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
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广义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具体表现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一直是中央银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货币政策是涉及经济全局的宏观政策,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 分配政策和外资政策等关系十分密切,必须实施综合配套措施才能保持币值稳定。
最新文章
- 黄益平:对当前货币政策的几点思考2022-06-13
- 刘尚希:解放“财政货币须隔离”思想,结合中国实际推动理论创新2022-04-16
- 余永定:应从中国发展的实际出发平衡财政与货币政策2022-04-16
- 张明:货币政策分化与跨境资本流动2022-04-13
- 管涛:货币政策“以我为主”是总基调2022-02-18
- 陈道富:对2022年货币政策的四点思考2022-02-16
- 孙国峰:货币政策回顾与展望2022-01-30
- 郑新立:稳增长亟待货币政策的支持2022-01-18
- 易纲:我国货币政策的居中之道2021-10-06
- 李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配合——一个研究提纲2021-06-08
- 王小鲁:货币理论和各国货币政策反思2021-04-27
- 王永利:审慎把握货币政策目标定位和实施力度2021-04-02
- 余永定:中国需要更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2021-01-21
- 张宇燕:新冠肺炎疫情与世界经济形势2021-01-06
- 易纲: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2020-05-31
- 邹平座:2020:加快建立现代货币政策治理体系2020-02-10
- 易纲:坚守币值稳定目标 实施稳健货币政策2019-12-02
- 余永定:“不可能三角”应选择利率2019-09-17
- 胡琨:后危机时期的欧盟经济治理模式2019-03-18
- 黄益平:如何理解当前的货币政策2019-02-19
- 余永定:中国需财政、货币双扩张,汇率、房价不应束缚央行2019-01-10
- 贾康:力戒经济政策执行中的形式主义2018-12-27
- 徐忠:最近关于中国经济的讨论存在一个明显的误区2018-11-21
- 贾康: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四十年2018-10-23
- 高瑞东:去杠杆下的财政积极货币稳健2018-08-29
- 易纲:2018年货币政策的思路2018-03-30
- 刘尚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经济稳中求进保驾护航2018-03-07
- 段鸿斌: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货币政策之改革2018-01-28
- 张晓慧:宏观审慎政策在中国的探索2017-06-01
- 孙国峰: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货币政策思考2017-03-29
- 张晓慧:货币政策回顾与展望2017-02-06
- 段炳德:全球化的演化逻辑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由来2016-08-15
- 李若愚:“稳健”货币政策的基调和内涵2016-08-07
- 连平:加强国际货币政策协调至关重要2016-07-03
- 易纲:转型中的中国货币政策——《货币数量、利率调控与政策转型》序言2016-05-18
- 王国刚:供给侧改革中的货币政策2016-04-11
- 魏革军:货币政策缘何过度使用2016-04-06
- 梁红:谨慎执行是金融改革成败关键2016-01-31
- 克里斯托弗西姆斯: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政治经济学2015-12-08
- 徐鹏程:金融综合经营暨监管创新2015-12-06
- 张军:宽松货币政策有利中国经济结构转型2015-12-01
- 潘宏胜:当前货币政策面临的困境2015-11-19
- 韦森:不能再投钱了,或把中国经济推向大萧条? 2015-11-19
