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龄:浅论孔德的实证主义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138 次 更新时间:2015-09-25 17:41

进入专题: 实证主义   实证科学  

李璐龄  

摘要: 实证主义是孔德确立的关于实证科学的哲学体系,被认为与神学、形而上学互不包容。他在实证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三阶段法则”。孔德认为,在某种意义上,实证主义即是实证科学,而实证阶段是人类智慧发展的最高阶段。他对实证科学按简单到复杂的标准进行了分类,找出了各实证科学之间存在的“渐进的相关性”。孔德指出,实证精神集中体现了实证主义的内涵,观察和合理的预测是实证精神的主要特性。孔德的实证主义虽然有其不足和缺陷,甚至其学说之间互相矛盾之处,但其对社会道德、秩序、进步、和平的追求,及对推动现代科学精神的发展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互融合起到了很大作用,至今对我们的社会与实践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 孔德 实证主义 实证哲学

实证主义是一种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的西方哲学流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证主义面临了危机与挑战[1],但作为现代科学哲学中形成最早持续最久的一个学派,它在整个现代科学哲学中还起到了一个参照标准的作用,“众多其他的科学哲学流派大都是为弥补实证主义之不足或批判其理论上的谬误而发展起来的”(张小山,1996年,第36页)。实证主义作为孔德对当时社会现状呈现的“非理性”、“精神”和“智能”败坏批判的产物,其宣扬的科学精神,至今影响仍很深远。孔德实证主义认为,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根据,以可以观察和实验的事实及知识为内容,摒弃神学和思辨形而上学的绝对的、终极的,然而却无法证明的抽象本质。简言之,就是以实证的知识来代替神学和形而上学的思辨概念。

关于实证哲学,在英国经验主义的影响下,孔德反对任何神学的、形而上学的和绝对的观念,拒绝对本体论的研究。实证论认为,超出主观经验的知识是不可靠的,也是不可知的,因为没有感觉就没有世界。它还认为“超出经验的本体论问题应当取消,主张用科学取代哲学,而科学的使命就是发现经验世界中的规律”(宋志明、孙小金,2002年,第6页)。孔德这样的评价自己哲学的功能:“第一,实证哲学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唯一合理的方法,去显示与证明智力发展的逻辑规律;第二,实证哲学将指导我们改造教育的体系;第三,由于它是对科学进行总括性的研究,所以它能推动各门科学的进步;第四,可以认为它是改造社会的唯一巩固的基础”(转引自欧力同,1987年,第35页)。由此可以看出,孔德将自己的实证哲学看成既是科学的方法论,同时又是改革教育、统一科学、改造社会的科学哲学。

“实证”一词来源于拉丁文positivus,意思是肯定、明确、确切(宋志明、孙小金,2002年,第6页)。15 世纪以来的自然科学强调观察和实验, 要求知识的确定性, 与空洞荒诞的中世纪经院哲学形成鲜明的对立。按照孔德的说法, 实证方法最根本点在于它“遵循培根的必须以被观察到的事实作为一切思维的基础这一方针”(转引自鲁克俭,1999年,第37页)。孔德从圣西门那里引用了“实证”一词,并赋予了其五层新的含义。一是与虚幻对立的真实,实证哲学的特征就是“一贯注重研究我们的智慧真正能及的事物”(孔德,1996年,第29页),而总是撇开神学阶段和形而上学阶段那样对无知事物的关心。二是与无用相对的有用,所有思辨的使命在于通过思辨“不断改善我们个人和集体的现实情况” (孔德,1996年,第29页),而不是仅仅去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孔德强调的是思辨的目的、结果应该与实践有着必要的关联。三是与犹豫对立的肯定,实证哲学有着一种特殊的能力,它“善于自发地在个体中建立合乎逻辑的和谐,在整个群体中促成精神的一致,而不像古老的精神状态,必然引起无穷的疑惑和无尽的争论”(孔德,1996年,第29页)。也就是说,“肯定”是对事物性质的认识没有疑义,没有异议,表达协调一致。四是与模糊相对的精确,这就是说实证哲学是能够“与现象的性质相协调并符合我么真正需要所要求的精确度” (孔德,1996年,第30页),而旧的推论方式只能凭借超自然权威诸如上帝等进行强制。更确切地说,“科学之所以为科学,在于它具有充足的精确度,能测证出事物现象的性质”(谢向阳、淦家辉,2005年,第10页)。五是将“实证”作为否定的反义词,实证哲学“正是凭借其相对性能够始终重视与其严重对抗的理论的自身价值,然而却绝不做任何足以破坏其明晰观点或坚定判断的无谓让步”(孔德, 1996年,第31页)。由孔德的论述可以将其解释为“相对”。孔德认为形而上学哲学是一种否定的哲学,“其目的在于破坏旧秩序,而并不能告诉人们在破坏旧秩序后应如何建立新的社会秩序”(欧力同,1987年,第34页)。而实证哲学的使命是组织,而不是破坏,也就是说实证哲学顺应了时代的需要,肩负起“重新组织由于革命动乱和战争而分裂的社会,给其奠定精神的基础”(欧力同,1987年,第34页)。因此,实证哲学,“由于通常不偏不倚,对每一种见解都更公正,更能宽容”(孔德, 1996年,第30页),在从历史角度去衡量不同见解的影响、条件和衰落缘由时,都不会做出任何绝对的否定,即便那些学说与人类理性的现状不相容。换言之,“实证哲学要做的只是提出理由———理论之为科学的建设性理由与理论之为非科学的批判性理由,而非利用其强势来肯定或者否定某种理论,即便有某些事实证明这种理论是科学的或者不科学的”(谢向阳、淦家辉,2005年,第10页)。

