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晓范等:民国中共东北大学筹建、成立、迁校时间考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620 次 更新时间:2016-05-26 13:32

1946 年初, 在国共东北内战爆发前夕, 中共中央东北局从推进占领区教育事业、巩固东北革命根据地的政治需要出发, 在国统区的国立东北大学继续存在的情况下, 在其占领区内平行设立了一个新的中共东北大学。由于该校在1948 年先后以合校和接收形式接纳了中共吉林大学、国立长春大学和国立东北大学一部分, 组建了校址定位于长春、东北解放后的第一所综合性高等院校———东北大学(1952 年改为东北师范大学), 所以民国中共东北大学通常被视为今天东北师范大学的首位性前身校② 。然而, 由于该校在筹建和建校过程中, 一直与激烈的内战相伴随, 学校的设置和建校过程自然缺乏正规, 同时学校又几次随东北局的移动而搬迁, 为了安全、保密起见, 对保存在学校内的有关批准学校设立、学校组建和正式成立过程的关键性档案大都在搬迁中陆续被销毁了。所以, 对中共东北大学的建立时间在认定上一直没有准确的档案证据作依凭, 只能依靠个别当事人模糊的时间记忆, 即1946 年2 月。基于中共东北大学在被视为东北师大的首位性前身校的同时, 也将该校的模糊建立时间1946 年2 月定义为东北师范大学的建校时间, 东北师范大学作为一所著名大学, 没有一个精确的建校时间认定, 这不仅与学校地位极不相称, 更直接影响学校每隔十年的历史纪念活动安排。为此, 本文试图作一考证, 以期为学校初步复原一个令人信服的建校史实过程和准确的建校日期。

一、中共东北大学的两次筹建

对于民国中共东北大学的筹建过程和建校时间的确定长期以来一直缺少直接的初始档案证据, 主要依凭的是1948 年中共东北大学和中共吉林大学合并时东大对部分领导和教师采集的集体口述记忆的归纳和整理材料, 以及“文化大革命”中作为承继校的吉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一度改为是名)革命委员会在1970 年初组织的校史起草小组对部分中共东北大学领导和早期毕业生的访查、核查材料。由于这些人包括中共东北大学首任校长白希清、副校长舒群(1946 年5 月以后调离东北大学, 1946 年秋调回东大, 担任东北大学文学院长)和张如心, 学校机关主要干部黄耘及毕业生张力果等人材料, 基于他们或是领导学校筹备建立和初期发展建设的关键人物, 或是作为学校招收的第一批学生、建校时的亲历者, 所以几十年来, 各方面没有异议, 一直是东北师范大学校史编写的主要支撑材料。但是仔细考察他们的回忆, 很多地方前后不一, 彼此矛盾。首先从该校筹建时间看就有两种说法:一是1945 年10 月;一是1946 年1 月到2 月。几个版本的《东北师范大学校史》采取折中的态度, 将两个时间及其过程捏合在一起, 即试图说明1945 年10 月是中共中央筹划东北大学的起点, 后一段为正式创建过程。笔者认为,这是当时客观环境变化导致的两次筹建, 其中前者是直接由中共中央负责, 是中共中央创建东北根据地总体战略的一部分;后者是中共中央东北局负责的, 两者之间没有多少直接的联系。要弄清楚这个问题, 需要对“八一五”光复前后到1946 年初的全国政治、军事形势尤其是东北形势发展做一回顾。

