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建军 吴学明:提升农业保险服务三农质效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81 次 更新时间:2022-03-29 09:39

进入专题: 农业保险服务   乡村振兴战略  

阎建军   吴学明  


中国正处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历史关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基础支撑在三农。从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视角看,农业保险是管理农业产业链风险的核心机制,是守好三农基础的重要支柱,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保险带来发展机遇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举措,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立足于农业资源,以第一产业农业为依托,以农民及相关生产经营组织为主体,以高新技术对农业产业的渗透为前提,以体制机制的创新为动力,将资金、技术、人力及其他资源进行跨产业集约化配置,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休闲农业及其他服务业有机整合,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带来农业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的深刻变革,激发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新活力。

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保险全面转型升级,提高农业保险的深度和广度。农业保险不仅要全面渗透第一产业,业务覆盖重要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而且要着力开展创新,全面建设服务现代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风险管理机制,打造全方位的农业保险产品体系,为农业产业链稳定和农业生产经营者收益稳定提供安全保障。

粮食及重要农产品保险面临发展机遇。随着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全面实施,各级政府将加大对主粮生产的支持,财政补贴与市场机制结合,将推动主粮保险产品形态升级,由成本保险向收入及完全物化成本保险转型。种业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种质资源保护、种子科研及重大攻关项目、种子繁育推广一体化产业链发展,对种业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需求,为开展一系列基于种业损失、责任、成本、收益、质量、指数和权属等方面的保险创新服务打开了市场空间。

特色农产品和养殖业保险面临发展机遇。在以奖代补政策和地方产业政策扶持下,按照农业部发布10类144种特色产品以及5类29种特色产业,农业保险产品供给体系将着重增品提标扩面,全面覆盖特色规模性农业产业,从成本、产量、收入、区域损失及指数类和保险+期货类产品等保险产品综合供给,按照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及食用农产品达标等持续开展保险服务创新。在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强化保险渗透力和力争做到保险全覆盖。养殖业尤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生猪及奶牛业,随着产业转型和食品溯源安全技术的进步,对保险产品提出更高要求,促进养殖业保险提标扩面。

园区综合保险面临发展机遇。围绕农产品优势集群地区、农产品加工园区和农业产业园区的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定制化的“一业一园”保险方案有着广阔发展空间,着眼园区产业链风险管理的全面性、复杂性、传导性以及产业的特殊性,承保加工企业及保险园区的财产、责任、人员、资金、物流及利损等一揽子保险,全产业链、全供应链和全价值链的全面保障需求十分旺盛。

农机保险面临发展机遇。“十四五”时期,将创建300个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建设300个设施农业和规模养殖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75%,提升农业设施和农业机械等相关联的财产损失、责任等保险保障需求。

物流综合保险面临发展机遇。“十四五”时期,将建设30个全国性和70个区域性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推动田头市场仓储保鲜设施升级,改造畜禽定点屠宰加工厂冷链储藏和运输设施,提升与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相关的财产、工程、货运和责任相关保险业务需求。围绕农村电子商务等“数商兴农”领域衍生的新型保险需求,推动保险机构广泛应用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等开展涉农物流体系的风险管理,为构建农村新消费场景打造平台级服务提供更好的保障。

农业保险服务乡村振兴面临的挑战

从保险补贴向财政支持协同机制转型的挑战。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全社会反哺农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要求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发挥好财政资金对农业保险的引领作用。为了更加精准透明地扶持农业中的高风险产业链,实现财政政策与农业农村发展政策的协同是关键,面临着以下挑战:财政政策如何适应农业保险提标增品,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相协调;如何适应以奖代补政策扩展,与地方特色农产品发展政策相协调;如何适应收入保险试点扩面,与物价稳定政策相协调。

从事后补偿向全风险管理转型的挑战。农业风险具有复杂性、特殊性和周期性,使得粮食安全问题向食品安全问题转化、农业生产风险向产业链风险传导。仅由保险机制履行损失补偿功能,对农业产业链风险的运行和转移均难以控制。需要推动农业保险从重赔偿向全风险管理转型升级,面临着以下挑战:能否有效整合分散在有关部门和机构的资源,综合应对农业产业链风险?能否采用从产业链出发的整体化风险管理方式,让农业保险经营回归风险管理本源?

从一般保险向综合金融转型的挑战。在新发展格局下,发挥农业保险在综合金融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目前农村征信系统尚不健全,制约农村信贷发展,如何妥善地把农业保险参保人信息纳入征信系统,实现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的协调?当前粮食作物及重要农产品的保险金额普遍较低,是全物化成本的38%左右,农民获得感不强,当前收入保险的试点范围较小,单靠传统农业保险机制难以解决,如何提高农业保险市场和农产品期货市场的联动性?总之,农村金融支持体系的整体效应有待优化。

从传统保险向数智化保险转型的挑战。一是农业保险信息共享机制有待健全。财政、农业农村、保险监督管理、林业草原等部门以及保险机构的涉农数据和信息有待深度整合,参保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动态信息难以被及时掌握。二是保险公司精准承保、精准理赔能力尚待强化,对标财险行业线上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农险信息技术水平差距显著,对现代精准农业科技的应用水平有待提高。

农业保险服务乡村振兴的战略举措

在新时期做好农业保险服务乡村振兴大文章,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深化农业保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原则,完善农业保险政策体系,优化农业保险运行机制,加强农业保险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

加强财政政策与农业农村发展政策的协调配合。中央和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引导、监管、组织和考核等制度体系,建立责权分明,专业有效、公平公正的财政补贴体系,理顺监管和发展的机制体系;专门研究财政惠农支农政策的协同效应,以农业保险作为支持保障机制的基础方案予以综合改革;对重要农产品生产区调整补贴比例提高支持力度;针对性加大特色农产品补贴;加强农业生产风险评估和区划,实现农业保险费率动态调整;解决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精准高效发放问题;探索依托养殖企业和规模养殖场(户)创新养殖保险模式和财政支持方式联动协同机制,稳定肉蛋奶供应等。

建立农业风险管理专业协作体系。整合农业、气象、应急、民政、科研部门以及农村农业风险专业管理部门资源,探索成立面向农业农村的综合风险防范应对机构;将保险风险管理机制融入到农业农村全风险链管理体系中,引导农业保险从理赔向包括预防、监测、评估和应急处理在内的全面风险管理转化。

提升农村金融支持体系的整体效应。在新发展格局下,发挥农业保险在综合金融中的基础作用,联动农业经营者的信用机制,在立足农业生产规律基础上,开展“保险+银行”联动,发挥农业保险保单质押作用,把农户理赔诚信信息纳入征信系统,解决农户贷款难和融资难的问题。进一步开展“保险+期货”层面的创新,通过农产品价格保险和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及套期保值功能的有机结合,帮助农户有效转移农产品价格风险。

推动农业保险数智化转型。一是加强农业保险信息共享。由当地大数据局牵头,整合政府涉农部门以及保险机构的涉农数据和信息,探索建立与农业风险管理关联数据的产业化供给机制。二是探索建立以数智化能力为导向的保险机构服务能力评价和动态考评制度。鼓励保险机构推动数字化转型和实现农业风险智能管理。


■阎建军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保险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吴学明  中华联合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战略规划部(保险研究所)

(本文来源于《中国金融》2022年第5期)


    进入专题: 农业保险服务   乡村振兴战略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农业与资源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233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