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西北民族大学的社会学学科建设与郑杭生先生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854 次 更新时间:2016-03-16 15:57

进入专题: 郑杭生   西北民族大学  

刘荣  

摘要: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有着较曲折的经历。改革开放后,西北民族大学的社会学及其相关的民俗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是在以郝苏民教授为代表的一代学人的学术坚守、努力和费孝通先生等前辈学者的直接扶持下创办、发展起来的。新世纪以来,在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中,郑杭生先生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他在致力于做强社会学的同时,关心民族高校,关注和支持民族高校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和民俗学的发展,西北民族大学的社会学学科建设、发展得到郑杭生先生的帮助与大力支持,历史是不能忘记的。

关键词:郑杭生;社会学;学科建设;西北民族大学


2014年11月9日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更是令人伤心的时间。当日21时,著名社会学家郑杭生老师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郑老师对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以来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学术界有目共睹。他的逝世是中国社会学界的重大损失,也使我们学生失去了一位智者、长者和学术引路人。一年多来,我时时想起郑老师,追随郑老师这些年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在此,我将我所知道的郑老师与西北民族大学社会学学科建设之间的往事呈现给大家,以缅怀先生。

一、西北民族大学社会学的创办与发展

说起社会学及其相关的民俗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的专业在西北民族大学的创办与发展,不能不提及郝苏民教授,郝教授对西北民族大学社会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而提到郝苏民教授对西北民族大学学科建设的贡献,又不能忽视费孝通先生与北大长期和直接的扶持,更不能忘记郑杭生先生在西北民族大学社会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关键阶段给予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郝苏民先生现任西北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民族研究》主编,是我国著名民俗学家、人类学家。他20世纪50年代中期毕业于西北民族学院蒙古语言文学专业并留校任助教。随后,他成为年轻的“右派”,被批斗、被下放。他当过图书管理员,背过矿石,炼过钢铁,还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甘加草原放过牧。

改革开放后,重返教学科研岗位的郝先生又一次焕发了学术青春,他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潜心教学科研,认真著述立说,全身心投入工作。那种颇具传奇的阅历使郝先生对“人类学、民族学知识产生了渴望与思考”。①1984年,他参与创办西北民族学院西北民族研究所和《西北民族研究》。此后,先后任副所长、所长和副主编、主编。由于业绩突出,1987年他从讲师破格晋升为教授。1990年郝苏民教授领衔申报的民俗学专业硕士点获得批准并于1991年开始招生。1998年后,郝先生先后创办西北民族学院社会人类学•民俗学研究所(系)和社会学本科、硕士点,人类学硕士点,把科研直接引入课堂教学,填补了西北民院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专业的科研与学科空白。2001年7月,中国第六届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在西北民族学院举办。费孝通先生莅临西北民族学院,出席高研班并亲自为西北民族学院社会人类学•民俗学系(社会学系)成立揭牌。“费孝通先生煞费苦心的目的有二:一为扶持西北民大社会学人类学专业的开创;二为开发大西北的到来,培养专业人才。”②

随着学校更名,社会学本科专业和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硕士点所在的社会人类学•民俗学系也更名为社会人类学•民俗学学院,拥有一个少数民族文学博士招生方向,社会学、民俗学和人类学的三个硕士点和一个社会学本科专业。至此,西北民族大学社会学学科的发展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此后,学校深化改革,社会人类学•民俗学学院又更名为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经过师生们多年的不断努力,学院现已发展成为拥有社会学、社会工作、民族学三个本科专业,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的五个硕士点和一个博士招生方向的学院。

这一过程,证明西北民族大学人类学(含民族学)与社会学学科的发轫是与费孝通先生和北大相应学科的直接扶持联系在一起的。但谈到西北民族大学社会学及相关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又不能忘记郑杭生先生在发展关键时刻的大力协助和支持。

二、西北民族大学的社会学与郑杭生先生

郑老师指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加强社会学和民族学的联系和互动非常重要。”③从2001年起,郑老师就和民族学、民族院校的关系逐渐密切,访问过或讲过学的,除了邻近的中央民族大学外,还有广西民族学院、西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学院、云南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学院④和内蒙古师范大学等高校。“随着郑杭生与国内民族学及民族院校联系的增多,民族社会学成为了郑杭生关注的研究领域。”⑤

