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蕴茜:日常生活中殖民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冲突

——以中国近代公园为中心的考察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689 次 更新时间:2006-05-31 21:49

进入专题: 民族主义  

陈蕴茜  

日常生活史是目前国际学术界普遍关注研究的主题,因为它与普通大众的历史关系密切,而大众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主导力量,所以,关注大众生活史的研究更能从深隐层面揭示政治势力的实际影响。西方殖民势力对近代中国的影响远不止于传统近代史研究所关注的主权、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它已经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因为“殖民主义体系的运作,首先是外在的宰制,即军事侵略造成的征服与割地,但在完成征服以后,要完成全面稳定的宰制,必须要制造殖民地原住民的一种仰赖情结。这个仰赖情结,包括了经济、技术的仰赖和文化的仰赖,亦即所谓经济和文化的附庸”。[1]殖民主义在日常生活层面的影响对于大众而言更实际、更真切,也更容易形成对殖民主义切实的体验与反弹,从而建构起全民族的历史记忆,对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海内外公共空间研究成为近十年来的新热点,近代公园问题也逐步引起学者的关注。史明正的《从御花园到大众公园:20世纪初期北京城区空间的变迁》和熊月之的《晚清上海私园开放与公共空间的拓展》较早开始研究公园与城市空间及公共空间发展的问题,以后陆续有学者撰文论述广州、成都公园的兴起、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公园里的社会冲突。[2]这些研究将过去学界所忽略的公园这一“场所”与公共空间联系起来,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史中现代性问题研究的深化。

实际上,公园不仅仅与公共空间有关,它与人们日常生活、观念心态联系紧密,它曾经是殖民主义空间向中国渗透的重要象征与渠道,对中国人的民族情感产生过强大的冲击并形成深刻的民族集体记忆,因而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问题,但在这方面仅有《浅析中国近代租界花园——以津、沪两地为例》一文对租界花园的格局及园林小品进行了简要分析,[3]目前尚未有深入研究。关于“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问题,中国、美国学者曾进行过热烈讨论,但主要围绕外滩公园门口污辱中国人的木牌是否真实存在而展开,[4]对于其作为民族集体记忆的意义却未能予以充分关注。因此,本文将全面考察近代租界公园的引入与华人公园的发展,透视殖民主义与民族主义的撞击及中国民族国家通过公园建设在日常生活层面的民族主义建构。

一、租界公园的殖民主义空间复制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殖民势力陆续在上海、天津、汉口、广州、厦门等地建立租界、居留地、租借地及附属地,并将西方市政建设及生活方式引入中国,公园就是其中的代表。工业化后,英法等国为缓解工业化大生产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压力,开始通过建造城市公园等绿色景观系统来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中国近代意义上的公园是近代西方文明进入中国后的产物,最早出现于租界,而后影响至华界。目前学界一般认为中国最早的公园是由英租界工部局于1868年8月在上海建成开放的外滩公园,[5]当时称“公家花园”。又据闵杰考证,自1903年留日学生在《浙江潮》上介绍日本公园后,次年,《大公报》在报道南京建公园时就全部用“公园”一词。1907年后因官方提倡并出资,各地渐兴修建公园之风,“公园”一词逐步取代“公家花园”而成为专用名词。[6]

上海是近代中国公园的发源地,大量外侨随着外国殖民势力的侵入而移居上海,在上海建立起繁华的十里洋场,正如时人的《租界》诗所云:“北邻一片辟蒿莱,百万金钱海漾来。尽把山丘作华屋,明明蜃市幻楼台”。[7]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外国花园”进入上海人的生活空间。英国人最早建立的外滩公园位于“英界虹口大桥沿江一带”,每天“西人挚眷携童游赏。”[8]继外滩公园之后,外国人在沪所建公园增至十多个。[9]咸丰十年(1860年),天津辟为通商口岸,先后有9个国家在天津设立租界,面积达1500多公顷。1880—1938年,英、法、日、德、意、俄等租界先后修建了10座具有各国象征与文化特色的公园。[10]关于公园统计资料保存完整的还有青岛,青岛在历史上曾为德国人占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人又从德国人手中夺得青岛,因此,青岛尽管城市不大,但租界公园数目较多,据《胶澳志》统计达15个之多。[11]上海、天津与青岛三地的近代公园见下表(未标注具体修建年代者,待考):

外国势力侵华后力图将其引以为傲的公园等所谓“文明”的艺术文化及生活方式移植到中国,因此,只要有外国移民定居之处便会有近代公园出现。俄国人、日本人先后在东北的大连、哈尔滨、沈阳等地建立起大批公园,如大连的西公园、北公园、电气公园,旅顺的植物园、动物园,哈尔滨的公立公园、极乐村,丹东的镇江山公园。[12]南满铁道会社在其铁路附属地如沈阳、辽阳、铁岭、长春各地,建立各种市政设施,“上下水道、公园、市场、学校、医院、墓地”等一应俱全。[13]此外,外国人还在汉口等地建有各类公园。

著名社会学家福柯对空间特别关注,指出“空间是任何权力运作的基础”,[14]殖民主义势力正是通过空间向中国渗透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专家亨利·列斐伏尔进一步指出:“空间一向是被各种历史的、自然的元素模塑铸造,但这个过程是一个政治过程。空间是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它真正是一种充斥着各种意识形态的产物”。[15]公园作为一种人造的空间同样体现历史与自然元素的模塑,折射出西方工业化后人们寻求新型娱乐休闲空间形式的特性。但由于近代租界公园是随殖民主义进入中国的,因此,其独特的空间建构与中国传统园林有着本质区别,体现出中西文化及意识形态的差异与冲突。

