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科: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适应措施建议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966 次 更新时间:2017-10-02 20:10

进入专题: 气候变化   人体健康  

王长科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正经历着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可以产生多种影响,直接影响包括温度升高、热浪、洪水等对人体健康带来的影响;间接影响的潜在危害更大,如对饮水供应、卫生设施、农业生产、食品安全以及媒介传播疾病和介水传播疾病的影响,等等。

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影响之一表现为高温热浪对健康的热效应。随着全球变暖,热浪在世界各地频频发作,且强度越来越大,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球又出现了罕见的炎热天气,美国、南欧、日本等局部地区发生了百年未见的酷热天气,印度部分地区气温竟高达48℃以上,我国也出现了大范围的高温天气。2006年我国重庆市7月10~15天气温常在39~40℃,最高超过42℃,致9人中暑死亡,同年8月14、15两日2万人中暑。炎热的天气使得中暑发生率、居民死亡率大大增加,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不可估计的损失,因此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通过对发生热浪的大城市的资料研究表明:在热浪期间,死亡率将增加1~2倍。我国、非洲和美国的研究均表明,在大城市,每年因热浪突击可致死亡人数增加数千例。洛杉矶1955年夏季持续7天的热浪使当地65岁以上老人的死亡人数增加5.3倍。1988年,我国南京、武汉热浪袭击,死亡数达1488人。1987年,希腊热浪袭击致一千多人死亡。1980~1988年,受热浪袭击的美国得克萨斯州约85人死于酷暑。在20世纪,澳大利亚和美国等一些国家热浪所致的死亡数多于任何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死亡。

不同地区的人群对温度的敏感度有所不同。热浪基本上频发于夏季,但热浪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和区域不同,造成的影响也不同。研究表明热浪的影响不仅仅与强度有关,持续时间和热浪发生的时间更为重要。每年的夏季初发生的热浪对死亡率具有更加显著的影响,往往造成大规模的人群死亡,这主要是因为早期人们对热浪的适应性较低。发生在中纬度地区的热浪由于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变化较大,因此造成这一地区的人群对热浪最为敏感。

同时,热浪的影响在城区,尤其是大型城市要比郊区严重的多。这主要是由于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使得城区的温度高、持续时间长,同时也由于城区里污染比郊区大的缘故。研究已表明高温热浪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与空气污染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在1995年美国和威尔士热浪期间,估计死亡人数有一半以上是由高温导致的城市空气污染加重引起的。

热浪除直接造成人类死亡外,还会加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病,但这一死亡率或发病率明显增高的临界温度在各地有所不同。当温度高于某一特定温度(阈值温度)时,死亡率或发病率就会大幅提升。

气候变暖对人体健康另一严重影响是,导致某些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和复苏,尤其是虫媒传播疾病。虫媒传染病的三大流行趋势是,新的病种不断被发现、原有的流行区域不断扩展、疾病流行的频率不断增强。另外,气候变暖导致飓风、洪水等极端的气候条件,不仅威胁人类生命,且会触发某些虫媒病的暴发流行。

大量资料显示,媒介生物性疾病近年在全球呈上升趋势,在我国也是一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每年发病人数约占传染病总病例的5%~10%,每年死亡人数占传染病总死亡数的30%~40%。但我国多数媒介生物性疾病的宿主动物和媒介生物情况不明。目前全球已发现100余种虫媒病毒可引起人畜疾病。除了人为因素及生物学和生态学决定性因素以外,气候因素对传染病的新出现和重现也有影响。在我国昆虫媒介传播的疾病,如蚊媒传播疾病的发生,包括疟疾、登革热和病毒性脑炎及软体动物传播疾病如血吸虫病等,对气候变化就比较敏感。昆虫的活动除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外,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很大,其中以受温度的影响最为显著。温度升高会增加蚊虫的繁殖力和叮咬率,而且使昆虫体内病原体的致病力增强。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虽然可在蚊虫体内长期保存,但在20℃以下时,病毒在蚊体内的量较少;25~32℃时,病毒迅速增多,毒力也随之增强。全球变暖不仅使冬天越来越温暖,还使一些媒介昆虫越冬死亡率降低,虫媒病的发生和流行季节也随之延长,媒介昆虫的活动范围也不断扩大。

气候变化造成的水体温度升高,会导致水媒传染病和与毒素相关的疾病发病率增加。最近研究表明,沿海和江河入海口水温的升高及其与之相关的海藻的大量繁殖促进了霍乱的流行,因为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是霍乱弧菌的天然储存库。1991年厄尔尼诺导致南美洲致死性霍乱的暴发证明了这一点。在我国,拉尼娜年台风次数和霍乱病人数多于厄尔尼诺年。同时,河水温度的上升,会改变水体中的生物化学过程,促进河流里废弃物分解、藻类和细菌增长等,进而使水质下降,从而间接地影响人体健康。