1. 郑老师对学科发展的关心与协助

显然,郑老师和西北民族大学的关系就是源于社会学与民族学的互动。在这一互动和联系过程中,就能看出郑老师对西北民族大学社会学学科的关爱与扶持。2000年西北民族学院社会学本科专业获准设立,200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3年社会学硕士点获准设立,2004年开始招生。2002年7月,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在兰州召开。会议期间,时任中国社会学会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的郑老师,应西北民族学院邀请到西北民族学院社会人类学•民俗学系(社会学系)访问,受到当时西北民族学院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热情接待。学校并聘请郑老师担任西北民族学院社会学系客座教授,郑老师欣然接受。时任社会人类学•民俗学系(社会学系)主任的郝苏民教授就西北民族学院社会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和郑老师交换意见,请郑老师在学科发展、学位点建设等方面给予西北民族学院更多的帮助与支持。2005年,时任西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的赵德安教授在郝苏民教授的陪同下前往北京,在中国人民大学郑老师办公室专门拜会郑老师,就西北民族大学社会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学位点建设等问题进一步请教郑老师,得到郑老师的指导。后来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文化教授也借出席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教育部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暨全国社会学系系主任联席会议的机会,请郑老师对西北民族大学社会学学科的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2014年8月,第五届中国社会发展高层论坛暨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青年学者论坛在西北民族大学举办,郑老师再一次莅临西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非常重视,校长赵德安教授、副校长何烨教授出席会议开幕式。会议期间,赵德安校长、何烨副校长、郝苏民教授和郑老师、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教授进行了友好、愉快的交谈。赵德安校长希望中国人民大学能和西北民族大学在学科建设、学术资源、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并专门就西北民族大学社会学学科的发展请郑老师和中国人民大学继续给予大力支持与帮助,郑老师有所回应。在这次会议结束时,郑老师在题为《推动社会学学科的校际合作》的闭幕辞中说:“在西北民族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两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达成了两校社会学合作的意向。西北民族大学校长赵德安亲自提议,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心与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和社会学学院共建北京、兰州两地定期交流的社会学一级学科工作坊,把两校的社会学合作以制度化的方式固定下来。这个建议,得到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的积极响应,达成了意向,责成文化院长和我进行落实。这是一个很大的收获,应该看作是这次两校合办两个论坛的一个重要成果。参会的各位学者和青年学者都是这一事情的见证。我们确实感到很高兴。推动社会学学科的校际合作,应该说也是我们中心每年轮流与不同高校合作举办学术会议的目的之一。”①可谁能料想到,这竟然是郑老师最后一次出席论坛会议,最后一次来西北民族大学!

2. 郑杭生先生对《西北民族研究》的肯定与支持

《西北民族研究》作为学术期刊定位于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缘于郝苏民教授多年办刊、科研和教学过程中对学科发展、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思考、实践与学术经验的积累,也是承继了费孝通、钟敬文、季羡林等著名学者对《西北民族研究》寄予的厚望。

郑老师自2002年起受聘担任西北民族学院客座教授,自2009年起担任《西北民族研究》的学术顾问。他对《西北民族研究》的发展很关注、很关心,也非常支持。2009年3月我去北京拜访郑老师前,郝先生嘱咐我:“给郑老师带几期新近出版的刊物,适时向郑老师约稿。”我和郑老师见面后,转达了郝先生的问候,递上《西北民族研究》杂志。他问:“郝老师好吧?也代我向他问好。我经常能收到这个杂志,你们办得很不错。”他又随手翻阅了目录和部分正文,看到熟悉的朋友杨圣敏教授、董晓萍教授的文章,指出给我看。我提及约稿,郑老师说有合适的就会给你们。2009年7月在西安召开的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上,郑老师在作大会主题报告前和我见了一面。我即时说起能否将报告交给《西北民族研究》刊发,他说别处已经约稿了,以后吧!

