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公众号|微博|手机版

(59)参见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债法总论》,第614页;迪尔克·罗歇尔德斯:《德国债法总论》,第422-423页。
(60)参见郑玉波:《民法债编总论》,第405页;孙森焱:《民法债编总论》下,第740页。
(61)参见郑玉波:《民法债编总论》,第405页;张定军:《连带债务研究——以德国法为主要考察对象》,第320页;杜景林、卢谌:《德国民法典全条文注释》上,第308页。
(62)参见《法国民法典》原第1251条第3款、原第1252条;《意大利民法典》第1203条第3项;《日本民法典》第500-503条;《韩国民法典》第481-484条;于保不二雄:《日本民法债权总论》,第233、363-373页;我妻荣:《新订债权总论》,第392、216-239页。
(63)参见《智利共和国民法典》第1522条;美国《路易斯安那民法典》第1804条第2款;加拿大《魁北克民法典》第1536条。
(64)邱聪智:《新订民法债编通则》下,第403页。
(65)史尚宽:《债法总论》,第668页。
(66)迪尔克·罗歇尔德斯:《德国债法总论》,第423页。
(67)张定军:《连带债务研究——以德国法为主要考察对象》,第321页。
(68)参见迪尔克·罗歇尔德斯:《德国债法总论》,第422页;黄立:《民法债编总论》,第593页;宋刚:《论连带债务中的追偿权之行使》,《政治与法律》2014年第5期,第69页。
(69)庄加园:《连带债务理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2005年,第94-95页。
(70)参见黄立:《民法债编总论》,第593页;郑玉波:《民法债编总论》,第405页;孙森焱:《民法债编总论》下,第741页;迪尔克·罗歇尔德斯:《德国债法总论》,第423页。
(71)参见《法国民法典》原第1252条;《德国民法典》第426条第2款;我国台湾“民法”第281条第2款。
(72)史尚宽:《债法总论》,第668页。
(73)迪尔克·罗歇尔德斯:《德国债法总论》,第423页。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法学 > 民商法学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119719.html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成都)2019年第2019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