡导的舆论一律发生冲突,难免使一些当政者和当政部门陷入应接不暇之中,于是,为了突出一种旋律、强调一种声音,权力对舆论的严格管束应运而生。过分管束自然遭来抵触与不满,要求多元表达的呼声更加强烈,但随后以维稳名义出现的管理风暴再度来临时,多元面临瓦解,和谐舆论氛围便渐次形成。

《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在人们的惊奇眼神中不期而出。“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是来自网络多年的流行语,是网络“刁民”的习惯表达,谁知它会被赞赏有加并出现在人民日报的评论文章中!还有,“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在对话中协调立场,在交流中化解矛盾”,领导者要有“雅量”,要“淡定”倾听不同声音,这些话岂不是对以前一些做法的基本否定?

该文犹如在平静的水面投入一枚石子,涟漪迅即产生。连日来,许多人在惊奇之余作出各种解读,试图从中发现或深或浅的寓意,还有人由此联想到温家宝近期的相关言论,比如,四月中旬他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强调要创造条件让人民讲真话,为此他说过一段掷地有声的话:“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要有一批心忧天下、勇于担当的人,总要有一批从容淡定、冷静思考的人,总要有一批刚直不阿、敢于直言的人。”有人分析,“包容心”一文在温家宝谈话后发出,是不是释放出高层在政治动向上的某种信号?

这种过度解读没有意义。实际上,在发表本文之前,人民日报在4月21日还发表《“心态培育”:执政者的一道考题》的文章,它们同属该报“关注社会心态”话题下的系列评论;再早,该报还组织了“如何协调社会关系”方面的系列评论,要求“在强力维稳的同时,也需要认真倾听民众的利益表达,及时调整社会关系,促进不同利益群体的意见表达和公平博弈,化解社会不和谐因素,以‘和’促‘稳’。”可以看出,这些系列评论都是结合不同主题组织的宣传之作,文章本身并无理论创新,阐发的也都是一般道理,但由于与现实联系较为密切,所以读起来感到亲切,很有一些针对性。以“包容心”一文为例,有人还把它与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作对照,认为毛泽东“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这段名言更为通俗深刻。但由于 “包容心”一文涉及能不能讲真话、有没有宽广胸怀的问题,触动了当前我们这个社会的敏感神经,因而文章一出,就迅速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强烈共鸣。

事实就是如此简单。事实向人们表明,我们的宣传舆论只要讲真话实话,只要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它一定会受到社会的欢迎。事实还无情表明,在我们这个社会,目前一些常识性的东西已经丧失,不然它怎么会让人感到新鲜陌生?《为人民服务》六十多年前已阐明的道理在今天仍受到追捧,仍感到极具现实意义就是最好例证。我认为,读《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后若要反思,这才是我们需要认真反思的东西。

另外,“包容心”一文引人关注,还在于表述上嵌入了两个重要概念。“包容心”无需赘言,它表达出对民众的接纳认同,是一种价值肯定,有强烈的时代性;“异质思维”提法欠妥,但起到很好的配村。思维作为个体精神活动,有差异本属正常,不然就不会存在多元思想,百花齐放也就无从谈起。用“异质”对差异性思维进行界定,这里面显然存在一种价值判定,有对“同质思维”予以肯定,把“心往一处想,话往一处说”当做是“好思维”的认知成分。这种提倡有违思维的多样性,许多读者已有批评,但因为有“包容心”作前提,所以歪打正着,一高一低相互衬托,不仅契合而且正好突出了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这是文章给人打下烙印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时评与杂文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0398.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