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涌:中国企业家要为蔑视穷人付出代价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741 次 更新时间:2006-04-09 10:06

进入专题: 企业家  

薛涌  

由于政府和企业被这种富人文化所笼罩,对小民百姓的生活指手划脚、管得严严实实,中国本土的生活方式就失去了创造力。美国的工厂今天做什么,我们明天就把人家已经懒得做的过时产品接过来。这还能有出息吗?眼睛越是盯着富人,我们就越看不起穷人,低估穷人的才智。我过去就曾指出过,我们的大学,只看分数,根本没有意识到,一些穷学生尽管分数低些,但对穷人的生活更有理解力。以后进了企业,在帮助开发针对穷人的市场方面,有极大的优势。而我们正在大量浪费这样的人才。

房地产大亨任志强公开说他就不该给穷人盖房。此言虽然引起公愤,但许多人普遍认为他不过是讲了一句“可恶的真话”。其实,这句话,不仅描述的是房地产,而且也概括了大部分中国企业家的心态:穷人手里有什么钱好赚的?要发财,还得伺候富人。我们这几年搞的,实际上是富人经济。就连缝鞋做袜子这类最低端的产业,也是瞄准发达国家的市场。这确实给一些企业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利润。但是,很少有人意识到,这种富人经济正在腐蚀中国的整体竞争力。

我在《中国不能永远为世界打工》一书中提出的一个核心观念,就是生活方式的发展直接塑造着经济的创造力。中国富人的生活方式,实际上就是在模仿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人家开车,他们也开车。人家住独门独院,他们也住。这种生活方式的模仿,必然带来经济上的模仿,最后总处于一种跟着人家屁股后面走的状态。因为这种生活方式毕竟是人家的。而企业是否能够创新,是否能够占领市场,就看谁能及时捕捉这种生活方式的变化,并为之提供产品。在这方面,美国的企业总是比我们近水楼台,领先一步。比如汽车文化,本是美国生活方式中的核心部分,美国人了解得最透。我们充其量只能效颦而已。比如前几年人家流行SUV越野车,过几年中国跟着模仿起来。如今,美国又流行混合型节能车,而且发展出了技术(这方面对美国生活方式了如指掌的日本厂家贡献尤大),我们这里则还在禁小排放量车型。总之,我们要是这样跟着人家屁股后面亦步亦趋,就永远无法领先市场一步、发展出具有垄断性利润的技术和产品,只能等着人家把一些相对过时、无法获得垄断利润的东西“外包”给我们。SUV在中国有人气之时,在美国则开始卖不出去了。我们这样跟着模仿,常常发展一些“撞墙产品”,最多有几年钱好赚。

我们为什么不想一想怎么为中国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提供产品?中国有13亿人口,8亿农民,大部分是穷人。穷人兜里没有钱,但也得消费,人数一多,市场规模就不小。更重要的是,他们早晚会渐渐富裕起来。西方发达国家不管有多少技术优势,中国底层的这种生活方式是离他们最远的,他们对之缺乏理解力,即使有领先的技术也很难及时为之提供产品。我们中国的厂家,在这方面真正是近水楼台。为什么不利用这样的优势,占有这一潜在的市场呢?

可惜,我们的富人经济,已经培养了富人文化。大家都像任志强那样对穷人嗤之以鼻,眼睛全盯着富人需要什么,甚至以富人的标准,给穷人的生活定规矩。比如,某个城市领导看着满街低档的出租车不够风光,觉得影响城市形象,竟一纸命令,把低档出租车禁了,全换成豪华型。小排放量车型,则又是一个例子。虽然近来各地陆续解禁,但对于电动自行车,有许多地方还是禁的。为什么?许多地方政府骨子里的概念还是:人家发达国家没有,这东西就落后;老百姓愚昧,就知道胡来,不管就乱了套。其实,电动自行车恐怕是最适合中国人目前的生活方式的交通工具。许多人上班要一个多小时,公共交通总是堵;自行车虽然灵活,但一个多小时的旅行未免让人精疲力竭。电动自行车正是一个两全的解决方案。而这又是一个庞大的市场。中国企业,对这种骑自行车上班购物的生活方式理解最深,设计的产品容易合乎需求,占领这个市场的可能性最大。不仅如此,电动自行车的发展还会刺激对小型充电电池的开发。因为电池的效率,关系到这种自行车的速度、负载量和行驶距离。而电池技术的突破,可能给节能技术带来跃进,带动中国其他相关工业领域(包括汽车业)的发展。弄好了我们就会有几张王牌和人家竞争。但是,许多地方政府,却以富人的文化观禁了这种产品的使用。中国的企业还有什么发展的空间呢?

由于政府和企业被这种富人文化所笼罩,对小民百姓的生活指手划脚、管得严严实实,中国本土的生活方式就失去了创造力。美国的工厂今天做什么,我们明天就把人家已经懒得做的过时产品接过来。这还能有出息吗?眼睛越是盯着富人,我们就越看不起穷人,低估穷人的才智。我过去就曾指出过,我们的大学,只看分数,根本没有意识到,一些穷学生尽管分数低些,但对穷人的生活更有理解力。以后进了企业,在帮助开发针对穷人的市场方面,有极大的优势。而我们正在大量浪费这样的人才。

不立足于本国大多数老百姓的生活方式的经济,很可能就是一个泡沫经济。如果我们现在还不正视穷人的需求、发展为穷人服务的产品,我们就会为我们的富人文化付出惨重的代价。(南方都市报)

    进入专题: 企业家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367.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