2010年是费孝通先生诞辰100周年。当年3月的一天,我的师兄、郑老师的学术助手、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奂平清博士给我打电话说:“郑老师说郝老师主编的《西北民族研究》多次约稿,一直没有合适的文章,这篇你发给刘荣,请他转交郝老师。”我收到后及时转发给郝先生,郝先生审阅后决定采用,让我立即发排,并让奂平清博士转告郑老师。《西北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刊发了郑老师的《费孝通先生对当代中国社会学所做贡献的再认识》一文。

2011年1月9日,著名社会学家雷洁琼先生逝世。郑老师第一时间在社会学视野网发表了《永远牢记雷洁琼老的贡献》的文章,缅怀雷老。我看到这个消息和这篇纪念文章后,向郝先生汇报,问是否可以向郑老师约稿刊发这篇文章,郝先生说:“你联系郑老师,此文如没在其他刊物发表的话,我们刊物一定要发表。”我邮件联系郑老师,第二天郑老师就回邮件说:“刘荣,谢谢你和郝老师的好意,可以刊用。”还随附件发来原文。《西北民族研究》2011年第1期刊发了郑老师的这篇文章。在我印象中,郑老师还在一些场合向有的老师介绍《西北民族研究》说:“这个刊物是C刊,论文质量不错。”

后来了解到,创办学术刊物也是郑老师学术生涯中的一大心愿。2013年,经多方努力,郑老师担任主编的《社会学评论》正式创刊。2014年8月,第五届中国社会发展高层论坛暨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青年学者论坛在兰州召开,郑老师在郝苏民教授召集的编辑与青年学者座谈会上说:“在办学术刊物方面,郝老师办刊经验丰富,我们是小兄弟,我主要是来学习的。”可以看得出,一方面,郑老师表达了对《西北民族研究》所取得成就的肯定,另一方面也体现了郑老师对学术刊物成长、发展的重视。

3. 郑老师与郝先生的友谊

究竟郑老师和郝苏民教授的交往始于何时,郝先生没给我说过,似乎时间已不重要了。2001年后,郑老师与民族学学者、与民族院校的交往逐渐密切。2002年,受邀访问西北民族学院,并受聘担任客座教授。我猜想,可能郑老师自访问过西北民族学院后,就开始与郝苏民教授有学术往来。2005年,郝苏民教授陪同赵德安教授在北京拜会郑老师。2006年,郑老师和郝先生同时应内蒙古师范大学敖其教授的邀请参加学术会议,相聚在呼和浩特。后来,郑老师担任《西北民族研究》的学术顾问,应约将《费孝通先生对当代中国社会学所做贡献的再认识》、《永远牢记雷洁琼老的贡献》稿件交由《西北民族研究》刊发。2014年,第五届中国社会发展高层论坛暨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青年学者论坛由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承办。这一系列事情联系起来,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作为同代学者的郑老师、郝老师二位先生,虽在学术上各有所重和各有经营,各有相异机遇,但在中国人文社科学科建设上,却都有“异途同归”的共识和实践上的相望。这自然并非巧合。也正是在西北民族大学社会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西北民族研究》的成长和在不同地域各种学术往来活动中,郑老师和郝先生建立起了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友谊。他们多年间的友谊反过来也促进了两个部门之间社会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学学术刊物的互惠关系。

对我个人来说,则是他们友谊的直接受益者。2008年前后,郝先生多次提醒我应该考博士了。后来在他的一再鼓励、支持和极力推荐下,我2011年最终考取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的博士研究生,跟随郑老师攻读社会学博士学位,2014年顺利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按期毕业。入学前郝先生就对我说:“虽然没能考取中国人民大学,但毕竟还是郑杭生的博士,希望你能在郑老师的指导下学有所成,得到郑老师真传,按期毕业归队,回来好好工作。”郝先生锻炼我,有计划地培养我,实际是他社会学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的一部分。

三、结语

以上是我在郑老师门下学习和在西北民族大学工作过程中经历的事实,尽管这是一些高校里的平常事,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郑老师对民族院校社会学及相关的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学科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事实上,郑老师怀有一种兼容并包的社会学学科思想。在致力于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这种兼容并包的思想体现在郑老师对社会学相邻学科发展的关注和支持中,特别是对民族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等学科发展的支持中。郑老师致力于把中国社会学学科做大做强,倡导社会学与相近学科的沟通和合作,大力支持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①

