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世雄 许嘉:论冷战后新现实主义面临的挑战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47 次 更新时间:2016-01-11 20:47

进入专题: 国际关系理论   新现实主义   挑战  

倪世雄 (进入专栏)   许嘉  


内容提要:冷战结束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界出现了一批新的理论和观点。它们对新现实主义进行了广泛的批判,其中主要是对新现实主义有关国际行为主体、国际社会状态和国际合作观点的批判。面对重多的挑战,新现实主义是否已经过时?作者认为:在今天的国际形势下,新现实主义理论虽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但仍然有其理论价值。本文主要包括3部分:对新现实主义的挑战, 对新现实主义和批判新现实主义的分析以及结论。


以沃尔兹为代表的新现实主义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体系中较为完善并且影响较大的理论派别。然而,冷战后的今天,这一理论面临着种种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来自哪些方面?新现实主义理论会不会因此而垮下去?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将由什么样的理论代替它?如果回答是否定的,应当怎样分析新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批判?本文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一、对新现实主义的挑战

1、国际行为主体是以国家为中心还是国家不再占支配地位?

新现实主义与后来出现的一些国际关系理论的一个主要区别,就是今天仍然坚持认为国家是国际政治活动的主要角色。沃尔兹说:“国家不是而且从来不是唯一的国际行为主体,而是主要的行为主体”〔1 〕。“非国家行为主体的重要性和跨国活动的范围广泛性是显著的。这并不能导致这样的结论,即它们使以国家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概念过时”〔2〕。但是,今天许多学者却认为,非国家行为主体内容不仅增多, 而且在国际舞台上正日趋活跃。各种国际组织、跨国公司、民族主义组织以及恐怖集团的活动已经成为新闻的中心。它们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可以和国家一样,成为主要的国际行为主体。冷战后出现的美国自由制度主义学派(liberal institutionalism)提出,国际行为主体除国家之外还应包括专门的国际机构(special international agencies)、超国家权威机构(supernational authorities)、 利益集团(interest groups)、跨政府政策网(transgovernmental policy network )和跨国行为角色(transnational actors)。 美国新自由制度主义(neoliberal institutionalism)则认为除国家之外, 国际机构(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也应当算作主要的国际行为主体〔3〕。

2、国际社会“无政府主义状态”的含义是什么?

国际关系理论界普遍认同国际社会目前处于无政府状态的观点,但在具体含义的阐发上又见仁见智。沃尔兹在阐述这个问题时把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进行了比较:“国内政治体系的组成部分之间是上下级关系,某些部分有权指挥,其它部分要服从。国内体系是集中的和等级的。国际政治体系的组成部分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在形式上,每一个国家与其它所有国家都是平等的。谁也无权指挥,谁也不用服从谁。国际政治体系是分散和无政府主义的。〔4〕”冷战之后, 新现实主义的拥护者罗伯特·利伯(Robert Lieber )进一步阐述了沃尔兹的观点:“这一理论的一个主要观点就是认为国家是生存于缺少权威和中心的体系当中,从这个意义上讲,国际体系是无政府的,但这并不一定说它是混乱无序的。它主要是缺少管理,特别是缺少权威去制裁,去解决争端。〔5 〕”

对新现实主义关于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的批评很多。美国学者理查德·尼德勒伯(Richard Nedlebow)认为,国际社会状态是否固定不变的是无政府状态还很难确定。事情发展的结果,很可能是一些主要国家出于对自身安全的担心而联合起来并建立集体安全共同体,从而使人们摆脱安全的困境〔6〕。

美国的另一位学者罗伯特·鲍威尔(Robert Powell )虽然同意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的观点,但又指出其理论根基不足。他指出,由于新现实主义只从结构研究出发,所以只看到了无政府状态定义的一个方面,即认为它代表着国际社会缺少一个能够使各国之间达成一致的共同政府。然而,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的内涵还表现在另一个方面,即由于缺乏最高权威,“国家可以在行动上为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不择手段,随心所欲〔7〕”。由此定义出发, 无政府状态下的国家有使用武力的危险。鲍威尔相信,按照他的定义,国际社会将会出现新现实主义者们所没看到的两个结果:第一、如果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可以导致国家为达到自身目的在行动上随心所欲(比如使用核武器),就必然会使情况发生变化:人们为了自身安全而去建立各种协调机构,使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变成有组织的状态。由此,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就具有“可变”性了,由无政府状态变成有政府状态。鲍威尔和尼德勒伯都认为,目前国际社会的状态很难用“无政府”来简单概括。第二、鲍威尔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的解释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国际社会缺少某种共同的权威机构,另一种是指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可以自由行事甚至最终使用武力以达到目的,那么,国家行为模式(如均势和国际合作)的出现到底是因为无政府状态的第一种含义,还是由于第二种含义而引出的?具体地讲,均势和国际合作的出现是由于国际社会没有权威,人们为了自保而建立它们,还是相反,人们因为可以自由行事,便建立了均势体制或进行合作?在这里,鲍威尔只提出了问题,未做回答。

