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微信扫码订阅 推送实时更新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人工智能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懂得计算机知识,心理学和哲学。人工智能是包括十分广泛的科学,它由不同的领域组成,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等,总的说来,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
编辑推荐
- 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18-06-12
最新文章
- 韩春晖:美国人工智能的公法规制2022-12-18
- 何怀宏:何以为人,人将何为?——对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反思与展望2022-11-26
- 郑曦:司法人工智能运用背景下的被告人质证权保障2022-11-16
- 陆幸福:人工智能时代的主体性之忧:法理学如何回应2022-11-02
- 胡泳:人工智能生成内容:颠覆什么?2022-11-01
- 雷磊:司法人工智能无法实现司法公正2022-10-24
- 何大安:人工智能经济学的思想端倪及建构路径2022-10-04
- 龙豪:聚焦人工智能的法律与道德议题2022-08-18
- 陈高华 赵文钰:人工智能与人的未来:一条马克思的路径2022-08-10
- 杜丽群 程俊霞:“经济人”假设与人工智能时代2022-08-08
- 夏勇 尉立坤:美国学者对人工智能法律问题的研究2022-07-26
- 周丹:智能时代的劳动与人的劳动解放2022-07-18
- 黄各:人工智能道德增强:能动资质、规范立场与应用前景2022-06-27
- 宋文文 曾瑶 张广君:走向“超越知识观”:智能时代的知识观变革与教2022-06-12
- 李国杰:人工智能的三大悖论2022-06-04
- 秦小建 周瑞文:人工智能嵌入政府治理的探索及启示2022-06-02
- 雷环捷:回溯中国早期人工智能哲学研究2022-05-12
- 李进:基于存在主义反思人工智能2022-05-12
- 吴冠军:竞速统治与后民主政治——人工智能时代的政治哲学反思2022-05-07
- 薛澜:新兴科技发展中的人工智能治理2022-04-12
- 於兴中:人与科技:从智能间的平衡到人性的平衡2022-04-12
- 廖备水:论新一代人工智能与逻辑学的交叉研究2022-04-09
- 胡小玉:人类如何应对人工愚蠢2022-02-28
- 杨庆峰:反思人工智能领域的神话现象2022-02-22
- 段伟文: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伦理策略2022-02-18
- 埃里克·奥尔森:人工智能的形而上学2022-02-04
- 朱富强:经济学在人工智能时代的中心议题:兼论人工智能的价值创造及其2022-01-30
- 陈嘉映:人的所有智能都是一种对话2022-01-11
- 高金勇:探索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未来教育2021-12-28
- 曲蓉:破解人工智能道德治理中的责任难题2021-12-24
- 李露露:人工智能会造就无用阶级吗2021-12-14
- 赵松:人工智能的后人类图景2021-12-14
- 刘瑞瑞: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刑事责任主体化资格问题探析2021-12-08
- 陈俊宇:司法程序中的人工智能技术: 现实风险、功能定位与规制措施2021-12-08
- 万志前 陈晨:深度合成技术应用的法律风险与协同规制2021-12-02
- 干春松: 人工智能的发展对儒家伦理所可能带来的影响2021-11-11
- 刘艳红:人工智能法学的“时代三问”2021-11-08
- 梅剑华:人工智能与因果推断——兼论奇点问题2021-11-06
- 杨利华:人工智能生成物著作权问题探究2021-11-04
- 刘练军:人工智能法律主体论的法理反思2021-11-04
- 刘仁文 曹波:人工智能体的刑事风险及其归责2021-11-01
- 吴小安 张瑜:人工智能与因果语言2021-10-28
- 季卫东:智能物联网时代保护个人数据权利的中国方案2021-10-25
- 吴万伟:人工智能的哲学问题2021-09-29
- 吴进进 符阳:算法决策:人工智能驱动的公共决策及其风险2021-09-18
- 姬德强:深度造假:人工智能时代的视觉政治2021-09-09
- 梅剑华:人工智能与我们:前奇点时代的地方性困惑2021-08-17
- 陈嘉映:漫谈人工智能2021-07-30
- 刘艳红:人工智能法学的时代三问2021-07-21
- 王天恩:人工智能与马克思人类共同体思想的逻辑展开2021-07-16
- 傅莹:人工智能治理与国际合作2021-07-05
- 赵汀阳:人工智能提出了什么哲学问题?2021-06-10
