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 [影视与戏剧]孙惠柱 朱静洁:用线上演出普及话剧——从疫情中的非常手段到疫情后的常态化机制2023-02-22
- [影视与戏剧]孙惠柱 秦子然:从梅兰芳、斯坦尼访美比较看戏曲走出去的路径2023-02-22
- [影视与戏剧]陈旭光:从《流浪地球2》看中国式科幻大片的想象力与世界观2023-01-31
- [影视与戏剧]叶朗:《戏剧学导论》的现代品格和中国色彩2022-12-25
- [影视与戏剧]孙惠柱:这位创造过历史的剧作家对考生说“谢谢”——追忆我的硕士导师陈耘老师2022-12-03
- [影视与戏剧]孙惠柱:现实主义&理想主义的悖论——读萧伯纳的《苹果车》2022-12-03
- [影视与戏剧]孙惠柱 黄筱琳:从音乐剧看戏剧普及的前景——兼论音乐剧、戏曲与话剧的异同2022-12-03
- [影视与戏剧]孙惠柱:伽利略和望远镜的启示2022-10-09
- [影视与戏剧]孙惠柱:大世界看戏不仅“好白相”2022-10-09
- [影视与戏剧]范小青:韩国家庭题材电影的审美变迁2022-09-15
- [影视与戏剧]严绍璗:《赵氏孤儿》与十八世纪欧洲的戏剧文学2022-08-10
- [影视与戏剧]孙书磊:本体与新变:近年江苏红色农村题材戏曲考察2022-08-05
- [影视与戏剧]孙惠柱:“理想丈夫”理想吗?——王尔德的社会讽刺喜剧《理想丈夫》2022-08-03
- [影视与戏剧]孙惠柱:王尔德唯美剧作的双“美”——《莎乐美》《文德美夫人的扇子》2022-08-03
- [影视与戏剧]石超:“照扮冠服”的前世今生2022-06-26
- [影视与戏剧]康世伟:对近十年华裔导演在体育纪录片 创作中的具身意识考察2022-06-26
- [影视与戏剧]徐大军:元杂剧何以成为“一代之文学”2022-06-02
- [影视与戏剧]孙惠柱:从剧场文化学看戏曲演出模式的特色2022-05-16
- [影视与戏剧]李健吾:谈《雷雨》2022-04-26
- [影视与戏剧]傅春晖:乱世钟声2022-04-26
- [影视与戏剧]韩鸿:方言影视的文化解析2022-04-22
- [影视与戏剧]刘志国:不止于“夺冠”——由《夺冠》再论女排精神2022-03-03
- [影视与戏剧]张雨菲 张勇:“她”时代新声:女导演镜头下的女性2022-02-13
- [影视与戏剧]杨茜:法国新片讲述杜拉斯晚年之恋2022-02-13
- [影视与戏剧]孙惠柱:《惊梦》的惊喜2022-01-13
- [影视与戏剧]孙惠柱:“上海戏”的惊喜突破2022-01-13
- [影视与戏剧]孙惠柱 王柱人:试论戏剧教育的三种模式——兼谈普及戏剧教育面临的理念及实践问题2022-01-13
- [影视与戏剧]王柱人 孙惠柱:过家家与进剧场——再论“戏剧”与“环境”如何结合2022-01-13
- [影视与戏剧]王濯 王杰泓:意识形态的隐匿与“娱乐”的重塑2021-12-08
- [影视与戏剧]周晓阳:大学者改写的小故事202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