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剑:用五大发展理念指导2022年冬奥会筹办

——写在2022冬奥组委成立之前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16 次 更新时间:2015-11-26 10:11

进入专题: 冬奥会  

陈剑 (进入专栏)  


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投票决定,将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交给北京。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时间致信中国申办冬奥会代表团表示热烈祝贺。习近平在贺信中提出“把2022年冬奥会办成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才能够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呢?我们又如何定义“精彩、非凡、卓越”的含义呢?2022冬奥组委即将成立,笔者以为,中共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可以作为筹办2022年冬奥会的指导思想,从中可以找到如何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冬奥会锁匙。


一.2022冬奥会的四个维度

要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需要了解我们举办冬奥运会的四个维度。这四个维度,实际就是四个限定条件。

(一)冬奥会已不需要附加更多奥运以外因素

2008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办获得了巨大成功。国际奥委会用“无与伦比”称赞这一届奥运会。

二0二二年冬奥会不同于2008年奥运会。2008年奥运会,笔者在2008年奥运会举办之时接受新华社记者集体采访的回答是,这是一百多年奥运会历史上中国人第一次举办的奥运会;是自1840年以来的一百多年来积贫积弱中国体现自身实力的奥运会,也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展示自身成人礼的一届奥运会。因而这届奥运会就附加了奥运会以外的一些因素。这可以理解,也十分正常。亚洲国家,如日本1964年东京奥运会、韩国1988年汉城奥运会,都是第一次举办奥运会,也都附加了更多奥运会以外的因素。中国借奥运会举办之机,展示自身的发展实力和改革开放的形象,展示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展示一个崛起的中国要为人类和平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应当得到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2022年冬奥会,距离2008年北京奥运会又过去了14年。这是崛起的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的14年。中国的迅速崛起,改变了世界经济和政治版图。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经济总量占了全球八分之一以上,并直逼世界第一大国美国,中国已经向全球充分展示了自身实力。中国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从来没有如今天这样高昂,中国已经不需要在冬奥会上附加更多体育以外的因素。因而以平常心办一届常态的冬奥会,就成为这届冬奥会的必然选择。

(二)公民意识的提升

现代国家,公民作为纳税人,公民纳税意识如何,体现了公民意识和责任。不同于2008年奥运会,其支持率高达99.9%,2022年冬奥会,官方给出的统计数据是92%的支持率。不能认为其余8%都反对,但至少是不支持。为什么不支持,一个重要因素是质疑政府的奥运投入是否合算,是否有必要。8%是什么含义,意味着至少有一亿以上的中国人是不支持办冬奥会的。这与2008年奥运会的支持度形成一定落差。而这种落差,实际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反映了中国公民意识,特别是公民纳税人意识的提升。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现代国家,政府的投入,应当受到纳税人的监督。政府如果将大量投资投入到大型奥运赛事,就有一个投入产出的效益问题,即投入是否划算的问题。

(三)国际奥委会的改革方向

2014年12月国际奥委会通过了《奥林匹克2020议程》。这是国际奥委会一个重大改革方案。40条改革方案中,其中重要一条便是提倡节俭申办奥运,改进奥运会申办流程,让申办城市提出一个能兼顾体育、经济、社会及环境等长远规划的申办计划。国际奥委会的这一改革方案,实际是基于国际社会对国际奥委会改革的要求。因为奥运会承办,涉及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场馆建设等一系列的资金投入,由于数额巨大,已经使得一些国家对奥运会承办需要投入巨额费用望而却步。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过程也反映了这个变化。从最初8个国家的申办,到最后只有中国和哈萨克两个国家角逐。国际奥委会的改革,正是基于上述背景。而节俭办奥运,正是国际奥委会改革的基本内容之一。

(四)北京申办冬奥会的三大理念

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报告体现的“以运动员为中心、可持续发展、节俭办奥”三大理念,北京的三大理念与国际奥委会改革保持步调高度一致。

北京市领导在7月31日的国际奥委会申办陈述中表态,“如果北京举办2022年冬奥会,将秉持以运动员为中心的理念,提供全方位、高水平的服务,促进每个运动员达到最佳竞技状态。北京将把冬奥会申办筹办与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树立奥林匹克运动与城市互动发展、共赢发展的典范,创造更多积极、持久的奥运遗产,更好地惠及公众。北京将在保障冬奥会成功举办的基础上,通过充分市场化运作、合理设置场馆和活动标准、精心编制和严格执行预算等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办赛成本”。北京的申办陈述报告,向国际奥委会重申的上述理念,实际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

