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经济调整期小微金融发展路径与创新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62 次 更新时间:2016-03-07 20:01

进入专题: 小微金融  

巴曙松 (进入专栏)  

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金融脱媒加剧、互联网金融兴起,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将小微金融作为业务拓展的重点领域,并形成了以城商行模式、股份制商业银行模式及互联网金融模式为代表的小微金融商业模式。在经济调整时期,这些模式从不同角度面临调整压力,进一步促使不同类型的小微金融实践者根据新的经济金融环境进行创新与突破。

一、经济调整周期小微金融商业模式面临压力测试

(一)小微金融的三种模式

目前中国实践较为成功且受到市场关注的小微金融商业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城商行模式、股份制商业银行模式、互联网金融模式。三种模式面对不同的客户在不同范围内各具优势,也各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城商行模式,重点强调区域性的小微金融实践,以融资业务为导向。由于城商行业务相对局限在一个区域范围内,主要通过对特定区域内客户的综合信息的了解来进行决策,拓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小微客户,这些综合信息中既包涵财务信息,也包含非财务信息。针对城商行模式,监管部门对此类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供应商主要以引导和鼓励为主,重点强调转变市场定位和经营理念,鼓励其建立专业机制体制,逐步提高服务专业化水平。城商行模式的典型代表有包商银行、浙江泰隆商业银行等。

股份制商业银行模式,重点强调流程化与规模化的小微金融实践,以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为导向。随着贷款需求满足度不断提高,小微企业自身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金融服务需求也越来越精细化、综合化。此时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依托其丰富的金融产品线与优势的人力资源,开发出更符合小微群体需求的“圈链模式”和信贷工厂模式。中国民生银行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展小微金融的典型代表。

互联网金融模式,重点强调技术创新在小微金融中的实践,以提供多元化、定制化的金融服务为导向。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金融管制的放松,使得小微金融进一步受到关注,许多互联网公司也参与其中,并通过信息科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运用为小微金融提供了新的探索方向。由于互联网金融在资金配置效率、渠道、数据信息、交易成本、系统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因此本质上是一种更民主、更普惠的大众化金融形式,也十分符合小微金融的特征。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典型代表包括蚂蚁金服、宜信普惠等机构从事的实践。

(二)经济调整周期小微金融商业模式受到考验

在每一轮的经济调整周期中,不同的商业模式都会面临来自经济周期的压力测试。如果某类信贷业务的行业集中度或区域集中度过高时,其顺周期性会更加明显,在经济调整过程中受到的冲击也相应增加。目前中国正处在由经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转换时期,信贷不良率也逐步攀升。小微金融作为2008年之后兴起的、新的模式尚未接受完整的经济周期考验,特别是没有经历过信贷风险释放周期的压力与挑战,各种小微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有待检验。

城商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模式下,由于区域集中度或行业集中度高,在经济下行周期受到的冲击较为明显。以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圈链模式”为例,“圈”是指将目标商圈内聚集的小微客户群进行分层分类管理,按照经营年限、收入规模等维度切分后,有针对性地分别设计授信方案;“链”即产业链,由一个核心企业以及为核心企业服务的小商户和小业主组成。依托核心企业的交易信息,向其上下游小微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股份制商业银行通过对圈链中的中小企业采取批量营销、集群授信的模式,借助联保联贷等方式弱化个体的信用风险,实现信贷业务的工厂化和低成本运作。这种模式在前一阶段是非常有益的尝试,但在经济调整周期,催生了许多不良。互联网金融模式尽管可以通过技术手段降低成本,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来管理风险,但在金融行业中一种成熟的商业模式和信用风险控制模式,至少要经过1次-2次经济周期的检验才能趋于成熟,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驱动手段,没有经历过全周期的样本和数据,依然不能称为成熟的商业模式。

总之,目前中国小微金融无论采取哪种商业模式,其风险模型都是基于经济上行周期中客户的行为和经济数据建立的,其信用风险数据库没有经历过周期检验,不同程度地存在对信贷质量下滑预计不足的风险。在经济下行周期的压力测试中,不少机构的小微金融业务受到冲击,小微贷款余额增速开始回落。

二、新形势下小微金融的创新探索

面对经济调整周期的新环境,各类小微金融机构都对其业务模式进行了新的探索和改进。传统金融机构面对经济调整周期,也在对其小微金融商业模式进行调整。一是对传统的“圈链模式”进行细化,开发精细化、专业化的产业集群和供应链金融模式;二是利用其金融服务多样化的特点,丰富小微金融的业务内涵,为小微企业主提供除了融资以外的结算、理财、咨询服务,从而增加客户黏性。无论是城商行模式、股份制商业银行模式还是互联网金融模式,真正决定其市场空间的因素是是否可以有效识别客户需求,并且在客户需求不断变化的时候,对所提供的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进行相应的调整;三是在业务流程方面进行优化改造,提升业务处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目前许多城商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在针对如何对小微金融业务流程进行集中优化、降低成本,建立一个高效率运作的信贷工厂进行探索和实践。四是在风险管理方面,引入创新的风险管理工具和信用评分技术,进行更加适合当前环境的风控措施。

