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公众号|微博|手机版

如何进行战略选择?一般选择是先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再进行第二次现代化。这既是西方国家现代化的历史经验,也是提供给后发国家的“经典现代性方案”。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传统的现代性逻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精辟而又形象地指出:“我国现代化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从政策角度看,中国选择的并不是先完成工业化,再进行信息化(以及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而是同步进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信息化提升工业化,实现“四化同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从现代性逻辑看,中国选择了“全面协调现代化战略”,超越了“串联式”现代性逻辑,遵循了“并联式”现代性逻辑。概括地说,全面现代化战略体现了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与非线性逻辑,超越了把西方“依次历时态”(即“串联式”发展)路径模式化的单一线性论。全面现代化战略坚持渐序发展与跨越式发展相结合的原则,超越了单一的渐序发展逻辑。全面现代化战略着眼于“弯道超车”,形成独立自主的发展模式,打破了跟随西方亦步亦趋的依附性发展。全面现代化战略充分证明了“存在多种通往现代性的不同路线”,现代化是多选题,而非单选题。
中国全速奔跑在自己所创造的现代化赛道上。深入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未来展开,极其重要。我们坚信,中国式现代化必将使古老的中华民族再度青春化,使勤劳的中国人民都过上美好生活。
(作者唐爱军,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文章来源:《哲学研究》2021年第9期,注释从略,完整版请参考原文)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历史学 > 史学理论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133831.html 文章来源:《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