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 [科学哲学]张卫:积极应对ChatGPT带来的意义危机2023-03-21
- [科学哲学]段伟文:积极应对ChatGPT的伦理挑战2023-03-20
- [科学哲学]杨国荣:走向具体世界2023-03-11
- [科学哲学]肖静宁:脑科学的发展与哲学反映论2023-03-02
- [科学哲学]王文泽:人工智能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迁2023-02-28
- [科学哲学]喻长友:代际正义与生态文明2023-02-28
- [科学哲学]邵春堡:新科技“激增”的发展特征2023-02-27
- [科学哲学]吴飞:黑暗森林中的哲学——我读《三体》2023-02-14
- [科学哲学]杨立华:科技纪元与三体《春秋》2023-02-14
- [科学哲学]孟强:技术创造人:斯蒂格勒的“后种系发生”研究2023-01-31
- [科学哲学]刘永谋:天命:通往25世纪之路2023-01-24
- [科学哲学]王岩:生态正义的中国意涵与逻辑进路2022-12-28
- [科学哲学]朱科夫:审视脑机接口背景下的“虚实之辨”2022-11-30
- [科学哲学]何怀宏:何以为人,人将何为?——对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反思与展望2022-11-26
- [科学哲学]李猛:专家没有精神?——韦伯论官僚时代的科学与文明2022-11-24
- [科学哲学]田耕:指向价值的行动——“科学作为天职”与韦伯科学学说中的价值理性化2022-11-24
- [科学哲学]王立胜:问题意识及问题导向的科学逻辑2022-11-14
- [科学哲学]刘永谋:警惕新科技的治理滥用2022-11-06
- [科学哲学]刘永谋:自由主义的新科技语境和中国语境2022-10-25
- [科学哲学]段伟文:元宇宙与数字化未来的哲学追问2022-10-17
- [科学哲学]赵汀阳:最后的神话2022-10-09
- [科学哲学]赵汀阳:动词存在论与创造者视域2022-09-28
- [科学哲学]段伟文:现实冲击:作为世界生成机器的元宇宙2022-09-13
- [科学哲学]齐承水:走向技术正义:一个马克思“现实生活”的视角2022-08-11
- [科学哲学]陈高华 赵文钰:人工智能与人的未来:一条马克思的路径2022-08-10
- [科学哲学]刘永谋:机器人想象与美国技术文化2022-07-26
- [科学哲学]周丹:智能时代的劳动与人的劳动解放2022-07-18
- [科学哲学]欧阳康:从真理标准讨论到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2022-07-01
- [科学哲学]黄各:人工智能道德增强:能动资质、规范立场与应用前景2022-06-27
- [科学哲学]王路:“形而上学”与“元宇宙”2022-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