西式公园的重要属性之一是公共性、公众性与休闲性,因而一般占地面积较大,在空间布局上强调视野开阔、舒适明朗,普遍以草地、绿树、花朵、喷泉及西式凉亭为主要景观,迥异于狭小、精巧的中国官家或私家园林。最早的上海“公家花园……细草如茵,落花成阵。芊绵葱翠,一望无垠”,[16]且“遍地栽花,随处设座”,“中央为喷水池及音乐亭”,而法国公园“园址甚广,境颇幽静”。[17]天津最早的法租界海大道花园“地广百数十亩,路径曲折,遍植花木,小桥流水,绿柳浓荫”。[18]这些特征是与西方工业化后空间的发展及人们在被制约后寻求放松、休闲等观念相联系的,所以,一般公园内还建有球场、运动场、游泳池、动物园,天津皇后公园就建有游泳池和儿童运动场,大和公园亦设儿童运动场并饲养小动物。其次,公园布局都带有设计建造者本国的造园风格,如天津意国公园呈圆形,总体布局为规则式,中心建罗马式凉亭,园内有喷水池及花坛,花繁树茂。法国公园同样为圆形,空间布局则为典型的法国规则式,小区由同心圆与辐射状道路分割,设四座园门。园中心建西式八角石亭,亭四周用草坪环抱,南端竖和平女神铜像一尊,右手持剑,剑尖向下,左手握鞘。而大和公园则是典型的日本园林风格。[19]日本在长春建的西公园除总体格局上具日本风格外,在建筑上亦追求日本式样,园内供游人坐赏湖景乘凉的凉亭就是日本式方亭。[20]当然,也有极个别的租界公园具有中国园林风格,如上海“丽虹园在佘山路,洋商利得利建。亭台楼阁,悉仿中国古制”,[21]还有的公园中有仿中国建筑,如天津的维多利亚公园,但绝大多数外国在华公园均按其本国公园风格建造。不仅如此,有的公园甚至在植物种植上也体现出象征意义,最初均从殖民母国引进花草,如最早的公家花园的“奇花异卉,大都来自欧洲。紫姹红嫣,名色各异。不特目所未见,耳所未闻”。[22]日本更为典型,将其国花——樱花移植到中国的公园。青岛的旭公园(后改为第一公园)有一条通往纪念日本阵亡士兵“忠魂碑”的路,两侧遍栽日本樱花,因此,樱花成为该公园的主要植物,也成为该公园的象征,当时的青岛人称旭公园为樱花公园。[23]丹东镇江山公园也栽种着从日本奈良吉野山寄来的樱花树木1000株。[24]这样的空间布局与植物种植显然是要将其母国的公园移植过来,并复制其母国文化以达到空间的殖民主义化。

在公园的空间构成中,除布局与植物外,建筑也具有重要地位,甚至是构成公园空间的核心。福柯曾说,“空间位置,特别是建筑设计,在一定历史时代的政治策略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建筑……变成了为达成经济—政治目标所使用的空间布署问题’”。[25]殖民者在公园中建造代表其文化意象和殖民侵略象征的建筑物,更直接地传达殖民者的政治理念,即透过这一空间炫耀其武力、种族及文明的优越感。这在最初上海的租界公园中就已经表现得相当明显,而到后期日本的做法更令中国人发指。1880年英国人在外滩苏州路及外摆渡桥入口处建立纪念碑,纪念导致中国被迫与英国签定《中英烟台条约》的英人马加礼(今译马嘉理),该碑于1907年移入外滩公园。[26]天津英国公园内则建戈登堂。[27]日本在中国所建公园内修建纪念碑最多,以炫耀其战功。1906年,为纪念镇压义和团而战亡的日本官兵,日本人在大和公园内竖立“北清事变忠魂碑”,后增建日本神社,供奉天照大神及明治天皇之灵位,门口有日本兵守卫,日本人过此均虔诚敬礼,中国人则不许靠近。日本人还在春秋两季到神杜祭祀,日本在津军政要人均参加仪式,极为隆重,神社成为日本推行军国主义的精神支柱。[28]实际上,日本每占领一地均建神社、纳骨堂等建筑物,如大连东公园内建有“表忠碑”,纪念日俄战争在海城阵亡者,“每届四月十日,日人举行招魂大祭于此。”[29]青岛太平山会前公园内也有日人修建的纳骨堂,奉祀青岛战役者的日本士兵遗骨。[30]日本人又在丹东镇江山公园内建“忠魂碑”,并将日俄战争中阵亡的日军将士1095人的骨灰集于临济寺,随后建起神社、八幡宫等,为日本侵略者歌功颂德。[31]到抗战时期,日本的做法进一步升级。1940年,日本在长春西公园入口处,竖立一座象征日本“皇军南进”的武人铜像——日俄战争中立有显赫功勋的儿玉源太郎大将铜像。儿玉头戴法式圆柱军帽,身着日俄战争时军服,腰佩长刀,肩披斗蓬,骑马向南,并举手侧脸向东(园林正门方向)致礼的姿态。这座铜像把日本军国主义者傲慢与蛮横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西公园也由此更名为儿玉公园。[32]抗战时期,日本人不仅在公园建立侵略者纪念物,有的甚至将整个公园改建为神社,并要求中国人表示敬意。据人们回忆,日本人在攻入广东佛山后一度进驻中山公园,并在园内修建一座“靖国神社”;[33]广州永汉公园则“被日本侵略者改建为供祭侵华日军亡灵的‘神社’,在里面设有‘神亭’、‘神龛’等,人人走过都要低头‘致敬’”。[34]这些建筑物显然在传达殖民主义信息,中国人对此深有感触,“帝国主义者掠人之地犹建大兵头花园,立其掠夺者之铜像以自豪”,[35]这使中国人感到耻辱与愤慨。

构成公园空间的“历史因素”,最突出体现在同一建筑物上所表达的政治内涵不断改变。1897年11月,德国侵占青岛后,为纪念其殖民主义政策的胜利而在一个小游园内建立“胜利纪念塔”。塔为六面体形,正面铜片上刻着占领青岛的德国军队首领肖像,其他几片则镌刻着占领年月等。第一次大战后,日本从德国人手中夺取青岛,占领后日本揭去纪念塔上的铜片,保留原塔未动,作为日本战胜德国的纪念塔。1922年,中国赎回青岛,原塔仍保留未动,只是在塔的正面镶了一块铜片,上书“胶澳商埠督办熊炳琦接收青岛纪念”,作为中国接收纪念塔。1937年冬,日本再占青岛,此塔再度更名为“东亚胜利纪念塔”。[36]这一小游园充分反映了殖民主义者在青岛统治的历史。

公园空间的构成除园内空间布置与建筑外,公园门口的布置与近旁的建筑物同样对于人们的影响甚大。1896年德国炮舰伊尔底斯号在暴风雨中沉没于山东洋面,死难者77人。上海德侨得怡和洋行资助,在外滩公园旁建立纪念碑。[37]另外,外滩公园对面矗立着纪念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阵亡的5名英国士兵的红石纪念碑,它是由英国运来的花岗岩十字架,上刻“英领署地上十字纪念碑”。[38]这些建筑物在空间上已经与外滩公园浑然一体,在视觉上与精神上共同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

殖民主义在公园中的渗透不仅表现在空间上,同时也表现在时间上,即将殖民者的纪念日作为公园开放日或在公园中举行殖民者的纪念日仪式。如天津维多利亚花园,又名“英国花园”,是英租界的第一个公园,是工部局专门为庆祝英国维多利亚女皇诞辰而投资修建的,其正式开放日就定于1887年6月21日英皇诞辰50周年,[39]以此宣扬维多利来时代的殖民主义精神。无独有偶,在沪日本人则于每年4月29日“天长节”(天皇生日)在虹口公园举行庆祝仪式。如1932年的这一天,日人在虹口公园举行盛大的“祝捷”阅兵典礼,由日军司令部至公园,沿途警戒,园内“高搭彩牌,小旗招展”,全体日军及日侨齐唱日本国歌《君之代》,后因朝鲜革命党志士在观礼台下所埋炸弹爆炸而中止。[40]

