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 [理论法学]胡昌明:中国法官人身保障状况及其完善2021-01-15
- [理论法学]任东来:“孤独的异议”:霍姆斯大法官与现代法治的道路2020-11-16
- [法学时评]郑戈: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的法律与政治2020-09-25
- [理论法学]蒋惠岭:“法院独立”与“法官独立”之辩——一个中式命题的终结2020-09-18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刘练军:新《法官法》和《检察官法》之规范属性刍议2020-05-30
- [理论法学]谢红星:儒法官僚法制理论争辩的当代反思与重构2019-12-09
- [法学时评]刘练军:“红”与“专”:法官职业认知的理念与规范叙事2019-10-29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侯猛:从《公务员法》看《法官法》修改——以法官管理制度为主线2019-09-16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尹腊梅:论法官知法原则在商标行政纠纷中的适用2019-05-19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刘练军:司法官遴选委员会运行机制初探2019-01-21
- [理论法学]盛学军 邹越:智能机器人法官:还有多少可能和不可能2018-10-16
- [理论法学]孔祥承:法官责任制逻辑之重构2018-08-24
- [法学时评]田禾:司法改革根本上是对人的改革2018-02-27
- [中国近现代史]王琦:德国法官管理的特色制度及其对中国司法改革的启示2017-08-30
- [法学专栏]高一飞 梅俊广:专业法官会议制度实施情况的实证研究2017-08-30
- [理论法学]於兴中:法官大人2017-07-03
- [法律史]陈国文:死的明白的法律保障:英国验尸法官制度散论2017-04-11
- [法学时评]周大伟:美国准大法官戈萨奇恪守的底线2017-02-27
- [法律史]林铁军:古代审案官员司法调查权溯源2017-02-13
- [诉讼法学]杨东升 蒋蓓:法官阐明义务与行政诉讼类型之选定2017-01-18
- [理论法学]吴思远:法官助理制度:经验教训与难题突破2017-01-09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林峰:“一国两制”下香港“外籍法官”的角色演变2016-11-10
- [诉讼法学]苏力:中国法官的形象塑造2016-08-25
- [诉讼法学]杨丽娟:专业法官会议运行机制“仪式化”色彩之反思2016-06-21
- [诉讼法学]刘斌:从法官“离职”现象看法官员额制改革的制度逻辑2016-06-05
- [法学时评]邹振东:当法官成为弱势群体2016-02-29
- [法学时评]何帆:今夜,让我们谈谈如何保护司法者2016-02-28
- [诉讼法学]凌斌:法官如何说理:中国经验与普遍原理2016-02-14
- [诉讼法学]周永坤:法官错案责任追究制当弃2016-02-09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郑贤君:隐含权力:普通法对香港政制的影响2016-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