根据《雅尔塔协定》和1945 年上半年的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走向, 1945 年8 月8 日, 苏联正式向日本宣战, 9 日, 苏联军队进入中国东北, 向日本关东军发动进攻。面对东北地区的大好局面, 中共中央及时做出战略调整, 在8 月10 日和11 日, 朱德总司令发布全面反攻的命令, 要求驻扎在山东、河北、察哈尔等地的八路军和原东北军吕正操、张学思所部迅速进入东北, 配合苏军作战。与此同时, 中共中央组织部在彭真的直接领导下, 根据中央的部署开始抽调干部, 分成小组进行培训, 随时准备派往东北。8 月下旬, 随着国共重庆谈判的进行, 为了尽快抢在国民党势力进入东北之前占领东北, 中共中央派往东北的第一批干部队伍和冀热辽军区司令员李运昌率领的第一支中共军队1 万余人开始出发并陆续试探性地进入东北。9 月15 日, 由占领东北的苏军总司令马林诺夫斯基元帅派遣的代表到达延安, 苏联占领军和中共中央正式讨论如何处理苏军占领期间的苏军、国民政府、中共三方关系和将来苏军撤退后的中共进驻问题, 双方取得了一致意见。当日, 中共中央在刘少奇的主持下, 召开政治局会议研究东北形势。会议决议是:开始把全国的战略重点放在东北, 力争在东北建立根据地, 把原来准备南下的部队和干部派往东北, 力争在东北建立根据地。根据刘少奇提议, 成立中共中央东北局, 以彭真为书记[ 1] 30 -31 。围绕这个战略方针, 中央决定将包括教育、科学、文化艺术在内的延安各种中央机构部分或全部向华北、东北转移。10 月25 日夜晚, 从重庆谈判归来不久的毛泽东借传达和宣讲重庆谈判内容之机, 在延安大学接见了延安大学校长周扬、副校长张如心和延安大学主要干部, 正式向他们传达了中央准备将延安大学一分为二:一部分人继续留在延安大学, 大部分将前往东北创建新的东北大学的决定① 。随后, 中央组建了由延安大学部分干部和教师组成的东北大学建校队伍。11 月15 日, 这支队伍与延安“鲁艺”的东北工作团一同由延安桥儿沟踏上征程[ 2] 99 。

联合队伍由周扬任总队长, 副总队长为“鲁艺”的沙可夫。东北大学分队长由张如心、刘呈云担任。行军编号为“松江支队第四大队” 。行走的路线是:陕西省延安—甘谷驿—延川—清涧—绥德—吴堡—螅蜊谷—山西省临县—兴县—苛岚—五寨—中鲁—威远堡—左云—丰镇—羊高—罗文皂—察哈尔省张家口。由于队伍中包含了一些妇女和儿童, 加上途中经过地区大都为荒凉无水、无粮的贫困地区, 所以行走速度较慢, 到张家口时已经是1945 年12 月30 日了, 途中行走了46 天。此时国共两党军队在东北的争夺逐渐激烈, 陆路进入东北的两个主要城市承德、山海关和辽西咽喉城市锦州此时均为国民党军占领, 东北大学的建校队伍和“鲁艺”文艺队伍暂时难以进入东北。于是中共中央电令他们留在张家口, 参加华北联合大学的建校工作, 周扬任华北联大副校长, 张如心任联大教务长, 刘呈云任党委副书记。所以, 由中共中央直接领导的第一次筹建中共解放区东北大学的工作就此中止, 转为建立华北联合大学。