- 北溟: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名与实2015-11-16
- 连平:降息对市场利率水平影响将持续 2015-11-12
- 张军:中国的货币政策选择2015-10-22
- 邹至庄: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的启示2015-09-23
- 管清友:中国经济和股市——变局之下,路在何方?2015-08-25
- 邵宇:当前经济可能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困难的一个周期 2015-06-29
- 姜超:大浪淘金——下半年经济与资本市场展望2015-06-29
- 徐高:中国货币宽松的伯南克路线图2015-06-06
- 朱海斌:未来财政货币政策面临诸多新挑战2015-06-06
- 易宪容:中国货币政策的重大转向2015-05-19
- 连平:资产价格应成为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因素 2015-05-19
- 赵建:降息引发的货币结构变迁2015-05-17
- 赵晓:中国经济真正突围有赖更全面统合战略2015-05-17
- 史蒂芬-罗奇:全球对经济前景陷入了危险的错觉2015-05-16
- 王永利:全球性有效需求不足将是“新常态”2015-05-16
- 高善文:上升的地平线——刘易斯拐点与通货膨胀裂口 2015-05-15
- 林采宜:中国宏观经济和微观数据出现五大背离 2015-05-13
- 易宪容:当前中国货币政策特征及有效性2015-05-13
- 沈建光:降息是否重回“四万亿”老路? 2015-05-12
- 陈振荣:全球流动性发展的复杂趋势及应对策略2015-05-11
- 管清友:牛市,会被猪终结吗?2015-05-11
- 管清友:利率会成为人民币贬值的牺牲品吗?2015-05-08
- 彭文生:金融周期下半场的政策应对2015-05-05
- 林毅夫:认识中国经济存在三大误区2015-05-03
- 彭文生 诸建芳:环球不同步,历史不往复 2015-04-29
- 连平:降准并非强刺激 2015-04-26
- 杨成长:正确解读才能拥抱理性繁荣的股市 2015-04-23
- 沈建光:降准大转弯背后的三层逻辑 2015-04-23
- 李迅雷:A股牛市究竟能扛多久 2015-04-12
- 高善文:我们是否会面临迫在眉睫的熊市?NO!2015-04-01
- 汪涛:放松货币政策的逻辑和效果 2015-04-01
- 谢平:美国金融监管法案内容及对中国启示2015-04-01
- 匡可可 张明: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的国际实践及对中国的启示2015-03-27
- 刘永亮 盖赛哲:企业家对当前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意见和建议2015-03-23
- 周小川:加大资本市场发展力度 2015-03-23
- 高善文:政府采取措施支持经济的意愿明显 2015-03-22
- 高善文:经济短周期活动的下降过程也许正在结束,并将开始回弹 2015-03-18
- 钟正生:货币政策的“第三条道路” 2015-03-16
- 陈莎莎:央行2015年政策逻辑2015-03-15
- 刘晓翠:详解中国1万亿地方债务置换路线图2015-03-15
- 赵红梅 李贺:中国利率市场化今年进入最后冲刺,金融改革步伐超预期2015-03-14
- 彭文生:债务重组而非中国版QE 2015-03-12
- 夏斌:中国金融未来走势2015-03-11
- 朱海斌:中国式通缩可解决 2015-03-11
- 钟伟 黄海南 陈骁:利率市场化系列报告之五2015-03-08
- 林采宜:以速度换质量 2015-03-06
- 刘利刚:增长目标下调 结构改革提速 2015-03-06
- 俞平康:调结构与保增长的契合点 2015-03-03
- 沈建光:今年降息降准将常态化 2015-02-28
- 陶冬:世界经济的五个新变化2015-02-27
- 邵宇:不要温柔地走进通缩 2015-02-27
- 鲁政委:容易忽视的三大支撑 2015-02-26
- Mercenary Trader:2015黑天鹅事件 中国债务问题2015-02-25
- 周艾琳:1930年代货币战重演?2015-02-24
- 高盛:如何看待2015年中国宏观政策和投资机场2015-02-24
- 程漫江:也谈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2015-02-21
- 梁红:坚定看多2015年A股市场2015-02-19
- Kent Troutman:回顾2014年中国汇率和资本项目改革2015-02-19
