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公众号|微博|手机版

(16)[宋]林至《易裨传,外篇》,载《通志堂经解》第1册,第623页。
(17)郭彧《卦变说探微》,载《周易研究》1998年第1期。
(18)参见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第2卷,第150-151页;郭彧《卦变说探微》,载《周易研究》1998年第1期。
(19)参见[宋]朱震《周易卦图》,第274-275页。
(20)[宋]杨甲撰,[宋]毛邦翰补《六经图》卷一,载《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83册,第162-164页;[宋]佚名《大易象数钩深图》卷中,载《道藏》第3册,第177-179页。
(21)[宋]林至《易裨传?外篇》,载《通志堂经解》第1册,第622页。
(22)[宋]项安世《项氏家说》卷二,载《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06册,第502页。
(23)[宋]邵雍《邵雍全集》第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1198、1220页。下引该书,仅随文标注书名、册数与页码。
(24)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2卷,第53-54页。
(25)[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六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615页。
(26)[宋]张行成《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衍义》卷九,载《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04册,第186页。
(27)张行成解此段,云:“李挺之传康节六十卦图,刚柔相易,周流变化,以乾坤二卦为易之门、万物之祖,功成无为。”此数语全本自朱震《周易卦图》中李之才《变卦反对图》一段,可知张行成认为此段是论反对卦变。“六十四卦不反对者八,反对者五十六,而反对之中否泰、既未济四者重见,则亦六十卦也。”这也是将该段当作反对卦变看待。([宋]张行成《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衍义》卷九,载《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04册,第186页)
(28)[明]黄畿《皇极经世书传》卷七,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57册,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第427页。
(29)“则”字诸本多作“者”,今据张行成《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衍义》改。
(30)[魏]王弼《老子指略》,载楼宇烈《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95页。
(31)邵雍对乾坤与阴阳的上述定位有着系统自觉的思考。《观物内篇》云:“物之大者,无若天地,然而亦有所尽也。天之大,阴阳尽之矣;地之大,刚柔尽之矣。”又云:“道为天地之本,天地为万物之本。以天地观万物,则万物为万物;以道观天地,则天地亦为万物。”(邵雍全集》第3册,第1146、1150页)可见,邵雍明确反对将天地视为本根,而将其置于物的序列之中,并以阴阳作为根源性的构成原则来解释包括天地在内的万物。
原载《周易研究》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哲学 > 中国哲学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127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