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飞:四大传媒传播特质比较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56 次 更新时间:2016-01-14 20:29

进入专题: 印刷媒介   广播   电视   网络  

吴飞(浙江大学) (进入专栏)  

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召开的年会正式宣布,互联网被称为继印刷媒介、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体之后新兴的第四媒体。但在这之前,不少论者对这一新兴的大众媒体在人类信息传播活动中的意义已作出过各种各样的评价和研究。一些人认为网络传播形成后,传统的大众传媒将不复存在,但更多的人相信,四种传媒将相互并存,但论者鲜有人对四种传媒的传播特质进行较深入研究和系统的分析,因而双方的观点都没有得到充分的理论支持。后文我们将对四种传媒所依赖的符号手段以及这些符号手段对人类思维影响的不同功能等方面作一些基本的分析,为我们科学地分析和充分地运用现有的四种不同的传媒工具提供理论支持。


一、印刷传媒传播特质

印刷媒介只有视觉一个通道,但与电视所“视”的完全不同,电视所“视”的主要是图像,而且是活动图像;图书、杂志和报纸所“视”的主要是文字,辅以一些图片,也只是些固定图像。尽管现代印刷媒体越来越重视的版面上使用图符,以求增强印刷媒体的的直观性的感官冲击力,但我们还得承认,到目前为止,文字系统的运用仍然是印刷媒体最重要的特征。这就意味着,我们对印刷媒体传播特质的分析必须从文字系统的特点入手。

对迄今为止的人类文明而言,文字系统的重要性是相当突出的。英国历史学家巴勒克夫在《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中指出:“公元3000年左右的文字发明,是文明发展中的根本性的重大事件。它使人们能够把行政文献保存焉,把消息传递到遥远的地方,也就使中央政府能够把大量的人口组织起来,它还提供了记载知识并使之世代个传的手段。”由于自然语言的时空定位限制,由于数码语言表意领域和层次的局限,由于图符语言制作技术的力不从心,对文明的升级、文化的丰富、科学的发展都有很大有影响。文字正是为补各家之短而产生的,它的出现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并且导致了抽象思维方式的产生,但是它并不能离开人的原始思维而独立存在。清人陈澧在《东塾读书记》中写道:“盖天下事物之象,人目见之,则心有意,意欲达之,则口有声。意者,象乎事物而构之者。声者,象乎意而宣之者。声不能达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字。文字者,所以为意于声之迹也。”陈澧其实已经道出了文字系统创生的主要原因及意义:社会在发展、思想在进步、知识在增加,交流日益频繁和复杂,文化的传承成为难题。文字系统的产生突破了时—空定位限制而能达于异时异地,又继承了口语表意鲜明精确、领域完备的长处,因而成为思想传承和文化发展的支柱,从而也拉开了人类文明史上的“文字时代”。过去人们称读过书的人为“文化人”,其实是认可他们享有特权并肩负重任,比只能“说”的“非文化人”更任重而道远和有能力。

字符语言从构造上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类型,即:音——意结构文字和形——意结构文字。前者又称为拼音文字,每一字符最小单位只代表词或句式的一个音节或音素,单一字符没有任何意义。整个字符构造绝对抽象,同时指内容没有形象层面的关系,主要凭借表音功能或抽象字形产生纯粹约定俗成的音——意对应,进而组词造句、表意交流。后者又称为表意文字,字符同语音没有必然的关联对应,主要凭借字形与所指含义对应的,一般是一个完整字会代表个别有独立意义的词。但无论是音——意结构文字还是形——意结构文字,两者都具有载意的鲜明性和稳定性。每一独立意符的内涵和外延一经约定流通,便会具备非常简明概括的所指涵义,并且能够长期稳定,尤其表达合成性、复杂化抽象内容的范畴更显优势,这是人体语言和图像语言所不及的。

由此可见,文字系统是应文明的成长需要而产生的,并且促成了“文字时代”的成型,使人类思维结构由“口语+文字”构成的观念深入人心,培育了单一时序化线性生成的表意习惯,并反过来影响着人的思想方式。正是从这种意义上,我们认为文字系统这种能够扩大语言的时空传播功用的书写符号,具有几千年历史积淀起来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以文字为主报刊仍将有相当强劲的生命力,决不会在一夜之间化为泡沫。

狭义上的人类社会文化,实际上是依赖于文字集合成的一个整体。文字的功用已透过文化的传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角落,并且,这种渗透至今仍在扩展和加深。平时人们对文化狭义理解,常常表现为一种文字的概念,例如人们评价某人文化水平的高低,往往是以这个人掌握文字的能力来评定的;再如日常生活中的“口说无凭,以字为据”、“签字画押”等等现象,实际上都可以解释为文字的社会功能所衍生出的一种文化心理。由此可见,文字作为一种符号,对人类社会生活涉及的广泛性和深入性,它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了一种普遍的,带有某种权威意义的认知。文字符号所包含的这种文化心理因素,是电视和广播所不具有的。