笔者认为建筑界学者所提出的“空间殖民主义”概念对于理解近代中国的租界公园极有参考价值。所谓空间殖民主义实际上是对过去殖民主义概念只注重军事、主权、政治、经济、文化侵略的补充,强调空间为列强从事其侵略提供了广泛的社会环境与文化基础。因此,空间殖民主义是殖民主义者奴役和剥削他人政策的一种延续和文化表现,其媒介则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空间殖民主义的主要特征是在他人之乡,按自己的生活习性、文化偏爱去构造一个为自己所喜闻乐见的空间环境,以殖民空间移植来满足并宣扬自己的生活方式,去表现自己的文化优越感,无视他人、他乡的社会及生态环境,从视觉到物质感受上嘲弄地方文化,奴化他国民众的心身。[41]就空间本身而言,其所传输的象征意义与文化、政治内涵对于人们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涵化作用,而纪念性空间更具教育功能。因此,近代殖民势力进入中国后,以空间作为权力意志表征,完全按照他们的审美情趣、欣赏习惯对各地进行市政规划,建立起一座座带有其文化艺术风格的公园,不仅是将一整套殖民主义空间复制移入中国,渗透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并在精神上奴化、戕害中国人。公园作为空间殖民主义与文化殖民主义的产物,它比政治、经济殖民主义更具隐蔽性,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及观念心态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

二、“华人与狗不得入内”集体记忆

租界公园不仅成为殖民主义空间的物化载体,而且因华人不能入园问题而成为歧视华人的象征符号,构成对华人精神的严重戕害,这使中国人对殖民主义空间化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反弹心理与深刻的民族集体记忆。

这一情境在上海最为典型,上海最早的公家花园开始并未公开禁令华人入园,只是授令巡捕,禁止下层华人入内,由于“门禁甚严,故华人鲜有问津者”,[42]但不到五年,英人即以华人不守规则为由,禁止华人入内。后工部局明确告示公家花园《游览须知》规定:“狗及脚踏车切勿入内;小孩之车,须遵路旁而行;毋许拆毁鸟巢,损坏花木;小孩尤宜加意管束;乐亭栏杆内,游人不得擅入;华人无西人同行,不得入内”。[43]《申报》上曾刊登外滩公园照片,标题为“不准华入内之上海公园”。[44]法租界的顾家宅公园(即法国公园)于1909年6月落成,同年8月开放,“当时该公园章程,第一条第一项便明白规定,不许中国人入内,但是照顾外国小孩的阿妈,加套口罩为条件”。[45]

殖民者的做法引起中国人的强烈抗议,上海要求公园对华人开放的呼声一直不断。早在1878年《申报》就刊登《请弛园禁》,认为“该花园创建之时,皆动用工部局所捐之银。是银也,固中西人所积日累月而签聚者也,今乃禁华人而不令一游乎?”[46]此后,华人继续据理力争,1885年11月,租界著名华商陈咏南、吴虹玉、颜永京、唐廷枢等8人联名致函工部局,再度要求准许华人入园游观。此举立即得到华人舆论的积极响应,《申报》予以支持,并批评工部局的禁例,指出公园“造之者西人,捐款则大半出自华人”,而且名称是“公家花园”,就应该“以见其大公无私之意”,然而,实际上不过徒有虚名,“其实则仍系私家。西人得以入园中游目聘怀,往来不禁,虽日本人、高丽人亦皆以公诸同好,听其嬉游,而独于华人则严其厉禁……此事似于公家两字显有矛盾”。而且,“以工部局所捐之款计之,华人之捐多于西人者几何?则是此园而例以西法,华人断不至被阻。且彼日本之人其捐尤少于西人,高丽之人则竟一无所捐,而何以颠倒若斯乎?”[47]但工部局对于华人的要求仍然置之不理。1889年,唐茂枝、吴虹玉等又呈道宪向英国领事交涉,结果,工部局允发给执照,执照不收费,但每张只能用一星期,且为数甚少,因此,问题仍然存在。

由于园小人多,1890年工部局又决定另建一公园。因所选苏州河浜的涨滩,上海道声明“属中国官地,不能由外人任意处置”,工部局遂决定“对中外一律公开”,定名为“新公园”,次年改名“华人公园”,但新花园占地面积小,各项设施亦远逊于公家花园,“布置殊草草”。[48]另据《上海闲话》载,“公园建筑,远不逮西公园”。[49]虽然华人有了专门的公园,但仅一个公园无法满足广大市民生活的需要,由此,为争取所有公园对华人开放的努力一直进行着,甚至被称作“公园运动”。[50]

1926年夏,上海“天时奇热,为十年来所罕见,时疫猖獗,死亡相继,而沪地空气不佳,游散无地”,因此,华人急切盼望公园对其开放,但工部局仍然只“允以黄浦滩草地开放于华人”,其他公园一律不开放。[51]《申报》在1926年8月18日详细记述了华人游公园纳凉时被西人巡捕迫令退出之事,[52]引起华人普遍不满。但经过华人努力,工部局公园委员会中有3名委员由总商会推选华人出任,于是,华人纷纷要求委员会“力争华人入园免去凭证”,[53]公园委员会亦主张“中外市民应平等享受”。[54]但是,这个公园运动后来又有所消退。所以,1927年,郑振铎呼吁:“在去年,我们曾有一度热烈的表示,而至今却又销声匿影了。难道是因为冬天到了,公园用不到了,所以又沉寂下去了么?不,不,我们要热烈地持久地举行着‘公园运动’!”因为“主人翁是被放逐出自己的公园之外了!……难道我们竟袖手地听凭那些最少数的客民们紧握了我们的咽喉而要将我们窒息死了么?不,不,我们要求呼吸权!我们要求生存权!”而且“‘公园运动’表面上看来,也许比之最根本的办法,‘收回租界’,是不重要些。然而区区公园运动而尚不能成功,则还谈什么收回租界!”[55]公园问题已不仅仅是华人的地位问题,也是中国近代租界问题、华人生存与国家主权的问题。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1928年纳税外人年会通过《公园开放案》。同年6月1日,外滩、虹口、兆丰3公园对华人开放,同时开始售票制度:年券售价1元,零券每次铜元10枚。华人公园仍旧无条件开放,[56]但是,法国公园等仍然禁止华人入内。

