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崇辉 阚亚薇: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的现代政治文化:一个动态的考察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45 次 更新时间:2015-12-02 14:26

进入专题: 国家治理   现代化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加快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的必然要求,而政治文化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政治制度内在地联系在一起,政治文化现代化本身又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不仅仅是要实现物质现代化,更要注重思想观念的现代化与物质现代化的和谐并进。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如何实现政治文化的现代化。而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就是要全面把握二者的内在联系性,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解读现代政治文化的培育。

一、政治文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之内在关联性

本文这里并不想就政治文化作专门研究,不给政治文化现代化以唯一性的概念界定,因为那样,恐力有不逮。这里试图从动态角度,结合国家治理现代化阐释现代政治文化及其构建。笔者以为,符合国家治理现代化理念,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即为现代政治文化。在政治学领域,各个学者对于政治文化的定义可谓众说纷纭,对此解释影响较大的美国学者阿尔蒙德在《比较政治体系》一文中指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1]所谓现代政治文化即指符合现代文明理念的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一个社会的某种政治文化一旦形成,必然贯穿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一个社会的政治制度、政治行为都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构建一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2],质言之,可以推动构建一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治文化就视为当代中国的现代政治文化。

1.国家治理现代化能有效推动政治文化转型

(1)政治文化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从国家治理现代化本身来看,其包含有治理结构现代化、治理功能现代化、治理制度现代化、治理方法现代化与治理运行现代化等多方面的内容。而不管哪种组成要素的现代化都需要文化现代化的支撑与辅助。同时,从现代化要义来看,其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推进国家现代化不仅仅要实现经济现代化,政治文化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日益突出。政治文化本身就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政治文化也会受到影响,其中不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必然遭到淘汰,符合时代进步的也将融合到政治文化中去。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潜移默化地推动了政治文化的发展进步。

(2)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制度保障和目标取向。从统治到管理再到治理,更加注重民主化、法治化、文明化和科学化,更加注重构建成熟且定型的制度体系。文化为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等提供其得以运行的背景;反过来,制度、社会关系或历史事件规定了文化得以显示自身的方式。[3]文化与制度都是上层建筑,但二者又有差别,它们处于上层建筑的不同级层。相对于制度而言,文化处于上层建筑的外层。所以,二者之间既有差异又有联系,但总体而言制度对文化的塑造与影响是占主要的,它在上层建筑中更有根基性,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制度架构就有什么样类型的文化。[4]可见,国家治理现代化为政治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法律的保障和制度的规定性。

2.政治文化推动或阻碍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

(1)政治文化现代化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认同资源。政治文化实现现代化,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凝聚共识,从而有利于构建一种政治认同机制。当一个社会的某种政治文化一旦发展定型,社会中的各个主体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认同这种政治文化所内含的价值观念,其政治行为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凝聚共识,只有这样,改革才会发挥出巨大的凝聚力。可见,政治文化的现代化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效用。

(2)参与型公民文化促进国家治理主体现代化。政治文化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但在这一过程中,它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积极作用已经逐渐凸显出来。现代化的政治文化要求公民的政治参与,“对个人来说,政治文化有助于调控其政治行为,并为之提供一种方向性的指导,对集体来说,它提供了保证各种体制和组织连贯运作的价值观和理性考虑的系统性结构”。[5]可以说,政治参与的程度是衡量政治文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尺。政治文化现代化有利于扩大政治参与,调节政治行为,为政府建立新的治理模式奠定基础。

二、社会转型期的政治文化:基本内涵及其表征

厘清了政治文化现代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间的关系,这是政治文化培育的前提。要想找到培育现代政治文化的有效路径,必须弄清楚在当下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的政治文化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新旧政治文化的交叠和本土外来政治文化的交融是社会转型期政治文化的基本内涵,而这种内涵借由政治参与意识的淡薄和政治参与制度的不完善得以表征,一定意义上,这宏阔上形塑了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要义。

1.交叠与杂糅:社会转型期政治文化的基本内涵

(1)新旧政治文化的交叠。随着社会的进步,政治文化的现代化也逐步建立起来,但这毕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转型过程。虽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些东西逐渐消亡甚至衰落,但其并未彻底和现代社会“断裂”开来。由于种种原因,面对新的现代政治文化的建构,我们对旧有的传统政治文化反思不够,这一方面表现在对其消极陈腐的东西批判不彻底,传统的政治文化陋习依然存在,并对现代政治文化起着一种消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对其积极健康的东西继承不充分,一些优良的政治传统被视作封建遗风漠然弃之。[6]这两个方面严重影响了现代政治文化的发展。历经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一些传统的政治文化观念早已根深蒂固,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国人普遍的政治思维方式,渗透于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当下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乃至政治行为仍有很强的影响力。随着改革进一步深化,传统政治文化的消极作用逐渐显现出来。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要求公民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而传统的政治文化强调“政治权威”“权威崇拜”,这必然导致政治自主意识的丧失,最终表现就是政治冷漠,这严重违背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初衷。

(2)本土与外来政治文化的杂糅。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全球化的潮流,西方思想文化一下涌入中国,这其中既有积极有用的,也有消极有害的。一方面,西方价值观的渗透促进并加剧了对传统的否定,将中国社会的取向从过去的束缚中全面解放出来。[7]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许多价值观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不得不说,资本主义政治文化中所内含的民主、法治、自由精神确实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的政治文明成果。但另一方面,西方的政治文化传播实质就是西方意识形态的入侵,这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消解我国政治文化的功能。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泛滥,人际关系逐渐被商品化,西方政治文化的消极影响愈来愈突出,我们必须要高度警惕。