上述四个维度实际是2022年冬奥会举办的的限定条件。我们只能在此限度内,通过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和社会的积极性,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


二.创新办冬奥

上述四个限定条件,为2022年冬奥会的筹办指明了方向。而中共18届5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则对筹办2022年冬奥会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一) 把创新贯穿在筹办的一切工作中

党的18届5 中全会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冬奥会的筹办也同样应当把创新贯穿在筹办的一切工作中。

如何在奥运会筹办过程中体现创新呢?创新与思想解放密切相关。只有推动思想解放,让思想插上自由的翅膀,冬奥会的举办才有可能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例如,可否将冬奥会的赛事筹办工作交给一个赛事运营中心主办。也就是在2022年冬奥组委之下,成立冬奥会赛事运营机构。这个赛事运营机构,即赛事运营中心,其组成人员应包括国家体育总局所属的奥林匹克的事务官员指导具体赛事,成员也应包括国有企业和一些大型民营企业的企业负责人。冬奥组委提出原则要求,监督赛事运营中心完成各项规定动作。

再比如,如何体现“精彩、非凡、卓越”,冬奥会的开、闭幕式至为关键。但通过大量的资金投入,即使华美,如果不符合节俭、可持续要求,也不是我们所需要的“精彩、非凡、卓越”。花钱少,投入小,同时又能够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反映主办城市北京、张家口悠久文化,等等,只有符合上述条件,才可以纳入“精彩、非凡、卓越”范畴。在筹办冬奥会过程中,可以通过社会招标,在全社会招标开、闭幕式创意理念,通过对开、闭幕式创意理念的讨论,以吸引社会的关注,最终由冬奥会创作团队吸收开、闭幕式创意理念的精华,由赛事运营中心,向世人展示冬奥会开、闭幕式精彩内容。

(二) 创新冬奥组委机构设置和人员的组成

创新办冬奥,重要的是创新冬奥组委机构设置和人员的组成。

首先是冬奥运会组织机构规模不宜过大。规模过大,大量的人员开支纳入运营成本,既难以体现节俭办奥运的精神,也不利于效率的提升。

其次是人员组成的优化。冬奥组委是一个临时性的赛事机构,而不是官僚机构,因而并不需要完全比照政府架构来设置。机构设置需要层级分明,这样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和效率的提升,但工作人员的级别设置应当创新,不需要十分严格。冬奥组委工作人员的组成,应当是因事设人。冬奥组委的中高层岗位设置并不一定需要相应级别的官员担任。而应当是一个开放的机构,通过选聘上岗。谁有本事谁上,而不是一岗固定七年或更长。一般性的岗位的人选可以是官员,也可以是学者、企业人士、寻找就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有一技之长的志愿者,等等。岗位的人员选择只有一个标准,有利于筹办工作的顺利推进。

最后是冬奥组委不同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冬奥会筹办面临着地理空间布局和组织机构设置等多重挑战。机构设置需要明细,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应当是十分明晰的。但部门与部门之间或许有一些边界可能是相互交融的,属于模糊地段。对模糊地段工作,就需要沟通协调,明确各自分工,才能确保组委会运行的效率和赛事顺利推行。


三.协调办冬奥

协调发展对筹办2022年冬奥会有着重要意义。冬奥运会的主办方是国际奥委会,各单项国际体育组织对具体项目有业务指导职责。冬奥运会主办地是北京、河北。三个比赛地点,包括北京延庆区、朝阳区和河北张家口崇礼县。负责冬奥会筹办机构包括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残联、北京市和河北省。因而,冬奥组委成立后,既要与国际奥委会保持密切沟通,也需要协调各单项国际体育组织,同时需要协调上述诸多中央和地方机构,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冬奥会的顺利举办。而协调目的应当是,节俭、简练和高效。而不是相互扯皮、拖延等。

(一)做好与国际奥委会和各单项体育组织的协调

冬奥会组织工作需要得到国际奥委会和各单项国际体育组织的指导。因而,需要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例如,北京2022申办报告提出了很多承诺,比如带动3亿人上冰雪的宏大规划。如何兑现这些承诺,并通过制定详尽规划和具体行动加以逐步实施,需要与国际奥委会沟通,以加深对这些承诺的理解。再比如,赛事管理是冬奥组委的核心工作,冬奥组委会需要制定详尽的赛事规划,特别是重大事项流程的制定等,而这些都需要与国际奥委会和各单项体育组织的沟通,得到其认可等。