中共第二次筹建东北大学是在1946 年1 月由中共中央东北局直接负责组织的。1945 年9 月21日, 以彭真为书记的中共中央东北局在沈阳正式成立。此时的沈阳及东北三省, 依旧由苏军全面占领。苏军在公开场合声称准备将东北逐步交给国民党政府占领, 以履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规定, 但是实际上, 苏联从防止美国势力随同国民党军队进入东北角度考虑, 一直以各种理由搪塞、拖延国民党军队进入接收, 所以国民党军队迟迟无法进入南北满。与此同时, 苏军却在暗中允许中共军队迂回进入东北, 秘密抢占南北满的有利地势, 发展共产党的武装力量, 造成共产党控制东北的既成事实。此间, 中共的东北战略已经从“争取在国民党势力进入东北前抢占重要地点, 建立根据地”调整为苏军撤退后“独占东北”[ 1] 49 。但是, 两个月后的11 月中旬, 形势发生了变化。屡次交涉后仍无法实现东北接收的国民政府, 开始对苏联的承诺失去耐心, 试图通过美国来向苏联施加压力。为了让苏联“违反、破坏中苏条约的行径暴露在全世界面前” , 国民政府方面将已经进入东北、在长春设立东北行营的国民党接收大员从长春撤离到山海关, 期待用“苏联设置障碍, 国民政府被迫撤离”的表象赢得他国“同情” , 在国际上形成一股强烈的反苏舆论浪潮来影响和抑制苏军在东北的战略行动。此外, 国民党政府命令杜聿明部于11 月16 日在山海关组织了一个突袭中共军队的战役, 并获得了胜利, 共产党军队撤出了山海关, 一部分国民党军队由此开始控制了山海关到锦州一线的部分地区。为了缓和同国民政府的紧张关系, 暂时弱化国共对抗, 防止由此引起美国干涉, 苏军司令部正式要求已经进入东北的中共军队, 迅速从中心城市和中长铁路沿线撤出, 向边疆分散转移。苏军同时向国民政府承诺, 在苏军撤退前五天, 允许国民党空运军队到东北各大城市, 接收三省驻防。政治、军事形势的突然逆转迫使中共中央再次调整在东北的战略,即由一段时间以来形成的“独占全东北”战略再次回到“让开大路” , 到分散的中小城市和广阔的农村建立根据地的最初战略计划上[ 3] 。

根据这一方针, 中共东北局和新成立的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决定, 在有效控制东满、北满大部地区的基础上, 在面临国民党军队强势挤压的南满, 采取如下措施:一是集中优势兵力在临近大连苏军占领区的安东、葫芦岛、营口三个重点港口城市附近农村设防, 加强戒备, 阻止国民党军队从海上进入东北;二是尽快在占领区建立各级民主政权, 为国共再次谈判合作争取有利条件;三是在临近沈阳的西起抚顺、东到安东、北到通化一线、南到辽阳这样一个地区建立根据地(其核心区为通化和兴京), 将东北人民组织军总部和东北局机关、从沈阳撤往这里。11 月24 日晚, 彭真率东北局机关和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撤出沈阳, 次日到苏家屯。26 日, 撤到本溪, 住在原日本满铁株式会社大楼①。辽宁省政府也同时撤到本溪。这样, 本溪一时就成了东北根据地的政治中心。这期间, 东北局在本溪及各个东北根据地的主要活动一是建立各级政权, 努力争取中共民主政权的政治合法地位;二是减租减息, 发动群众, 争取民众靠近共产党;三是号召青年参军, 扩大东北自治军的规模和建制。但是, 在组织工作中, 很快就遇到了缺少有文化的干部问题, 加之进入1946 年, 苏军进一步调整与国民党的关系, 积极促进国共在东北的谈判, 东北出现了和平前景, 为此, 中共中央东北局于1946 年1 月初决定在南满解放区建立一所大学, 以强化解放区的青年培养工作, 推动东北的和平建设局面②。直接领导筹建大学工作的东北局领导人是宣传部部长凯丰③ 。

1946 年1 月初, 凯丰约见了担任宣传部文委副主任的舒群④同志, 就东北局创办大学问题征询意见。凯丰告知舒群:东北局成立后, 争取青年工作遇到很多问题, 所以东北局要宣传部具体负责办一所学校, 学校的形式和名称还没定, 艺术大学、青年干校、东北公学哪个形式更适合尚待研究⑤ 。经过讨论, 他们一致认为, 还是模仿共产党延安大学的前身、1937 年创办的以培养青年政治干部为主的陕北公学形式创办东北公学为好。初步确定下来名称之后, 凯丰决定由舒群出面请共产党外人士、著名病理学家、光复后共产党第一次占领沈阳时任副市长的白希清担任校长, 副校长由舒群担任。并指派原东北文工团成员、诗人、时任中共本溪市委宣传部长的张松如以教育长身份主持筹备工作① 。随后, 又抽调张松川、黄耘、李先民、许法、肖岩、石民、王辉等陆续参加筹备工作。其中黄耘为校办主任。校址确定设于本溪[ 4] 。

