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伟:面朝大海:向互联网致敬!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08 次 更新时间:2016-01-22 01:10

进入专题: 互联网  

孟令伟 (进入专栏)  


互联网改变着世界,互联网改变着中国,包括改变着中国的言论和思想生态。这是一个来自新旧千年之交(也可以说世纪之交)的野蛮人,这个野蛮人闯入古老的地球也就是三十年左右。这个面带冷峻微笑不怀好意在地球人不经意间就站到地球门口的野蛮人是携着全新的思维闯入这个地球的。他对地球人原有的思维不屑一顾,他要用自己的新思维改造地球人原有的思维。而越来越多的地球人也已感受到,这个野蛮人正在获得成功。他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就把这个古老地球上生存的地球人的原有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破坏的七零八落了。同时强迫越来越多的地球人接受他带来的新思维和由此催生的新活动方式。他正在深入到地球人几乎所有的活动领域。现在地球人终于意识到了:这是一个不动神色异常雄健异常强大异常可怕的家伙!这是真正的天之骄子,不,这是来自宇宙深处的宇宙骄子。这个宇宙骄子降临到地球上的唯一目的就是要颠覆地球人原有的思维,强迫地球人接受他带来的新思维,从而改变地球人原有的活动方式。而地球人除了顺应之外是没有抵抗力的。


我曾想,假若既是德国人的大哲也是全世界共产党人精神源头的马克思再生,或者是天纵之才举世无双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再生,他们对互联网该作何评价呢?马克思对每一个新科学发明可能带来的社会历史后果都给予充分的关注。他评价蒸汽机是社会革命家。蒸汽机所造就的工业革命带来人类生产方式的根本改变继而又引发了社会性革命的后果,这就是过去常说的埋葬欧洲封建社会并进一步扩展到全世界的资本主义大革命。那么,互联网是不是威力更大的社会革命家呢?互联网所造就的信息革命带来人类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的深刻改变又将引发什么样的全球性革命后果呢?爱因斯坦发明的相对论将人类从牛顿万有引力理论设定的常规物理世界中解放了出来,带入无限广阔的时空变异的宇宙物理世界。爱因斯坦晚年又置身于物理统一场的研究,但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正在实现他的这个统一场。互联网就是现代地球人正在走向的互联互通共有共享的统一场。


无论如何,互联网是人类继发明火、农犁、蒸汽机、电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这只是从物质层面讲的,不要忘记,人类还有精神层面。而人类精神层面的最大发明是文字,自从有了文字,才标志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从一定意义上说,互联网将人类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统一了起来。这种统一就在于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无阻碍转化。人们常说,互联网是最大的虚拟世界。但这种说法是片面的。从现实发展看,从发展趋势看,互联网正以自己虚拟的无限性整合现实世界的有限性。或者说,互联网正以自己虚拟的无限性整合现实世界的无限发展。互联网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文字和图像为表现形式,通过计算机、移动终端等载体,和现实世界的各个领域广泛联系了起来,并日益深刻介入现实世界各个领域的发展,以自己的新思维日益改变着现实世界的运行态势,不断融通现实世界各种牢不可破的界限。


人们只要想一想,从比尔盖茨的“微软”到乔布斯的“苹果”,从“谷歌”到“脸书”,从“搜狐”到“百度”,从“雅虎”到“阿里巴巴”,从“华为”到“小米”,从“短信”到“微信”,从“博客”到“微博”,从“表格数据”到“大数据”,从“移动电话”到“智能手机”,从“2G”到“5G”,从“电话连接上网”到“上网高速公路”,也就是短短的经过那么一些年头。但就是在这短短的一些年头内,整个计算机和互联网行业已经过了多少次升级、更新和淘汰,多少计算机品牌出局了,多少品牌手机倒下了,多少赫赫有名的网站销声匿迹或被兼并整合了,但整个互联网行业就在这你方唱罢我登台的迅速更替中快速逆袭般的成长起来了,而整个世界又在伴随互联网的快速成长中有了多磨大的改变啊?


1999年2月,马云的阿里巴巴在杭州开始筹建。估计当时超不过100个杭州人知道此事,更罔论其他地方的国人了。可是到2016年2月,也就是过去了17个年头,马云的阿里巴巴不仅名字响彻中国并走向世界,关键是通过他在商家和消费者之间搭建的网上平台,影响和改变了多少中国人的消费思维和消费方式,连带改变的还有流通思维和流通方式,合在一起实际上是某种生存思维和生存方式的改变,这应是一个数字相当庞大的人群了。不仅如此,阿里巴巴携带其特有的互联网思维和经营模式还进军其他领域,如金融、交通等领域。阿里巴巴此举还意味着对行业垄断的挑战,曲折攀上多少年来由国有金融独享的存款盛宴上分了一杯羹,迂回伸向许多年来由出租车管理公司强力控制的出租车行业身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在阿里巴巴模式的带动下,或者说受阿里巴巴模式直接间接的影响,涌现出多少B2B式的互联网企业,又有多少类似的互联网企业向各行业挺进,还有各行业的多少传统企业登上或攀上互联网快车的经营平台,从而形成网上网下的大融通式经营巨流。而就在巨流的形成和交汇过程中,商品和行业服务价格下降了,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提高了,商家特别是传统商家感到了竞争的分外加剧和从未有过的来自互联网线上的压力,不少大商场因来自互联网的竞争而陷入萧条甚至有的倒闭了,社会消费者则收获了方便、利益、如意选择、甚至是意外的惊喜及集中打折的狂欢和以前从未享受过的贴身、到家或远程、预期但又及时且有保证的服务,而新兴业态(如快递直送)也由此诞生并迅速成长壮大起来,整个行业生态在互联网的洗礼下发生了或正在经历空前的洗牌和蜕变,包括消费方式生产方式流通方式支付方式信贷方式及各种服务方式都因互联网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化,更深层的是牵动着社会大众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娱乐方式生存方式的改变和整个社会运行方式的变化。且变化方兴未艾,还在持续和深入。