- 王晔君:官方释放通缩维稳信号 宽松政策有望继续加码2015-02-19
- 马冬冬:欧版QE下的宽松货币政策趋向2015-02-17
- 彭文生:一个钱多又钱少的年代 2015-02-17
- 连平:全球战略和新常态下的人民币汇率2015-02-17
- 陆磊:经济波动、微观反馈和政策响应2015-02-17
- 陈思进:世界经济正处于大衰退的边缘2015-02-17
- 滕泰:中国经济的运行趋势和潜在风险2015-02-14
- 鲁政委:货币政策在未转将转之间 2015-02-14
- 连平:全球战略与新常态下人民币汇率对策 2015-02-11
- 朱光耀:世界经济面临重大挑战2015-02-10
- 李文龙:经济新常态下如何把握调控落点2015-02-10
- 沈建光:今年货币政策面临更大挑战 2015-02-09
- 刘煜辉:货币政策的任何变化都只是对旧经济模式衰退的一种事后追认 2015-02-09
- 钟正生:重新理解中性货币政策2015-02-06
- 彭文生:油价暴跌与A股暴涨的微妙传导机制2015-02-04
- 张智威:土地出让金与财政风险——以江苏为样本 2015-02-04
- 彭文生:金融周期看经济2015-02-03
- 徐高:两难的货币政策与纠结的资本市场 2015-02-03
- 姜超:我眼中的中国资本市场与经济未来2015-02-02
- 高善文:从“钱荒”冲击波效应看流动性变化2015-02-01
- 李迅雷:经济下行 估值偏高背景下的牛市逻辑 2015-01-31
- 魏凤春:人民币贬值推演,下一步是降息还是降准?2015-01-28
- 张茉楠:警惕新一轮系统性金融风险2015-01-27
- 刘利刚:“新常态”如何软着陆? 2015-01-26
- 沈建光:德拉吉的豪赌 2015-01-25
- 李克强:维护和平稳定 推动结构改革 增强发展新动能2015-01-24
- 周皓:结构性货币政策仍将发挥重要作用2015-01-21
- 刘利刚:经济增长目标继续下调 2015-01-21
- 路透社:分析师看中国2014年GDP数据2015-01-21
- 鲁政委:新常态 更为灵动的汇率新时代 2015-01-20
- 李迅雷:游走在通缩与挤泡沫的窄道之间 2015-01-20
- 朱海斌:降准的新思路 2015-01-20
- 沈建光:一季度降准降息概率小 2015-01-19
- 周子勋:2015年货币政策仍将侧重调结构2015-01-17
- 李迅雷:量宽不再是提振经济良方 2015-01-15
- 鲁政委:该到汇率改革发挥主导作用的时候了 2015-01-15
- 贾康:新常态下财政政策的思路与方向2015-01-13
- 连平:当前有必要适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2015-01-13
- 首席论坛:2015,中国金融市场与货币政策 2015-01-13
- 陶冬:2015年是2014年的重复吗? 2015-01-08
- 陈兴动:2015年中国经济改革展望 2015-01-06
- 刘煜辉:新常态下银行业如何克服资产质量困境 2015-01-05
- 徐高:2015中国经济五大变数 2014-12-29
- 夏斌:把握实体经济命脉不能只关注贷款规模 2014-12-28
- 连平:新常态下货币政策不会大幅度放松 2014-12-28
- 林采宜:明年GDP增长放缓 房地产已进入下行周期 2014-12-22
- 杰弗里·弗兰科尔:哈佛经济学家解读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原因2014-12-19
- 上海证券报:从经济去杠杆看疏通货币“堰塞湖”2014-12-13
- 沈明高:实体经济改革较金融改革更为重要 2014-12-08
- 张承惠:新常态下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机遇2014-12-07
- 沈建光:货币政策不应担结构调整之责2014-11-30
- 单文苑:聚焦中国金融改革路径与政策导向2014-11-29
- 刘利刚 周浩:2015年:改革引领经济“新常态”2014-11-29
- 沈建光:货币政策不应担结构调整之责 2014-11-28
- 管清友:新常态下货币政策的最优选择2014-11-23
- 柴睿 李兴美 孙文龙:世界经济的新格局与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前景2014-11-20
- 沈建光:中国货币政策新框架思辩2014-11-11
- 俞平康:稳中偏松,注重结构2014-11-09
- 安邦咨询:货币政策进入敏感观察期2014-10-27
- 易宪容:改革优先可能成为当前货币政策重点2014-10-12
- 魏革军:流动性调节的艺术2014-10-08
- 埃沃尔德诺沃特尼:中央银行角色的变化2014-10-08