孔德认为,为说明实证哲学的本质与特征,就必须先研究人类精神发展的阶段。他认为,“人的智力发展经过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之后,现在已经进入了科学阶段或实证阶段” (宋志明、孙小金,2002年,第8页)。这也就是代表孔德核心观念的“三阶段法则”。神学阶段,人类的思辨“都本能地对那些最不可解决的问题、对那些最无法进行任何根本性探索的问题,表现出特殊的偏爱”(孔德,1996年,第2页)。形而上学阶段,仅仅只是解体性的变化阶段,包含单纯的过渡目标。同神学一样,主要试图解释存在物的深刻本质和万事万物的起源和使命,并解释所有现象的基本产生方式。作为人类理智最高发展阶段的实证阶段,与前两个阶段完全不同,它反对追求绝对的知识,“人类的精神承认不可能得到绝对的概念,于是不再探索宇宙的起源和目的,不再求知各种现象的内在原因,而只是把推理和观察密切结合起来,从而发现现象的是在规律,也就是发现它们不变的先后关系和相似关系”(宋志明、孙小金,2002年,第8页)。也就是说,人们认识到人类精神的局限性和有限性,不再追求过去的思维方式,立足于发现现象的实际关系和规律。而“真正的实证精神主要在于为了预测而观察,根据自然规律不便的普遍信条,研究现状以便推断未来”(孔德,1996年,第12页)。这作为孔德对当年科学发展状况作出的结论,“抨击作为封建统治理论基础的神学及其所依附的教会神权”(王康,1999年,第230页)。孔德的“三阶段法则”受到了圣西门一定的影响,圣西门将人类历史划分为3个伟大的时代,即人类理性的偶像崇拜时代,有神论时代,实证主义体系时代。由于圣西门的思想中夹杂了唯心主义,“注定了孔德哲学的主要倾向是唯心主义的”(欧力同,1987年,第39页)。“三阶段法则”否定了人类认识发展过程贯穿着两种根本相反的自然观、世界观的对立和矛盾运动;同时,它“把人类历史的发展看成是一部受人的理智力所制约、所推动的历史,无视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欧力同,1987年,第39页)。孔德想依据实证哲学来重建一个合乎理性、合乎人性的发展和需要的实证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并将其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形态,这使得“三阶段法则”成为了孔德用以维护资本主义的理论工具。

孔德认为人类的科学文化知识是丰富的,但按照他的“三阶段法则”中实证的程度把科学发展的顺序归为了六门: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社会学。这六门学科的序列,“既是历史的和学理的,同时又是科学的和逻辑的”(孔德,1996年,第70页)。这种秩序表明了各门学科相互间的关系,每门科学都依赖前列各学科取得的成果,由此发展到最高阶段的科学就是社会学。数学必然地作为独一无二的出发点,而社会学则是整个实证哲学的唯一基本目标。孔德所生活的时代,法国正经历着一个新旧体制交替、旧的仍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刻,社会问题逐渐增多,社会道德风尚呈现混乱,封建神权留下的愚昧和文化教育的背后,都阻碍了社会的进展。曾经为资本主义催生的各种科学,都分别承担着各自研究的专门领域,面对着这么多的社会问题。孔德就是适应这样的需要,依据科学的发展,论证了社会学出现的必要。

孔德认为实证把人类智慧的“最高属性”结合在一起; 它摒弃一切虚妄、无用、不确定、绝对的东西, 摒弃一切神学的和形而上学的东西。因此, 孔德的实证主义一开始就以反对一切神学和形而上学的科学哲学的面目出现。也就是说,孔德的实证主义是“拒斥形而上学”的。对于“形而上学”,英美学术界普遍接受的一个定义是,“形而上学是一种对实在和我们在其中的位置的最基本、最普遍的特征的哲学探究(韩东晖,2003年,第76页)”。而“形而上学”在孔德那里是指“探求世界一切现象的最终起源、究极本质之学说(欧力同,1987年,第39页)”,也是说,它既包括把精神看作是世界本原的唯心主义哲学,也包括把物质、客观实在看作是世界本原的唯物主义哲学。孔德说,“往往可以把形而上学称之为本体论(转引自欧力同,1987年,第39页)”。他拒绝对哲学的根本问题做出回答,把世界本源问题当作“形而上学”问题。孔德认为,实证知识只是关于现象范围内的知识,至于现象的原因及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什么都并不属于实证知识范围。实证哲学“研究如何而非研究为何(转引自叶厚隽,1994年,第20页)”。在他看来,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为何使得天文学成为实证科学,正是由于它仅仅是描述了天文现象之间的关系,至于这引力和重力本身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并未作答。可以发现,孔德否认了事物内在本质的可知性,因此作为他的科学对象的所谓自然规律,仅仅只是“外部世界的秩序”,即事物现象间的外部联系,“合乎常规的先后关系和相似关系”。孔德的实证哲学,“强调满足于直接观察到的现象之间的不变的先后关系和相似关系,实际上是把人的认识局限于感觉经验范围,用现象的前后相续来取代事物的因果联系和必然性(叶厚隽,1994年,第20页)”。

