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行:《作文杂谈》之三八:课内和课外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20 次 更新时间:2015-06-07 21:17

进入专题: 作文杂谈  

张中行 (进入专栏)  

三八 课内和课外


前面说过,语文课性质特殊。这特殊表现在“熟”是根本,“知”是枝叶;或者从反面说,单是“明白了”用处不大,重要的是有了情意,“不费思累”就能够恰当地表达出来。这性质的特殊规定了学的方法,也就规定了教的方法,简单说是必须有利于“熟”。熟要靠多方面的条件,就活动的范围说,是既要重视课内,又要重视课外。

提起课外,我想先谈点个人的经验。那是远远的以前了,我在农村上小学,除了秀才老师晚上偷讲半本《孟子》,共和国教科书《国文》开头的“人、手、足、刀、尺”以外,语文课学了什么都不记得了;没忘记的却是课外偷闲看的各种小说,由《三国演义》到《济公传》,不论堂皇的还是荒唐的,都看。中学时期,课堂听了什么,也是一点印象都没有了,只记得很长时期管理图书馆(规定由学生管),于是常常坐在书库里翻阅新文学作品,由鲁迅、郁达夫,直到叶灵凤和徐枕亚。上了大学,讲课的都是知名人士,可是课不多,于是大部分时间就坐图书馆阅览室。这回像是搜查遗产,由《易经》到《人境庐诗草》,都想看看是什么宝贝。因为没有计画,浪费时间不少;但是平心静气地回顾一下,总当承认,自己能够勉强写通文章,主是还是得力于课外。我,可不在话下;许多大作家,就说鲁迅先生吧,《日记》具在,可证写作本领不是来自三味书屋,而是来自课外。这里说这些闲话做什么呢?是因为有不少人,学语文,总是寄全部希望于课内,因而也就忽略了课外广泛地读,大量地写,而矫枉必须过正。——过于颂扬课外也是枉吧?所以这里想谈兼顾,是既在课内用力,又不放松课外。

课内怎样教,由秦汉的博士起,到今天的语文课止,方法,形式,理论,实验,多得很。应该承认,都或多或少地有成效。为了不岔入歧路,专说现在,也应该承认,还没有个有保证的十全十美的办法,因为有不少学生,到毕业还不能符合要求,既作文能够通顺无误。教法,甚至从概括的要求方面说也不容易规定,例如,会有不少人认为,应该是透彻理解课文,并能分析语句结构。这不对吗?当然不能这样说。但我总觉得,单是这样还不够,因为还不能保证“熟”,甚至未必有利于熟。熟,要靠多读多写,也就是要多靠学生自动;着重理解课文,分析语句,是偏于被动的“记”,这对于熟似乎没有多大助益。

教师是引路人,所谓教得好,就是能够引导学生走上一条路,这条路能够保证学生多读多写(即多自动),因而能熟。如果承认,这是个可遵循应遵循的原则,课内怎样教就容易设想了。

(1)先由概括方面说是,凡是靠学生自力能够明白、能够做的,教师应该少插手。例如一篇用现代语写的课文,主旨浅明,词句通俗,学生理解毫不费力,就可以少讲,甚至不讲,只指导他们怎样读就过去。这样节省不少时间,可以多读些别的。有人也许要担心,这样做,有关的人,如学生、学生家长、学校领导,不会说教师不负责吗?依照旧框框,很可能这样说。我以为,这关系也不大,反正将来有效果证明;并且,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据理解释,说这有利于学生多读多写,是更负责。

(2)但是也要讲。讲什么?多年来我总以为,语文教师的最大职责是引路,走要学生自己迈步;但怎样迈步,学生未必清楚,所以还要教师示范。示范是举例,所以应该把讲看作举例,也就是希望学生能够闻一以知十。举例的讲法包括四种内容。a.讲难的。例如文言,一般说,比较难,白话的,如鲁迅作品,常常有难点,都要讲。这类讲的作用,对现在说是变不懂为懂,对将来说是立升高的阶梯。b.讲好的。有人说,课本所选都是好的。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改为讲上好的。这很重要,但是难于说得铁板钉钉。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但教师无妨把自己的寸心所知说给学生听听。这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如讲某一篇,教师推为上好的,应该讲清楚好在哪里;另一方面,可以比较,如某篇高,某篇差些,也要说清楚是为什么。很明显,这是引导学生磨炼眼力,以便他们渐渐能够自己往前闯。自然,评价,不容易,而且难保不错误;可是,既然要引路,就不能不勉为其难。c.到适当的时候,比如学生已经有相当的语文水平,碰到机会,可以讲点坏的。这有两方面的用处: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好之所以为好,坏之所以为坏;另一方面,认清了,才可以更坚定地不走上差路。d.连类而及。比如讲了上好的,学生有兴趣,就可以告诉他们,像这样上好的,同一作者的,不同作者的,还有哪些,可以找来读;讲到写法的某某方面,就可以引导他们顺着某一条路,也写。总之,讲要不停止于讲,而要扩大学生的读写面,并引导他们走正路,走近路。