- 梅剑华:理解与理论:人工智能基础问题的悲观与乐观2021-06-09
- 程广云:从人机关系到跨人际主体间关系——人工智能的定义和策略2021-05-28
- 贾开 薛澜:人工智能伦理问题与安全风险治理的全球比较与中国实践2021-05-28
- 郦全民:基于数智技术的“控”与“辅”——老子思想在当代社会管理中的2021-05-03
- 赵汀阳:终极问题:智能的分叉2021-04-26
- 王元丰:十四五人工智能技术在建设领域的发展趋势2021-04-18
- 彭国翔:人工智能最终一定是人类的威胁吗 ——一个儒家的视角2021-04-07
- 南星:人工智能体有自由意志吗?2021-03-17
- 何哲:新信息技术革命:机遇、挑战和应对2021-03-04
- 孙伟平:人工智能与人的“新异化”2021-02-09
- 杨爱华:人工智能中的意识形态风险与应对2021-01-29
- 韩东屏:绸缪AI时代的失业潮——哲学之维的观照2021-01-25
- 张耀铭: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大湾区青年发展2021-01-21
- 吴世樱:人工智能如何助力刑事司法:益处与隐患2021-01-19
- 季卫东:平衡好产业发展与AI治理之间的关系2021-01-19
- 黄再胜:人工智能时代的价值危机、资本应对与数字劳动反抗2020-12-09
- 何哲:人工智能技术的社会风险与治理2020-11-10
- 张钹:迈向第三代人工智能2020-10-15
- 任剑涛:人工智能与“人的政治”重生2020-10-05
- 白彤东:从中国哲学角度反思人工智能发展2020-09-28
- 田贤鹏 田良臣:人工智能时代的高校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结构变革——基于2020-09-24
- 朱松纯: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2020-09-18
- 卢锡城:夯实计算基础,方能行稳致远2020-09-14
- 王海东:维特根斯坦论意义盲人及人工智能2020-09-05
- 翟秀凤:创意劳动抑或算法规训?——探析智能化传播对网络内容生产者的2020-08-31
- 徐英瑾:具身性、认知语言学与人工智能伦理学2020-08-31
- 刘艳红:人工智能法学研究的反智化批判2020-08-27
- 张耀铭:人工智能驱动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转型2020-07-30
- 沈阳 田浩 黄云平:智能增强时代推进新一轮学习革命——访中国科学院2020-07-25
- 季卫东:数据、隐私以及人工智能时代的宪法创新2020-07-15
- 崔之元:人工智能与公共管理研究——技术可能性、议题重构和治理创新2020-06-30
- 黄群慧 贺俊:未来30年中国工业化进程与产业变革的重大趋势2020-06-27
- 赵瑜: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伦理研究重点及其趋向2020-06-24
- 高金吉:人工自愈驱动装备自主健康2020-06-16
- 龙卫球:人工智能立法的“技术—社会+经济”范式——基于引领法律与科2020-06-11
- 郑南宁:面对人工智能挑战,人才培养的下一步该如何走2020-06-07
- 刘湘丽:人工智能时代的工作变化、能力需求与培养2020-06-01
- 杨延超: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426首届京成论坛上的发言2020-05-20
- 陈建平:人工智能会在职场“卡位战”中获胜吗 ——评《机器会夺走你的2020-05-20
- 韩水法: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主义2020-05-07
- 张钹:人工智能进入后深度学习时代2020-05-05
- 喻丰:论人工智能与人之为人2020-05-03
- 梅新育:智能科技在抗疫中的助力与成长2020-04-30
- 高奇琦:人工智能、四次工业革命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2020-04-28
- 陈万球:非传统道德增强的双重变导:生物医学中介与智能体引擎2020-03-30
- 刘国柱 尹楠楠:美国国家安全认知的新视阈:人工智能与国家安全2020-03-29
- 宋华琳:电子政务背景下行政许可程序的革新2020-03-18
- 吴冠军:告别“对抗性模型”——关于人工智能的后人类主义思考2020-03-12
- 高奇扬 陈巍 赵翥:对话社会化人工智能:弈棋的“读心”机制及意义2020-03-11
- 郑二利 王颖吉: 人工智能时代的数据意识形态——基于大数据对价值2020-02-14
- 任剑涛:人工智能与社会控制2020-02-13
- 石英:人工智能视域下社会学“费孝通悖论”求解2020-02-12
- 李增军 李梦阳:人工智能的若干伦理问题2020-02-08
- 余盛峰:人工智能时代的范式转移与法律变革2020-01-28
- 冀洋:人工智能法学研究中的修辞与想象2020-01-18
