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思想网
>
思想库
>
学术
> 陈伟
所有专栏
陈伟,江苏靖江人,1995年起就读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师从李强教授,先后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研究方向为西方政治思想史、当代西方政治哲学。著有《阿伦特与政治的复归》(法律出版社,2008),合著《政治学的故事》(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自2000年以来发表论文多篇,内容涉及阿伦特、施米特、韦伯思想等方面。
242
推荐
家庭性教育:法律特征、规范内涵与实践目标——以《家庭教育促进法》第16条展开
性教育中国家、父母、儿童的宪法关系——以性教育读本争议为例
陈伟 吴裕飞:涉疫刑事司法政策的理性审视与优化进路
陈伟 吴晓刚:房价上涨与城镇居民对地方政府的政绩评价
陈伟 熊波:幼师虐童的生发机理与犯罪防控模式
未成年人累犯刑事立法的反思与构建
法定刑调整后的追诉时效问题及其澄清
秦简牍与秦人法
阿伦特与西方政治哲学传统之超越
汉娜·阿伦特与自由主义之反思
危险的“人民社会”想象——与王绍光教授商榷
权利的交往维度——哈贝马斯法哲学语境中的权利理论
极权主义的逻辑——试论汉娜·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研究
刑事立法的政策导向与技术制衡
潦倒穷汉与美国宪法
论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代表大会的规范关系
阿伦特的权威理论
试论施米特政治理论的基本逻辑
现代文明的浪漫式反动
汉娜·阿伦特的“政治”概念剖析
共和主义的自由观念[1]
试论西方古典共和主义政治哲学的基本理念
政治代表论
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研究
吴满意 中国式现代化:世界发展的全新选择
新冠疫情背景下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解释扩张及其回归
“不得擅自‘断路’”:“硬核防疫”也需依法而行
武汉“封城”措施的合法性分析
什么是“爱国主义”
学生会:大学最阴暗的一角
我们需要何种教育理念?
2008北京奥运:一个符号的政治意义
阿伦特:失落世界的守望者
市民社会的理念——再论王绍光的“人民社会”构想
政治思想家阿伦特的当下意义
阿伦特笔下的艾希曼审判
卡尔·施米特的政治理论及中国启示
阿伦特的政治理想
敌友界分·政治决断·空间革命[1]
以“共和”对抗“极权”
城市暴力的反思
"慎议民主"的逻辑
在中国,阿伦特为什么重要?
雅各宾主义的幽灵
帝国的逻辑
美国精神的封闭,抑或艾伦布卢姆的封闭?
沃勒斯坦与美国衰落的神话
革命经验的重温
萨托利及其政党理论
西方知识分子史的写法
“手指伸进历史车轮”的知识分子
政治思想家阿伦特的当下意义
阿伦特的精神共和国
黑暗时代的希望之光
对政治是天然的兴趣
关于汉娜·阿伦特政治思想研究的对话[1]
本专栏经作者授权。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获得书面许可。
Copyright since 2010,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爱思想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0786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