在这种由历史形成的文化心理基础上,再加之报刊无须特殊的高技术手段便可方便地实现长期储藏和使用,成为流传百世的史料,因此报刊有着独具优势的文献性。受过去技术手段的限制,目前的史料绝大部分是以文字形式保存下来的。即使在如今高技术时代,运用视听手段储藏资料已是实用技术,如录音、录像、微缩、光盘等等,但这些储藏手段实质是文字资料储藏载体的高技术化,是包括报刊在内的文字资料储藏的一种“外形”变化,其内容基本记载符号仍然以文字为主。即使考虑到今后高科技的发展肯定会使资料的储藏具有“视听综合性”,但一切资料的储藏和使用都只有在文字记载和文字阅读的基础上才会有实际意义,因此,作为文字符号的一种载体,报刊在传播过程中就已具有的记史性功能,也是一般情况下,电视、广播所不具备的。

此外,作为事实的一种记录和表达符号,文字还有着演绎性功能。人们在阅读文字性材料时可以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概括,可以自由地驾驭时空、对事实进行纵横交错的主体展现,从而能够收到电视和广播难以实现的叙述的广阔性和思辨的深入性的效果。

文字符号的感知,是建立在视觉感知和听觉感知基础上的一种思维过程。从表面上看,文字缺乏视觉和听觉的某些直观感受。但是,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上,文字给予人的感受却是人类的一种高层次的感知,它对人类行为深远影响,非图像和语言可以比拟。[1]当代拉美文学代表作家之一,第41届国际笔会主席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MarioVargasLlosa)竞选秘鲁总统失败后,作过一次题为《文学与自由》的报告,该报告陈述了个人阅读领域与共同体公共生活之间的联系。

由于书写文字发展于一片空白之中,再加上它被复制和流通的速度与它所传送的信息的隐秘性,以及文字形象在人们的意识中留下的持久印记,因而它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对受奴役的顽强抵抗。

……与书本不同,视听音像制品会制约人的想象力,钝化敏感性,产生消极思想。我并非对音像文化持倒退的、神经质的态度,相反,继文字之后,我最喜欢的就是电影,而好的电视节目也令我心醉神怡。但是,音像的冲击力始终不如书本对人的精神产生的影响。它是转瞬即逝的,相比于读者的智力和幻想能力来说,听者和观者智力和幻想能力的参与度是微不足道的。[2]

可以说报刊等印刷文字出版物塑造的是一种以内在引导为主“读”文化,对人类的影响意义殊深,一位土著人述及他在非洲老家首次接触文字时曾写道:

“我渐渐领悟到,书页的记号是被捕捉的词汇。任何人都可以学会译解这些符号,并将困在其中的字释放出来,还原成词汇。印书的油墨住了思想;它们不能从书中逃出来,正如野兽逃不出陷阱一样。当我完全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时,激动和震惊的激情流遍全身……我震惊得浑身战栗,强烈渴望自己学会去做学这件奇妙无比的事情。”[3]以报刊为代表的印刷文化的发展,意味着人类的灵魂和精神只能用语言表达自身的现状。人类对于对象的把握要经过抽象的思维——概念、语言这个中介才能得以实现。一切现象都是虚假的,只有在透过现象把握到了它的本质的时候,才可以称为“真实”。而且由于抽象的能力是个人的,因此人们可以直接依靠自己的独立思考来把握世界,正是从这层意义上讲,以报刊为代表的“读”文化较以电视为代表的“看”文化有更深层文化意蕴。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文字(包括数码语言及文字化的口语系统)完全是人工设计的抽象符号系统,同人类的自然感知习惯有相当大的距离,无法形象直观,同人的本性存有阻隔。试想一想,一个人不经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要从内心里自然萌发出用文字表意的念头是不大可能的。

例如,儿童的天性就喜欢看电视,你用不着去督促他们,他们也会恋恋不舍。[4]再看看儿童对绘画故事也十分着迷,而对绘制形象夸张神奇的形象也常常乐此不倦,但学习文字和读书就没有这样的自觉和投入了。所以,有人认为,文字系统虽说是灿烂的人类经典文化的主要支撑媒介,但从人类交流本心与本性来说,多少带有点“姑且如此”的意味,“因为古人别无它法来实施文明升级,因此只能暂扭曲人的天性来谋求发展。[5]


二、广播传播特质分析

广播与电视最明显的差异就在于广播只有“听”一个通道。因此,作为新闻传播媒介,它能够使用的符号较为单一,只有语音和各种音响。由于没有视觉的限制和干扰,广播的受众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听”的全过程,对语言符号的感知会比电视更细微和深入,现场音响和其它音响符号的使用,还能够起到深化和丰富语言感觉的作用,甚至能够产生某种程度的“身临其境”的感觉。