海平面上升导致的生态系统破坏及伴随的人口迁移可使人群传染病发病率增加,并引起人群心理不适。在东南亚地区,已发现海平面上升与疟疾的发病率增加相关。

气候变化也会使大气污染更加恶化,从而影响人体健康。例如,气候变暖加速了大气中化学污染物的光化学反应,增加了大气中的光化学氧化剂,会造成人群呼吸疾病和眼睛炎症的发病率升高。气温增高会促进各种次级大气污染物(如臭氧和悬浮颗粒)的产生,由这些大气污染物引发的过敏症、心肺异常和死亡的发生率就相应增加。另外温室气体中以氟氯烃为主的气体对臭氧层有较大的破坏性,导致阳光中紫外线辐射增加,有可能提高皮肤癌、白内障和雪盲的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指出:非黑色素瘤皮肤癌的发生率在2050年后可增加6%~3.5%。气候变暖还可使空气中某些有害物质,例如真菌孢子、花粉和大气颗粒物随温度和湿度增高而浓度增加,使人群中患过敏性疾病如枯草病、过敏性哮喘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增加。

气候变化引起的洪水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效应。其中短期效应主要是造成人员伤亡,中期效应主要是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和发病率的增加,长期效应则由于洪水造成的经济困难和生命财产损失而导致的精神压抑。气候变化引起的干旱则通过影响粮食产量甚至颗粒无收而加剧人群的营养不良、诱发饥馑而影响人体健康。干旱对健康的影响还包括水资源缺乏引起的各种疾病。

气候的显著变化所致的人口迁移和对卫生设施的破坏能间接地影响疾病的传播。由于恶劣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所致的营养不良,以及紫外线辐射增加对人体免疫系统的潜在改变,可能使人体对传染病的易感性进一步增加。

我国适应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疾病传播影响的对策建议

在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科研和业务方面,目前我国尚存在很大的不足,如基本数据获得困难,卫生信息系统不健全,防治措施滞后,等等;我国现有的气候相关疾病预警预报模型尚不完善,目前只有少数城市开展了逐日气候相关疾病的危险度预报,而且模型的建立缺乏疾病资料,其准确性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在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监测和预警预报系统的建立过程中,由于疾病基础资料获得困难,或者其资料收集的完整性较差,而且往往只是一个地域的资料,由此影响到疾病预报模型或热浪预警预报系统的准确性,预报结果存在较大的地域局限性;气象部门和卫生部门之间合作机制不完善,未能完全实现资料共享、技术交流等。我国现有的相关研究,大多是气象条件对疾病影响方面的,极少是严格意义上的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

近期,针对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问题,建议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和完善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监测预警系统

开展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监测预警工作,建立疾病的气候监测、预警预报实时业务系统;建立更有效的早期监测预警和紧急反应系统,建立为公众服务的信息产品制作、发布系统,为社会提供内容丰富、准确、及时、权威的疾病监测、评估、预测、预警,以及疾病预防等各类服务产品。确保对公众卫生具有重大影响的疾病积极进行监视,有效地防止许多疾病和公共卫生问题因气候变化而恶化、加剧。

建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人体健康监测预警网络: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监控单位,下设市、县监测点,对发生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所致疾病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评估。利用全国气象系统现有台站,建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网络,加强对高温热浪、洪涝、干旱、风暴、寒潮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预报能力。加强全国现有气象和健康监测能力建设,拓展监测内容,建成国家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健康监测网络。

(2)加强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研究

近期,根据我国具体情况,以灾害流行病学为重点,收集并分析热浪和洪涝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时的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加强国际和国内多领域多学科的合作,研究和探索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的作用机制、评价和预测的模型研究、人类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健康的适应新措施和方法。

研究气候变化对我国不同气候带城市和农村地区居民健康和疾病传播的影响,特别是高温热浪、暴雨洪涝、风暴、沙尘暴、干旱、霾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我国各省区气候变化敏感疾病发生率的影响,开发建立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早期预警系统和应急预案以及相应的方法和预防控制技术和适应技术。

要利用国内外气象和气候数据资料,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集成疫情和其它环境数据库,建设气候变化及其对人体健康影响相关的科学研究基础数据库。

建立我国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评价体系,对我国主要流行病、传染病开展气候风险评估和气候区划研究,确定各季节、各地区传染病防治的重点。

(3)加强和完善气象部门和卫生部门之间的协作

建立气象部门与卫生部门之间的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工作协调机制,根据各自工作基础、能力和需求,明确工作分工、合作与目标、任务,科学制定工作计划,充分发挥两个部门各自的专长和资源效能。

气象部门和卫生部门应通过进一步协商,确定我国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影响的工作重点领域,进一步扩大科研项目合作。气象部门和卫生部门相互配合,广泛开展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领域的学术和应对技术研讨活动,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应对行动。

(4)大力开展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科普宣传与培训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我国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所面临的现状、形势和挑战,提高社会各界对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应对工作的重视,促进社会团体、非政府机构、科研与学术单位、企业以及媒体等自觉履行责任和义务,积极为应对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做出贡献。

各地科普基地建设要充实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的科普内容,组织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科普知识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进公交等活动,组织面向地方政府官员、大中小学师生、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社会公众的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科普论坛和专题讲座,争取在各类教育和培训内容中纳入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科普知识。(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

文章来源:《气候变化动态》2009年第4期(总第78期)



    进入专题: 气候变化   人体健康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科学 > 科学评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6297.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