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放:第三只眼睛看孔子的相关文章
刘放:第三只眼睛看孔子
自从北京天安门广场立起了九点五米高的孔夫子铜像,海内外舆论哗然。有赞成的,有反对的,两种意见都很极端。对儒家和孔子的臧否、是非,再一次兴起热潮。这样一场官司、论战由来已久,“五四”以来一直没有停止过。各方都有高手、权威,拿出来都能压死人。论者洋洋洒洒,大论长篇,谁也说服不了谁。孔子评价成为百年悬案。这新一轮论战,同样也 更多...
鄢烈山:第三只眼盯着“央视大火”案
我们知道,有些图形或图画,如果你盯着它们看,就能看出玄机,看出男人变女人、女人变骷髅、美脸是屁股之类名堂。现在有不少人和事经不起盯着看。比如抽名烟戴名表的房产局长周久耕被网民一盯就盯进了班房。在这个“眼球经济”、“眼球政治”时代,如果闹出了新闻热点事件,当事者就难免成“千夫所指”。试想,假如没有孟连群体事件,当地先后主 更多...
丁东:第三只眼睛看清华——读《清华蒯大富》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热闹了一场,已经尘埃落定。但校庆期间问世的一本新书,却慢慢引起学界的关注。这就是许爱晶编著的《清华蒯大富》,由香港中国文革历史出版社出版。在清华百年历史上,最年轻的校长是罗家伦,1928年出任校长时仅30岁。但有一个人险些打破这个纪录,他就是蒯大富。1966年6月15日,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被陶铸宣布停 更多...
第三只眼看靳如超案件
震惊中外的3、16石家庄市爆炸案已告一段落,犯罪嫌疑人靳如超已于3月23日在北海市被我公安干警生擒,一时人们奔走相告,真是大快人心。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句法谚再一次得到验证。大量的传媒报道了此案的侦破过程,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当公安人员押着满覆刑具的犯罪嫌疑人回到石家庄时,穿着短袖拖鞋的靳如超显得很是垂头丧气。从公安人员 更多...
文贯中:“第三只手”是臆想还是真实存在?
所谓重庆存在第三只手似乎是一厢情愿的臆想,不过就是政府这第二只手伸得越来越长,长得越来越粗而变得不易辨识而已。如果以社会公平的名义,将第二只手改名为第三只手,并让它伸向市场可以胜任的领域内上下其手,与民争利,对中国的长远发展究竟是福还是祸呢? 更多...
刘小枫:安提戈涅的眼睛
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讲述的俄狄浦斯故事,因弗洛依德借来命名他发现的所谓 恋母情结 而成了文人学士们的常识。 常识 不一定就不是误识。本来具有深刻意涵的生存事件,被翻译成一个肤浅的心理符号后,人们知道的仅是 恋母情结 ,而非俄狄浦斯不幸的生和幸福的死。 与弗洛依德相反,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导论》在荷尔德林的 另一只眼睛 引 更多...
刘自立:保罗与孔子的现代性缺失
保罗和孔子的间性课题,必须在给出他们各自的主体定位以后方可做出结论;这是十分明显的考虑。杨克勤先生大作《孔子和保罗》对此做出十分清晰的梳理,且称之为中国神学相对于耶稣保罗彼得神学以外的一种张扬,一种试探——因为孔子之天和耶稣之道,或可同异,或可分疏,或可归一……但是,杨书在关键之处,也就是在梳理极权主义和现代主义与孔孟 更多...
刘烈:还原孔子:孔子论女人-导论
燕南讲坛第19讲: 还原孔子:孔子论女人-导论 主讲:刘烈 时间:2004-12-23(星期四)晚7:00 地点:北京大学图书馆北配楼报告厅 主讲人简介: 刘烈,著名华裔哲学家、心理学家,加拿大籍。获巴黎大学历史学博士,蒙特利尔大学哲学博士。曾先后师从于二十世纪重要的哲学思想家拉康和国际哲学协会前主席古希。 更多...
蒋庆:政治的孔子与孔子的政治
二零零三年余《政治儒学》一书几经周折后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遂使孔子的“政治儒学”为世人知晓。《政治儒学》出版后,遭致无数批评:漫骂者有之,讥讽者有之,意识形态攻击者有之,然严肃认真之学术批评亦有之。《政治儒学》之所以出版艰难,批评蜂起,根本原因是我理解的孔子以及我理解的中国政治与当今中国学界所理解的孔子与中国政治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