上海关于公园问题的争议最为激烈,公园俨然成为殖民主义的象征物,提到公园必然联想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这已经成为集体记忆,这种记忆对于中国人而言透心彻骨。关于外滩公园门前是否有“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木牌,直至几年前学术界仍在争论不休。著名学者熊月之等认为,所谓“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就是由公家花园《游览须知》的规定衍生出来的。[57]美国学者也著文讨论,指出外滩公园门前没有这样的木牌。[58]争论这一牌子是否存在对于追求历史真实性的学者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但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中国人为什么没有对此问题进行反思,而会形成如此深刻的历史记忆,而且扩展为全民族的集体记忆?因为公园的确不准华人进入,工部局的档案及公家花园《游览须知》上都曾有过华人不得入内、狗与自行车不得入内的规定,而且华人为了争取同等的入园权力奋斗了半个世纪。可以想见,中国人不可能再将公园视为简单的游览空间场所,它完全成为西方列强进行殖民主义渗透的空间,是文化殖民主义影响中国人日常生活最鲜明的象征。于是,近代中国人对于公园有着难以言表的隐痛,许多人在著作、文章、通信中都谈到公园问题。

早在1907年,李维清在《上海乡土志》中就写道:“公花园……东西各国之人皆可游玩,即印度亡国之民、洋人豢养之犬,尚得出入自如,独禁华人入内,是彼之蔑视华人,且奴隶犬马之不若矣。喧宾夺主,实堪浩叹!可知当今之世,惟有强权足恃而已。我侪宜若何努力,以洗刷奇耻耶!”[59]对殖民主义的反弹情绪跃然纸上。郭沫若在1923年愤然写道:“上海几处的公园都禁止狗与华人入内,其实狗倒可以进去,人是不行,人要变成狗的时候便可以进去了。”[60]同年,蔡和森发表《被外国帝国主义宰割八十年的上海》,再度质询“上海未开埠以前,一草一石,那一点不是华人的?但是既开埠以后,租界以内,最初是不准华人居住的,而‘华人与犬不得入内’的标揭,至今还悬挂在租界公园的门上!”[61]对于直接提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牌子的文章更多,廖沫沙曾撰文《中国人与狗》,谈到在公园门口“那时读书的中国人看见了,真是‘人生识字忧患始’,免不了感到侮辱,愤慨万分”。[62]因此,中国人对于上海公园均印象深刻而恶劣,万迪鹤说:“上海的公园对于我的印象是不好的,那里边所有的人物,我都不欢喜;特别多的是洋太太,洋太太的孩子,领洋孩子的江北娘姨。好一点的地方和好一点的时间,全被他们占有了”。[63]有的人去游租界公园,但都是“红着脸去游过多次”。[64]曹聚仁虽然有朋友邀请同游法国公园,但他却断然拒绝,“一则我是一直穿布长衫,犯不着去‘丢脸’;二则,我们那时‘反帝’的狂热,使我不愿低头。直到公园开放了,我才进入那里”。[65]所以,华人去租界公园游玩的并不多,正如1929年在上海中国公学教书的沈从文所记述的:“到公园去,全是小洋囡囡的天下,白发黄毛”。[66]也许相当多的华人没有用文本书写他们的民族主义情绪,但却用实际行动表达着自己的思想。

租界公园给予中国人的印象就是一个殖民主义禁区与象征,华人不能入公园这一事实真正让中国人认识到殖民主义政策的切实存在,华人将这一情绪升华至对整体殖民主义的认识。著名文人陈西莹对上海的记忆是这样的:“上海完全是外国人的上海,不久中国就会不知不觉地变成外国人的中国。……十年来添许许多多美丽的花园和舒服的别墅,里面住的又都是黄头发、蓝眼睛的人。……总而言之,他们西洋人是贵族,中国人是他们的奴隶;他们西洋人是享乐者,中国人是供给他们的生产者。[67]方志敏在其所著的《可爱的中国》一书中写道,他看到”‘华人与狗不准进园’几个字。这几个字射入我的眼中时,全身突然一阵烧热,脸上都烧红了。这是我感觉着从来没有受过的耻辱!在中国的上海地方让他们造公园来,反而禁止华人入园,反而将华人与狗并列。这样无理的侮辱华人,岂是所谓‘文明国’的人们所应做出来的吗?华人在这世界上还有立足的余地吗?还能生存吗?“[68]此外,孙中山等政治家、文人都曾在文章中提到这一情结。[69]还有的文人将公园问题的讨论上升对整个上海精神与文化的批判。周作人说:”上海滩本来是一片洋人的殖民地;那里的(姑且说)文化是买办流氓与妓女的文化,压根儿没有一点理性与风致。这个上海精神便成为一种上海气,流布到各处去,造出许多可厌的上海气的东西“。[70]一般文人则用竹枝词的形式表达着这一历史记忆:”公园设备固然新,不许华人去问津。世界有何公理在,何称夺主是喧宾“:”英人游憩有家园,不许华人闯入门。绿树荫中工设座,洋婆间跳挈儿孙“:”狗与华人禁令苛,公园感想旧山河。而今各处都开放,又见倭兵列队过“。[71]”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仅是中国人处处受奴役受欺凌的一个缩影,殖民主义奴役下的中国人只能是奴隶。著名诗人蒋光慈在《哀中国》诗中感叹道:”法国花园不是中国人的土地么?可是不准穿中服的人们游逛。哎哟,中国人是奴隶啊!……我的悲哀约中国啊!你几时才跳出这黑暗之深渊?“[72]

在上海以外的其他租界、租借地及附属地的西式公园也禁止华人入内。日本人内藤湖南1899年访问天津紫竹林租界公园时看到,“不能进入此园者有二,一为华人,另一为狗”。[73]天津英国公园至1930年仍规定“华人非与洋人相识者不得入之”。[74]更有甚者,武汉华人若入简易公园游玩将遭拘罚。据曾做过巡捕的李绍依回忆,汉口英租界捕房依据《工部局市政章程警察附则》履行职责,其中第20条规定:“华人擅入江边草坪(坪内设有靠椅,从江汉关达界限路,接通俄、法、德、日租界,有似简易公园,专为洋人散步游览之区,华人不得越雷池一步)者,拘罚”。[75]从当时的竹枝词中也可见到汉口民间话语中对“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记忆,“鸿沟界限任安排,划出华洋两便街。莫向雷池轻越步,须防巡捕捉官差”。[76]有的城市租界公园虽然没有禁止华人入园,但在公园内专门划定华人游览区,如天津义国(意大利)公园“东有中国儿童之游戏场及避雨亭,西有西童游戏场及小花亭”,[77]华人同样不能越雷池一步。不仅公园的规则严重歧视华人,而且有的旅游场所内,华人还要受到侮辱。如日本满铁会社在奉天(今沈阳)建的附属地公园,园内绿树成荫,但“华人至其地者,多受日人侮弄,故有识者多不践足其间”。[78]