- 龙卫球:科技法迭代视角下的人工智能立法2020-01-16
- 韩水法:人工智能时代的自由意志2019-12-22
- 孙周兴:现代技术与人类未来2019-12-15
- 徐英瑾:欧陆现象学对人工情绪研究的挑战2019-12-10
- 孙周兴:这是一个最哲学的时代2019-11-27
- 黄鸣奋:人工智能与文学创作的对接、渗透与比较2019-11-14
- 欧阳友权:人工智能之于文艺创作的适恰性问题2019-11-14
- 吕陈君:AI极简史:从通用计算机到通用学习机2019-10-24
- 梅剑华:自我是个幻觉?2019-09-24
- 高奇琦:全球善智与全球合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的未来2019-09-08
- 季卫东:人工智能开发的理念、法律以及政策2019-09-07
- 杨学山:走向通用人工智能2019-08-21
- 熊明辉:法律人工智能的十大前沿问题2019-08-14
- 黄治清: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一)2019-08-02
- 张本才:未来法学论纲2019-08-02
- 金观涛:我们活在“盛世”,却从未如此恐惧风险2019-07-28
- 吕陈君:“狗”为什么能弈胜人?2019-07-28
- 胡凌:平台视角中的人工智能法律责任2019-07-27
- 吴汉东:人工智能生成发明的专利法之问2019-07-18
- 于海防:人工智能法律规制的价值取向与逻辑前提——在替代人类与增强人2019-07-05
- 姚洋:技术发展与社会进步需关注“边界”2019-06-26
- 胡小明:电脑与人脑不同的数据意识2019-06-19
- 徐琳:人工智能推算技术中的平等权问题之探讨2019-06-18
- 李婕:智能风险与人工智能刑事责任之构建2019-06-13
- 姚万勤:对通过新增罪名应对人工智能风险的质疑2019-06-13
- 冯象: 政府大量介入硬规则制定,或形成新的计划经济2019-06-12
- 张立文:和合智能相应论 ——中华传统哲学思维与人工智能2019-06-07
- 张龑:人工智能时代的法概念2019-05-26
- 赵汀阳:如果人工智能对人类说“不”2019-05-25
- 余盛峰:人工智能与未来世界的法律挑战2019-05-21
- 徐英瑾:如何设计具有自主意图的人工智能体2019-05-15
- 冯象:人工智能让我们害怕什么?2019-04-29
- 傅莹:人工智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初析2019-04-11
- 周剑铭 柳渝:两种“两种文化”交汇中的人工智能2019-04-01
- 夏莹:人工智能话语体系的建构2019-04-01
- 孙伟平:人工智能导致的伦理冲突与伦理规制2019-03-07
- 何怀宏:人物、人际与人机关系——从伦理角度看人工智能2019-03-06
- 高奇琦:人工智能时代的世界主义与中国2019-03-03
- 严行健:人工智能时代的代议制:挑战、机遇与发展路径2019-03-01
- 钱大军:司法人工智能的中国进程:功能替代与结构强化2019-02-27
- 肖静宁:神经网络研究开辟了认识大脑与思维关系的新途径2019-02-25
- 高全喜:虚拟世界的法律化问题2019-02-22
- 谭铁牛:人工智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2019-02-18
- 格雷·艾伦:中国的人工智能战略2019-02-12
- 张守文: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经济法规制2019-02-12
- 王燕玲:人工智能时代的刑法问题与应对思路2019-02-12
- 刘洪华:论人工智能的法律地位2019-02-12
- 尤瓦尔·赫拉利:人工智能竞赛中的赢家和输家2019-02-05
- 贾开:人工智能与算法治理研究2019-01-30
- 赵汀阳:人工智能的自我意识何以可能?2019-01-25
- 江晓原:人工智能的失控和反叛未来会成现实吗?2019-01-21
- 苏祖祥: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着力点2019-01-18
- 张耀铭 张路曦:人工智能:人类命运的天使抑或魔鬼2019-01-11
- 高奇琦:向死而生与末世论:西方人工智能悲观论及其批判2019-01-10
- 孟立联:所有的人口问题在人工智能时代都不是问题2018-12-11
- 陈泽宪:刑法学视野下的人工智能问题2018-12-03
- 韩大元:当代科技发展的宪法界限2018-11-29
- 冯象:我是阿尔法——论人机伦理2018-11-27
- 韩大元:通过宪法控制基因编辑等科技对人类尊严的威胁2018-11-27
- 何哲: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社会经济价值与分配体系初探2018-11-25
- 何哲:人工智能会形成新的专制吗?2018-11-25
- 赵磊 赵宇:论人工智能的法律主体地位2018-11-23
- 季卫东:法律人工智能开发的原则与政策2018-11-20