从语言传意功能来说,广播网体现的优点主要可归纳成下述四点:

1.电波速度极快,每秒可绕地7圈半,这意味着电台传送声波的同时,地球上任一地点的定向接收听众就收到了,这种远程同时传意的功能正是传统口语梦寐以求的境界。这是电子类媒体与印刷媒体相比较而言最为骄傲的品性之一。

2.广播语言具有书面语言的大部分特点,但也保留了口语的部分优点。我们知道,书面语是口语的加工形式,新闻广播可以说是书面语的口头形式。口语是听的,书面语是看的。听和说连在一起,要求快,因而说话是随想随说,甚至是不加思索,脱口而出;看和写连在一起,可以从容推敲,仔细琢磨。这就给书面语和口语带来一些不同的特点,使两者不可能完全一致。说话的时候除了联词成句以外,还可以利用整句话的高低快慢的变化、各种特殊的语调及说话时的同期声所制造的氛围。但在书面中这些因素就不起作用了,因此只能用其他的手段来弥补:扩大用词的范围,使用比较复杂的句子结构,尽量排除废话,讲究篇章结构、连贯照应等。人们用“掉书袋”、“文绉绉”、“学生腔”、“字儿话”等来形容用书面语说话的人。而新闻报道尤其是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则要求上口中听,其实强调的就是书面语的运用要合口语传播的规律和习惯。

自有文字以来,政府法令、契约文书、经典文献、圣人立言等等都是用文字记载的,一切“高级”的、重要的交流任务都由书面语来完成,口语只用来料理日常的交际,因此长久以来导致了“重文轻语”的现象。自从广播媒介出现后,口语又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又可以一展它简练、亲切、自由的风采。口头信息可以借现代电子技术能够在片刻之间传递到千里之外,同时为千万人听到。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重视口语的运用将会使书面得以永保青春的活力。因为书面语常常是保守的,而口语却的易变的。记得宋吕居仁在《轩渠录》中有一段有趣的记载:

族婶陈氏顷寓岩州,诸子宦游归来。偶族侄大琮过岩州,陈婶令作代书寄其子,因口授云:“孩子要劣女尔子,又阋阋(音吸)霍霍地,且买一把小剪子来,要剪脚上骨出(上声)儿月乞(音胖)胝(音肢)儿也。”大琮迟疑不能下笔。婶笑云:“元来这厮儿也不识字!”闻者哂之。因说昔时京师有营妇,其夫出戍,尝以数十钱托一教学秀才写书寄夫云:“窟赖儿娘传语窟赖儿爷,窟赖儿自爷去后,直是忄乞(音肝)憎,每日恨(入声)转转地笑,勃腾腾地跳,天色汪(去声)囊,不要吃温吞(入声)蠖托底物事。”秀才沉思久之,却以钱还云:“你且别处倩人写去!”(引文据《说郛》)

可见受过书面训练有素的秀才无法对付当时的一些口语,这表明了书面语具有保守性常常滞后于口语的发展。而有的时候,这种书面语的滞后是不利于社会上信息的准确传递的。我国“五四”运动时喊出“打倒孔家店”,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正是因为文言文已经不能满足社会上广泛的信息传播的需要。广播采用一种口语化的书面语,对人际的交流来说无疑是一种进步。

3.广播符号是一种诉诸于听觉的符号,它的存在形式是声音,这就意味着广播符号与电视的视觉以及文字的视觉的符号系统有着很大的差异。

首先声音符号始终与说话者相随,说话者的情绪、心境、风格等因素会或多或少的影响说话者和受话者,据说前苏联一位著名的艺术家在一次晚会上动情地朗读了一份材料后,让参加晚会的人情绪激动不平,其实这位艺术家读得不过是当时晚会餐桌上的一份菜单。这就说明了声音符号与其他符号不同的地方。

其次,广播节目中实况音响的运用能够制造一种更真实的气氛和产生强烈的情感冲击力,不仅作为信息自身展示其意义,而且还可以为报道主题提供证据或诠释背景,也就是说,实况音响符号的运用会增强信息的指称性功能。

其三,声音符号是诉诸于人的听觉的,它是一种单向的线性结构,具有可逝性,往往稍纵即逝的,如果一次没有听清楚,便没有再一次听的机会,不象印刷符号放在纸张上可以反复阅读。声音往往也具有瞬间性,受众没有时间去思索和回味。

