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公众号|微博|手机版

进入专题: 思想界
[29]过庭:《纪东京留学生欢迎孙君逸仙事》,《民报》第1号,1905年11月26日,第70页。
[30]孙文:《发刊词》,《民报》第1号,1905年11月26日,第1页。
[31]章太炎:《演说录》,《民报》第6号,1906年7月25日,第1页。
[32]《问答》,《新民丛报》第11号,1902年4月22日,第88页。
[33]汪荣宝、叶澜编纂《新尔雅》,明权社,1903,第63页。
[34]《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百周年纪念册(1847~1947)》,百周年纪念编辑委员会,1948,第81~82页。
[35]宋育仁编《泰西各国采风记》卷3《礼俗》,袖海山房丙申(1896)五月石印,第1页。
[36]汪诒年编《汪穰卿先生传记》卷2,杭州汪氏铸版,1938,第4、6`7页。
[37]汪康年:《论中国求富强宜筹易行之法》,《时务报》第13册,1896年12月5日,第1页。
[38]谭嗣同:《〈湘报〉后叙下》,《湘报》第11号,1898年3月18日,第42页。
[39]徐勤:《拟粤东公司所宜行各事》,《知新报》第24册,1897年7月10日,第1页。
[40]陈旭麓:《“戊戌”与启蒙》,原刊《学术月刊》1988年第10期,此据《陈旭麓学术文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第398~411页。
[41]胡燏棻:《条陈变法自强折》,《变法自强奏议汇编》卷1,上海书局,1901,第6页。
[42]李端棻:《请推广学校折》,《时务报》第6册,1896年9月27日,第5~8页。
[43]《请变通科举改八股为策论折》(代宋伯鲁拟),1898年6月17日,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4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81页。
[44]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华书局,1981,第9~13页。如沟口雄三指出的,由于把治世的原点从君主移转到万民,黄所主张的,不是培养以朝廷之是非为是非的人,而是以天下之是非为是非的人,即足以承担公论的人才。参见沟口雄三《〈明夷待访录〉的历史地位》,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7集,许洋主等译,中华书局,1993。
[45]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第340~350页。
[46]《致王浣生书》(1895年6月30日),胡珠生编《宋恕集》上册,第531页。
[47]《致贵翰香书》(1895年7月),胡珠生编《宋恕集》上册,第534页。
[48]《致杨定夫书》(1895年11月7日),胡珠生编《宋恕集》上册,第544页。
[49]《康南海自编年谱》,《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4册,第133页。
[50]易鼐:《论西政西学治乱兴衰俱与西教无涉》,《湘学报》第28号,1898年2月21日,第7~9页。
[51]汪大燮:《致汪康年》(50),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第701页。
[52]汪大燮:《致汪康年》(58),《汪康年师友书札》(1),第717页。
[53]卢靖:《致汪康年》(1),《汪康年师友书札》(3),第2983页。
[54]邹代钧:《致汪康年》(9),《汪康年师友书札》(3),第2639页。
[55]梁启超:《与穗卿足下书》,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第40页。
[56]梁启超:《致汪康年》(4),《汪康年师友书札》(2),第1830页。
[57]梁启超:《致汪康年》(7),《汪康年师友书札》(2),第1833页。
[58]罗振玉:《致汪康年》(1),《汪康年师友书札》(3),第3152页。
[59]徐维则:《致汪康年》(1),《汪康年师友书札》(2),第1518~1519页。
[60]严复:《〈国闻报〉缘起》,《国闻报》第1号,1897年10月26日,第2版。
[61]梁启超:《论报馆有益于国事》,《时务报》第1册,1896年8月9日,第1~2页。
[62]《山西清源局通饬各道府州县阅〈时务报〉札》,《时务报》第32册,1897年7月10日,第10页。
[63]《本馆告白》,《知新报》第1册,1897年2月22日,第15页。
[64]吴恒炜:《〈知新报〉缘起》,该文分三期连载于《知新报》第1~3册,1897年2月22日、27日,3月3日,引文见第3册,第2页。
[65]严复:《〈国闻报〉缘起》,《国闻报》第1号,1897年10月26日,第1~2版。
[66]张元济:《致汪康年》(10),《汪康年师友书札》(2),第1688页。
[67]卢靖:《致汪康年》(1),《汪康年师友书札》(3),第2982~2983页。