但互联网带给中国的变化远不止此,还有时间上更早受众人数更多和意义更大的社会大众言论生态的变化。在中国的国情下,几乎所有的传统媒体都是官办或准官办的,很长时间内,媒体舆论近乎清一色成为中国的一大特色。自从互联网登陆中国之后,就像带来了一股超级清风,在她吹拂下清一色的舆论生态很快被打破了。多年来,中国互联网媒体舆论虽有起伏,但总体看保持了活跃状态。这个巨大的平台给民间舆论的生存和生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沃土,许许多多的民间声音就是从这个平台上发出而对中国有所影响的。这对中国人来说期待的真是太久了,真是天赐之福,莫大之福,特别宝贵,特别珍贵!


首先是文学网站为那些年轻而又很难在传统出版和文学刊物上找到发表机会的写手们开始提供发表的地方,继之而起的各路言论网站、学术网站、社情民意网站就成了公众公知表达言论、意见、思想、认识、观点、吐槽的平台。文学网站的意义首先在于打破了传统出版体系对文学出版的垄断和传统文学家对文学作品的垄断,使那些怀揣文学梦想的小青年们看到了希望。在不长的时间内就培养了一批专业网络写手,很快便培养了一支网络文学大军。在某种意义上等于解放了中国的文学。言论学术社情网站的出现既打破了对言论思想的控制也打破了对学术和学术出版的垄断。不仅解放了言论,使思想在某种意义上获得了自由,也在某种意义上解放了中国的学术,使学术不再属于那些象牙塔中制造学术的学者们所专有,促进了学术的平民化,解除了学术的神秘感。但是且慢,可能更大的解放还在后头。随着先是QQ、博客的诞生,后是微信、微博、微信公众号的问世,使文学向无处不在的既是个人文学又是公众文学蜕变,使言论向无处不在的既是个人言论又是公众言论蜕变,使思想向无处不在的既是个人思想又是公众思想蜕变,使学术个人化而又无处不在公众场。每个人都是一个思想的发射场,每个人发射的思想都会变成公众的在线思想,谁都可以成为思想家,但谁也不可能成为思想的垄断者。这就是网络的神奇!


所有这一切就在于互联网给地球人特别是中国人提供了一个从未体验过的自由(当然这种自由是相对的)、平等、竞争、开放、无限的平台。在互联网上,每一个人都是自由的,可以用某种形式自由的发声、表达、谈论甚至诉求;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国家领导人和普通国民、大学教授和乡村农民可以平等发声,同台谈论,甚至可以相互对话;每一个上网的人和上网的组织都可能遭遇竞争,包括言论和思想的交锋,学术的争论,购物的竞争,炒股的竞争,游戏的竞争,预订的竞争,商业的竞争,直接参与某种网上活动的竞争,如果在西方国家还有竞选拉票的竞争,各种网上政治活动的竞争,竞争有的有特定对手,但更多的情况下根本不知道对手是谁;互联网的开放是永远的、对所有地球人的、无所不包的,根本上说不存在限制也无法限制:无限性是互联网的本质,也可以说是他独一无二的本质,正是这种无限性使自由平等竞争开放的无限性成为可能。这就是互联网!


互联网的发展走向我不知道。但如果互联网今后将人类所有的国家所有的业态所有的活动所有的人间万象所有的虚拟世界和实体世界所有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统统都融通的话,那是不是意味着人类的末日到了?或者说人类自我颠覆的日子到了?


现实世界中没有新鲜事,新鲜事都在互联网上。但是也要当心,互联网的新鲜事也可能随时转化为现实中的新鲜事。我只有一点小小的遗憾,就是永远也不知道明天的互联网会发生什么新鲜事。


宇宙中本没有神,如果一定要找一个神的话,那应该就是互联网。当然,神明如互联网也有缺点。但我觉得我没有资格谈论互联网的缺点,我担心这种谈论会亵渎互联网。


我觉得,互联网更像大海,我们每个网民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面朝大海,我轻轻地说一声:


互联网,谢谢你,向你致敬!


2016年1月16日


进入 孟令伟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互联网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心灵小语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6539.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