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宪审查
违宪审查又称宪法监督,是指特定的机关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方式,对法律、法规和行政命令等规范性文件和特定主体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审查并做出处理的制度。其作用在于保障宪法的实施、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公民权利与自由。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先后建立了违宪审查制度。《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最新文章
- 李宏基:转型时期南非宪法法院的策略与底线2020-10-18
- 季卫东:日本宪法保障制度设计的不同思路2018-08-03
- 莫纪宏:论行政法规的合宪性审查机制2018-07-29
- 胡锦光:如何推进我国合宪性审查工作?2017-10-20
- 王芳蕾:论法国的违宪审查程序2017-08-22
- 杨帆:在“凯撒”与“公民”之间2017-08-22
- 杨帆:违宪审查的法国道路2017-05-22
- 刘连泰:论宪法的意识形态属性2017-04-17
- 田飞龙:香港宣誓释法与违宪审查制度建构2017-01-04
- 夏泽祥:论我国转型时期的宪法实施2016-08-20
- 夏泽祥:论我国转型时期的宪法实施2016-08-10
- 许振洲:法国的宪法委员会2016-03-10
- 强世功: 违宪审查制度的第三条道路 ——中国宪制的建构与完善2016-02-04
- 林孝文:我国宪法文本之“依照法律”的含义及其内在逻辑2015-11-13
- 刘松山:违宪审查热的冷思考2015-10-28
- 谌洪果:从婚姻的神圣性看同性婚姻的合法化2015-07-03
- 约翰·罗伯茨:首席大法官对同性婚姻法案的愤怒2015-06-30
- 范忠信:中国违宪审查与立法冲突解决机制 2015-06-20
- 王锴:合宪性解释之反思2015-03-27
- 马岭:我国违宪审查机构的模式选择2015-01-07
- 上官丕亮:宪法实施的三大误区2014-11-13
- 江平:强化宪法需违宪审查护航2014-11-13
- 曾祥华:日本的宪法修改与违宪审查2014-09-29
- 林来梵:转型期宪法的实施形态2014-09-06
- 童之伟:中国的违宪审查制度建设2014-02-11
- 朱福惠 刘木林:论我国人民法院的宪法解释和违宪审查提请权2013-11-01
- 李蕊佚:议会主权下的英国弱型违宪审查2013-09-18
- 高军:“语同音”与人权保障2013-09-15
- 周叶中 祝捷:我国台湾地区“违宪审查制度”改革评析2013-06-27
- 於兴中:可否让最高法院行使违宪审查权?2013-06-06
- 於兴中:落实违宪审查权是进入现代社会的标志2013-05-18
- 秦前红 涂四益:以伊朗式的违宪审查制度化解政治困局2013-02-13
- 程雪阳:荷兰为何会拒绝违宪审查——基于历史的考察和反思2012-10-14
- 姜峰:用违宪审查保障人权?2012-09-06
- 姜峰:违宪审查:一根救命的稻草?2012-08-04
- 马岭:违宪与违宪审查及其相关问题研究2012-07-16
- 佀化强:合宪性推定与违宪审查的神学起源2012-06-18
- 秦前红 黄明涛:行政法规的违宪审查研究2011-11-21
- 秦前红:事情正向好的方向转化2011-11-21
- 莫纪宏:日本违宪审查制度的演变和发展2010-12-08
- 林来梵:中国的“违宪审查”:特色及生成实态2010-07-18
- 范进学:中国违宪审查制度之建构2010-02-04
- 胡锦光:在必然与巧合之间——马伯里诉麦迪逊案解读2008-11-27
- 马岭:我国最高法院在违宪审查的作用[①]2007-12-16
- 马岭:“违宪审查”相关概念之分析2006-06-09
- 谢维雁:中国五十年宪政建设的困顿与前景2005-11-22
- 季卫东:违宪审查的不同制度设计在日本2005-06-27
- 强世功:谁来解释宪法?——从宪法文本看我国的二元违宪审查体制2005-06-21
- 马岭:孙志刚案的启示:违宪审查还是违法审查?2005-06-06
- 马岭:德国和美国违宪审查制度之比较2005-05-19
- 何海波:没有宪法的违宪审查——英国故事2005-04-20
- 胡肖华:违宪审查原则论2005-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