- 孙周兴:技术统治与类人文明2018-11-15
- 陈小平:人工智能的历史进步、目标定位和思维演化2018-11-15
- 赵汀阳:人工智能会是一个要命的问题吗? *2018-11-15
- 陈景辉:人工智能的法律挑战:应该从哪里开始?2018-11-04
- 谭铁牛: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与社会影响2018-10-28
- 高奇琦:人工智能的学科化:从智能科学到智能社会科学2018-10-26
- 盛学军 邹越:智能机器人法官:还有多少可能和不可能2018-10-16
- 洪小文:如何让人工智能赢得所有人的信任?2018-10-16
- 赵志耘: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未来产业2018-10-16
- 杰弗里塞林格:新经济竞争推动第三次教育革命2018-10-10
- 巩辰: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未来”到来与全球治理新议程2018-09-27
- 李修全:人工智能的双重属性与发展新动能2018-09-20
- 刘宪权: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人行为道德伦理与刑法规制2018-09-12
- 江晓原:埃隆·马斯克、史蒂芬霍金、比尔·盖茨联手反对哪一种人工智能2018-09-09
- Science:如何应对人工智能产生的伦理学危机?2018-09-07
- 贾开 蒋余浩:人工智能治理的三个基本问题:技术逻辑、风险挑战与公共2018-09-03
- 张鹏人工智能促社会治理新发展2018-08-30
- 周剑铭 柳渝:“不确定性”与中国传统逻辑2018-08-20
- 基辛格:启蒙运动的终结2018-08-17
- 任希全:人工智能之于法律的可能影响2018-08-08
- 柳亦博:驾驭人工智能的公共伦理维度2018-08-01
- 吴彤:关于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的若干哲学思考2018-07-31
- 周剑铭 柳渝:机器智能、判断与中国传统逻辑 2018-07-29
- 朱晓天: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市场的应用2018-07-25
- 何玉长 方坤: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的理论阐释2018-07-06
- 何哲: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安全体系构建初探2018-06-25
- 郭喨:人工智能革命与人类命运2018-06-20
- 许成钢:人工智能、工业革命与制度2018-06-12
- 冯象:人工智能的崛起将敲响资本主义的丧钟2018-05-30
- 左卫民:关于法律人工智能在中国运用前景的若干思考2018-05-10
- 於兴中:算法社会与人的秉性2018-05-10
- 沈应龙:人工智能整体技术体系和国内外发展情况2018-04-29
- 李晟:通过算法的治理——人工智能语境下的法律转型2018-04-27
- 阙天舒:让人工智能更好为智慧城市建设服务2018-04-20
- 余盛峰:法律的“死亡”:人工智能时代的法律功能危机2018-04-14
- 邓小铁:伦理视角下的人工智能2018-04-04
- 吴冠军:人工智能时代的政治哲学思考2018-04-02
- 何哲:智慧的本体与本体的智慧2018-03-20
- 刘方喜:“知性的僭妄”与打不败的想象力——人工智能的人文之思2018-03-16
- 顾明远:人工智能时代,未来教育的变与不变2018-03-08
- 许可:人工智能的算法黑箱与数据正义2018-03-07
- 陈自富:我们对“智能”的认识退步了吗?——与金观涛先生商榷2018-03-07
- 季冬梅:人工智能发明成果对专利制度的挑战2018-03-01
- 刘影: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法保护初探2018-02-23
- 何光沪:从宗教角度看人工智能2018-02-14
- 杨延超:人工智能的风口与瓶颈2018-02-11
- 李飞飞:人工智能重塑世界2018-02-06
- 蒲慕明:中国脑计划与中国神经科学的未来2018-02-06
- 庄宏斌:人工智能的2018:趋势、挑战与泡沫2018-02-05
- 焦李成:做人工智能领域先行者、担当者、推动者2018-02-02
- 何哲:人工智能时代的政务智慧转型2018-02-02
- 张慧瑜:人工智能的忧思与可能性2018-01-30
- 孙伟平:人工智能对“人”的挑战2018-01-30
- 鲁白: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碰撞”的前景2018-01-28
- 季卫东:人工智能时代的司法权之变2018-01-23
- 黄荣怀:人工智能在教育有多少潜能可挖2018-01-16
- 彭凯平:未来需要的是人工智能取代不了的能力2018-01-10