4.网络化是电台播音的中心特色,按照不同电台发射的不同频率与波长的电波,数十亿收音机只要对准波长和频率,就能收听到电台的播音节目,声波在无形网络中传情表意。从多的人能在广阔地域中同时接收同一信息,这必然会促成一种新闻型的广域趋同心态和聚合思维主题,起到社会神经系统的作用。著名传播学家藤竹晓教授就指出:“广播是社会的神经组织。”[6]这与传统口语及文字的聚合作用大不相同,具备了一种广域开放的“中枢性”。

但是广播与电视一样,受其传播过程中的顺时性制约众,不便重复,以及听觉感知的习惯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它的符号运用不适于采用对事实层面大体位交错叙述的表现方式。因此,对事实的广度与深度的表达仍然有限。


三、电视传播特质分析

电视同时拥有“视”和“听”两个通道,是传播媒介中“视”与“听”的一种结合,比较广播和报刊,电视可以说是一种具有综合性的符号载体。它有广播的语言和音响,又有报刊的文字和图片,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广播和报刊都不可能具有的活动图像。电视语言与文字系统相比,有着质的区别,它用视听语言代替了文字的抽象性,因而它是原始语言在更高层次上的复归。它把认知与感受融为一体,而不是强调主体的体验。文字语言抛开了直接的视听对象,这就使得作者需要将自己的体验与感受转化成为文字,受众只能借助文字媒介来理解作者的感受与认知,而电视思维则是图像的连接与变化,它恢复了视听思维的直接性。

从传情表意的功能上看,电视具有自己特点,主要表现在:

1.从技术上说,电视首先是一个远距离网络传播系统,其次,它的后半部分同图文传真的光谱扫描属于同一类型的技术,一般将电视制作分成4个步骤的集合过程:首先是现场摄像和录音。其次是录像剪辑与音响合成。第三是将音——图转换成电磁信号发射。最后,在发射有效区域内,接收机只要对准频道,显像装置就会以光谱扫描形式在屏幕上映出连续图像,放音装置就会按音——图对应原理,输出并合成一个栩栩如生的“真实世界”场景。

2.电视的收看环境比较宽松,不必固定在特别的放映场所集中观看,家庭、旅行、工作场所都可以自由选择,这使人在看电视时习境比较随意,扩大了收看者的自主性。如滕竹晓所言:“尽管电影与电视是相同的视听觉的媒介,但……看电影的行为对人来说具有外出行为的意义,它提供了与家庭不同的特殊行为空间中的图像体验。相反,电视视听则是把家庭这样的人类最宽舒的空间作为图像体验的场所。”[7]

3.与电影相比,电影的的结构呈现紧密凝结的整体,因此人工设计意味很强,不能跳看,不能随意切入,否则会不知详情。而电视节目编排是将表意音——画流分成很多段子,段子之间没有内在联系。这种片断化、丰富化的电视体验,显得更趋近生活的实感状态,接收更惬意。目前,智能化电视系统已经能够实现观众自选自点节目,双向交流的格局已初步形成,这就更趋近于日常交流的原型了。正因为如此,电视的图像往往能够以强烈的现场感,在受众中产生心理认同效应,甚至能够产生某种程度的“直接参与”感。广播和报刊在传播过程中也都产生这种“参与感”,但相比之下,还是电视新闻符号的综合性在“参与”的“时间”与“空间”上更吸引受众。

4.电视体验的核心特色在于视——听综合后的空间同步接收,即千万人可以同时经历某一特别集群的体验流程。如在新千年到来的时候,千万人可以在同一频道上共同感受世纪第一缕阳光的快意。这一特征加上实况传播提供的同步大区域传真,共同推动了人类共有体验的积累,唤起了大众凝集性情感主题的增生,并利用技术覆盖型的模拟交流环境,逐步影响着人类生存与沟通习惯。可以认为,电视的流行,使人类已将不少沟通时间和需求从口语——文字系统中转换出来,而移入新型视——听语言综合流交中,早在数十年前一些敏感的学者就惊呼:人类正从“文字的一代”转入“图像的一代”。

5.电视起到社会神经网络的效应同广播系统有一定的联系,但是从符号手段来看,以音——画多重融通的情意交流显然比广播的单声符表意要优越得多。心理学家托马斯·L·贝特纲指出:“在人类的情感系统中视觉显然占主导地位,如果人类用视觉接受一个信息,而另一个信息是通过另一个感觉器官接收的,又如果这两个信息彼此矛盾,人们所反应的一定是视觉信息。这一事实,在Colavita(1974)对视觉与听觉的研究,Gibson(1933)关于视觉和触觉反馈的研究以及Rock和他的同事(Rock和Harris,1967;Rock和Victor,1964)的研究中得到证明。”[8]从新的技术综合起点上,电视媒体使图像语言首次成为轴心结构中的主导,使语言交流在突破时——空定位和视——听分离后的传统局限后,开始了面向人类感觉和表达本性复归的进程。