在新兴机构方面,在通过技术驱动征信、风险监测等方面做了不同程度的探索。一是新技术正在提升和改造传统的征信模式。在征信领域,过去银行判断客户资质,只能通过客户的财务状况、行为特征、信用记录、行业环境、违约概率、信用评分来进行聘雇,现在通过引入互联网数据源,针对搜索数据、社交数据、出行数据、消费数据等开展大数据征信,使得对客户的分析更加科学准确,从而有效降低了小微金融业务的信用成本。二是技术革新正在升级风险监测、预警和防控措施。云计算和搜索引擎技术的发展,使得对大数据的高效分析成为可能,并且能够以非常低的成本计算资金需求者的风险定价、违约的概率,来降低整个金融活动的运营成本。例如依托网上平台和线上的系统,开发可视化防控系统,使客户在不同渠道的交易历史,在系统内得到汇总,打破各个系统间的信息孤岛问题。又比如通过大数据对关联关系进行可视化展现,从而提升内控合规、反欺诈、信用风险防范的有效性。

实际上,数据的运用蕴含着巨大的价值。基金销售在牛市熊市的不同阶段,销售增长的主力客户群是梯度式演进的。在牛市开始起步还没有被认可时,一线城市的高端客户是主力客群;等到牛市成熟的时候二线城市的中产阶级是主要客群;到了三线城市成为基金主客户群的时候,就要注意市场的变化了。这些看似无关的数据原本是存在的,如何打破这些信息的孤岛现象,挖掘关联关系,进行可视化的展现、支撑、决策,是互联网金融努力探索的方向。网络贷款是另外一个基于大数据征信有效运用的典型案例。针对客户群体收集建立数据库,在一定技术方法下研究客户行为数据与客户信用之间的内在联系,给出客户违约的预期概率和违约预期损失,网络贷款在对大数据进行挖掘后,总结客户特征,记录客户信用等级,客户在提出贷款申请后,网络贷款公司可以及时通过计算机数据系统来评估客户的违约风险,灵活地调整其信用额度、贷款利率和贷款期限,充分体现技术带来效率改进的优势。

三、中国小微金融发展趋势观察

(一)小微金融仍是银行业发力的重要领域

虽然正在经历经济下行周期的洗礼,但银行业并未有放弃将小微金融业务作为经营重点。《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显示,通过对中国银行家进行持续的跟踪访谈发现,过去三年,中国银行家都将“小微企业客户”定位为银行战略发展中最重要的客户群,2015年银行家对小微客户群体的认可度达到了86.9%。除了受到政策的影响以及大型企业客户竞争激烈等外部因素外,小微企业客户利润贡献度高也是银行持续开发小微客户的重要原因。

从美国富国银行的发展案例可以看出,在小微企业金融业务领域有所专长,是可以穿越经济周期,而且在商业模式上是可持续的。通过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制的信用打分系统,富国银行每年可以受理200万笔年销售额在200万美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其中三分之二的贷款决策是由系统自己完成的。放贷之后,每个月系统会跟踪客户信用评估,由电脑自动评估其贷款行为,并进行相应贷款决策的调整。

(二)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大数据征信和网络贷款仍需验证

基于大数据的征信和网络贷款,目前仍处于初步的发展阶段,无论从其商业模式、跨越经济发展的能力,还是业务规模上看,都远远小于传统的银行金融机构,因此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小微贷款业务,其可持续性仍有待进一步验证。一是目前国内大数据挖掘平台能力薄弱,平台的构建缺乏核心技术;二是目前大数据与互联网金融宣扬居多,基础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不足;三是数据变量有待精确,数据挖掘过程中变量的选择和优化仍有很大空间;四是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信息安全依然存疑,网络故障、黑客攻击、内部隐私泄露等问题都有待妥善解决。

(三)未来小微金融解决方案将走向垂直化

未来小微金融解决方案将进一步走向垂直化,其中,细分行业的金融生态构建显得尤为关键。未来小微金融的模式很难再出现统一的一个解决方案或者单一的规则,而是更加依赖具体的行业、产业甚至区域,小微金融将在行业内部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关系,建立基于特定产业链,适应具体场景的小微金融生态。在小微金融生态圈中,传统金融机构以及核心企业在供应链金融方面的介入和努力探索值得关注。供应链金融通过将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以及与其相关的上下游企业看作一个整体,以核心企业为依托,以真实贸易为前提,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方式,通过应收账款质押、货权质押等手段封闭资金流或者控制物权,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产品和服务。

基于这样的判断,细分领域内生态的构建对于相应领域小微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关键,而不仅仅取决于整体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例如,处于钢贸行业的上海钢联就进行了成功的探索,通过B2B钢银平台将钢贸商和银行之间进行整合,解决了双方的信任矛盾,从而实现了业务的飞速发展。

(四)金融工具的综合化运用将是小微金融深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信息技术革命将为小微金融的加速发展带来不可忽视的外生力量,而金融技术和金融产品依然是支撑小微金融发展的内在保障。金融技术与产品创新在小微金融领域的应用会更加综合化和多元化。如何针对客户群进行更加精细的划分和匹配,综合运用信贷、租赁、保理、众筹等多种金融服务手段为客户提供综合化服务成为未来小微金融发展的主流方向。例如资产证券化这些风险分散手段,正在积极介入小微金融市场。此外,通过金融技术的创新,在业务流程、还款期限、还款方式、融资利率等方面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服务与产品也已成为可行的小微商业模式。

进入 巴曙松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小微金融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金融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763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