中国人到公园要受到如此多的精神伤害,自然而然会产生强烈的反弹心理与对殖民主义的深刻记忆,而当关于“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言说已经进入知识精英所主导的公共话语时,构成了中国人的集体记忆,而且这种记忆会转化为民族主义意识,正如著名社会学家哈布瓦赫所言,“只要每一个人物、每一个历史事实渗透进入了这种记忆,就会被转译成一种教义、一种观念,或一个符号,并获得一种意义,成为社会观念系统中的一个要素”。[79]历史证明,公园问题所形成的社会记忆已经转化为民族主义情绪。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上海东吴大学法科学生就在停课宣言中将公园问题与民族主义运动联系起来,“上海公共租界华人纳税据金额十之九,而工部局董事反不得参加;公园及其他娱乐场所,华人不能入内”,[80]因而,中国人感到生活在殖民主义空间时无处不受压迫,“直接伏处在洋人势力之下,往往在一个极普通的去处,可以使你感觉到一种不安”,但也因此让人们感到“国,是不可不爱的。”[81]毛泽东甚至将公园问题纳入民族战争领域来探讨:“上海有所谓‘外国火腿’,就是外国人踢了一脚,算作给一个‘火腿’。到上海的人,还看见过有的公园有‘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民族战争就反对这些东西。外国民族压迫中国民族是不行的,我们要独立。”[82]

在殖民主义统治之下,对人格与种族的歧视最容易激发人们的民族主义情绪,关于“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愤恨不是少数人的感受,而是全民族共同的集体记忆,这种记忆逐渐由个人的愤恨而上升为对国家与民族的忧患,上升为中华民族强烈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民族主义精神,这是公园问题上殖民主义与民族主义撞击的结果。

三、民族主义空间的生产

租界公园所体现的殖民主义空间特征以及国人关于“华人与狗不能入内”的历史记忆,使得中国人在引进公园时就已经将其作为某种象征而加以建构。一般而言,民族国家兴起后产生了国民教育或普及教育的概念,全民教育成为政府进行意识形态整合国家与社会的重要渠道之一。中华民国成立后,特别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家对教育的管制日益严格,不仅对体制内教育进行了控制,而且加大力度发展体制外的社会教育,对民众的观念进行引导与控制,通过潜在的形式实施政府的影响。现代民族国家在政治方面对国民的重新塑造,是现代国家的本质特征。在近代殖民主义入侵背景下进入中国人日常生活空间的公园,此时由政府纳入国家市政建设体系之中,逐步成为体制外教育的新空间,由于公园曾经承载着沉痛的民族集体记忆,因此,民国时期的公园又转化为传输民族主义精神的政治空间,在日常生活中引导着人们的观念,塑造着新型国民。

公园作为空间存在首先基于其具有物理特性。尽管公园在进入中国后曾带给国人以巨大的精神创伤,但中国人仍然一定程度上将公园与“文明”等同看待,甚至将其视为文明的象征。清末新政时,清廷将兴建公园作为一项重要举措,各地公园数量迅速增加。[83]还有士绅认为,地方自治应该将兴建公园作为重要的社会教育内容,建“公花园”,“以活泼人民之精神”,启迪“社会之知识”,[84]公园成为塑造现代国民的重要空间场所。民国建立后,各地市政建设更将公园列为标志性项目,像上海、北京、南京、天津、广州、青岛、成都、武汉、杭州、西安、苏州、无锡、济南、太原、济南等城市都有数个乃至十个以上公园,甚至一般县城都有公园,湖北枝城有卢园;广东乐昌有昌山公园;四川三台有中山公园;贵州贵阳有贵阳公园;云南马关也有中山公园。[85]不仅国民党统治的区域内公园大量兴建,而且江西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对“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有着切肤之痛的方志敏也于1930年建立苏区第一个公园——葛源列宁公园。[86]民国时期,公园已成为城镇比较普及的娱乐场所。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引进公园时在建筑风格与空间布局与租界公园迥然相异,这有文化差异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由于设计者主观上强调民族特色。与西方公园主要以花草为主有所不同,中国人所建公园一般都有古典式的亭台、楼阁、荷池、花坞等,有的还辅以假山,保持了中国传统园林的格局,体现出天人合一的理念。而且,公园建筑风格亦独具民族特色,园内亭台、楼阁也都是古典式建筑,最典型者当推北京中央公园。该公园原为明、清两朝的社稷坛,而发起改建者朱启钤又极推崇中国古典建筑学,所以,公园按照中国园林的格局布置。除原有社稷坛、拜殿(即今中山堂)和墙垣仍保持原来面貌外,其余新建的房屋、石坊、长廊、水榭、亭台、荷池、植物均体现出民族特色。[87]全国许多公园也大体如此,到30年代,中国建筑界掀起文化复兴思潮,各地传统建筑增多,与西式建筑相抗衡,如青岛若愚公园建成古典式中间高两边低的三开间飞檐入门牌坊,完全是中国传统风格。[88]民族主义体现于公园建筑所呈现的文化精神之中。

在西方,公园是相对独立、单一的休闲娱乐空间场所,但由于中国人在公园问题上受至殖民主义戕害的集体记忆深彻骨髓,因此,经过近半个世纪与殖民主义的斗争及公园本土化运动后,公园成为教育大众、培养民族主义精神的政治空间。中国公园建设者最初的目标就是为了“发人兴趣,助长精神,俾养成一般强健国民,缔造种种事业,而国家因之强盛”。[89]此后,国民党在《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更明确将公园定位为社会教育空间,以培养民众“三民主义精神”和社会公德,“陶冶民众情感”。[90]公园成为社会教育的场所,在地方志中也被列入“教育志·社会教育”目下,如湖南《民国醴陵县志》。[91]为宣传国家观念、振兴国货,许多公园内建立国货陈列所,如天津华人最早建的公园就已设有国货陈列所,[92]而后,南京第一公园、太原中山公园等亦设有国货陈列馆,其目的是引导人们使用国货,激励民族经济的振兴。[93]福建省台江县南公园内也有国货陈列馆,并在馆旁列“请用国货”石碑。[94]

民国建立后,无论是北京政府时期,还是南京政府时期,各地当局与士绅都利用公园进行民族主义宣传,在公园内建立纪念碑、纪念亭,这些纪念性建筑成为民国时期公园的主要空间布置。北京政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将原来德国人建的克林德碑移到中央公园(即后来的中山公园)内,并改为“协约战胜纪念碑”,“以便众览,亦雪国耻之意也”。[95]1926年9月5日,英舰炮轰四川万县惨案发生后,万县遂将建设中的公园命名为“九五公园”,并在园内建“九五图书馆”,[96]以告诫人们不忘国耻。而当1931年收回威海卫租界后,国民政府即在鲸园花园建“收回威海卫纪念塔”。[97]1933年,江苏宿迁在马陵公园内建杨公亭,以纪念该县固守台湾、抗日殉国的民族英维杨泗洪。[98]抗战期间,公园内建体现民族主义精神的纪念性建筑更具普遍性。1940年,国民党陆军兽医学校驻贵州安顺县,因为当地“既无公园可供游憩,又无其他高尚娱乐”,于是学校为当地建“七七”公园,园中建“七七亭”、“芦沟桥”等建筑,以“发人深省,唤起敌忾同仇”。[99]江西赣州公园内1940年建成“抗日战亡将士纪念碑”。[100]这样的空间布置出现在全国各地的公园内,公园成为宣传抗战、传输民族主义的重要空间。