6.比较各种各样的媒介符号,电视图像作为符号的一种,有着其它符号无可比拟的直觉、逼真的优势。所谓“百闻不如一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7.电视咄咄逼人的视——听渗透与诱惑对人的思维与情感发生了比较强烈的影响,当面对屏幕直接感知世界与人生后,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与言语逻辑不同的图像逻辑思维。[9]

8.以电视传媒为主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所谓电视一代,有着独特个性与人格特征,对此日本学者提出过一些很有代表性的观点。例如,林雄二郎将印刷媒介环境与电视媒介环境中完成社会化过程的两代人加以比较,明确提出了“电视人”的概念。所谓的“电视人”,指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表现在行为方式上是“跟着感觉走”,这一点,与在印刷媒介环境中成长的他们的父辈重理性、重视逻辑思维的行为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由于收看电视是在背靠沙发、面向荧屏的狭小空间中进行的,这种封闭、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使得他们当中的大多数养成了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较弱。另一位日本学者中野牧则把这种在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日本人称为“容器人”。他认为,这种容器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一种“罐状”的容器,这个容器是孤立的、封闭的,“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也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一种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到对方的内部,因为他们相互之间都不希望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保持一定距离便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容器人”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都不采取认同的态度,但却很容易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他们的行为也像不断切换镜头的电视画面一样,力图摆脱日常繁性的束缚,追求心理空间的移位、物理空间的跳跃,而现代社会中忽起忽落、变幻不定的各种流行和大众现象下是“容器人”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具体写照。[10]另据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雪城大学传播学教授等著名的学者研究发现,由于许多电视节目不需要观众动脑筋,因而看大量电视的孩子一般做功课不认真、阅读能力差、知识面窄、想象力贫乏.与朋友玩的能力差.兴趣爱好少、参加的活动少、且比较容易发胖。由于电视节目一般剧情强、节奏快,电视看得多的孩子在课堂里也指望老师讲课像演戏一样,新招不断、妙语连珠,抑扬顿挫、节奏有序。最好每隔10分钟再来个休息,就像电视上每隔10分钟有一个广告。[11]

然而,电视新闻采制过程决定了电视新闻的图像只能是所反映的事实的某些片断。这些图像(镜头)不可能象电影的默剧,镜头与镜头之间可以经过导演,组织起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编排,从而使受众产生理解。[12]电视新闻采录的图像大都是不连贯的现场记录,只是所反映的事实的某些片段。因此,电视新闻必须依赖文字、语言以及音响,使受众能够通过局部画面,对事实产生整体了解。

电视新闻虽然能够综合使用各种媒介符号,但是,它的符号的综合性,同时也表现为各种符号之间的一定程度的相互制约性。作为媒介符号,电视新闻的图像对“时间”和“空间”的表达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得本来不受时空限制的语言和文字的表述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局限。而且与文字符号相比,电视“视”觉符号“长于动作性,疏于情绪性,长于外在、疏于内在,长于直观、疏于逻辑”[13]。因此,媒介符号最丰富的电视新闻,对事实的表述反而比媒介符号单一的广播和报刊,显得缺乏深度和广度。正如一位学者所指的那样:以电视为代表的“视”文化的出现,“颠覆了文字的霸权,使文字论为影象的附庸。”[14]人与现实的关系也从文字转向了图像,直观、直觉、表层、形象、毋须思考,正如古迪和瓦特所言,电视所代表的“视”文化与文字文化相比“缺乏内省和个性,并且具有口头社会的相对同质的而非共同的特征。”[15]不过,毕竟“看”并不是电视的唯一传达方式,其传播符号具有综合性,如果电视新闻能使“看”、“读”、“听”三者高度结合起来,让多重视听符号相辅相成,那么电视的平面化的状况会大大的改善,如果是,电视传播将会更上一层楼了。


四、网络传播特质分析

今天,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Highway/Superhighway)已风靡全球。所谓信息高速公路,实际上是一种高速传输信息的系统网络。这一系统网络以光导纤维为信息传递通道,以多种媒体机为信息传输的出口和入口,是融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声像技术等各种尖端技术为一体的信息传播网络系统。据报道,微软公司已打算与中方合作开发一套,可以利用电视机接收网络信息的系统,这一成果如能迅速出台,将无疑给网络传播以新的生命力。

新的传播技术无疑将会给传播事业带来一次新的变革。与其它传播技术相比,在信息高速公路网络中,只要受众拥有多媒体与信息传输系统联网,就可以获得多渠道的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讲,受众在信息接受方面享有更多的接受自由。

信息高速公路还可以改变受众被动接收的地位。利用多媒体技术,受众可以自由接收其所欲知的任何的信息,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作为信息输入网络中,并通过“公路”传送给其它信息接受者。

