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公众号|微博|手机版

换言之,气概之争毕竟是处于劣势状态中聪慧的下层人士之紧张的存在方式。
三.反思虚荣而获自知之明
瓦尔特‧艾伦说过:
“让女主人公获得自知之明经常是奥斯丁小说的主题,她的世界中的善几乎就是主人公认识自身的能力。”(3)
每个人必须时时谨慎地反思自我。在小说里,主人公的反思是反讽主题的重要回应,目的是让TA获得自知之明。
《傲慢与偏见》最大的反讽是:
伊丽莎白和众人都认定达西是出名的傲慢,大家却不认为伊丽莎白傲慢。但實際上,达西是“骄傲的傲慢”,而伊丽莎白是“虚荣的傲慢”。她斤斤计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张扬地表现自己的特长,刻意以巧妙嘲讽和妙语善言占据优势。
在奥斯丁狡黠的叙事圈套里隐藏着对“骄傲的傲慢”之欣賞推崇,以否定媚俗的讨好势利,和虚荣的张扬。
如果达西的傲慢是缺陷的话,伊丽莎白后来就不必不断反思自己对达西的误解和偏见,不必为达西正名、对父亲解释、赞扬和表达对达西的欣賞。
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着重探讨了“虚荣心”問題,小说中这个词出現的频率很高。
最早谈到“虚荣心”一词的是伊丽莎白的妹妹曼丽。在姐妹中只有她长得不好看,虚荣心促使她发奋钻研学问,讲究才艺,她旣没有天才,格调也不高,刻苦用功都是虚荣心的作用,结果造成了她一脸的女才子气派和自高自大的态度,然后老是急着要卖弄自己的本领。(P27)
女学究曼丽一开始就对“虚荣”和“骄傲”做了一番郑重其事的定义,她的判别堪称給全书确定了主题:
骄傲的确是非常普遍的一种通病,人性特别容易趋向于这方面,简直谁都不免因为自己具有了某种品质,或是自以为具有了某种品质而自命不凡。虚荣与骄傲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一个人可以骄傲而不虚荣。骄傲多半不外乎我们对自己的估价,虚荣却牵涉到我们希望别人对我们的看法。(P21)
“一个人可以骄傲而不虚荣”,这句话耐人寻味。
在一次对话中,伊丽莎白说她特别喜欢讲笑话。达西则说:要是一个人把开玩笑当作人生最重要的事,那么,最聪明最优秀的行为也就会变得可笑了。
伊丽莎白则说:“愚蠢和无聊、荒唐和矛盾,这的确叫我觉得好笑,我只要能够加以讥笑,总是加以讥笑。”她总是自以为聪明地嘲讽愚蠢,然而她不知道有时嘲讽别人,也会暴露自己的愚蠢和无聊。这也是书中的一种反讽。
达西说:我一生都在研究该怎样避免这些弱点。
伊丽莎白提出:虚荣和傲慢就是属于这一类的弱点。—— 她暗讽达西说一套,做一套,你说要避免傲慢的弱点,但你表现却很傲慢。伊丽莎白不放过机会批评达西。
达西的回答与伊丽莎白的自以為是产生了内在的思想冲突:
达西说:虚荣的确是个弱点。可是傲慢——只要你果真聪明过人——你就会傲慢得比较有分寸。(P68)
达西的思想代表了作者的立场:恰到好处的傲慢必不可少。
吉英告诫过伊丽莎白:“我們往往会因为我們自己的虚荣心而给弄迷了心窍。”(P156)
韦翰对伊丽莎白大献殷勤,伊丽莎白有些心动。后来韦翰爱上了金小姐,舅母將这消息告訴伊丽莎白,伊丽莎白想:如果自己有些财产,早就成为他唯一的意中人了,想到这里,她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
伊丽莎白回信給舅母说:
我根本没有怎样爱他…我的小心提防并不是枉然的。我绝不因为人家不十分器重我而竟会感到遗憾。太受人器重有时候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P172)
“器重”二字透露端倪:自己地位较低,要等待别人器重才获得提升,这对于要强的人很难受,宁愿不要人家器重。
这句话很能看出伊丽莎白的性格。她的理智是在要强和尊严的基础上的,她特别害怕为了得到别人的重视而失去自我,甚至要奴颜卑膝。