(二)做好与国内各机构和组织的协调

冬奥组委会也面临着与国内各种机构的大量繁复的沟通问题,比如国家各部委、城市政府、体育行政主管部门、相关社会团体、赞助商等。冬奥组委与这些不同机构的沟通,不但需要法律方面的正式关系,还需要软性而灵活的公关手段。处理好与这些不同机构的沟通问题,对于一届成功的冬奥会不可或缺。

(三)做好与参与奥运会市场开发的企业与团体的沟通协调

冬奥会的筹办工作涉及面广,工作繁杂。在筹办过程中,冬奥组委还需要协调参与奥运会市场开发的政府所属的国有企业、官方的人民团体和民间团体的工作开展。冬奥会的市场开发十分重要。中国大型国有企业如果参与冬奥会的市场,它们应当有很好的市场开发规划和企业的营销计划,这样企业的市场开发行为才有可能物有所值。为此,在市场开发过程中,冬奥组委应当对大型国有企业参与市场开发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协调其开发行为,以提升市场开发的质量,降低企业参与市场开发的风险。这同样也是节俭办奥运的重要内容。

要做好协调工作,冬奥组委自身的运营方式十分重要。例如,2022年冬奥会的雪上项目,大部分集中在河北张家口的崇礼县。因而,在崇礼的冬奥会的赛事运营机构,如果本着简练的要求,就应当以张家口为主。在河北省省会石家庄也需要设立一个协调机构,但由于赛事运营工作是在崇礼县,因而河北的协调机构应当归口崇礼赛事运营机构,而不是将权力集中在河北省。这样,可能更有利于效率的提升。

协调发展,一个重要内容是对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保护的协调。2008年奥运会,北京奥组委与国际奥委会密切合作,对推动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国人的知识产权意识,特别是奥林匹克知识产权意识有重要意义。但2008年奥运会,在肯定其提升国人知识产权意识的同时,似乎也有一些需要反思的内容。即在公益性领域,对知识产权的过渡保护。这带来的问题是,不利于奥林匹克精神的弘扬。例如,为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而在一些社区、学校开展的一些公益活动,虽然也涉及奥林匹克的五环旗和会徽等内容的使用,但由于活动本身是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而非赢利,对此类公益类活动就应当给予大力支持,而非想方设法的进行限制。


四.绿色办冬奥

绿色发展理念对冬奥会的筹办也有重要意义。国际奥委会2014年提出2020行动计划,北京在陈述2022年冬奥会提出的三大发展理念,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绿色发展理论高度吻合。

中共中央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指出,“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绿色惠民,和谐共生,应当成为2022年冬奥会筹办的重要指导思想。

为推进绿色发展,2022年冬奥会的筹办,主要有以下一些内容:

(一)冬奥会场馆的规划建设必须体现绿色发展

历届冬奥会的举办过程中,由于雪上项目完全在野外,在场地建设过程中,如何适应雪上项目的需要建设好比赛场地同时又要保护好周边的生态环境而不致带来对周边环境的破坏,一直是国际奥委会十分关注的问题。2022年冬奥会,雪上项目分别设置在张家口的崇礼县和北京的延庆区,在制定雪上项目的场地规划中,如何建造高质量的滑雪场地而不致对周边环境带来破坏,无疑是考验能否将可持续性发展理念真正落实在行动上关键环节。

(二)冬奥会的场馆建设应将绿色低碳作为重要发展方向

2022年冬奥会将在北京、延庆、张家口3个赛区布局场馆,共计25个场馆,其中,竞赛场馆12个,非竞赛场馆13个。在场馆建设中,相当部分是属于改造,部分发球新建。无论新建或改造,冬奥会的场馆建设都应将绿色低碳作为重要发展方向。

(三)产业结构调整也应当将绿色发展作为重要发展方向

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奥成功,需要对张家口城市进行精准定位。笔者的定位是,中国北方绿色休闲城市。这其中关键词,一是绿色,二是休闲。张家口城市定位主要基于以下理由:张家口自身的生态和绿色优势,绿色发展已成为张家口当下发展主线,并契合了周边巨大的市场需求。绿色发展,完全符合张家口城市发展方向,其产业支撑也应当集中在绿色低碳领域。这主要包括以下一些产业,观光农业在内的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环保产业,健康养生产业,体育产业,包含网络经济产业、通讯产业、教育、文化、广电、卫生等在内的数字产业,又称第四产业。而上述六大产业,由于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因而有着持续增长的潜力。


五.开放办冬奥

举办2022年冬奥会本身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结果。2022年冬奥会的主办方是国际奥委会,需要遵循国际奥委会的规则与惯例,这需要进一步开放才能做到。这需要进一步提升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发展环境,提升政府运营的透明度和效率,等等。