信息高速公路无疑给传统的编辑工作带来一场革命。因为无论从编辑的地位或者编辑工作的技术手段,还是编辑处理加工信息时间所利用的符号中介等方面看,电脑网络编辑系统中,编辑工作将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电脑网络编辑系统主要是靠媒介的内部网络(intranet)来实现的。记者、编辑和媒介内部各部门、各级领导的电脑相互联网,使得编辑工作变得无纸化、高效化,高质化。

网络上的信息大部分不再是以通常人们所习惯的线性与顺序存放,即象书本那样的组织形式出现。因为网上的信息之多、种类之广泛,使人感到用书本形式去组织网上的信息,将无法全面而有效地利用信息。由于人们的记忆与思维是一种联想式的结构,它不同于先看第一页,再读第二页……这种单一路径的阅读方式,而是一种互连网状的结构,同时可能有多条路径。如某人对“新闻”可能联想到“报纸”,也可能联想到“记者”或“台湾海峡局势”等。所以,若能够采用类似于人的记忆与思维结构这样的方法去组织与管理信息,才能使人们不至于被淹没在以爆炸方式增长的网络信息海洋之中了。

目前大多数网上的信息就是以超文本的形式组织信息的。超文本(Hypertext)据说是由泰德·奈尔森于1965年首先提出,后来逐渐在Internet流行开来的一种文字的表现结构形式,该结构采用一种非线性的网状结构组织块状信息,没有固定的顺序,也不要求人们必须按某个顺序来阅读。它往往由若干个内部互连的文本块(或其它的信息)组成,这些信息块可以是计算机的若干屏,也可以是若干个窗口、文件或者更小块信息。这样的一个信息单元就称为节点(node)。不管节点有多大,每个节点都有若干指向其他节点或从其他节点指向该节点的指针,这些指针称为链(link),它连接着两个节点。链的数量通常不是事先固定的,它取决于每个节点的内容和信息的原始结构。需要指出的是,超文本的链通常连接的是节点中有关联的词或词组而不是整个节点。因此,当用户主动点触将激活这条链从而转到下一个节点。

早期的超文本的表现仅是文字的,这就是它被称之为文本的原因。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信息的表示扩展到视觉、听觉以及触觉媒体,多媒体和超文本技术的结合大大改善了信息的交互程度和表达思想的准确性。正是由于把多媒体的信息引入了超文本,产生了多媒体超文本,也即超媒体(Hypermedia)。而超媒体的出现,又使得网络的应用更上一层楼。

文本结构的不同意味着编辑方式的变革,传统的新闻编辑方式,无论是印刷类媒介还是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都以线性编辑为主。所谓线性编辑方式是指记者和编辑对所采集的大量新闻素材(包括文字、图片、声音、影像)进行整理、从中选出新闻报道所需要并能容纳的片断,按先后顺序组合成新闻成品的工作方式。这种线性编辑方式同传统的线性新闻写作、报道方式一样,受到印刷术和模拟式电子传播技术的限制,使得编辑过程十分复杂,新闻成品中的任何一次内容改动,都可能引起全部内容的线性重组;新闻成品的容量受到线性结构的严重限制;模拟信号的多次复制和长期保存都会不断降低信息传播的质量。以数字式多媒体编辑设备和技术为基础的非线性编辑方式,完全突破了传统的编辑方式和观念。它可以随意提取任何文本,可以把任何一段子文字文本、图画文本、声音文本和影像文本等编入任何主文档(文字报道、广播报道或影像报道),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调整文本的长度,新闻编辑可以在报道新闻事件的同时,实现报道者与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以及各新闻单位之间的实时沟通和编辑,可以无限复制和长期保存新闻信息而同时保证信息传播的质量。[16]

应该说网络传播的诞生和发展是人类传播史上又一次最伟大的飞跃,与印刷媒介、广播、电视这些大众传播媒介相比,网络传播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过的新质:从媒体形式而言,是从单媒体走向多媒体,就传播性质而言,是从单向传播走向交互传播。比较而言,印刷媒介、广播、电视之间的区别只在于是单向传播文本、声音还是图像,而网络传播则兼容以前全部传媒的优势于一身,而且还带来了对信息的多元选择,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的单一方式,正如一些研究者常常提及到的:依靠传统的媒介进行信息传播时,传统媒介是将信息“推”(push)给受众,而网络传播情况下,则变成了信息接收者从网中“拉”(pull)出信息。

除了这种传播形式的变化外,我们认为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而言,更重要的是网络还将以它特殊的传播信息的符号形式深刻地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