1946 年2 月初, 学校筹备处开始在辽宁省的本溪、抚顺设立招生处, 张贴由张松如亲自撰写的《东北公学招生简章》② 。由于初期招生不理想, 本溪只招到了几个人, 招生地点遂扩大到辽阳、营口、东丰(今属吉林省)、海龙(今为吉林省梅河口市)四处, 一直到2 月20 日, 《东北日报》还在刊登《东北大学招生广告》。在完成了预科和研究室70 名、行政训练班100 多名共200 名学生(主要来自于东丰和海龙, 两地招到150 多人)招收指标后, 学校正式开学。在开学前, 东北局和位于本溪的辽东军区和中共辽东省委考虑到新成立的学校需要有更大的吸引力, 就必须同国统区由张学良创办的东北大学展开竞争。东北局书记、辽东省委第二书记江华说:“东北公学”名字不响亮, 要办就办东北大学, 以后成立联合政府可以一对一。” ③于是, 东北局正式将东北公学改为东北大学。校长改由张学良的弟弟张学思(时任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担任, 副校长分别是白希清和舒群。

二、关于民国中共东北大学成立日期和学校迁移时间的考辨

与现存对中共东北大学筹建时间和过程的确认材料相比, 老领导、老校友对中共东北大学的建校时间的历史记忆基本是一致的, 即1946 年2 月。他们在多个回忆材料中和一些会议上大致描述了这样的一个学校筹建、正式建校到建校初期学校连续的搬迁过程:1946 年1 月, 东北局决定在本溪设立东北大学。2 月初开始招生。2 月下旬, 完成招生工作。正待准备开学时, 国民党军队向本溪、抚顺进犯, 学校被迫撤往安东。几天后, 学校在安东市联合中学开学。在这里, 学校围绕国民党军队正在大举进攻、战火席卷东北南部的险恶形势, 组织学生开展政治学习, 结合实际, 端正认识。3 月12 日④ , 学校领导张松如代表学校在“民主生活会”上宣布:学校将北撤通化。3 月15 日, 学校向通化转移。在通化停留一周左右, 师生们改乘火车, 前往梅河口、吉林, 于4 月26 日到达长春。新校址设于长春著名的建筑物———“海上大楼” 。

比之以上表述似乎更清晰一些的是原东北大学第一批学生之一、现为青岛大学离休教授的张力果先生的回忆。他称:大约在1946 年2 月7 日, 自己从家乡西安县(今辽源市)来到东丰县的东北大学招生处报名。约2 月12 日, 随其他几位录取同学一起, 由东丰乘马车前往海龙(今梅河口)火车站。在此,乘火车前往抚顺。在抚顺转乘汽车前往本溪, 2 月15 日到达本溪。在本溪约十天左右, 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蒋介石撕毁了政协决议, 从关内陆续调来几十万美式装备的国民党部队, 沿铁路线向北推进。处在国民党占领中心城市沈阳附近的本溪形势非常严峻, 随时都有被吞掉的危险。2 月22 日, 白希清校长做了动员报告, 指出本溪已不具备办学条件, 决定向安东迁校。2 月23 日一早, 部分师生带着图书和锅碗瓢盆, 坐着四辆四吨型载重汽车沿公路向安东进发了。在安东, 住在曾是日本人办的“安东联合中学” , 几天后开学。当时, 国民党军队正沿安沈铁路向安东进犯, 学校又决定北撤通化。3 月15 日, 全体师生乘汽车向通化方向迁校。3 月18 日, 到达通化。此次临时住了七天, 改乘火车经梅河口、吉林, 4月26 日, 到达东北局所在地长春[ 5] 。