鲍威尔引用罗伯特·基欧汉的话说, 可以认为当代世界体系始于1648年。自那时候起,从缺少共同政府的角度上讲无政府状态就已经存在〔8〕。因此,鲍威尔指出, 只用无政府状态来解释今天的国际社会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尽管这一解释并不错误,但纯属经验之谈;无政府的概念本身含混不清;它不能够全面解释国际合作和国际制度化趋势。

鲍威尔批判和发展了国际社会状态的定义,但他自己并未提出一套有关国际社会状态的完整理论。从他的批判中,我们可以看到新现实主义理论的漏洞。

3、在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下,国家间关系一定是自助的吗?

与传统现实主义一样,新现实主义对国际问题的分析是从个人角度扩展到国家的。新现实主义者认为,人自私自利,国家也一样。在无政府状态下,国家的基本要求就是要维持生存。在缺少共同权威的国际社会里,国家为生存,只有照顾本国的利益。沃尔兹说:“国际政治的体系,就象经济市场一样,从根源上说是个人主义的,是自发产生的,不是有意的。……两种体系都是在适用于其单元的自助原则上形成和维持的”〔9〕。

与新现实主义的自助理论相对,冷战后一批美国学提出了构成主义理论(constructionism)。 他们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和著作阐述自己的不同立场。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尼克拉斯·奥纳福(Nicholas Onuf )的《我们所创造的世界:规则和社会理论和国际关系中的规则》,亚历山大·万德(Alexander Wendt)的《无政府是国家形成的》。 他们的观点可以概括为4个方面:(1)在承认国际社会缺少权威力量的前提下,相信法律、经济相互依存、科学技术进步、不断学习和制度化可以改变原有的国家利益观。(2)否认国家自助体系是国际社会本身就存在、 人们不得不接受的内在东西。国际社会的自助体系并非是无政府状态下的必然结果,而是一种人为的制度〔10〕。人们如果相信自助体系是国家行为的本来形态,改变国际社会的大门就封死了,人们就只有接受国家自私自利的现实,而变得无所作为。(3)强调变化的重要性, 认为国家利益观的改造是可行的。因为“世界不是给与的,而是被创造的,也可以被重新创造〔11〕。无政府状态下国家关系的自助性不是永恒的真理。(4)国家在交往之前没有特性、没有利益, 也没有什么特殊的目标。国家不存在新现实主义者所描绘的那种自私自利的特点。在与其它国家交往之前,国家既不知道什么是利己,也不知道什么是利他,在单个、独立存在的情况下,国家本性是和谐的〔12〕。

在批判新现实主义自助体系的学者当中, 詹纳桑·摩瑟(Jonathan Mercer)还提出了利他主义的观点。他说,既然国家间关系并非是一幅天生自私的嘴脸,也并非一成不变,那么,人们就应当想办法建立一种利他主义的国际关系体系。它与自护自助体系的区别是:自助体系只关心自己,利他体系不仅关心自己也关心他人;在利他主义体系中,国家有可能追求有利于它国的政策,而在自助体系中,国家只把别国作为追求目标的工具。这种利他体系扎根于集体互利之中,在不同的利他层次上会产生安全的效果〔13〕。

4、国际合作的方式究竟应当怎样?

新现实主义比传统现实主义的进步就在于它不忽视国际合作。它认为,在无政府状态下,国与国关系的主要形式是冲突和竞争;但是,当两国具有共同利益时,它们是可以进行合作的。新现实主义者还相信真正的国家间合作很少见,主要原因在于:“在对一份预想将获得的利润进行分配时,比方说,以二比一的比例进行分配时,其中一国就会借自己获得的不均衡的利润来推行一项新政策,力图损害对方,或使对方希望落空”〔14〕。

新现实主义在讨论国际合作时,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不要被欺骗;二是要考虑相对获益(relative gains)。在第一个问题上,新现实主义与其它理论流派没有大的分歧,但在第二个问题上分歧较大。相对获益是指:1、在国际合作中, 各国最关心的是本国相对于其他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力量对比;2、在双方都能获利的情况下如何能、 谁能争取获得最大的利益。 新现实主义在谈国际合作时还提出了绝对获益(absolute gains)的概念, 其特点是:国家关心的是本国通过与其它国家合作,与过去相比自己增进了多少;很少考虑别的国家从国际合作中得到的是比自己多还是少。在比较两种国际合作的作用时,沃尔兹认为,“在自助系统中,竞争着的各方都认为相对获益比绝对获益更为重要,当竞争削弱时,绝对利益就变得更加重要”〔15〕。