作为不同的符号形式,例如视觉符号与听觉符号,它们表达意义的方式是各不相同的。如前所述,电视的图像作为一种符号形式,直观、生动、逼真,更为接近客观世界的原型,更为真实而直接地再现客观存在的物相。但是并非人人都能因此而把握客观世界的本质,还必须同时辅以有声语言或文字说明,把最本质的内涵抽象出来,这样才能既便于受众理解,也便于受众记忆。这也许意味着只有同时启动大脑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符号载体才是更为完美的符号。但是,电视的缺陷也是同样显著的,这就是它的图像与解说、影像与字幕的存在只能是共时的,而且,除非有特殊的技术手段,这种共时的存在同时又只能是一次性的,具有使用的不可重复性。因此,受众的思维方式便只能是与之相适应的线性思维,或者叫做单向思维。

多媒体的先进性在于它传播信息符号的特殊方式。利用多媒体传输信息符号的存在不仅是共时的,而且可以是异时的。对信息符号的使用,不仅是一次性的,而且可以是重复性的。在网络中,视频、音频的数字化压缩,使信息既便于储存,又便于提取。更主要的是,受众具有对信息符号的自由组织权。先看图片还是听说明,先看影像还是先读字幕,完全由受众自己选择。而且,受众可以把有关的信息储存起来,以备将来反复使用。在这种情形之下,受众的思维方式便完全不必依赖于目前的信息符号的传输方式而局限于单向性的线性思维,而可以在信息符号的反复排列和重复使用中进行多向思维,甚至是异向思维。[17]

台湾学者马惠宁对网络的特点所作的分析可以作为参考,他认为:

“此媒体集合资讯、传播、出版通讯、电视与一体,但与之比较又有如下许多不同。一、由于它是由分散式网络所构成,网络上任一节点,均能与其它一点沟通。整个网络并没有所谓中央控制。因此传统上的大众传媒法则,如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拥有媒体的所有经营权,而控制媒体的情形,在网络上并不成立。以现在全世界通行的INTERNET与WWW(worldwideweb)为例,任何人只要‘在话要说’,均可将自己的思想、观点传播出去。任何‘志趣相投’的人也可以在网络上交换意见,毫不受‘守门人’的影响。这种逐渐形成的新媒体,对社会、对既存媒体将带来巨大影响,我们更可以预见今日媒体垄断的情形将被改变。二、新媒体在表达形式上,不被媒体特性所限制,传统印刷媒介、杂志媒体传播新闻得以文字、图像表达;广播传播使用声音;电视运用影像、声音……新媒体欲打破旧媒体的固定表达模式,可以多种方式呈现新闻,如‘多媒体’中的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甚至虚拟环境。新媒体更强有力的是籍着电脑的资料检索能力而能以挥资料检索,提供背景资料……等超媒体的特殊服务。三、新媒体‘提供互动式’沟通。阅听人不再只是接受信息的人。他们享有绝对的主控权,可以决定媒体受播时间、内容、主题。像是实验中的‘随机视听’。阅听人更可以随时反馈其态度或决定。……这种阅听人的主控方式将会影响广告至钜。”[18]

但任何事物总具有两面性,网络传播除了人们已经注意到的信息过载的不利情况外,其以超文本的形式组织信息的方式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超文本(Hypertext)结构采用这种非线性的网状结构组织块状信息,链的数量通常不是事先固定的,节点间的链接也常常在信息接受者的想像之外,表面上看它有利培养人们的形象思维,有利于人的思维的多样性,但当一个人不是漫无目标地阅读时,这种链接方式可能就非常浪费时间,因为他并不清楚下一个节点会把他引向怎样的一个世界里,那里有没有他希望的信息。

在上文中,我们对各体不同出版物,传播媒介的情况作了一个粗浅的分析,从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传播方式对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在早期的自然语言传播形式下,传播直观流动、亲切不隔,符合人类音——画结合的自然感知与沟通本性,也与情意流动生成的内质相吻合,但传播受时空的限制。以音——字结构为中心的印刷传媒时代或者说“文字时代”,人类的传播方式避免了意会性强、瞬时性强、难以脱离表意本体延续展开的功能弱点。但文字传播同人类天性的亲和性不够,“习得”的必要性空前强化,几乎看到了抽象约定“所指”与“能指”关系的语符沼泽中去了。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电子传播初级阶段,人类传播方式又开始向声——画结合的原始传播方式的复归,人类再一次衷情于视觉与听觉直观感知,并再一次投向了以视觉转换为基础的视觉思维的怀抱之中。但这种传播方式的局限依然是相当明显的,因而到目前为止,它仍然要依赖文字传播方式作为主要的传播手段,正如麦奎尔所言,由于“现代社会中没有独立文化,一类依赖电子传媒,另一类依据印刷媒体,我们不可能检测出和电视之类的引入所带来的影响。”[19]。网络传播对人类来也许是最有挑战意味的传播手段,因为它集多种传播符号手段于一体,能够充分地调动人类的多种感官,从对人类的进化意义和传播的有效性方面来讲都大大优越于以前的传播方式。但网络传播毕竟是一种虚拟的空间,供给人的是一种虚假的真实。而且到目前为止技术智能同人性的亲和性依然不佳,所以常常引起人们的疑虑甚至责难。总之,不同形式的媒介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电视和电影相当依赖“文字”的规则,而印刷品则把形象的广泛传播作参照系。网络传媒虽然有其巨大的优势,但仍然无法超越语言文字和画面等传统传媒一直以来所运用的符号形式,从严格意义上讲,它并没有给予人类带来一种全新的符号手段,因此也就谈不上完全取代传统的传媒手段,各种传媒互荣共存将必然是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的传媒运行格局。