在对外开放的同时,也需要对内开放。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对内开放在更具有重要意义。对内开放,重要的是向市场开放和社会开放。

“凡是市场能够做到的,交给市场;凡是社会能够做到的,交给社会”。这是李克强总理上任之初提出的“两个凡是”。而“两个凡是”的核心思想是释放市场和社会的活力。

对各国举办奥运会历史进行分析,冬奥会的大量筹办工作完全可以交给民营企业和民间社会组织承担。就现行中国体制架构进行分析,主办冬奥会这类的国际重大活动,当然需要政府主导。通过政府主导同,集聚社会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可以保证冬奥会举办的方向正确,避免出现重大失误。问题是,政府主导是有边界的,并不需要将大量具体事务也由自己承担。大量事务性工作是可以交给市场和社会的,通过释放市场和社会的活力,以提升整体效益,推进中国开放的整体步伐。

(一) 向市场开放

向市场开放,就是要在公平公正公开的条件下,让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也就是更多更好的发挥民营企业的作用。2022年冬奥会的筹办需要大量投资,而诸多投资有些是有回报的,有回报的投资就应当向民营企业开放,由民营企业承办这些工作。例如,奥运期间,大量运动员聚集需要建造运动员村。奥运会之后,这些运动员村就可以向市场和社会销售,政府可以租用奥运村而在奥运会之后将奥运村还给开发商,由开发商向社会销售。因而,建造奥运村这类事,就可以向市场开放,让民营企业承办这些工作。此外,一些回报少而需要投资较大的领域也可以动员民营企业参与,政府给予适当补贴以维持企业的基本的产出平衡。例如,冬奥会一些雪上项目建设。如果完全政府投入,投入额度大而赛后难以很好运营。动员民营企业参与,组委会给予适当补助,赛后的运营也交给民营企业,以提升民营企业参与积极性,组委会投入也可以大大减少。

(二) 向社会开放

向社会开放,就是向民间的社会组织的开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些民间社会组织扮演了重要角色,承担了重要任务,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顺利举办做出了贡献。我会的前身,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在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就曾得到当时分管奥运会的领导习近平同志的“让民间社会组织发挥作用”的批示,北京奥组委按照习近平同志的批示,在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通过组织举办奥运经济新闻发布会而发挥了积极作用。2022年冬奥会,应当将更多的筹办工作交给民间社会组织承办,组委会向社会招标,通过购买社会服务,将大量工作转交给民间社会组织,既可减轻组委会的工作压力,也可释放社会的巨大活力。此外,奥运期间志愿者队伍的组成,也可以将这项工作交给民间社会组织承办,使志愿者队伍真正做到名实相符。对近年来各种大型活动志愿者队伍组成进行分析,官方所属的人民团体组织的志愿者队伍,与民间组织的志愿者队伍有很大区别的。人民团体组织志愿者队伍,其中的巨大支出,与节俭办赛的理念是有冲突的。


六.共享办冬奥

2022年冬奥会的承办也应当体现共享发展理念。北京携手张家口举办冬奥会,举办地点包括崇礼、延庆等。张家口作为中国的一个欠发达地区,虽然与北京为邻,但其贫困程度令人难以想象。直至2014年,张家口的17个区县还有10个国家级贫困县。因而,通过冬奥会的筹办,推进共享发展,实施脱贫攻坚。对张家口的贫困县,应当在2020年前全部脱贫。

按照中共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要求,“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扶贫搬迁,对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实行生态保护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对因病致贫的提供医疗救助保障。实行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衔接,对贫困人口应保尽保。”通过冬奥会的筹办,缩短张家口与北京发展的整体距离。同时也应推动北京延庆区的发展,缩短延庆山区与北京市区的距离,应当是共享办冬奥的重要内容。

让张家口乃至北京周边地区共享冬奥会发展成果,严格说,这不是冬奥组委的工作内容。在很大程度上,这项工作应当属京张两地市委市政府考虑的内容,即如何借奥运会举办之机,推动京张两地整体发展迈上新台阶。这与少附加奥运会以外的因素也不矛盾。奥运经济作为一种注意力经济,借助全球关注,推动城市发展,则是所有奥运会主办城市共同关心的话题。因而,虽然冬奥组委本身没有这项职责,但在筹办过程中,如何最大程度体现共享发展理念,推动京张两地整体发展,特别是张家口所属的贫困县和北京延庆区的发展,则是在设置冬奥组委时就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作者为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会长,京张冬奥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进入 陈剑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冬奥会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4319.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