对新现实主义的合作理论,国际关系学者评价不一。有些人认为,新现实主义者所设计的国际合作方式就是要让本国在国际合作中获得最大的利益,在与其它国家交往中主要考虑的是自身而不顾别国的利益〔16〕”。新自由主义者在这场涉及国际合作方式的辩论中,一直赞成绝对获益而反对相对获益。他们提出国家在交往中,其主要目标应是尽可能地绝对获益。但美国学者约瑟夫·格里哥(Joseph M.Grieco )认为,相对获益和绝对获益是国际合作中的两种模式。人们在分析国际关系时虽然可以采用建立模式的方法。但是,单纯用模式来分析国际合作不可能把握住复杂的国际关系〔17〕。国际合作到底应采取哪种方式,是不是只有这两种方式,无论是新现实主义者还是它的批判者都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二、关于新现实主义和批判新现实主义的分析

冷战后,人们对新现实主义的批判,概括起来主要有3个方面:1、国际行为主体问题;2、国际社会状态问题;3、国际合作问题。以下分别对它们进行分析:

(一)本文认为新现实主义关于国际行为主体仍应以国家为中心的观点,一直到今天还是正确的。其主要原因可以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考察。

英国学者汉瑞德·斯布拉特(Hendrik Spruryt )在题为《国际关系中的制度选择:无政府秩序》的文章中,分析了从古到今国家仍是最主要的国际行为主体的原因。他提出的理由:首先,历史上出现的种种政治体制(如城邦、联盟等)之所以不能取代国家,是国为其内部管理和集中统一的性能逊色于国家;其次,主权国家内部管理的统一性使其在对外交往中可以有效地动员国内力量,并在国际活动中保持自己的声誉和地位;最后,主权国家在相互间关系上比其它政治实体更容易和谐一致。国家在边界划分、经济权力和外交权力问题上立场鲜明,这样反而不会引起国家之间由于权力界限不清而发生争吵,甚至关系破裂。因此,国家内外政策的和谐一致性使国家不仅能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主要行为主体,而且至今仍能保持这个地位。这是其它国际关系行为主体所不能及的,历史上曾出现的许多国际政治实体与国家相比不过是过眼烟云。

在今天的国际政治中,我们仍然不能否定国家作为主要国际关系行为主体的长期性。

世界经济的大规模迅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经济交往的日益密切,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这些都向国家提出了挑战。然而,很难断定,在近期内世界会走向全球一体化,国家从此消亡。此外,即使是在各种联盟当中,国家现今仍占据着核心地位。如不以国家为基本单位,欧洲联盟无关税同盟可言,无货币同盟可定。目前在同盟中出现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其根源不是直接出现在国界之外,而是出现在国界之内,由国内波及到国外,波及到联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长久和平”现象与国家作为主要国际行为主体也有关系。有人说,战后的和平是靠两根支柱,一是两极体制,二是核威慑。但无论是两极体系还是核威慑都与两个超极大国美苏有关。我们是否可以大胆地认为:由国家组成的国际社会更具有稳定性、预见性和规则性。相反,很难想象由多个国际组织或团体构成的国际社会,在掌握着大量核武器的情况下能保持如此持久的和平。

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发展使国家作为主要国际行为主体的观点遇到了挑战。但是,如果仔细研究一下国际组织的作用,就可以发现,除联合国和某些国际组织以外,大多数国际组织的目标专一,活动范围有限。加之这些组织的活动经费和活动宗旨都要受到国家的限制,因此它们还不可能完全取代国家而成为国际行为主体的主角。

对国家作为主要国际行为主体的挑战不仅来自国家之上,而且也来自国家之下。一些民族主义组织和地区势力正在侵蚀着国家的作用。但是,它们的目标单一、经费要靠其它国家的支持,所以影响很小。

因此,新现实主义所坚持的国家仍是唯一主要的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理论并没有过时,它能继续指导当今的国际政治。

(二)新现实主义关于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的论述并不完全错误,但它对国际社会现状的分析还存在着问题。

新现实主义把国际社会状态描绘得过于僵硬,只看到了国际社会没有最高权威的事实,看到了它的静态而没有看到它的未来变化。鲍威尔在对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下定义时提出,人们为了安全也可能组织起来建立国际秩序,他的思想是对新现实主义理论的补充。人们由此可以解释今天出现的国际经济合作、维和行动以及存在自愿建立起来的法规和原则。