参考文献:

[1]参见周宪华的有关论述,见《广州师院学报》,1991年第3期。

[2]转引自[美]杰克·富勒著:《信息时代的新闻价值观》,第2518页。

[3]转引自麦克卢汉:《人的延伸——媒介通论》,何道宽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90页。

[4]人类倾向于接受图像信息的天性几乎是与生俱来的,视觉心理学家卡洛琳·M·布鲁墨研究认为:“人的头脑从外来的刺激中‘毫无节制’地产生着含意(Meaning)。这是一个事实,你所无法逃避的过程,不管你愿意或不愿意都在发生着的活动。你的头脑不断赋予外界副手以含意——以致有时候这些含意本不存在,完全是你的幻想创造出来的……人们头脑这种拼命朝向作出含意的奇特现象是从生命一开始就具备的。科学研究显示出,一个只有十四天的婴儿宁愿看有图案的卡片而不愿去看光秃秃的卡片。一周到十五周的婴儿对复杂的图案(如条纹、牛眼、彩格)比简单的符号(如十字、圆、三角)更感举。婴儿还倾向于看整个圆球,而不喜欢看一个平面的圆。四个月后的孩子喜欢看人脸的模型,而不喜欢看拆散的形体,更少看毫无形象的图形。”(引自[美]卡洛琳·M·布鲁墨:《视觉原理》,张功钤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5]汤书昆著:《技术传播环境下的表意语言理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页。

[6][日]滕竹晓著:《电视社会学》,蔡林海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7][日]滕竹晓著:《电视社会学》,蔡林海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8][美]托马斯·L·贝纳特:《感觉世界:感觉和知觉导论》,旦明译,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9]凯特·穆蒂于1980年出版了《依靠电视成长》一书,具体阐述了电视是培育现代新人类的重要条件,以及图像逻辑造就“图像代一代”这一问题。

[10]参见沙莲香主编:《传播学》,第10-12页。

[11]转引自俞燕敏等著:《无冕之王与金钱》,第9页。

[12]著名的“蒙太奇”理论大师普多夫金曾写道:“库里肖夫和我作过一次有趣的实验。我们从某一部影片中选了俄国著名演员莫兹尤辛的几个特写镜头,我们选的都是静止的没有任何表情的特写——亦即静止不动的特写。我们把这些完全相同的特写与其他影片的小片断连接成三个组合。在第一种组合中,莫兹尤辛的特写后面紧接着桌子上摆了一盘汤的镜头。这个镜头表现出:莫兹尤辛是在看着这盘汤。第二个组合是:使莫兹尤辛面部的镜头与一个棺材里面躺着一个女尸的镜头紧紧相连。第三个组合是这个特写后面紧接着一个小女孩在玩一滑稽的玩具狗熊。当我们把这三种不同的组合放给一些不知道此中秘密的观念看时,效果是非常惊人的。观众对艺术家的表演大为赞赏。观众从那盘忘在桌上没喝的汤,看出了莫慈尤辛的沉思心情;观众看到他看着女尸的那副沉重悲伤的面孔,也跟着异常感动;而看到他在观察女孩在玩耍时的那种轻松愉快的微笑,观众也跟着高兴起来。但我们知道,在所有的这三个组合中,特写镜头中的脸是完全一样的。”转引自汤书昆著:《技术传播环境下的表意语言理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5-166页。

[13]陆晔著:《电视时代——中国电视新闻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6页。

[14]潘知常著:《反美学》、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第182页。

[15]转引自张讴:《电视符号和电视文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第126页。

[16]参见明安香主编:《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42页。

[17]参见谢静:《“信息高速公路’的冲击》,载《新闻大学》,1994年夏季号。

[18]马惠宁:《传播科技——NII应用与问题》,转引自徐佳士《新资讯德育对两岸的文化涵义》

[19]转引自张讴著《电视符号与电视文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第126页。


进入 吴飞(浙江大学)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印刷媒介   广播   电视   网络  

本文责编:chenpia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新闻学 > 理论新闻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6304.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浙江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年第2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