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
微信扫码订阅 推送实时更新
国企改革,即国有企业改革,最早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与改革开放进程同步。国有企业的根本问题在于:国有企业的领导制度一直就是党和国家制度的一部分,企业有党委、党委办公室、党委组织部,改革以前企业党委书记基本上是“一把手”,厂长其次。企业党委书记、厂长一般是由本企业党委推荐上级党和政府部门任命的,也有直接由上级委派任命的,总而言之其制度就是即由上级任命下级。国企的根本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国企的贪污腐败和寻租问题越演越烈,效率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治理制度因而长期得不到建立。改革前的短缺经济严重演变成现今的寻租权贵经济盛行。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有明确的论述:“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2015年前后,新一轮国企改革启动。中国政府也正式公布了最新的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国企改革加速推进。
最新文章
- 朱富强:契约主义企业观的责任性文化:再论国企改革中的新型劳动关系2019-11-06
- 杨瑞龙:国企改革的逻辑、困境与未来改革思路2019-08-06
- 王绍光:国企与工业化,1949-2019(下)2019-07-05
- 王绍光:国企与工业化,1949-2019(上)2019-07-05
- 姚洋:解开死循环2019-04-09
- 周颖刚 刘晔 张训常:中国国企改革四十年:回顾与展望2019-01-16
- 张思平: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岀路何在?2018-12-09
- 苏培科:国企混合所有制的改革建议2018-11-08
- 张春霖:竞争中性原则与国企改革再出发2018-10-31
- 朱富强:国企的改革导向——管理民主化和薪酬公平化2018-09-29
- 王小鲁:国企改革与混合经济2018-09-07
- 陈清泰:资本化是国企改革的突破口2018-07-13
- 史啸虎:国有制的改革方向2018-05-20
- 贾康:国有经济、国有资产及相关问题的认识与改革探讨2018-05-09
- 娄飞鹏:把国有企业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2018-04-27
- 胡迟: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 扩大深化两类公司改组组建2018-03-28
- 孟勤国:关于国企领导班子建设的八点认识2018-03-23
- 孟勤国:论国有企业改革的三大失误2018-03-23
- 彭华岗: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推动新时代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新突破2017-12-13
- 张文魁:破解混改悖论在于引入非国有积极股东2017-12-13
- 张思平:布局调整仍是国有企业改革主要任务2017-10-10
- 陈清泰:国企深层次的体制问题最终要靠制度来解决2017-10-08
- 陈清泰:国企改革20年改不动是怎么回事?2017-10-03
- 常修泽:“‘放’兴东北”的三点主张2017-09-13
- 夏庆杰:国有企业的边界在哪里?2017-06-18
- 肖亚庆:深化国企国资改革 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2017-06-17
- 许善达:创新国企改革大思路 推动国有资本多元化2017-04-19
- 高尚全:从诸城看国企改革2016-12-13
- 王敏:能源国企改革:问题与出路2016-05-31
- 厉以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看国企改革2016-03-12
- 季晓南:国企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2015-12-17
- 邓峰:国企改革的理论困局和道路展望2015-12-08
- 梁海明:“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国企改革2015-09-15
- 陈九霖:国企改革不能简单照搬淡马锡模式2015-09-15
- 王军:当前国企改革的总体思路2015-08-16
- 周其仁:国企改革必须继续 不改代价是全局性的2015-07-26
- 翁一:再次避重就轻的中国国企改革2015-06-25
- 林采宜:国企改革的利器——可交换债2015-04-22
- 刘世锦:经济新常态下提升生产率的几个重点领域2015-03-16
- 胡鞍钢:全球化视野下国企改革目标2015-03-11
- 王健君 尚前名 王仁贵 李绍飞:政府工作报告中的2015年中国经济2015-03-10
- 管清友:国资定价 混改核心问题2015-02-19
- 李迅雷:游走在通缩与挤泡沫的窄道之间 2015-01-20
- 管清友:资产证券化是国企改革相对透明公平的办法2015-01-12
- 郑新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2014-12-26
- 邵宇:三步走踩实国资国企改革落地年 2014-12-18
- 张曙光:再议国有企业改革——从混合所有制谈起2014-12-12
- 厉以宁:谈十三五规划:经济中高速增长已达共识2014-12-12
- 李迅雷:股市发展空间巨大——实现居民权益类资产从低配到标配 2014-12-11
- 屈宏斌:中国潜在增长率究竟几何 2014-12-10
- 胡洁:新一轮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问题及建议 2014-12-07
- 陈剑:新常态要求一个好的市场经济2014-12-04
- 宋志平:新一轮国企改革的问题和思考2014-11-25
- 李予阳:国企改革顶层设计与试点同步推进2014-11-16
- 季晓南:发展混合所有制不是将国企都改制上市2014-11-09
- 卢俊:推进混合所有制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2014-10-23
- 分类是国企改革的手段,政府职能转变才是关键2014-10-14
- 刘胜军:国企高管限薪的悖论2014-09-03
- 苏培科:别让国企改革沦为形式主义2014-08-31
- 金碚:国企高管究竟该拿多少钱2014-08-21
- 林毅夫:我与张维迎在争论什么2014-08-13
- 张卓元:国企除极少数外应弃“独”求“混”2014-08-08
- 柳昌清:关于国企改革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2014-07-27
- 田国强 陈旭东:近现代中国的四次社会经济大变革——国企改革的镜鉴与2014-07-21