[68]卢靖:《致汪康年》(2),《汪康年师友书札》(3),第2985~2986页。
[69]吴樵:《致汪康年》(25),《汪康年师友书札》(1),第509~511页。
[70]汪有龄:《致汪康年》(3),《汪康年师友书札》(1),第1057页。
[71]地图公会启《译印西文地图招股章程》,《时务报》第1册,1896年8月9日,第3页。
[72]罗振玉等:《务农会公启》,《时务报》第13册,1896年12月5日,“本馆告白”,第1页。
[73]《不缠足会告白》,《时务报》第31册,1897年6月30日,“告白”,第1页。后来创办的《湘报》也定期刊登“不缠足会”的信息,一则告白就说明:“不缠足总会设于省城小东街湘报馆内,不日开办,有愿入会者请至本会注册,以便登报,其详细章程容后续出。”《湖南开办不缠足会》,《湘报》第26号,1898年4月5日,第104页。
[74]梁启超:《会报叙》,《时务报》第38册,1897年9月7日,第27页。
[75]《两粤广仁善堂圣学会缘起》(附章程),《时务报》第30册,1897年6月20日,第8~10页。
[76]《湘报馆章程》,《湘报》第27号,1898年4月6日,第107页。
[77]宋育仁:《蜀学会章程》,《蜀学报》第1册,1898年5月5日,第3页。
[78]《湘乡东山精舍学规章程》,《时务报》第2册,1896年8月19日,第9页。
[79]徐树兰:《致汪康年》(2),《汪康年师友书札》(2),第1522~1523页。
[80]《本馆告白》,《时务报》第17册,1897年1月13日,“告白”,第2页。
[81]《本馆告白》,《经世报》第1册,丁酉(1897)七月上,第31~32页。
[82]一则告白表明:“本馆代登各省学堂、学会、报馆、书坊及修志、修谱、刻书、售书等告白。”另一则告白则说明:“本城近创兴浙学会,公启章程当登第二期报章。”《本馆告白》,《经世报》第1册,丁酉(1897)七月上,第31~32页。
[83]廖梅:《汪康年:从民权论到文化保守主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第66~78页。
[84]汪有龄:《致汪康年》(9),《汪康年师友书札》(1),第1067页。
[85]潘光哲:《〈时务报〉和它的读者》,《历史研究》2005年第5期。
[86]杨国强:《晚清的清流与名士》,《晚清的士人与世相》,第197页。
[87]梁启超:《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清议报》第100册,1901年12月21日,第4页。
[88]李提摩太:《亲历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第242~243页。
[89]汪大钧:《致汪康年》(6),《汪康年师友书札》(1),第599页。
[90]方豪编录《英敛之先生日记遗稿》,光绪二十六年七月初七日,文海出版社,1974,第293页。
[91]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大华出版社,1971,第220页。
[92]《本馆告白》,《时务报》第20册,1897年3月13日,“告白”,第1页。
[93]夏曾佑、严复、王修植:《致孺博、卓如、穰卿》(1897年9月21日),王栻主编《严复集》第3册,第506页。
[94]王修植:《致汪康年》(7),《汪康年师友书札》(1),第82~83页。
[95]熊希龄:《致汪康年》(5),《汪康年师友书札》(3),第2841页。
[96]熊希龄:《致汪康年》(9),《汪康年师友书札》(3),第2843页。
[97]陈虬:《致汪康年》(1),《汪康年师友书札》(2),第1999页。
[98]陈虬:《致汪康年》(4),《汪康年师友书札》(2),第2001页。
[99]《本馆告白》,《时务报》第25册,1897年5月2日,“告白”,第1页。
[100]《新出〈湘学报〉》,《时务报》第27册,1897年5月22日,“告白”,第1页。
[101]《知新报馆告白》,《时务报》第31册,1897年6月30日,“告白”,第1页。
[102]《本馆告白》,《时务报》第38册,1897年9月7日,“告白”,第1页。
[103]《吾道不孤》,《知新报》第3册,1897年3月3日,第6页。
[104]《本馆告白》,《知新报》第86册,1899年5月10日,第24页。
[105]皮锡瑞:《师伏堂日记》第3册,光绪二十四年闰三月十三日,第148页。
[106]徐维则:《致汪康年》(1),《汪康年师友书札》(2),第1518~1519页。
[107]祝秉纲:《致汪康年》(21),《汪康年师友书札》(2),第1549页。
[108]梁启超:《致汪康年》(11),《汪康年师友书札》(2),第1835页。
[109]陈虬:《致汪康年》(1),《汪康年师友书札》(2),第1999~2000页。
[110]《〈渝报〉章程十五条》,(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进入专题: 思想界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129549.html 文章来源:《清季民国时期的“思想界”》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