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蛰存
(1905年12月3日—2003年11月19日),名德普,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学者,原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常用笔名施青萍、安华等;1926年创作《春灯》、《周夫人》,其小说注重心理分析,着重描写人物的意识流动,成为中国“新感觉派”的主要作家之一;施蜇存的工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1937年以前,除进行编辑外,主要创作短篇小说、诗歌及翻译外国文学;抗日战争期间进行散文创作;1950年—1958年期间,主要翻译外国文学作品;1958年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和碑版文物的研究工作;1993年被授予“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2003年11月19日,施蛰存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代表作有《梅雨之夕》《灯下集》《唐诗百话》等。
最新文章
- 许子东:施蛰存《梅雨之夕》——“第三种人”的困境2021-12-06
- 杨迎平:施蛰存划“右派”的前因后果2018-11-30
- 刘军:施蛰存与《词学》杂志的出版困境2018-11-04
- 罗逊:新见楼适夷致施蛰存信札2018-03-19
- 王圣思:追忆拜访施蛰存先生2017-02-27
- 田建民:欲望的阐释与理性的想象2015-10-24
- 商景云: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融合与渗透2015-10-24
- 黄献文:新感觉派研究述评2015-10-24
- 杨迎平:新时期施蛰存研究述评2015-10-24
- 黄忠来:潜意识:“创伤的执著”的不同内涵2015-10-22
- 刘俐俐:日记何以成为小说2015-10-22
- 黄忠来:旗手与“恶少”的冲突2015-10-22
- 朱丽:善女人与漫游者2015-10-22
- 黄献文:风格即人2015-10-21
- 姚玳玫:城市隔膜与心理探寻2015-10-21
- 张邦卫:从唯美到功利的嬗变2015-10-21
- 卢洪涛:佛教题材的世俗改写与历史文本的人性解读2015-10-21
- 金华:从施蛰存的小说看现代派文学对自然生命形式的呼唤2015-10-21
- 秦艳华:雇佣关系下《现代》杂志品格的生成2015-10-21
- 黄忠来:论施蛰存的编辑活动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2015-10-21
- 李欧梵:探索“现代”2015-10-19
- 朱亚夫:施蛰存与鲁迅的两次论争2015-10-19
- 黄德志:施蛰存研究述评2015-10-19
- 胡希东:“新感觉派”的“异端”与“他者”2015-10-19
- 黄德志:施蛰存历史题材小说创作论2015-10-19
- 刘凌:施蛰存与鲁迅的交往新说2015-10-19
- 吴钟麟:留得青山在——回忆施蛰存先生二三事2011-07-31
- 黄裳:忆施蛰存2006-12-26
- 施蛰存的“三百方针”2004-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