孔德的实证主义是以实证科学为出发点的,对事实进行观察,把观察到的事实作为假说的根据,并以此来建构实证科学。早在1822年,孔德就提出这样的重要命题:“观察优于想象(转引自欧力同,1987年,第44页)”。有学者认为这一命题包括了两层的含义,一是“想象服从观察”,二是“观念服从事实”。孔德认为,“实证科学的实施必须通过合乎科学纪律的严格观察才能够被确定,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就可能发现事物诸现象之间经常重复出现的规律(谢向阳、淦家辉,2005年,第9页)”,并将强调观察的作用看成是实证精神的核心。孔德将作为实证方法的“观察”归为三种形式:纯粹观察、实验和比较,并认为作为一切科学活动的基础的“观察”是对精神以外的一切现象的观察,而不是精神的自我反省。在孔德看来,外界事物仅仅是作为现象存在着,进行观察的目的,只是为了描绘它们,而不是为了从中抽象出它们的本质。这一点与自然科学唯物主义是相左的。自然科学唯物主义认为,外界事物是各自具有自己的本质的,科学活动的目的正在于揭示这些事物或现象所隐含的本质属性。孔德还认为“观察、实验是人们探究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手段,人们通过观察所获得的感性经验是认识的来源(欧力同,1987年,第49页)”。他强调感觉的作用,抑制理性思维、想象力的作用,这导致了他把感性经验看成是决定认识发展的唯一因素与尺度,他曾说:“只有经验才给我们提供我们力量的唯一尺度(转引自欧力同,1987年,第49页)”。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孔德的实证哲学中所含有的经验主义倾向,让认识被感觉、经验所牵引。而经验主义原则后来也成为霍克海默攻击孔德的首要目标。

孔德的实证主义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实证主义哲学家。那些哲学家试图通过拒斥形而上学来排斥哲学基本问题,把哲学局限在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范围之内,排斥本体论,因此从本质上来说,实证主义还是带有不可知论的色彩;其中一部分人还试图通过科学上的新发现,从所谓“中立的”立场来调和并超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但实际上实证主义所主张的是主观唯心论。虽然孔德的实证主义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的积极贡献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实证主义所倡导的科学的基本精神与现代科学的基本精神在主要方面是一致的。通过大力树立科学的权威,实证原则为改造传统社会研究、推动社会研究科学化作出了积极贡献。另一方面实证主义表达和推动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融合的趋势。它认定社会科学属于以自然科学为起点的一个统一的科学系统,且是整个科学序列的最高层次,尽管不同的具体科学都有自己的研究特点,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拥有相同的研究方法。历史也表明,实证原则的提出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互融合的趋势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宋志明、孙小金著,20世纪中国实证哲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2、奥古斯特·孔德著,黄建华译,论实证精神,商务印书馆,1996年

3、欧力同著,孔德及其实证主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

4、张小山,孔德实证主义原则论略,江汉论坛,1996年06期,第33-36页

5、王康,孔德与他的实证理论——纪念社会学的创始者孔德诞生200周年 ,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1期,第226-233页

6、谢向阳、淦家辉,什么是孔德的实证主义——对孔德实证主义体系的再认识,学术探索,2005年第2期,第8-11页

7、韩东晖,论实证主义的形而上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第76-81页

8、叶厚隽,初探实证主义传统的“反形而上学”信条,驻马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11月第4期第9卷,第19-22页

9、鲁克俭,马克思实证方法与孔德实证主义关系初探,《社会科学》,1999 年第4 期,第37-39,第22 页

10、刘忆江,实证主义思潮——西方现代哲学认知论问题述要,第28-39页

10、 陈振明,霍克海默对实证主义的批判,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1年第2期,第8-15页

(李璐龄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05级社会工作专业)

[1]这里的危机与挑战是指:“科学的发展要求哲学不能仅仅研究感觉经验,还要进一步研究经验的基础和逻辑问题,甚至还得涉及价值问题”。(宋志明、孙小金,2002年,第9页)

    进入专题: 实证主义   实证科学  

本文责编:chenhaoche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社会学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2523.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学网 ,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