- 刘宪权:人工智能时代的“内忧”“外患”与刑事责任2018-01-10
- 刘权:人工智能的隐忧及法律规制2018-01-04
- 王元丰:教育如何应对人工智能等挑战2017-12-28
- 王飞跃:人类正进入第三轴心时代?2017-12-27
- 吴汉东:人工智能时代必须关注的社会风险及四大问题2017-12-24
- 蔡昉:机器人对就业和社会的影响2017-12-23
- 田小军:AI时代的数据之争与公共领域界定2017-12-22
- 郭军 陈聪:人工智能引发产业结构深刻变革2017-12-21
- 钱颖一:人工智能将削减中国的教育优势2017-12-16
- 郭锐 刘雅洁:人工智能的法律管制2017-12-07
- 於兴中:人工智能、话语理论与可辩驳推理2017-11-26
- 郑戈 :人工智能与法律的未来2017-11-11
- 何哲:面向未来的公共管理体系:基于智能网络时代的探析2017-11-08
- 洪小文:以科学的方式赤裸裸地剖析AI 从寒冬到复兴2017-11-06
- 张宪丽 高奇琦:透明人与空心人: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性的改变2017-11-06
- 余乃忠: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人工智能的类本质2017-11-06
- 陈静:科技与伦理走向融合——论人工智能技术的人文化2017-11-06
- 朱松纯:浅谈人工智能:现状、任务、构架与统一 2017-11-04
- 徐英瑾:人工智能让未来战争更“人道”——回应埃隆·马斯克先生2017-11-01
- 江晓原:银翼杀手2049:人类和人工智能的相爱相杀2017-10-30
- 许成钢:用人工智能建立计划经济行不通2017-10-29
- 英国政府AI报告:成为AI强国的18条建议2017-10-28
- 殷卫海:人工智能热点问题2017-10-27
- 余盛峰:人工智能技术的政治性2017-10-27
- 何哲:机器能否可以管理人?2017-10-25
- 李德毅:机器崛起,人机共融2017-10-23
- 蔡恒进:论智能的起源、进化与未来2017-10-21
- 张蕴岭:人工智能发展的技术与道德之辩2017-10-16
- 徐英瑾:人工智能研究为何需要哲学参与?2017-10-14
- 未来人工智能(AI)发展八大新趋势2017-10-13
- 程浩:人工智能创业,最重要的6个核心问题2017-10-11
- 刘奇:人工智能:引出诸多可期可虑的社会课题2017-10-08
- 未来10年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对就业的7点重大影响2017-10-08
- 田川:人工智能:启动世界变革的快进键2017-09-28
- 杨壮:对人工智能(A.I.)前景的一些人文思考2017-09-26
- 麦肯锡:2017年全球人工智能报告2017-09-21
- 许可:人工智能如何变革法律?2017-09-20
- 人工智能正在取代初级律师2017-09-20
- 王小川:人工智能最具商业价值的是什么?2017-09-16
- 惠志斌:人工智能浪潮下的法律伦理问题2017-09-13
- 钱颖一 :人工智能将使中国教育优势荡然无存2017-09-04
- 江晓原:必须正视人工智能的威胁2017-09-04
- 江晓原:今天还应该考虑不让科学做什么2017-09-03
- 郭喨 张立 盛晓明:人工智能技术集成和演化的社会风险2017-08-30
- 肖静宁:人脑与电脑2017-08-27
- 高奇琦 李阳:“智能+”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2017-08-24
- 吴汉东:人工智能时代的制度安排与法律规制2017-08-11
- 余盛峰:从老鼠审判到人工智能之法2017-08-08
- 金观涛:反思“人工智能革命”2017-08-08
- 周剑铭 柳渝 李红萍:智能哲学:在AI前沿上人类伦理学的挑战与应2017-04-11
- 图灵测试能作为人工智能的标杆吗?2017-03-19
- 周剑铭 柳渝:马文·明斯基的“咒语”要重现吗?2017-03-09
- 周剑铭 柳渝:智能哲学:“第三问题”与图灵的“模仿游戏”2017-03-09
- 周剑铭 柳渝:智能哲学:人工智能的伦理学问题2017-02-11
- 何哲:通向人工智能时代2016-12-18
- 周剑铭 柳渝:智能哲学:计算机是人工智能吗?2016-06-19
- 韩松:人工智能的未来2016-05-29
- 周剑铭:“智能”哲学——人与人工智能2016-04-10
- 周剑铭 柳渝:机器与“学习”——寻找人工智能的幽灵2016-04-06
- 徐英瑾:语境建模三大进路之哲学预设探微2016-03-25
- 徐英瑾:人工智能科学在十七、十八世纪欧洲哲学中的观念起源2016-03-25
- 戴文渊:如何反转?人工智能专家给李世石出点招2016-03-10
- 凯文·凯利斯:预言未来20年科技潮流2015-05-02
- 张平:大数据改变了人类的商业逻辑2015-03-27
- 程炼:人工智能基础评论2015-03-20
- 人工智能发展与应用200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