以上两段关于中共东北大学建校史实的叙述共同点可以概括为:(1)中共东北大学始建于1946 年2 月下旬。当时东北的形势非常好, 有国共合作的良好迹象;(2)由于国民党撕毁政协协议, 从关内调来大批部队, 进犯南满地区, 东北大学所在的本溪形势危急, 学校被迫于2 月下旬撤往安东;(3)由于国民党军队持续进犯沈(阳)安(东)铁路, 安东形势紧张, 学校于1946 年3 月15 日撤往通化。在通化住了一星期, 改乘火车, 经梅河口、吉林, 4 月26 日到达长春。两段叙述彼此支撑、印证, 所列举的几个日期又相互衔接, 这似乎是准确的, 不容置疑。

但是, 只要我们把老领导、老校友所述历史史实与所述具体时间对接, 就可以看出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建校时间只有月份没有准确日期, 这是非常模糊的;二是这个时间与学校筹建过程中东北地区的历史发展环境变化有明显的出入, 更与学校成立后几度迁校的时间彼此冲突, 互有抵牾, 前后错位, 因此这个时间记忆大有问题。基于中共东北大学的创建地点、创建时间、创建后的一段时间内的多次迁校等问题完全与国民党在东北的政治、军事动向联系在一起, 所以我们这里的史实描述主要是对1946 年1 月到4 月的国民政府东北行营及其军队在东北的活动情况以及主导此间东北形势发展的苏军情况进行介绍。

前已述及, 由于苏军一再声称要尽快从东北撤出, 并对国民党的接收要求给予正面回应, 要中共军队从南满大城市中撤出, 使国民党顺利接收了沈阳和长春, 已经让国民党方面感到满意。不仅如此, 苏军在1945 年12 月还应国民党政府要求, 延后一个月撤出东北, 以便于国民党方面向东北运兵。在这种情况下, 1946 年1 月5 日, 国共双方代表正式签署《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协定》。协议公布后, 蒋介石和毛泽东要求各自部队从1 月13 日午夜起停止一切战斗行动。面对新形势的变化, 中共中央制定了“同意国军开入满洲” , “避免冲突” ,“积极争取谈判”的方针, 并在1 月10 日和1 月27 日, 将东北民主联军总部从本溪分别移到梅河口和抚顺, 以促进谈判和准备应对国民党方面的突然袭击[ 6] 。而国民党方面, 虽然签订停战协定并非为了停止内战, 但为了同苏军搞好关系, 争取让苏军在撤出前将更多的地方转给国民党接收, 也不得不装出耐心和完全尊重苏军调停的样子, 所以整个1 月份东北南部无战事。

进入2 月, 形势还是稳定的, 但由于国民党方面依旧不承认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在东北的合法性,并不断进兵, 中共为了教训国民党一方, 但又要避免在双方对峙兵力部署最强的南满行动, 遂选择在吉林北部的榆树秀水发动了“一下江南”战役。国民党虽遭受打击, 损失1 000 多人, 但因进入东北兵力尚少, 并苏军仍在东北, 形势不好把握, 所以国民党方面在2 月中旬至3 月上旬苏军撤走前这段时间并没有任何军事报复行动, 东北整体上是和平的。但是到了3 月初, 先是中共方面获知苏军将在3 月11 —13 日撤离南满。随后3 月9 日, 国民政府方面也得到了这一消息。双方都担心对方在苏军撤走之际获取更多的地盘控制, 所以相继展露出谈判的姿态, 但暗中都在进行军事准备。中共东北局方面, 于3 月6 日—8 日, 在抚顺召开保卫和扩展根据地会议[ 7]  。国民党方面, 错误地认为进攻东北民主联军的时机已经成熟, 决定苏军一撤离, 国民党军就立刻占领沈阳。3 月17 日, 在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闭幕的同一天, 国民党军以沈阳为基地, 兵分三路, 平行推进, 向抚顺发动进攻。3 月18 日, 国民党新编第六军、九十四军、七十一军由沈阳苏家屯向辽阳进攻。几路国民党军分别在3 月21 日占领抚顺、辽阳, 24 日占铁岭。与此同时, 为了回击国民党的进攻, 中共中央东北局下令紧急动员, 在东北南部扩大征兵①。并在3 月17 日, 东北民主联军发动了攻打国军占领的四平战役, 很快就拿下了四平。由于美国的调停, 国共双方于3 月27 日在重庆签署了《调处东北停战的协议》, 才有了暂时的停战。仅仅经过了短暂的喘息, 国民党东北行营为挽回其在四平的失败, 于4 月1 日就发动了进攻原东北局驻地城市本溪的战役, 担当国民党军主攻的是52 军的25 师、新六军的14 师, 其分别从抚顺、辽阳方向同时向本溪进攻。由于东北民主联军的成功阻击, 国民党军首战受阻。4 月7 日, 国民党军又组织了更大规模的第二次本溪进攻, 沈安铁路沿线形势一度十分危急。东北民主联军方面策划第三纵队的反包围, 一举成功, 所以国民党的第二次本溪之战再告失利。但从4月16 日起, 中共中央已决定在四平发动一场大战役, 所以迅速将南满的军队集中调入四平一线, 中共在本溪一带的军事布防顿时减弱。国民党军杜聿明部侦知到这一情况, 遂分三路调兵于4 月28 日合力进攻本溪, 5 月3 日, 逼近本溪市区。中共东北局决定撤离本溪, 同日, 东北民主联军移出本溪。本溪以及邻近的辽东地区在一段时间内被国民党军所控制。