这种心理有逆反效应:独立自由的尊严更重要,为了避免被人放弃的厄运,应有自知之明,不期待被人器重为好。假如在不期待被器重時,却意外得到器重,虽然未必附会,但至少虚荣心已經得到满足。
我没有财产,也可以得到翩翩风度美男子韦翰的垂青,可见我多么有吸引力。她的目的不在于一定要嫁出去,而是要有人奉承和爱她。这就是人性无法避免的虚荣心。
后来伊丽莎白反思, “他为了要博得她的欢心来满足他自己的虚荣心”,她惭愧得无地自容,觉得自己以往太盲目,太偏心,对人存了偏见,而且不近人情。
当她反思了对达西的完全误解和幼稚的报复心后,她不禁大声叫道:
“我做得多么卑鄙!我一向自负有知人之明!我一向自以为有本领!一向看不起姐姐那种宽大的胸襟!为了满足我自己的虚荣心,我待人老是不着边际地猜忌多端,而且还要做得使我自己无懈可击。即使我真的爱上人家,也不会盲目到这样该死的地步。然而我的愚蠢,并不是在恋爱方面,而是在虚荣心方面。开头刚刚认识他们两个的时候,一个喜欢我,我很高兴,一个怠慢我,我就生气,因此造成了我的偏见和无知,遇到与他们有关的事情,我就不能明辨是非。我到现在才有了自知之明。”(P235)
她現在经常为自己以往的行为感到苦恼和悔恨,家庭里面种种不幸的缺陷更叫她苦闷万分。这种缺陷是无法补救的。她父亲对这些缺陷只是一笑置之,懒得去约束他那几个小女儿的狂妄轻率的作风;至于她母亲,她本身既是作风失检,当然完全不会感觉到这方面的危害。她反思妹妹们的缺点主要在于旣无知,又懒惰,又爱虚荣。(P241)
她想着恨不得马上將达西向她求婚的事告訴吉英,她想象着一说以后,“可以大大地满足她自己那种不能从理智上加以克服的虚荣心。”(P246)
她向吉英承认,当初不满姐姐的宽大平和,是出于自己的懦弱,虚荣,荒诞和存了偏见,说话才那样刻毒。(P255)
当达西帮助她们家解决了小妹妹和韦翰私奔的危機事件后,伊丽莎白对达西感激涕零。舅母来信高度赞扬达西的髙尚人品,伊丽莎白心神摇荡而又痛苦。她本可以从虚荣心出发,认为他确实爱她,可是她哪能存着那么大的虚荣心,指望他会爱上一个已經拒绝过她的女人!(P361)
伊丽莎白发现自己不自觉地成了自己所嘲讽的愚蠢和无聊、荒唐和矛盾的人。她的气愤转到了自己身上。(P235)
她自责道:“假若我从前不是那样见解过火,出言不逊,那就好了。”(P418)
伊丽莎白提升了自我心性,初步具备了与达西接近的内敛的骄傲心性。她囘複了理智和优雅状态,与达西不断沟通和衔接,逐渐形成了内在的认同共鸣,他们深感精神匹配的幸福喜悦。
“匹配”在这部小说里指精神气质的共同性和互相意会欣賞,这是平等的一种含义。
伊丽莎白和达西的结合,是两个具有相同品质和趣味者的认同,这是超越形式上的阶级区隔的升华。这是奥斯丁在这本小说里给出的深刻暗示。
当然,《傲慢与偏见》有浓厚的喜剧成分。伊丽莎白显得那么潇洒伶俐,一直以一个聪明女人的恣意任性去主动挑战达西的傲慢,越是不存心恋爱而智性地挑战,越表现得自由活泼,就越显得在调情;而达西在伊面前总是谦和低调,这分明使女主人公时时觉得讶异,使她的犀利争胜转向优雅而有分寸的试探。整个过程就是伊丽莎白逐渐发现达西的品质及好处和自己的过分及误解,(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进入 吕嘉健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虚荣 气概之争 傲慢与偏见 心魔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最新来稿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129914.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isixi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