就各国民族主义发展史而言,民族主义意识产生于与“他者”的交往及冲突中,是与国际意识紧密结合的,只有明确本国与“他者”的关系,国家认同才能真正实现。因此,国民政府为让民众认识到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将南京原来的玄武湖公园改为“五洲公园”,湖上五个小洲分别被改名为亚、欧、美、澳、非五大洲。[101]这种命名完全是为促成民族主义空间的生产。更为典型的是1925年建成的北京京兆公园。该园完全将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空间化,园中建有世界园,并设中国地图,对联为:“要有国家思想,须具世界眼光”,并建有世界模型,标明我国所失国土,另写“竞争生存”几个大字。民国时期市政建设者设计公园的目的是为了“养成一般强健国民”,甚至在体育场也附有对联:“提倡尚武精神,发扬民气;辅助通俗教育,陶铸国魂”。[102]此外,许多公园内建有培养民族文化认同的古物陈列所、博物馆,提高民族素质的民众教育馆、图书馆,甚至还有国术馆。[103]公园成为塑造新型国民的重要教育空间,以达到开发民智、强国强种、塑造文明国民。它表明中国作为弱势国家向西方“文明国家”的一种反弹,中国人也能建立“文明”的公园,进而建立文明的民族与国家。中国公园这样的空间完全不是一般公园所具有的娱乐休闲特质,而是列斐伏尔所言的空间:“空间里弥漫着社会关系;它不仅被社会关系支持,也生产社会关系和被社会关系所生产”。[104]

民国时期,中国公园发展进程中还有一个极为突出的现象,即中山公园遍布全国各地,具有民族主义象征意义的“中山”符号渗透于公园空间。众所周知,孙中山推翻满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力主废除不平等条约,而且建构民族主义理论,他被尊为中华民国“国父”,成为民族主义精神领袖。早在孙中山逝世刚三天,即有部分个人及多个团体建议建立中山公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上海人陈滨伯建议在沪建中山公园的意见书,既是为纪念孙中山,但更重要的是“外人园游睹迹,亦知委靡之中国,尚有独立之精神在也”,正因为如此,中山公园一定要“建诸华界,即吾人所谓国土,园游睹迹……费用不稍借重外资,庶符先生生前独立不依之精神,而扫近代假借外力之恶习”。[105]显然,上海民众对于建立中山公园既有纪念孙中山的考虑,同时也是为与西式公园相抗衡,激发民众的民族主义精神,由此,中山公园成为表达民族主义的空间。与中国近代公园的普及进程同步,民国公园建设运动俨然是中山公园建设运动。据笔者民国时期的报刊、档案、地方志、旅游指南及当代地方志、文史资料进行初步统计,民国时期全国建成的中山公园约275座,偏远地区云南、贵州、宁夏、新疆都有中山公园。值得强调的是,“中山”作为公园名称的民族主义象征意义在抗战时期及结束后更加凸显,不少中山公园建于抗战期间,并成为当地抗日宣传活动的主要场所,如福建永安、广东乳源、湖南长沙等地数十座中山公园均建于抗战期间,[106]浙江淳安1938年兴建中山公园,建成后浙江省主席在该中山公园作抗日形势报告,举办抗日防空演习等活动。[107]1945年抗战胜利后,许多地方庆祝活动也在中山公园内举行,如江苏江阴人民在中山公园内举行庆祝仪式,武汉中山公园内举行接受日军投降的受降仪式。[108]此外,还有不少公园是抗战胜利后改名的,如沈阳千代田公园、长春儿玉公园、苏州公园均在抗战胜利后改称中山公园。[109]台湾光复后也将台中、台南、嘉义、旗山等日据时所修公园改名为中山公园。[110]

显然,中山公园不仅是民族主义象征符号,而且是民族主义集会、举行仪式的活动场所,是民族主义话语宣传与实践的空间,因此,中山公园已经成为民族主义精神象征空间并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结语

近代公园作为舶来品和文明的象征而随着西方殖民势力进入中国,它本是一个休闲娱乐场所,但因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环境,她被形构为殖民主义势力宣扬殖民权威及歧视、凌辱中国人的特殊政治空间,促使国人形成挥之不去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民族集体记忆,影响直至今日。当数年前法国上演《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谎诞剧时,立即引起华人世界的强烈抗议直至告上法庭,尽管作者是一位对华友好人士、并在小说中译本的“致中国读者信”中重申,作者是因来中国时知道殖民者曾在上海公园门口挂有“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牌子而感到极度愤慨,并认为这不是中国人的耻辱,而是英国人、法国人的耻辱,但华人无法容忍,直至诉诸法律与外交交涉。[111]也正因为近代公园进入中国时既是作为文明的象征又是殖民主义空间,因此,当中国人建造公园时则将在西方近代公园建立的原初性质——休闲性降至次要地位,而将其建构成为有别于租界公园的鲜明的民族主义空间,中国公园成为兼具娱乐、教育与政治性质的特殊空间,尤其随着国民党势力的增强,公园俨然在为国民党宣传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的重要政治空间,中山公园的普遍设立及其在抗战中的集合民意、鼓舞民众的作用显现出中国公园建设过程中民族主义精神的张扬。公园是与大众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公共空间,其间所承载的社会内涵极其丰富,对日常生活及民众记忆影响也最为深刻,近代公园中所折射出的日常生活中殖民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冲突值得我们反思。

近代中国公园作为旅游娱乐空间的拓展是在外来文化的浸润与带动下发展起来的,它促进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融合,也促进了中国人生活方式的改变。但是,近代中国公园的发展又反映出中国社会在走向现代化进程中殖民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冲突,以及对人们日常生活及社会心态的影响。近代中国公园的发展也从一个层面折射出近代中国纳入现代化与国际化进程的历史轨迹。

--------------------

[1]叶维廉《殖民主义的文化工业与消费欲望》,见张京媛主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64页。

[2]参见Mingzhen Shi,From Imperial Gardens to Public Parks:The Transformationof Urban Space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Beijing ,Modern China ,Vol ……24.No.3.1998.;熊月之《晚清上海私园开放与公共空间的拓展》,见《学术月刊》1998年第8期;陈晶晶《近代广州城市活动的公共场所——公园》,见《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0年第3期;李德英《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社会生活:以近代城市公园为例》,见《城市史研究》第19辑,2000年12月;李德英《公园里的社会冲突——以近代成都城市公园为例》,见《史林》2003年第1期。

