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公众号|微博|手机版

【作者简介】宋成有,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注释:
①「清国に対すゐ宣戦の詔敕」、『日本史史料』(4)近代、岩波書店、2002年、220~221頁。
②安川寿之辅:《福泽谕吉的亚洲观——重新认识日本近代史》,孙卫东等译,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08页。
③陆奥宗光:《蹇蹇录》,伊舍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118、119页。
④陆奥宗光:《蹇蹇录》,伊舍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127页。
⑤故宫博物院文献馆编印:《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三十三,第51页。
⑥外務省編『日本外交文書』第28巻、第2冊、290頁。
⑦吴汝伦编:《李文忠公全书•电稿》卷二十,第24页。
⑧《增补中日议和纪略》原刻本,第3页,载王芸生编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二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第251、252页。
⑨王芸生编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274~275页。
⑩外務省編纂『日本外交年表竝主要文書』上、原書房、1972年、157頁。
(11)《洪范十四条》,《高宗实录》三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条。
(12)《马关条约》,载褚德新等主编:《中外约章汇要(1689~1949)》,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67页。
(13)王芸生编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二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第231页。
(14)《马关条约》,载褚德新等主编:《中外约章汇要(1689~1949)》,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70~171页。
(15)参见王彦威、王亮合编:《清季外交史料》卷122,第1、2页。
(16)参见鲍里斯•罗曼诺夫:《俄国在满洲(1892~1906)》,陶文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28、130页。
(17)外務省編纂『日本外交年表竝主要文書』上、174~175頁。
(18)参见高丽大学亚洲问题研究所编:《旧韩国外交文书》第17卷,《俄案》1,首尔:高丽大学出版部,1969年,第1070号文件。
(19)同上。
(20)『福沢諭吉全集』第14巻、岩波書店、1967年、491頁、500頁、524頁。
(21)『福沢論吉全集』第15巻、岩波書店、1967年、245頁、289頁、266頁、270頁。
(22)日本外務省編纂『日本外交年表竝主要文書』上、166~167頁。
(23)『福沢諭吉全集』第14巻、452頁。『福沢諭吉全集』第15巻、79頁、80頁。
(24)参见安川寿之辅:《福泽谕吉的亚洲观——重新认识日本近代史》,第114~115页。
(25)参见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谭汝谦、林启彦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第18~20页。
(26)山本義彦編著『近代日本経済史』、ミネルヴァ書房、1994年、38~39頁。
(27)《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燕地条。
(28)『日本書紀』巻二十七、天智天皇二年三月条。
(29)《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九上,《东夷•百济传》龙朔二年条。
(30)『日本書紀』巻二十七、天智天皇二年条。
(31)《新唐书》卷二百二十,《列传》一百四十五,东夷传日本。
(32)《高丽史》•《世家》卷24,高宗46年条。
(33)桑田忠親『日本の大戦』第6巻、『豐臣秀吉』、新人物往来社、1978年、380頁、381頁。
(34)桑田忠親『丰臣秀吉』、395頁。
(35)《明史》卷三百二十,《列传》地二百八,《外国》一,朝鲜。
(36)林屋辰三郎等編集『史料大系•日本の歷史』、近世1、106~107頁。
(37)《明史》卷三百二十,《列传》地二百八,《外国》一,朝鲜。
(38)同上。
(39)《明史》•《朝鲜传》。
(40)王芸生编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1卷,第123页。
本文责编:liw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历史学 > 世界战争史专题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97461.html 文章来源:《日本学刊》201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