郑老师2002年在第七届全国民族学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加强民族学和社会学的联系十分重要,希望进一步加强。为什么要加强?因为这两门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②陆益龙教授撰文说:“对人类学的学科建设,先生希望人类学同仁能将费孝通先生‘开风气,育人才’的精神发扬光大。先生在担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会学学科规划和评审组负责人期间,对民俗学和人类学学科的课题研究非常关心。有一段时期内,先生发现社会学学科课题指南中很少有民俗学和人类学的题目,先生曾和我讨论过这一问题,并嘱咐我能否征集和列出一些民俗学和人类学的课题。”③

2003年11月,郑老师代表中国社会学会在中国民俗学会成立20周年庆典上作的致词提出:“社会学与民俗学是两门具有密切关联的兄弟学科,二者在历史渊源、学术传统、研究对象以及理论和方法等方面,都存在许多的交叉点。在过去,就已经有不少社会学者和民俗学者一起合作来进行研究,像吴文藻、费孝通等前辈学者那样,把存活于乡间街巷的民俗文化作为极有价值的研究对象。今后,社会学和民俗学这两个学科应该而且必须携手共进,可以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一门中国特色的边缘学科——民俗社会学或社会民俗学出现,它应该被看作是社会学或民俗学的一个分支学科。”④

作为一名著名社会学家,他的影响实际上已经超出社会学界。董晓萍教授在怀念郑老师的文章中说:“钟敬文先生生前与郑先生有很多学术往来,曾几次邀请郑先生前来参加他主持的中国民俗学的学术会议,倾听郑先生的意见。钟老还在生前指定将郑先生主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作为北师大民俗学学科培养博、硕士研究生的理论参考书,郑先生也亲自撰写和发表社会学和民俗学交叉研究的文章,前来北师大民俗学学科主办的全国研究生暑校讲课,并在自己主办的《社会学评论》杂志上发表民俗学研究文章,真正开展这方面的探索实践活动。”⑤

郑老师生前曾说:“中国社会学界的一个优良的传统,就是老一辈社会学家大都关心少数民族地区,不少学者曾对少数民族地区做过调查、考察,留下了丰富的成果。学术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忘记起点是找不到正确的轨迹的。”⑥

事实上,郑老师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社会学学者的优良学术传统,三十多年来辛勤耕耘于社会学学科领地,在创建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学派、推动学科建设,培养社会学人才,提出理论自觉、把握学术话语权,促进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和民俗学学科的共同繁荣发展等方面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郑老师生前曾多次在郝先生和后继者们的热情操办中来西北民族大学讲学和作学术交流,指导西北民族大学的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和民俗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西北民族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和民俗学学科在发展和成长历程中,得到了郑老师的关心和扶持。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郑老师的关爱、支持和上辈学者们之间这种学术实践上“美美与共”的优良传统!


[基金项目]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西北民族大学引进人才科研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① 马东平编选.编选前言[C]//陇上学人文存•郝苏民卷.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4.009.

② 薪火春秋  ——群述30年学科践行中的各自故事[C].北京:民族出版社,2014.

③ 郑杭生主编.第一版前言[C]//民族社会学(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

④ 郑杭生主编.第一版前言[C]//民族社会学(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

⑤ 杨敏.中国多民族社会及其现代应对  ——郑杭生民族社会学思想探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29.

① 郑杭生.推动社会学学科的校际合作  ——在2014年“中国社会发展高层论坛”闭幕式上的致辞[EB/OL].参见社会学视野网,http://www.sociologyol.org/yanjiubankuai/tuijianyuedu/tuijianyueduliebiao/2014-12-27/19577.html.

① 陆益龙.兼容并包的社会学学科思想  ——追思郑杭生先生对民族学民俗学等学科发展的支持[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4,(6).

② 郑杭生.郑杭生社会学学术历程之三  ——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拓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562.

③ 陆益龙.兼容并包的社会学学科思想  ——追思郑杭生先生对民族学民俗学等学科发展的支持[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4,(6).

④ 郑杭生.郑杭生社会学学术历程之三  ——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拓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567.

⑤ 董晓萍.当前建立中国学派的理念与实践  ——深切怀念郑杭生先生[J].西北民族研究,2014,(4):5.

⑥ 郑杭生主编.第一版前言[C]//民族社会学概论(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 

    进入专题: 郑杭生   西北民族大学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人风范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7883.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西北民族研究》2016年第1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