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公众号|微博|手机版

在总结上述关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这一讨论时,荃麟归纳道: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马恩对于性格化的见解,首先是和把个性溶解于原则中的公式主义方法,其次和理想主义的性格描写底方法,最后和自然主义的性格描写方法区别开来,而提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这一现实主义的正确方法。[1]
本文录自《邵荃麟和现实主义》,http://www.azcolabs.com/bd_realism.html
文献
[1]荃麟,《论马恩的文艺批评》,原载1948年9月香港《大众文艺丛刊》第4辑,后收入《邵荃麟评论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81年4月第1 版,175 - 206页。
[2]荃麟,《谈戏剧上的典型问题》,原载1949年3月28日香港《文汇报》,后收入《邵荃麟评论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81年4月第1版,252 - 266页。
[3]荃麟,《<北京人>与<布雷曹夫>》,原载1942年《青年文艺》第1卷第2期,后收入《邵荃麟评论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81年4月第1版,444 - 455页。
[4]荃麟,《饥饿的郭素娥》,原载1944年《青年文艺》第1卷第6期,后收入《邵荃麟评论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81年4月第1 版,496 - 501页。
[5]荃麟,《<项链>注解》,原载1942年《青年文艺》第1卷第2期,后收入《邵荃麟评论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81年4月第1 版,456 - 459页。
[6]荃麟,《谈戏剧上的典型问题》,原载1949年3月28日香港《文汇报》,后收入《邵荃麟评论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81年4月第1版,252 - 266页。
[7]荃麟,《关于长诗<菊花石>给李季同志的信》,原载《作家通讯》第七,第22页,1954年1月,http://www.azcolabs.com/Letter_QLtoLJ.html
[8]荃麟,《文艺的真实性与阶级性》,1948年7月7日,原载《文艺生活》(海外版)第5期,后收入《邵荃麟评论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81年4月第1 版,277 - 284页。
[9]荃麟,《谈短篇小说》,原载1959年《解放军文艺》第6期,后收入《邵荃麟评论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81年4月第1 版,346 - 360页。
[10]荃麟,《<创作小说选>序》,1942年1月13日,原载荃麟选注《创作小说选》,香港文化供应社,1947年9月港1版,后收入《邵荃麟评论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81年4月第1版,460 - 463 页。
本文责编:lim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语言学和文学 > 文艺学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123309.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isixi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