- 央行招式:金融加杠杆的国际经验及借鉴2014-10-04
- 张明:如何为中国央行“松绑”?2014-09-03
- 朱海斌:从货币政策看打破刚性兑付2014-08-24
- 余永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不能单靠货币政策2014-08-15
- 鲁政委:货币政策着力于降低融资成本2014-05-09
- 沈建光:央行货币政策警示的风险信号2014-05-08
- 冯兴元:从货币垄断走向货币竞争2014-05-07
- 中国强势货币政策带来的问题2014-02-06
- 赵晓:2014年货币政策放松的可能性2014-01-11
- 陈剑:财政货币政策对经济和通胀预期的影响及对策2013-09-29
- 易宪容:下半年货币政策新思路的几多悬念2013-08-10
- 夏斌:2013年中国货币政策谨慎中性2012-12-02
- 赵晓 岳安时:货币政策何时才能明朗?2012-10-14
- 赵鹏飞:中国货币政策不随美日起舞2012-09-28
- 刘煜辉:纠结中的央行货币政策选择2012-08-25
- 叶春雄:“W型”货币政策的逻辑2012-08-03
- 张承惠:货币政策将维持“中性偏松”态势2012-07-31
- 梁立俊:世界第一的央行能说明什么2012-04-26
- 解决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需调整货币政策吗2012-03-08
- 洪振挺:社会资本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2012-02-04
- 唐双宁:新形势下我国的货币政策取向2012-01-21
- 张明:2012年中国货币政策前瞻2012-01-20
- 范建军:2012年货币政策走向和相关政策建议2012-01-14
- 吴庆:什么货币政策最值得期待?2011-12-10
- 巴曙松:货币政策拐点与流动性拐点2011-12-06
- 陈道富:当前货币金融形势的新特点与走势判断2011-12-04
- Craig Stephen:中国货币政策或将出现拐点2011-11-29
- 韦森:货币市场极度失衡 政府当反思2011-11-22
- 韦森:市场的逻辑与政制的张力2011-11-14
- 陈道富:当前的货币困局及思考(上)2011-11-05
- 巴曙松:以新货币政策工具抑制中国的通货膨胀2011-09-18
- 易宪容:当前CPI态势下的货币政策走向2011-09-17
- 周其仁:货币制度重于货币政策2011-09-15
- 张五常:经济调控与央行无干 中国应放弃货币调控2011-09-07
- 郭士英:当前经济走势与政策取向的再思2011-09-06
- 张五常:北京要考虑放弃以货币政策调控经济2011-09-01
- 王胜 邹恒甫:开放经济中的泰勒规则2011-08-12
- 王胜 邹恒甫:开放经济中的货币政策2011-08-12
- 龚六堂 邹恒甫:财政政策与价格水平的决定2011-08-10
- 龚六堂 邹恒甫: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国外经济援助2011-08-10
- 李稻葵 江红平 徐欣:宽财政紧货币2011-08-03
- 夏斌:中国应尽快转为正利率2011-07-08
- 边绪宝:货币政策“超调论”言不符实2011-06-29
- 周其仁:货币稳健不应该是短期政策目标2011-06-08
- 贾康:当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2011-05-28
- 曹凤岐:中性货币政策是经济维稳的基石2011-05-10
- 王建:需防紧缩致衰退 2011-04-25
- 胡舒立:对话易纲2010-09-20
- 周其仁:“货币深化”与改革的风风雨雨2010-09-20
- 张承惠:我国2010年货币政策取向2010-06-03
- 夏斌:明年货币政策将有所紧缩2010-05-27
- 黄益平:吹泡沫的宽松货币政策像吸鸦片2010-05-03
- 黄益平:货币政策改革勿迟疑2010-02-26
- 易宪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及明年走势2009-11-30
- 左小蕾:货币政策不会陷入两难境地2009-09-20
- 叶檀:货币政策被绑架,股市上演最后的疯狂2009-08-03
- 秋风:房地产畸形繁荣,全因宽松货币政策2009-08-03
- 胡舒立:货币政策当真正“适度”2009-07-27
- “CCER中国经济观察”第17次报告会简报2009-05-11
- 周其仁:货币与牛奶一样需提高品质来解决危机2009-01-11
- Rachel Lomax:英国的货币政策2005-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