新现实主义者的国家自助体系论同样存在把国际社会的变化看得过于僵硬的错误。构成主义者有关国家可以调整国家利益、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观点,以及摩瑟的利他主义理论都是对新现实主义的一种完善。它们使人感到国际社会完全可以摆脱霍布斯所形容的“国吃国”的恐怖,摆脱国家之间自私自利的残酷。这就使人对国家间关系的发展感到乐观。

当然,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学者对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的研究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构成主义者提出,国家在与其它国家交往之前没有特征、没有利益和目的。其实,国家自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为着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有着自己的对内利益和对外目标。新现实主义的批评者们有时过于偏激。

(三)在有关国际合作形式取向问题的争论中,我们很难说哪种方式一定好或一定不好,因为:

1、国际政治问题复杂万变。在一些问题上, 人们必须用相对获益的方式进行合作;而在另一些问题上(如低级政治),人们往往只能用绝对获益的方式来处理。因此,在选择国际合作的方式之前,首先应当判断合作的内容。

2、在研究国际合作时还应当分析不同的国际形势。 如在美国霸权不可一世的情况下,美国的决策者们往往非要压人一筹,利益独吞;而在美国国力较弱或下降的情况下,他们在处理与别国关系时便会采取绝对获益的方式。在历史上,美国就中国问题向列强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就可以被视为是绝对获益的模式;而在战后初期,美国对中国的政策则是相对获益的。

3、相对获益和绝对获益原则不应当被视为国际合作的原因。 并不是因为有了相对获益或绝对获益的模式,国际合作才选择了这种或那种合作方式。相反,它们是不同国际环境下,由于合作的内容不同而产生的结果。因此,沃尔兹所说的“在自助系统中,竞争着的各方都认为相对获益比绝对获益更为重要”的观点是错误的。合作者往往无法对合作的形式进行选择。

4、在当今世界,很多事情再也不那么简单、绝对,非此即彼了。 相对获益和绝对获益的合作形式亦然。一国的对外合作,很难说具有固定的模式。在同一时间不同问题上或同一问题不同时间上,往往会交替使用两种合作形式。

三、结论

冷战后的国际社会与新现实主义出现时的70年代末已经有了许多不同。但是,国际社会的基本特征没有变。新现实主义理论对国际行为主体、对国际社会状态以及国家间合作方式的论述至今仍能解释国际政治。它虽然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冲击,但是人们只是批评它,却未能拿出一种更强有力的理论去代替它。新现实主义理论目前面临的问题不是过时,而是如何补充、修正和完善。

人们最好把国际关系理论看作是一种理解国际政治的哲学假设和哲学方法,而不要把它们单纯看成是解释、预测国际关系的严谨无误的公式〔18〕。

注释:

〔1〕〔2〕肯尼思·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11页。

〔3〕Joseph M. Grieco: "Anarchy and the Limits ofCooperation: a Realist Critique of the Newest

LiberalInstitutionalism",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2, No.3,Summer 1989,P.494.

〔4〕《国际政治理论》,第104页。

〔5〕Robert J.Lieber:"Existential Realism", WashingtonQuaterly,Vol.16,No.1,Winter 1993,P.156.

〔6〕Richard Ned Lebow:" The Long Peace,the End of theCold War, and the Failure of Realism",

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Vol.48,No.2,Spring 1994.

〔7〕Robert Powell:"Anarch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Theory: the Neorealist- neoliberal Dedate", 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Vol.48,No.2,Spring 1994,P.331.

〔8〕Robert Powell:"Anarch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Theory: the Neorealist- neoliberal Dedate", 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Vol.48,No.2,Spring 1994,P.332.

〔9〕《国际政治理论》,第107—108页。

〔10 〕Jonathan Mercer:" Anarchy and Identity",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49,No.2,Spring 1995,P.232.

〔11〕同上,P.235.

〔 12 〕 Jonathan Mercer:" Anarchy and Identity",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49,No.2,Spring 1995,P.235.

〔 13 〕 Jonathan Mercer:" Anarchy and Identity",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49,No.2,Spring 1995,P.234.

〔14〕《国际政治理论》,第124页。

〔15〕同上,P.235。

〔16〕Robert Keohane:" After Hegemony" (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4),P.66.

〔17 〕Joseph M.Grieco:"Anarchy and Cooperation",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2,No.3,Summer 1988,P.487.

〔18〕Robert G.Gilpin:"The Richness of the Tradition ofPolitical Realism" in Robert O.Keohane ed. "Neorealism andIts Critic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6,P.304.


原文来源:《欧洲》(京)1997年第04期 第26-31页

进入 倪世雄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国际关系理论   新现实主义   挑战  

本文责编:liuwent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619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