- 朱继东:国企改革的红线、底线和方向2014-06-12
- 侯延琨:中国国企改革要先理顺管理层"动机"2014-06-09
- 丁礼庭:当今中国问题的症结是民主化,而非法制化2014-06-04
- 高明华:中国国企改革误区及后果2014-05-15
- 钟祥财:按照市场经济的法则深化国企改革2014-04-27
- 李东升 刘冰: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动力源机制2014-04-24
- 周其仁:在市场的平台上深改国企2014-04-06
- 厉以宁:国企改革与国有资本关系2014-03-19
- 张宇:国有企业新改革论2014-02-25
- 乔新生: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切入点2014-02-10
- 国洪成:邓小平的国企改革顶层设计2014-01-26
- 高明华 杜雯翠:国企如何分类改革和治理2014-01-23
- 金碚:国企改革的两个维度三个层面2014-01-21
- Peter Fuhrman:三中全会后的国企改革思路探讨2013-12-25
- 顾功耘:国企类型化改革路径2013-12-20
- 黄奇帆:国企改革的核心是市场化资本补充机制2013-12-03
- 林毅夫:“债转股”与国有企业改革2013-12-01
- 张曙光:国企改革有两条出路2013-11-23
- 刘胜军:国企改革再出发?2013-11-21
- 黄淑和:全面深化政策法规和指导监督工作 为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提供坚强2013-11-11
- 隆国强:加快国企改革和改造正逢其时2013-10-21
- 项安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制度基础与主攻方向2013-10-17
- 赵晓:国企改革的反腐切入口2013-09-24
- 刘胜军:中石油窝案倒逼国企改革2013-09-04
- 鲍盛刚:国企改革关乎中国命运2013-07-26
- 周叔莲:国企改革再定位2013-07-02
- 刘纪鹏 张雷:国企改革切忌休克疗法2013-06-08
- 刘纪鹏:国企改革切忌休克疗法2013-05-12
- 张文魁:国企需要新一轮改革2013-05-08
- 夏登峤 夏昀:推进国企改革正当其时2013-03-18
- 吴晓波:中国国企应如何存在?2013-03-07
- 杨卫东:国企改革与“再国有化”反思2013-03-06
- 陆南泉:俄罗斯国企改革得与失2013-03-06
- 朱敏:国企改革:趋向与路径2013-03-04
- 白重恩:以社保促进国企改革为突破口2013-01-12
- 王强:国企改革最大的阻力来自权贵2013-01-08
- 王自然 孟庆春:略论当前形势下国企改革的战略定位2012-11-29
- 王强:不动政府和国企的改革难以为继2012-11-27
- 戴照明:“国企人看国企”:也谈国企改革2012-11-25
- 郭百红:国有企业改革中国家行为的诺斯悖论及其解决2012-11-17
- 潘英丽:制度的多层次性与转轨的内在逻辑[1]2012-11-08
- 吴强:如果石油三巨头是私企,低油价就消失了2012-09-18
- 林晓慧:国企改革:“私有化”还是破除垄断?2012-09-16
- 陈清泰:深化国企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2012-09-13
- 黄纪苏:从国企改革看中国改革的基本思路2012-07-26
- 张嗣兴:借鉴国外经验 推动国企改革2012-07-10
- 王东京:厘清国企改革的几个论争2012-07-09
- 张立伟:中国国企改革是个政治问题2012-06-17
- 秦晓:国企改革 资本国家化还是资本社会化2012-06-14
- 黄少卿:重启国企改革正当其时2012-05-29
- 郎咸平:国企改革第一步要砍掉虚胖2012-05-21
- 李曙光:下一步国企改革的重点2012-05-03
- 易涤非:深化国企改革要避免误入歧途2012-04-24
- 邹东涛:当前几个热点问题走向思考2012-04-19
- 博采:国企改革的目标是增强公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2012-04-17
- 孙颙:对国企改革方向提一点建议2012-04-13
- 梁军:关于国企改革重大理论问题的思考2012-03-29
- 杨卫东:试论第三轮国企改革2011-12-01
- 李靖云:国企改革须以增进全民福利为目标2011-11-01
- 张夏准:“国家发展战略”视角的公共投资和国企改革2011-09-18
- 蔡昉 林毅夫 李周: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2011-09-16
- 曹思源:国营企业自负盈亏与经济体制改革2011-08-21
- 李稻葵 王红领 雷鼎鸣:政府为什么会放弃国有企业的产权2011-08-04
- 李云雷:工人生活、历史转折与新的可能性——简评《钢的琴》2011-07-29
- 郑永年:中国国有企业的出路在哪里? 2011-06-02
- 张文魁:“十二五”期间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任务2011-05-10
- 张文魁:“十二五”国企改革重点是国有母公司2011-05-10
- 田珍都: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需深化“四个认识”2011-04-27
- 贺绍奇:“富二代”国企改革仍然任重道远2010-08-04
- 秋风:打破国企改革的“效率幻象”2010-04-30
- 罗仲伟: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方法论和策略2009-09-13
- 秋风:以宪政原则重新设计国有企业制度框架2009-08-04
- 张曙光:从利改税到收租交利――对国有企业改革及上交利润的评论 2009-07-07
- 李树桥:国有企业改制才有竞争力2007-07-04
- 邓宏图 李长英: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宏观效应与退出成本研究2007-04-11
- 张淑敏 刘军:委托代理理论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模式构建2007-04-02
- 李荣融:国有企业改革的几个重点难点问题2006-07-04
- 汪海波: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进程(1979-2003年)2006-05-31
- 张炜 秦晖 杨继民:当前国企改革中存在的问题2005-07-02
- 陆一:员工参与:中国企业改革中被忽视的第三者2005-04-29
- 曹兼善:国企改革的根本问题和正确方向2005-04-08
- 霍宪森:我的国有企业改革观——论当代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2005-03-17
- 平新乔:关于国企改革的几点思考2005-03-08
- 孙立平:中国·社会:利益时代的思维2004-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