[3]参见杨乐等《浅析中国近代租界花园——以津、沪两地为例》,见《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4]参见薛理勇《揭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流传之谜》,见《世纪》1994年第2期;马福龙、徐国梁、虞骁《“华人与狗不得入内”问题的来龙去脉》,见《上海党史与党建》1994年第3期;张铨《关于“华人与狗不得入内”问题》,见《史林》1994年第4期;《中国人民被污辱的史实不得抹煞曲解——“华人与狗不得入内”问题的史实综录》,见《新文化史料》1994年第6期。次年美国学者也加入这场讨论,见Robert A.Bickers and JeffreyN.Wasserstrom:Shanghai ‘s “Dogs and Chinese Not Admitted ”Sign:Legend ,History and Contemporary Symbol.The China Quarterly,Number 142,June ,1995.P444-466

[5]上海通讯社编《上海研究资料》,上海书店1984年1月版,第473页;汤志钧《近代上海大事记》,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249页。

[6]闵杰《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第二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532页。

[7]葛元熙《租界》,见葛元熙等者《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52页。

[8]葛元熙《外国花园》,见《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第5页。

[9]据《上海研究资料》第473—485页、吴馨等修、姚文楠篡《民国上海县志》卷二《政治下·名迹》(1935年铅印本)、屠诗聘主编《上海市大观》(中国图书杂志公司1948年版)整理。

[10]石小川《天津指南》,文明书局1911年10月版,卷五《食宿游览》,第7页;崔世昌《租界里的公园》,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天津租界谈往》(《天津文史资料选辑》1997年第3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版;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编著《天津通志·城乡建设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538-541页。

[11][11]赵琪修、袁荣叜纂《胶澳志》卷三,民社志十二·游览,胶澳商埠局1928年铅印本。

[12]萧山、喻守真等编《全国都会商埠旅行指南》上卷,中华书局1926年11月第二版,第124页;大连市中山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中山区志〉》,方志出版社2002年9月版,第9页;李元奇等编著《大连旧影》,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86页照片及说明;《旅顺口区志》编纂委员会编《旅顺口区志》,大连出版社1999年版,第686页;哈尔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哈尔滨市志·外事对外经济贸易旅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61页;丹东市地方志办公室编印《丹东市志》(第二册),1996年版,第135-136页。

[13]周志骅编纂《东三省概论》,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178页。

[14]福柯、保罗·雷比诺《空间、知识、权力——福柯访谈录》,见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3-14页。

[15]亨利·列斐伏尔《空间政治学的反思》,见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2页。

[16]黄式权《淞南梦影录》卷三,见葛元熙等著《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第133页。

[17]吴馨等修、姚文楠纂《民国上海县志》卷二《政治下·名迹》。

[18]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编《天津通志·城乡建设志》,第538—539页。

[19]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编《天津通志·城乡建设志》,第540页。

[20]李野光《历经沧桑的胜利公园》,见政协长春市宽城区委员会文史办公室编《文史资料》第3辑,1986年版。

[21]吴馨等修、姚文楠纂《民国上海县志》卷二《政治下·名迹》。

[22]《淞南梦影录》卷三,见葛元熙等编《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第133页。

[23]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青岛市志·园林绿化志》,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第13页。

[24]《丹东市志》(第二册),第136页。

[25]转引自戈温德林·莱特等《权力空间化》,载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第30页。

[26]《上海研究资料》,第376页;又见岑德彰编译《上海租界史略》,上海:勤业印刷所民国20年(1930年)版,第146页。

[27]宋蕴璞《天津志略》,蕴兴商行1931年版,第257页。

[28]《天津指南》卷五《食宿游览》,第7页;《天津志略》第258页;崔世昌《租界里的公园》,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天津租界谈往》(《天津文史资料选辑》1997年第3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9]《全国都会商埠旅行指南》上卷,第125页。

[30]《全国都会商埠旅行指南》上卷,第210页。

[31]《丹东市志》(第二册),第135页。

[32]李野光《历经沧桑的胜利公园》,见政协长春市宽城区委员会文史办公室编《文史资料》第3辑,1986年版。

[33]区瑞芝《佛山沦陷散记及民间顺口溜》,见《佛山文史资料选辑》1986年第6期。

[34]罗晃潮《广州儿童公园的变迁》,见《岭南文史》1997年第3期。

[35]曙风:《国人应建祠堂庙宇之热诚来建国父会堂》,见《广州民国日报》1925年3月31日。

[36]张室山《青岛路南端小游园园址考》,青岛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第3辑,《青岛概貌和风物简介》,1982年7月版。

[37]《上海研究资料》第377页。

[38]《上海研究资料》第376页。

[39]崔世昌《租界里的公园》,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天津租界谈往》(《天津文史资料选辑》1997年第3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版。

[40]《日本要人昨午被炸》,见上海《民国日报》1932年4月30日。

[41]参见吴家骅《论“空间殖民主义”》,载《建筑学报》1995年第1期。

[42]黄式权《淞南梦影录》卷三,见葛元熙等著《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第133页。

[43]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上海指南》卷八,《园林》,商务印书馆1909年版。

[44]外滩公园照片,《申报》1909年1月27日。

[45]德麟《顾家宅公园》,见《上海生活》第四年第八期,1940年8月。

[46]《请驰园禁》,见《申报》1878年6月21日。

[47]《论华商函致工部局请准华人得共游公家花园事》,见《申报》1885年12月8日。

[48]《上海研究资料》第474页;吴馨、洪锡范等编《民国上海县志》卷二,《政治下·名迹》,1935年铅印本。

[49]姚公鹤《上海闲话》,商务印书馆1917年版,第18页。

[50]郑振铎《上海之公园问题》,见《文学周报》第4卷,第262、263期合刊,1927年2月27日。

[51]《商帮公会致总商会函》,见《申报》1926年8月11日。

[52]《华人游公园须先领执照》,见《申报》1926年8月18日。

[53]《商人请力争入公园免去凭证》,见《申报》1926年8月24日。

[54]《公园委员会主张中外平等待遇》,见《申报》1926年8月24日。

[55]郑振铎《上海之公园问题》。

[56]《公园六月一日开放》,见《申报》1928年5月17日;《租界公园昨日开放》,见《申报》1928年6月2日。

[57]熊月之、张敏《上海通史·晚清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78页。

[58]Robert A.Bickers and Jeffrey N.Wasserstrom :Shanghai ‘s “Dogs andChinese Not Admitted”Sign:Legend ,History and Contemporary Symbol.The ChinaQuarterly ,Number 142,June ,1995.