从这段史实的叙述中可以看出, 1946 年本溪地区的危机是从3 月17 日开始的, 3 月21 日, 抚顺失陷后, 出现了第一个低潮点。4 月1 日至7 日前后, 国民党的第一次和第二次本溪战役是本溪出现的第二次危机。4 月28 日的国民党第三次本溪战役是1946年本溪的第三次危机, 一直持续到6 月7 日东北休战。我们将上述危机过程与中共东北大学初建本溪、7 天后转移安东、在安东开学后大约20 天再向通化转移、在通化一星期后乘火车经梅河口和吉林4 月26 日到长春的过程对比, 可以大致模拟分析出这样一个轮廓:中共东北大学建立于1946 年3 月11 日至17 日本溪危机之前(因为到3 月8 日东北局还在抚顺, 如果出现国民党军事进攻, 东北局一定会转移他处, 同时东北局也不会在形势恶化的情况下继续坚持原定在本溪建立大学的计划。同时, 在苏军撤离南满前, 中共从避免产生纠纷的角度考虑, 亦不会公开成立大学一类的机构)。

东北大学建校后, 国民党发动进攻抚顺、辽阳战役, 本溪形势危急, 学校在建校后的7 天内决定离开本溪, 撤往安东。从离开时非常从容的情况看, 时间不会晚于21 日, 即临近本溪的东北局驻地城市抚顺失陷那一天, 时间跨度在3 月17 日至21 日的4 日之间。在撤到安东之后, 国民党发动进攻本溪战役(4 月1 日—15 日前后)[ 1] , 整个沈安线形势严峻, 东大在东北局的安排下, 决定转移到相对安全的通化。根据老校友们的回忆所说学校在通化只停留一星期这个事实, 同时又考虑到离开通化后经过几天的火车旅行于4 月26 日到达长春的史实(这个日期是准确的), 我们认定学校迁移到通化的日期大概在4 月10 日左右。从通化前往长春大约是在4 月17 日—4 月23 日。

有了这样的一个逻辑建构, 我们有理由认定已经接近于考证出大致准确的日期了, 但还是需要一个更有说服力的第一手材料的证明。笔者遍检收藏于辽宁省档案馆和东北师范大学档案馆的中共东北大学档案和此间中共在东北地区所刊行的各种报纸, 终于在中共东北大学和内战结束后合并几校组建的新东北大学教育长、诗人张松如的工作日记档案内查到了准确的东北大学建校时间和迁往安东的时间。张松如先生的这个日记本是他在1949 年担当新东北大学副教育长时期的工作日记。从日记本的来历和里面记载的内容看, 其真实性是不容置疑的①。在日记本内所保存的日记作者张松如在1949 年10月24 日学校召开的一个座谈会上就“关于东大简史” 所作的发言记录中有如下记载:“ 1945 年秋, 延大派出一部分文艺干部(教员、研究生、学生)到东北来, 十月抵沈。先进行文艺活动, 后拟办、筹办学校———艺术大学、青年干校、东北公学, 最后确定办东北大学, 时间1946 年2 月。经短期筹备, 1946 年3月13 日开学, 校址在本溪。3 月19 日迁安(丹)东, 又有许多人来, 因无校址, 未接纳。4 月迁通化。”

