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公众号|微博|手机版

(65)戴维•皮林:《金砖银行挑战世界经济秩序》,《金融时报》中文网,2014年8月4日,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57537?full=y。
(66)刘文革、林跃勤:《金砖国家货币合作之路》,载《国际视野》2013年第1期,第86~90页。
(67)参见李晓、丁一兵等:《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第68~74页;张宇燕:《人民币国际化:赞同还是反对?》,载《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第1期,第38~45页。
(68)中国学者付丽颖将日本国际货币战略分为日元国际化和东亚货币合作两个阶段。参见付丽颖:《日元国际化与亚洲货币合作》,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69)对于IMF在危机救援中的条件性,参见Randall W. Stone, Lending Credibility: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and Post-Communist Transitio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2; Randall W. Stone,"The Scope of IMF Conditionalit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62, No. 4, 2008, pp. 589-620;李巍:《霸权国与国际公共物品——美国在地区金融危机中的选择性援助行为》,载《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第3期,第164~186页。
(70)李巍:《东亚货币秩序的政治基础——从单一主导到共同领导》,第42页。
(71)《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修订稿生效》,中国人民银行网站,2014年7月18日,http://www.pbc.gov.cn/publish/goujisi/300/2014/20140718161301787961250/20140718161301787961250_html。
(72)王军:《如何加快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载《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5月5日,第29版。
(73)《21国在京签约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新华网,2014年10月24日,http://news.xinhuanet.com/2014-10/24/c_1112965880.htm。亚投行的注册资本金规模初步考虑为500亿美元,约为亚洲开发银行的三分之一,实缴资本比例20%,由成员国分期缴纳,未来可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增资扩股,相关情况参见财政部国际司:《楼继伟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情况》,财政部网站,2014年4月11日,http://www.mof.gov.cn/zhengwuxinxi/caizhengxinwen/201404/t20140411_1066633.html。
(74)吉密欧:《中国力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融时报》中文网,2014年6月25日,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56916。
(75)罗纳德•麦金农:《失宠的美元本位制: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到中国崛起》,李远芳等译,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年版。
(76)在经济领域,上海合作组织已经启动了经贸部长、交通部长、农业部长等会晤机制,其中经贸部长已举行了十次会议,在经贸部长会议机制下设立了高官委员会和海关合作、发展过境潜力、投资促进、电子商务和能源等七个工作组。
(77)上合组织银联体正式成立以来,各成员国积极协作,为成员国的能源、农业和交通基础设施等重要项目提供融资支持,使银联体成为推动区域合作的重要融资平台。
(78)李新:《人民币国际化:上海合作组织的金融合作》,载《学习与探索》2011年第1期,第158~161页。
(79)中国人民银行:《中俄签署双边本币结算协定》,中国人民银行网站,2011年6月23日,http://www.pbc.gov.cn/publish/huobizhengceersi/3135/2011/20110623175332931870343/20110623175332931870343_.html。
(80)中国人民银行:《中乌(兹别克斯坦)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2011年4月19日,http://www.pbc.gov.cn/publish/huobizhengceersi/3135/2011/20110419135544039588783/20110419135544039588783_.html。
(81)杨琦、张竣、郭树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年版,第101页。
(82)朱显平:《“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中国与中亚国家金融合作目标及途径》,载《东北亚论坛》2007年第3期,第15~19页。
(83)朱显平:《“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中国与中亚国家金融合作目标及途径》,第15~19页;李新:《人民币国际化:上合组织的金融合作》,第160页。
(84)杨琦、张峻、郭树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研究》,第79~97页。
(85)王振峰:《“上合”区域货币与金融合作势在必行》,中国经济网,2011年11月9日,http://views.ce.cn/main/yc/201111/09/t20111109_22825306.shtml。
(86)吴乐珺、黄文帝:《李克强出席上合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十二次会议》,载《人民日报》2013年11月30日,第3版。
(87)中国政府曾建议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发展基金,各成员国按一定比例出资,然而俄罗斯更倾向于借助其主导的欧亚经济共同体来展开与该地区国家的经济合作,因而建议上合的职责应仅局限于安全方面,反对上海合作组织发展基金的成立。参见姜睿:《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金融合作》,载《上海金融》2012年第8期,第36页。
(88)中国学者高程已经较早地注意到中美在贸易领域已经呈现的国际制度竞争。参见高程:《从规则视角看美国重构国际秩序的战略调整》,第4~21页。
(89)金砖机制有5个成员国,“10+3”机制有13个成员国,上合组织有6个正式成员国,除去重复参加的中国和俄罗斯,总共涉及到21个国家。
(90)尽管这些机构也可能使用美元,特别是在最初阶段还可能将以使用美元为主,但是这些掌握在自身手中的国际金融机构将很容易实现币种更换,从而成为服务于人民币国际使用的制度框架。
(91)国际货币的职能有三种:价值尺度、交易媒介和价值储存,分别对应于官方层次的驻锚货币、干预货币和储备货币。参见李巍:《货币竞争的政治基础》,第46页。
(92)相关讨论参见江玮:《中国版“马歇尔计划”低调推进》,载《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5月1日,http://jingji.21cbh.com/2014/5-1/zOMDA2NTFfMTE1NDAzOA.html。
(93)曹远征:《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学习出版社、海南出版社2013年版,第269页。
(94)参见《日本拒绝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出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2014年7月8日,http://yzs.mofcom.gov.cn/article/zcfb/201407/20140700655566.shtml。
(95)关于国际制度竞争的研究文献相对比较少,这是因为过去的国际制度体系都是美国创建的,不存在竞争性,随着中国参与国际制度建设,两套制度体系的竞争色彩开始出现。
(96)复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副教授朱杰进曾多次提醒笔者注意,金砖开发银行的制度设计预示着这个机构要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发挥实质性作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97)李巍:《东亚经济地区主义的终结?》,载《当代亚太》2011年第4期,第6~32页。
(98)2014年6月8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在缅甸仰光召开的“10+3”高官会上再次表态,支持“10+3”机制在东亚合作中的主渠道地位。参见外交部网站,2014年6月9日,http://www.fmprc.gov.cn/mfa-chn/wjb_602314/zzjg_602420/yzs_602430/xwlb_602432/t1163352.shtml。
(99)姜睿:《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金融合作》,载《上海金融》2012年第8期,第37页。
(100)张涵:《俄加速去美元化 中俄石油人民币结算或有动作》,新浪网,2014年5月15日,http://finance.sina.com.cn/world/20140515/022519110962.shtml。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经济学 > 金融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97739.html 文章来源:《当代亚太》(京)2014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