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佐军:影响中国经济下行的八大因素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76 次 更新时间:2015-09-16 09:07

进入专题: 经济下行  

李佐军 (进入专栏)  


当前中国经济确实处于下行阶段,但同时结构也在优化。从经济下行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增速换挡期。在过去三十多年中,中国经济总体是呈周期性波动的,在周期性波动中,一般说经济下滑到底部后还会反弹到原来的高度,但这次不一样,不仅有周期性的波动,而且经济增速还在换挡。

换挡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经济下来后不一定能反弹到原来的高度。其实,回顾一下历史不难发现,中国经济进入下滑期是从2010年第二季度开始的。2010年第一季度GDP增速达到了一个阶段性峰值:12.1%。此后开始下行,一直下滑到2014年的7.4%,2015年第一、二季度进一步下降到7.0%。也就是说中国经济下滑持续了5年时间。

还有一种说法是应该从2007年算起,因为当年GDP增速最高达时到了14.2%,随后因为由于受到国际经济危机影响,GDP增速开始下滑。如果从2007年算起,那这次下滑时间就持续了8年。

如果按2007年的增速峰值算,这8年的下降幅度超过了50%。即便是按2010年的12.1%计算,5年间的下降幅度也有40%多。


“三驾马车”日渐式微

那是什么造成了中国经济下行时间这么长,下降幅度还这么大呢?更为严重的是,此次经济下行还没有探底,还存在持续下行的压力。这些因素可以从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来分析,从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来分析,从供应边因素和需求边因素来分析,也可以从长期因素和短期因素来分析。

理论上说,从长、短期因素来分析更为合理些。一般来说,需求边因素大多是短期因素,供应边因素是长期因素。短期因素就是指“三驾马车”,而很多人对“三驾马车”存在认识误区,以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就只有“三驾马车”,外需不行就扩大内省,投资不行就拉动消费。

但严格来说,“三驾马车”并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三驾马车”只是GDP的三个组成部分,只是经济特殊时期抚平经济波动的特殊手段,并不是平常时期拉动经济增长的手段。而且“三驾马车”主要通过投资等经济刺激政策来拉动经济增长的,会产生很多副作用和后遗症。

不妨先来看看“三驾马车”对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失去拉动作用的事实。首先看看出口情况,出口这架“马车”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尤其是加入WTO后,中国出口的年增长率达到20%,甚至30%以上。但是最近两三年来,这一增长速度连续下降,2014年已经下降到了增长6.1%,2015年前7个月已经下降到了负增长0.8%。也就是说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已经基本失去。

那投资这驾“马车”呢?投资确实是多年来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投资主要由制造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三部分组成。但这三方面投资都已经受到了限制。制造业投资受制于产能过剩;基础设施的投资受制于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加大;房地产已经进入下行通道,房地产投资也受到影响。所以投资的拉动力也远不如从前。

“三驾马车”的最后一驾“马车”——消费呢?虽然消费增长速度是相对稳定的,而且消费对GDP的贡献率还是上升的,但也只是因为投资对GDP的贡献率相对下行、消费的贡献率相对上升的结果而已。其实,最重要的是因为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不彻底,以及社会福利制度改革滞后的制约,使得消费拉动GDP增长的力量非常有限。

通过“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的副作用也开始显现。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政策,短期内拉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副作用开始凸显,而且刺激政策的边际效益在下降。

通过经验总结发现,真正能够持续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应该是健康和可持续的“三大发动机”。它们是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制度变革是指改革;结构优化是指工业化、城镇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等;要素升级就是指技术进步、增加人力资本和推进信息化等。

“三大发动机”对应了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强调的改革、转型和创新。“三大发动机”是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因而是真正健康、可持续的动力。


重点要解决长期动力

从长期因素来看,导致中国此次经济下滑时间如此之长,下降幅度如此之大的因素主要有5个方面。

第一是人口因素。从2011年开始,中国15~64岁的生产性人口比重下降。这意味着“人口红利”的拐点来了,老龄化社会已经提前到来。这将对我国经济保持长期增长造成阻碍。

第二是资源因素。中国这么多年的工业化、城镇化,资源消耗越来越多,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因此,若想未来保持同样的增长,或者较高的增长速度,都必须在获取资源上付出更高的成本。

第三是环境因素。当前中国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环境治理确实需要社会各界的投入。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既有正面的、积极的作用,也有负面的、消极的作用。在未能处理好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平衡的关系时,负面的、消极的作用不容忽视。

第四是经济发展的阶段因素。从工业化角度来说,中国工业化已经进入到中后期阶段,也就是中期向后期过渡的阶段,同时也是处于重化工业阶段的下半阶段。过去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处于重化工业阶段的上半阶段,上半阶段是资源能源密集型重化工业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拉动GDP的能力比较强。前两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到重化工业阶段的下半阶段,下半阶段是技术或知识密集型重化工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相交融发展的阶段,一般来说这个阶段拉动GDP的动力就不如前半阶段。

第五是改革。前文提到“三大发动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制度变革,中国一直在试图通过改革来拉动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但短期来看,改革是一个过程。目前的改革还遇到了不小阻力。不可忽视的是,有的改革可以拉动经济增长,有的改革是解决公平问题的,不一定有助于经济增长,甚至还有矛盾。因此,改革的滞后效应、多重目的性也会影响经济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中国经济处于下滑期,但中国经济增长结构正在发生好的变化。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消费对GDP的贡献比重在提高,2014年即达到了51.2%,今年上半年更是达到了60%。这大大超过了投资对GDP的贡献。二是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有所提高。2014年这一比重达到了48.2%,2015年上半年上升到了49.5%,超过了第二产业所占GDP的比重。三是城镇化率在不断上升。最近几年,我国城镇化率连续每年增加1个多百分点。2014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4.77%。(本文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讲话内容整理)

来源:瞭望智库


进入 李佐军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经济下行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2234.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