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思想网 > 思想库 > 学术 > 牟钟鉴 所有专栏
牟钟鉴
 
牟钟鉴
 
牟钟鉴,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当代著名哲学史家、宗教学家。山东烟台人,1939年5月生。1957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62年本科毕业考入本系中国哲学史专业方向研究生,师从冯友兰、任继愈、朱伯崑等先生。毕业后于1966年春进入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从事中国哲学与宗教研究工作。1987年底调中央民族大学工作至今。现为该校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宗教学学科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顾问等。主要学术著作有:《儒道佛三教关系简明通史》、《新仁学构想》、《儒学价值的新探索》、《涵泳儒学》、《中国宗教通史》(与张践合著)、《概说中国宗教与传统文化》(与吕大吉合著)、《宗教·文艺·民俗》、《当代中国特色宗教学十二论》、《中国宗教与文化》、《老子新说》、《<吕氏春秋>与<淮南子>思想研究》、《中国道教》、《道家和道教论稿》、《中国文化的当下精神》、《走近中国精神》、《君子人格六讲》、《荀学新论》等;主编《中华文明史·宗教卷》(十册)、《民族宗教学导论》、《道教通论》、《宗教与民族》(1-6辑)等。
微信扫码订阅 推送实时更新


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试探
中国社会主义者对宗教认识的新高度
宗教在民族问题中的地位和作用
儒学在近现代面临的挑战与复兴之路
中国宗教学30年(上、下篇)
试论民族的宗教性和宗教的民族性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再认识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与宗教观
从宗教学看壮族布洛陀信仰
从比较宗教学的视野看中国宗教文化模式
宗教生态论
大陆当代儒学巡礼

基督教中国化的民间实践
反对宗教极端主义要最大限度发挥正能量
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 宗教工作法治化的新高度
中国的社会主义者应当是温和的无神论者
民族宗教工作是第一等重要的工作
继承和发扬中国宗教文化的优良传统
对中国民间宗教要有一个新的认识

原生型民间宗教:保持多元通和的宗教文化生态的重要基础
清明节的内涵是感恩
以道为教 多元通和
马克思主义和儒学会通之路
民族学和宗教学的分途与相遇
西方学术史上的人类学与宗教学
中国古代的民族观与宗教观
宗教文化生态的中国模式
儒家中庸之道与人文理性精神
共同体:人类命运中国经验
我国主流宗教观的历史变迁与当代创新
我国宗教应坚持中国化方向
提高宗教学学者的责任担当
弘扬君子之德
探索与反思——我的学术之路
道教精神略论
从孔子到孟子
宗教和谐论
儒学在中华文明多元通和模式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郑板桥的平民意识
毅勇深沉的学人品格——忆方立天教授

怎样看待中国宗教问题
从孔子仁学视角谈儒耶对话

读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
民族宗教学的一片新天地

关于在中小学专门设立中华经典课程的呼吁书

牟钟鉴 王爱国 尕藏加 郑筱筠:对话民族地区的宗教工作与政策

Copyright since 2010,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爱思想网版权所有.京ICP备120078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