2.内涵表征:政治参与意识的淡薄与政治参与制度的不完善

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下,“一方面,人们崇尚绝对权威,渴望得到权威的保护,以避免相互倾轧和财富被剥夺,在他们看来政治领导拥有绝对的权威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另一方面,他又畏惧这种权威,避免与猛虎般的政府权威发生摩擦。”[8]在这种矛盾的心理作用影响下,不少人形成了政治犬儒主义的价值观念。尤其是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时期,新旧体制的转轨,人们的政治心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感到不满与不安,这就严重影响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效能。如果社会有一套完整的政治参与运行机制,这种不满与不安就会降低很多。但实际情况是,我国并未形成健全的政治文化参与机制,公民的政治主体意识也有待加强。

三、培育现代政治文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构成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我国的政治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展露出来,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找出有效培育现代政治文化的路径,既是现代政治文化培育的关键所在,也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政治文化的重中之重。

1.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

培育和发展现代政治文化离不开对传统政治文化的审视,二者不能割裂而谈。政治文化本身就是在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正确处理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的关系,关键要对传统政治文化进行理性的批判,剔除糟粕,更要警惕它改头换面以新的形式出现,对于其中的消极因子,就要从根源上彻底消除,连根拔起。对于积极有用的成分,则要积极促进其与现代社会的融合,发挥其效用。

经济全球化以来,各种外来政治文化与我国的政治文化发生激烈碰撞与交锋,其中既有积极有用的,也有消极有害的,我们要学会理性批判与辨识。就其消极因子来说,西方政治文化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代言人,它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的政治文化是相冲突的,还会逐渐消解中国政治文化的认同感。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提高辨识外来文化的能力,理性对待外来文化,另一方面要靠我们齐心协力发展好本土政治文化,让这种消极因素不攻自破。就其积极因子来说,应以开放、宽容的心态对待,摈弃歧视,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积极吸收其有益成分,实现不同政治文化之间的交流互动,不断丰富现代政治文化的内涵。

2.推进政治文化社会化,增强政治主体意识

政治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公民参与的扩大[9],当参与主体的政治意识不断得到提高的时候,公民参与的扩大才有了实现的基础。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10]

政治社会化实际上就是鼓励和推动公民积极参与到政治文化之中,通过在一系列的政治实践活动中,不断增强公民的政治主体意识,从而不断增强对于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认同感。人们不再是通过想象来评价政治体制,而是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政治体制的运作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诉求。这不仅有利于现代政治文化的培育,而且有利于增强政治主体意识,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

从个体层面来说,政治文化社会化就是社会成员由一个社会人向政治文化人的转变过程。而从体系这个层面来说,就是不断改造旧有的政治文化生活使之和新的政治文化生活相适应,从而使得政治文化得以延续发展的一个过程。推进政治文化社会化必须不断拓展政治文化社会化的渠道,这也是公民参与扩大的另一个前提条件。

(1)抓好现代政治文化教育。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政治文化必须实现现代化的转型任务,首先必须做到政治思想的变革,这就要求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现代科学理论对公民进行广泛而持久的现代政治文化教育,这种普遍性的教育要有目的有方向地去实施。首先,要着重对我国的党员干部、政治官员进行学习教育,认真总结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找寻解决方法,树立正确的政治文化思想,做好全国人民政治文化观念转型的典范与表率。其次,现代政治文化教育要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走进百姓心中,抓好公民的政治文化教育。只有培育好普通百姓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才有可能提高他们的政治参与能力。再次,要抓好青少年政治文化教育。青少年是国家发展的新生力量,要以学校和家庭为主要场所,努力营造开放的政治生态环境,使他们牢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崭新的政治文化观念,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2)建立双向信息传播渠道。加快现代政治文化的发展,要扩大信息受众,形成双向传播渠道,交互传递政治文化信息。要不断优化传统的传播媒介,如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要加大教育改革和建设的力度,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学校和家庭教育,使两者建立互动教育,形成双向的信息传播渠道。另者要优化大众传播媒介,尤其要注重网络的作用。网络的发展对政治文化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对公民的政治主体意识产生重大影响。

3.加强法治与民主,培育政治文化的保障要件

法治与民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衡量标准,但法治与民主在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发展得并不是很完善,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政治文化的发展都要不断加强法治与民主,这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我们应在积极借鉴吸收国际上的有益经验的基础之上,结合本土特色,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政治文化。“法治”从形式上讲,国家不仅通过法来管理社会,而且它本身为法所支配。[11]法治的发展,使得人人平等,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公民在政治文化实践中都是平等的主体,可以依法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表达自己的诉求。

目前,公民的政治参与制度还不是很完善,一方面要创新公民政治参与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度,更为重要的是要健全政治文化参与机制,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行政复议制度、选举制度、听证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等,加强政治文化参与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以现代化的制度为支撑,实现政府与公民参与的双向互动。

四、结语

政治文化的现代性是难以把握的存在。本文试图指出,可以推动构建一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治文化就视为当代中国的现代政治文化。对当代中国现代政治文化的把握自然需要基于动态的角度开展,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推进政治文化社会化,增强政治主体意识,发挥法治与民主的制度保障功能,最终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参考文献:

[1][美]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2]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J].求是,2014,(1).

[3]P.R.Moody, Jr., Trends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J]. The China

Quarterly,  September 1994, p.740.

[4]丁志刚,董洪乐.现代政治文化与民族国家治理[J].新疆社会科学,2012,(1).

[5][美]奇尔科特.比较政治学理论——新范式的探索[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240.

[6]范晓燕. 传统政治文化的价值意义及现代转换[J].学海,2001,(5).

[7][美]汤森,沃马克.中国政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55.

[8]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

[9][美]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10]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1]田小平.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及其现代化的目标定位[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4,(3).

    进入专题: 国家治理   现代化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4603.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吉林工商学院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作者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