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乘旦:还“西方文明”一个真实的面貌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958 次 更新时间:2015-10-21 17:38

进入专题: 西方文化  

钱乘旦 (进入专栏)  


《西方那一块土》这本书,是我近年开设的“西方文化通论”课程讲稿结集。主题集中在“西方文化”的特点是什么、精髓何在,“西方文化”建立在什么样的人生哲学和宇宙观念之上,它会怎样观察和处理问题,如今表现为何种形态、为什么是这种形态?诸如此类。深层的问题更重要,如果我们只了解一些表面现象,而不明白“西方文化”的观念与指向,也就是价值基础和思想方法,我们仍然弄不懂“西方文化”究竟是什么。


对“西方文化通论”中“文化”内涵的界定


首先,我要说说“文化”是什么。我们这里所说的“文化”是一个大文化概念。“文化”这个词至少有三种理解,最基础的理解是“读书写字”。20世纪中叶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人们看见不少小青年身穿“毛装”,上衣口袋里插着一支老式钢笔,你就会说这个小伙子有“文化”,那个意思是:他能够“读书写字”;至于文化程度呢?可能只是初小毕业,就是现在的小学四年级毕业,他在小学读了四年书。那个时候,有这样的“文化”已经很了不起了,因为整个社会的文化程度很低,大部分人是文盲,既不会读书,更不会写字,在小学读了四年书,就可以到乡政府做文书,或者在军队做文化干事、文工团助理等,这就叫有“文化”。第二种理解是指文学、艺术、小说、戏剧,还有唱歌、跳舞等,粗略地等同于现在人们所说的“文学艺术活动”。有时人们说需要有一点“文化生活”,指的就是这个“文化”;文化部管的也是这个“文化”。近来人们经常使用一个词,叫“文化产业”,也是在这个意义上理解“文化”。


但是我这门课所说的“文化”,既不是“读书写字”,也不是“唱歌跳舞”,这两种意义的“文化”是初等层级的,用哲学语言来说就是“形而下”;我说的“文化”属于“形而上”,和“文明”的含义差不多。


“文化”和“文明”有什么区别?区别还是有的,但我这里不打算说太多;我这里只说:“西方文化通论”中所指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整体存在方式,它包括社会的制度设计、生活状态、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物质创造、精神导向,等等,这就是对“文化”的第三种理解。显然,前两种理解包含在第三种理解中,第三种理解是一个更宽、更高层次上的理解。“西方文化通论”就是在这个意义上介绍“西方文化”,介绍西方社会在各个历史阶段上呈现的特点、各种因素、各种制度等。我们在这个意义上讨论“西方文化”,看西方文化如何发展到现在。“文化”是一种积淀,没有历史过程也就没有“文化”的厚度。


不仅讲述和西方文明相关的知识,也提出分析和观察西方文明的方法


我这门“西方文化通论”课不仅讲述和西方文明相关的知识,也提出分析和观察西方文明的方法。任何文明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短处,西方文明并不例外。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有些西方人却把自己的文明说成完美无缺,而其他文明则一无是处。在他们眼里,西方文明从一开始就是对的,指引着正确的方向;其他文明则从一开始就错了,隐含着天生的“劣根性”。这种说法尽管荒唐,而且越来越不能拿出来登大雅之堂,但它却流传广泛,很容易让一些人信以为真。我在讲课中是要破除这种迷信的,西方文明的确有许多长处,值得他人学习,但也有不少短处,须被他人引以为戒。


纵观书店中陈列的多数关于西方文明的著述,要么只介绍基本知识,要么只说其长处而不说其短处,这就很容易造成误导。西方人只喜欢讲自己之长而不喜欢讲自己之短,这应该是人之常情,大抵天底下的人都喜欢只说自己好;可是作为中国学者,大可不必像西方人那样只说它的好,我们观察西方文明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我们不在“那山”中,可以看得更清楚。过去五百年是西方占据世界优势的时代,西方文明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但它的短处也充分暴露了。最近几十年世界格局开始扭转,原先被欺压的其他文明正在缓慢、但异常坚实地回到近代以前那种彼此不分高低的状态,而一旦世界上所有的文明都相互平等了,这个世界也就会平安得多。所以,我们对西方文明的期待,如同对其他文明的期待一样,希望彼此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为人类共同的福祉创造条件——如果“全球化”确实有某种积极的含义,就应该形成这种局面。


西方文明来自西方本土,而不来自西方的上天;西方文明是土生土长的西方本土文明,有许多现象是它所特有的,并非所谓的“普世价值”。《西方那一块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西方文明有它的源,也有它的流,我这门课试图把西方文明的源流讲清楚,同时也把我自己的评判穿插其中。在短短15次讲课中要想完成这些任务,无疑是一件艰难的事,不过讲解西方文明,确实不能只介绍知识,需要有自己的思考。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2015年10月19日第20版


进入 钱乘旦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西方文化  

本文责编:panda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历史学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299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近代中国研究网,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