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趣谈日本“怪现象”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49 次 更新时间:2015-11-06 14:58

进入专题: 日本社会   人性化  

秦晋  

最近去日本旅游一趟,6天时间的走马观花,除了所见所闻,还发现了几个匪夷所思的“怪现象”。

乌鸦奉为“神鸟”

在中国,羽毛漆黑、叫声难听的乌鸦常常是厄运的代名词,乌鸦的啼叫更被视为是凶兆,乌鸦被国人认为是大不祥之鸟。但在日本,乌鸦却一改不祥之鸟的丑陋形象,被日本人作为吉祥之鸟所信奉。干脆说乌鸦是日本的国鸟也不过分。因为不管是在繁华的东京,还是偏僻的乡村,都能看见乌鸦的身影或听见“呱呱”的叫声。

据说日本人对乌鸦的尊敬,可以追溯到日本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日本古籍书上曾记载,距今约2664年,天皇神武天皇从宫崎县一带东征奈良县,一路激战,到了和歌山县熊野一带的山林,获天神派来的一只乌鸦做武术指导,顺利建立了朝廷。这只乌鸦有3只脚,被称为“八咫鸟”。

乌鸦曾作为日本足球代表队的象征。日本足球协会采用“八咫乌”图案当作会徽,参加世界杯足球赛的日本队员的球衣上就绣着“八咫乌”,这“八咫乌”不是别的,就是一只三脚的乌鸦。由此可见乌鸦在日本的地位是无与伦比的。

据说日本乌鸦的智商非常高,栖身在东京闹市区的乌鸦会从垃圾袋里翻找吃的。前些年就有一篇文章,说的是东京繁华街区的大树上歇着一只羽毛漆黑的乌鸦。它从街边的垃圾箱里拣出丢弃的核桃后,就扔在马路中间,待汽车轧过后,飞下来吃现成的。

此外,在日本的很多字典里,查“乌鸦”词条,都会出现乌鸦反哺的故事。乌鸦反哺父母的这份孝心感动着许许多多日本人,他们都以乌鸦反哺为例教育自己的儿女。因此,在日本儿童的看来,乌鸦是最可爱的鸟。他们放学后,都会唱着《七只小乌鸦》的童谣和乌鸦一起回家。

可是,对于中国游客来说,还是对乌鸦有本能的反感,尤其不愿听到乌鸦的叫声,固执地认为那是不祥之声,会倒霉运的。

行人靠左行走

行人靠右行走,是我们从小接受到的交通教育。可是到了日本,导游却要我们靠左行走。虽不时善意提醒,但习俗难改,我们还是时不时会走到了街道右侧。

据说日本行人靠左行走的规矩,是受英国的影响。英国为什么要靠左行呢?从起源上看,靠左行是欧洲的古制。据记载,罗马教皇卜尼法八世在1300年举行第一个基督教庆典时,命令所有赴罗马的朝圣者均须靠左行。在当时,靠左行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一般人都是右手便利,如果靠左行,右手就永远处于外侧。这样,不论是拔剑自卫,还是干其他的事,左行都比右行方便些。另外,当时人们的交通工具是马,而上下马必须在左边,左边的马路边上造了一些马石,人们踩石上马便可疾奔而去。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从英国引进了交通法规,因此也是靠左行驶,这一规则在1924年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

还有一种说法,在幕府时代的日本,由于武士通常是在身体左侧携带佩刀,用右手持刀战斗,因此也形成了靠道路左侧行走的习惯。

实际上,近代中国也曾有过行人、车辆靠左行的交通规定。鸦片战争后,国门洞开。受英国影响,我国的汽车、畜力车和人力车,都为左侧通行。八年抗战中,美式汽车大量涌进中国,其方向盘、灯光装置,只适用右侧行驶,若继续靠左侧通行必须进行改造,改装费是车价的五分之一。当时国家经济拮据,故国民政府运输管理局作出决定,自1946年元月1日零时起,全国一律实行车辆靠右行驶,相沿至今。

拖鞋不分左右

穿鞋分左右脚,是三岁小孩都晓得的道理。鞋子穿反了,肯定脚是不舒服的,他人看见也是怪怪的。

进入日本宾馆,照例脱下鞋子,换上房间备好的拖鞋。几天下来,竟然发现日本宾馆的拖鞋是不分左右脚的。穿着也没有不舒服的感觉。

为什么日本宾馆的拖鞋不分左右脚,好奇的我就向导游请教。导游是东北人,来日本有16年了。他对日本的风俗习惯比较了解,对日本宾馆拖鞋不分左右脚讲了这样一则故事:日本是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当地震发生时,大家伙儿都会在第一时间里冲出家门避难。有一年,神户发生大地震。一家旅馆住了一家人。当时旅馆里配备的是木屐。慌乱中,那家的老人就是因为把时间浪费在穿木屐上,没有能及时逃出,被砸死在房间里。他的孩子非常伤心,为了不再发生这样的悲剧,就设计了不分左右脚的拖鞋。如今日本各个宾馆酒店配备的拖鞋,都是不分左右脚的。拖鞋设计合理,穿着也没有异样感。

细节决定成败。日本在拖鞋的设计上,不分左右脚,充分考虑地震来临时逃生的需要,打破常规,体现了人性化的一面。这倒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秦晋)






    进入专题: 日本社会   人性化  

本文责编:chenhaoche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笔会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3516.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共识网,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