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公众号|微博|手机版

进入专题: 生态社会主义
5.生态社会主义的斗争策略和远景规划都带有一定的空想色彩
生态社会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虽然切中要害,但是在现实斗争设计和对资本主义替代方案的规划方面又比较抽象。以克沃尔为例,他在对未来社会主义设计中可以算作生态社会主义阵营中最为激进的了。然而,他主张将媒体工人作为生态社会主义革命的依靠力量,“媒体工人可以通过互联网建立一个符合生态社会主义特征的抵抗全球化运动的独立媒体中心”[20],把希望寄托在类似于“萨帕塔社区、基维斯塔社区、独立媒体中心、全球农场主政治联盟、教师协会、社区信用社以及类似兄弟会的组织等等”[21]之上;对于变革的近期目标,克沃尔的观点是,先发展一些具有自治色彩的社区组织,逐渐实现这些自治社区之间的联合,并扩展至全世界的范围,联合起来对抗资本主义的镇压。这些观点的空想性是显而易见的。
四、生态社会主义的启示
1.生态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本质、振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进入21世纪以来,以新自由主义为圭臬的资本主义全球化运动,表面上打着“自由民主”的旗号,但实际上给世界各国人民,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的只有灾难。生态社会主义者雄辩地指出,资本主义不仅是全球经济社会危机的始作俑者,更是全球生态危机的元凶。许多生态社会主义者都喜欢引用“要么生态社会主义,要么走向蛮荒”这句话,说的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以及蔓延全球的生态帝国主义,使资本主义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将彻底摧毁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生态社会主义思想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无论是经济危机还是生态危机,资本家阶级总是会将危机的代价转嫁于劳动者阶级、全球的北方(发达国家)总会把危机的代价转嫁于全球的南方(发展中国家),由气候变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所产生的生态难民总是那些落后国家的穷人。生态社会主义运动积极谋求与全球反资本主义的左翼运动、第三世界争取实现社会主义的民族运动、全世界的反全球化运动的联合,力图打造新世纪反抗资本主义最广泛的人民统一战线,这些思路对于我们振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而言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我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较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些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方面具有必要性与可能性。就必要性而言,由于经济主体的多样化以及市场竞争的需要,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唯利是图、不计社会成本与生态环境成本的经济主体和经济活动,对我国的环境质量造成损害;同时,由于我国传统上延续了苏联注重重工业的发展模式,资源缺口较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逐渐转向为出口导向拉动,成为世界产品的加工厂,从而加重了资源的耗费和环境污染,这些实际情况促使我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战略决策。就可能性而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实行公有制为主导,正如生态社会主义所主张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彻底对抗生态危机的根本所在,我国具备这个基本前提,为建成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奠定了基础。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能够采取有力措施遏制环境危机的蔓延,这也是许多国外的有识之士对中国治理污染和改善环境抱有乐观预期的原因所在。
具体而言,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启示有以下几点:首先,我们必须坚定地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根本所在;其次,我们应该抵制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再次,我们应该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同时,切实注重保护和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场所的生态环境,认识到给人民群众提供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最后,我国要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尤其是在与第三世界国家进行的经济合作项目中,切实注重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切实做到不转嫁生态环境代价,同时积极支持第三世界人民争取生态正义与社会正义的反资本主义运动。与此同时,我国应该广泛参与世界范围的生态环境项目合作,积极为全球生态改善作出贡献。
注释:
[1]Ian Angus,Three Meanings of Ecosocialism,http://www.internationalviewpoint.org/spip.php?article1366.
[2]Ian Angus,Australian Socialists Debate Ecosocialism,http://climateandcapitalism.com/2011/12/13/australian-socialists-debate-ecosocialism/.
[3][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美]布莱特·克拉克:《星球危机》,张永红译,《国外理论动态》2013年第3期。
[4]张新宁:《经济危机与生态危机交困中的资本主义——2013年纽约全球左翼论坛综述》,《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年第10期。
[5]郑颖:《2013年全球“左翼论坛”综述》,《国外书刊信息》2013年第7期。
[6]Chris Williams,Ecology and Socialism,Chicago:Haymarket Books,2010,p.230.
[7]Bernard Rioux,Michael L?wy,It is necessary to propose a radical,anti-systemic,anti-capitalist alternative,ecosocialism,http://www.internationalviewpoint.org/spip.php?article2965.
[8]Ian Angus,Three Meanings of Ecosocialism,http://www.internationalviewpoint.org/spip.php?article1366.
[9]郑颖:《2013年全球“左翼论坛”综述》,《国外书刊信息》2013年第7期。
[10]郑颖:《2013年全球“左翼论坛”综述》,《国外书刊信息》2013年第7期。
[11]European Left Congress Calls for Ecosocialism,http://climateandcapitalism.com/2013/12/15/european-left-congress-calls-ecosocialism/.
[12]Bernard Rioux,Michael L?wy,It is necessary to propose a radical,anti-systemic,anti-capitalist alternative:ecosocialism,http://www.internationalviewpoint.org/spip.php?article2965.
[13]《贝伦生态社会主义宣言》,聂长久译,《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0年第2期。
[14]Chris Williams,Ecology and Socialism,Chicago:Haymarket Books,2010,pp.163-167.
[15]刘仁胜:《生态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106页。
[16]Michael L?wy,What Is Ecosocialism?,Translated by Eric Canepa,Capitalism,Nature,Socialism,Vol.16,June 2005,p.18.
[17]《贝伦生态社会主义宣言》,聂长久译,《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0年第2期。
[18]参见刘仁胜:《生态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三章。
[19]Martin Empson,Land and Labour,Marxism,Ecology and Human History,London:Bookmarks Publications,2014,p.296.
[20]刘仁胜:《生态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110页。
[21]刘仁胜:《生态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114页。
参考文献:
[1]刘仁胜:《生态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
[2]郇庆治主编:《重建现代文明的根基:生态社会主义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3]时青昊:《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生态社会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4]徐艳梅:《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张剑,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国外部国外左翼思想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博士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京)2015年第20154期
进入专题: 生态社会主义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93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