[59]李维清《上海乡土志》,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上海易制堂本,第二十五课《公花园》。

[60]郭沫若《月蚀》,见《创造周报》第17号,1923年9月2日。

[61]蔡和森《被外国帝国主义宰割八十年的上海》,见《向导》第46期,1923年11月16日。

[62]廖沫沙《中国人与狗》,见《申报·自由谈》1933年5月12日。

[63]万迪鹤《外滩公园之夜》,《夜茑》第1卷第1期,1936年3月,转引自倪墨炎选编《浪淘沙——名人笔下的老上海》,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67页。

[64](成)仿吾《春游》,见《创造周报》第51号,1924年5月。

[65]曹聚仁《上海春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16页。

[66]《海上通讯》(沈从文致夏斧心信),见沈从文散文集《湘行》,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2页。

[67]陈西滢《乌龟坐电车“及其他》,见《西滢闲话》,新月书店1928年初版,转引自《浪淘沙——名人笔下的老上海》第94页。

[68]方志敏《可爱的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重印本,第8页。

[69]《在神户欢迎会的演说》,见《孙中山全集》第11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

[70]周作人《上海气》,转引自《浪淘沙——名人笔下的老上海》第47页。

[71]转引自顾柄权编著《上海风俗古迹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96-497页。

[72]蒋光慈《哀中国》(1924年11月21日作),见黄曼君等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诗歌、散文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9-70页。

[73]内藤湖南《燕山楚水·鸿爪纪余·中国人与狗》,见内藤湖南、青木正二《两个日本汉学家的中国纪行》,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第81页。

[74]宋蕴璞《天津志略》,第257-258页。

[75]李绍依《汉口英租界内幕》,见武汉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武汉市江岸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武汉文史资料》1991年第4辑《汉口租界》特辑,1991年10月版。

[76]罗汉《汉口竹枝词·华界》,见《武汉竹枝词》,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8页。

[77]宋蕴璞《天津志略》,第257-258页。

[78]《全国都会商埠旅行指南》上卷,第76页。

[79][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毕然、郭金华译《论集体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12页。

[80]《公共租界罢市后之严重形势》,见上海《民国日报》1925年6月3日。

[81]徐国桢编著《上海生活》,上海:世界书局1930年版,第28页。

[82]毛泽东《关于个性与党性》(1945年4月24日),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83]参见闵杰著《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第二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532页。

[84]李维清《上海乡土志》第八十三课《地方自治之缺点》,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上海易制堂本。

[85]中华全国道路建设协会编《中国公路旅行指南》第一集1936年版,第一编《江苏省》,第54页;第91页;第54页;第三编《安徽省》第7页。又见东坝乡编史修志小组《东坝公园》,载中共高淳县委党史资料征集小组办公室高淳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高淳史志资料》第二辑,1983年12月版;王子观《宜都卢园——中山公园》,见政协武汉市汉阳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征集委员会《枝城市文史资料》第3辑,1989年;乐昌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乐昌县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8页;三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三台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668页;贵阳市志编纂委员会编《贵阳市志·城市建设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46页;张全琛供稿、范朝茂整理《马关中山公园今昔》,见政协云南省马关县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马关县文史资料选辑》1989年第3辑。

[86]跃飞《方志敏创建列宁公园》,见政协江西省横峰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横峰文史资料》第5辑,1990年11月。

[87]刘一峰(曾任公园董事)《北京中山公园沧桑》,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102辑,1986年3月版。

[88]徐飞鹏、张复合、村松伸、堀内正昭著《中国近代建筑总览·青岛篇》,1992年版,第12页,又见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青岛市志·城市规划建筑志》,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版,第190页。

[89]董修甲《市政新论》,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40-41页。

[90]《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见《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1934年编),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71年版,第17页。

[91]陈鲲修、刘谦纂《民国醴陵县志》教育志·社会教育,醴陵县文献委员会铅印本1948年版。

[92]石小川《天津指南》,文明书局1911年10月版,卷三,第12页。

[93]周汉章《最新首都指南》,上海:民智书局1931年版,第178页;山西民社编《太原指南》,北平:北京民社1935年版,第149-150页。

[94]王国维、徐熹《南公园今昔》,见政协福州市台江区委员会编《台江文史》第4辑,1988年11月。

[95]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实用北京指南》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第九编《古迹名胜》,第31页。

[96]何朝俊《西山公园史话》,见政协四川省万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四川万县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1987年8月版。

[97]威海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威海市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95页。

[98]郑克明《马陵公园史话》,见政协宿迁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宿迁文史资料》第2辑,1983年12月版。

[99]《原陆军兽医学校“七七”公园题词》(1940年3月题),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贵州省安顺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安顺文史资料选辑》第8辑,1987年6月版。

[100]邱世荣《赣州公园的今昔》,见政协赣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赣州文史资料》第3辑,1987年5月版。

[101]陈日章《京镇苏锡游览指南》,上海禹域社1932年版,《南京》第61页;林震《实用首都指南》第一编地理,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第4页。

[102]《实用北京指南》第九编《古迹名胜》,第33-34页。

[103]参见拙文《论清末民国旅游娱乐空间的变化——以公园为中心的考察》,载《史林》2004年第5期。

[104]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物质生产与使用价值》,见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第48页。

[105]《发起在沪建中山公园》,见《申报》1925年3月17日。

[106]李锦泰《永安中山公园》,见政协福建省永安市委员会文史研究会《永安文史资料》第7辑,1988年8月;乳源瑶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乳源瑶族自治县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53页;苏时松《青少年宫现址的历史沿革》,见《长沙市北区文史资料》第3辑,1987年。

[107]章本汶《贺城旧事》,见政协淳安县文史资料组编《淳安文史资料》第7辑,1991年12月版。

[108]沙钟群、薛应龙《江阴三民主义青年团概况》,见《江阴文史资料》第6期;徐怨宇著、萧志华整理《参加武汉受降始末》,见《武汉文史资料》1995年第4期(总第62辑),1995年12月版。

[109]沈阳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编《沈阳市志》第二卷《城市建设》,沈阳出版社1998年版,第194页;李野光《历经沧桑的胜利公园》,见政协长春市宽城区委员会文史办公室编《文史资料》第3辑;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苏州市志》第一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5页。

[110]高育仁等修《重修台湾省通志》卷二·土地志·胜迹篇,台湾文献委员会1996年版,第145、227、265页;朱天顺主编、《台湾省》编纂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台湾省》,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472页。

[111]《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作者齐博说:“这不是中国人的耻辱,而是法国、英国、德国的耻辱,是它们侵略了中国。我丝毫没有羞辱中国的意思,如果说羞辱,我羞辱的是法国。‘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这句话涵盖了一段历史,是一个历史现象。我用这句话做标题,完全是出于一种亲中国的情绪,我痛恨禁忌,痛恨排斥,痛恨设障,痛恨各种宗派和不能容忍异己。”见《“这是一个大误会!”(独家专访)——《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作者弗·齐博接受本报专访》,《环球时报》2000年11月24日;柳鸣九《文化差异引发〈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标题风波》,见《南方周末》2000年12月11日。

陈蕴茜,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副教授

原载于《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作者略作修改,感谢朱剑先生对本文提出的修改意见。

    进入专题: 民族主义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思想与思潮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69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