这段历史记载与我们的推断和预判中共东北大学筹备创建时间及成立初期的两次迁校时间是吻合的, 说明张松如先生的记载是准确的。需要指出的是, 3 月13 日是苏联从南满撤离的截止日, 这天建立东北大学既避免了就此事同苏军交涉, 又有纪念意义。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张松如的工作日记作为确认东北大学建校日的主证文献, 困扰我们多年的中共东北大学建校日问题亦由此可以定谳。

张松如日记虽然未提供东大迁往通化和离开通化经梅河口前往长春的准确日期, 但由于中共东北大学在筹建和成立初期是直属于东北局宣传部的, 其校址一直跟随东北局转移, 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东北局1946 年春夏之交的行踪、其转移各地时间来考察和证实中共东北大学的迁移时间。在《陈云年谱》一书的458 页记载:1946 年4 月14 日, 东北民主联军第一次占领长春。4 月18 日, 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迁往长春。又《彭真主持东北局》一书191 页上记载:4 月22 日, 彭真率东北局、东总机关从梅河口向长春转移, 下午到吉林市, 将大部分机关留在吉林市。23 日, 率部分机关到长春市。东北局机关在长春期间住在“满炭大楼”(今吉林大学解放大路图书馆楼)。5 月22 日夜, 东北局、东北民主联军(包括东北大学)从长春撤退, 23 日东北局到达哈尔滨。这个次序与中共东北大学从通化向长春转移的时间基本是一致的。笔者以为, 东北大学到达通化时间应该是4 月10 日———4 月12 日前后, 离开通化是18 日, 从梅河口向长春转移是4 月22 日前后。到吉林市作了短暂休整, 4 月26 日到长春。

综上所述, 本文认定, 中共东北大学的筹建共有两次, 决定该大学最终建立的是第二次筹建。第二次筹建、创建始于1946 年1 月, 共历时两个月, 直接领导和组织第二次筹建过程的是当时分别担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中共辽东省委、中共本溪市委主要领导职务的江华、凯丰、舒群、张松如、白希清、黄耘等人,其中江华、凯丰、舒群、张松如四人贡献突出。1946 年3 月13 日为中共东北大学招收的第一期学生的开学日, 也是中共东北大学的正式建校日。需要说明的一点是, 以往那么多的回忆之所以把中共东北大学的建校时间误认为是年2 月, 是因为民国时人们对日期的表述和记忆习惯通常以农历为准, 所以把公历的1946 年3 月记忆为农历的二月, 再将农历二月误定为公历2 月。


[ 参考文献]

[ 1] 田酉如.彭真主持东北局[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

[ 2] 王德芬.我和肖军五十年[ M] .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8 .

[ 3] 吕斌, 栾雪飞.1945 年中国共产党国家统一思想论析[ 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2):61-62 .

[ 4] 张力果.忆东北大学在战火中创建和成长[ N] .东北师大报, 2004 -12 -22 .

[ 5] 张力果.当我带上第一枚“东大” 校徽的时候(东大建校初期回忆录之二)[ J] .东北师大校友, 2006(2).

[ 6] 穆欣.林枫传略[ M]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6 .

[ 7] 张培森.张闻天年谱:下卷[ M]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0 .



    进入专题: 民国中共东北大学;筹建;建校和迁校;东北师范大学  

本文责编:dengjiax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9794.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年第3 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