(3)还可以离开课本,讲些像是闲话的非闲话。语文,牵涉的面很广,为了扩大读写面,尤其为了充实思路、磨炼思路,几乎无不可谈。比如说,学生(无论课内课外)可能提问,如果这个问题是与语文有密切关系的,就可以顺水推舟,给全班讲一讲;又如教师看到报刊上有一篇文章,值得学生读,就可以用一些时间,大致介绍一下;等等。总之,只要有利于学生迅速前进,都可以灵活运用。

(4)这种灵活的办法当然也适用于作文课,这在前面谈课堂作文的时候已经说过,不重复。

(5)要鼓励学生勇于独立思考。这突出的表现是,教师所讲,学生可以抱怀疑态度,甚至提出不同看法。同教师唱对台戏,这可以吗?我认为不只可以,还有很多好处。俗话说,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老师。人不能全知全能,教师自然也会错,这一点先告诉学生,偶尔错了,就都觉得无所谓;并且多数不错,态度坦荡荡,反而能够取得尊重。这是消极一面的好处。重要的是积极一面的,是有助于学生大踏步前进,因为独立思考既是多读多写的结果,又是多读多写的动力,这个互相促进的过程同时还是锻炼思路的过程,总之是学好作文的必要条件和充足条件。

以上是说课内。以下说课外。学生不只学一门课,课外时间当然不能都由语文课占用。但语文课应该分得一份,或者还是比较多的一份。怎么利用?原则容易说,好好利用,学好语文。显然,这个原则过于原则,没有实用价值,因为从那里出发,可以走往截然不同的方向。举我不久前亲见的事为例,两个年轻人,都是来问夜大学的文言习题的:一个题是指出某一篇中的词性活用,并说明原是什么词,这里活用为什么词;另一个题是分析某一段所有句子的结构。这会有什么用处呢?恐怕唯一的用处是占去所有的课外时间(或者还要侵略其他课),而所得不过是累得要死。因此,利用课外时间,原则应该具体些,不只规定要走,还要大致规定往哪个方向走。简单说吧,是要有利于多读多写,有利于熟。

我的想法,教语文课,上课照本讲,下课留习题,作文,到时候出题,到时候批改完发还,是个容易走的路(不是说不劳累)。原则改为有利于多读多写,有利于熟,情况就大变。

可以想见的要做以下这些:

(1)培养读写的兴趣。这要引导,不只讲道理,讲读法写法,有时甚至还要把可读的作品送到眼前,可写的机会送到手下。还要有耐心,因为这类兴趣绝不能一蹴而就,又学生的资质不同,爱好不同,有些就是慢,所以要等待,在想方设法之中等待。

(2)引导,寄大希望于兴趣,如果学生(可能是少数)引而不前,兴趣总是很微弱,怎么办?这在上一节已经说过,为了学通,必须严格要求,使他们只有前进的自由,没有不前进的自由。办法是拟定周密的读写规程,比如某一时期内要读完什么,每天要写日记之类。当然,规定要实事求是,不可超过学生力之所能及。

(3)还要兼顾因材施教的原则。一班几十个学生,以语文程度和语文兴趣为尺度排队,可能多数排在中间,少数排在两端;两端,一端高,一端低。高,胃口大,消化快,自然要多吃;低的相反,要少吃。为了适应不同的情况,讲,以及读写的要求,都要有分别。这种类似旧时代学塾的教法,教师自然要多费力;不过为了对症下药,有成效,也只得勉为其难。

(4)多创造、多利用读写的机会。这方面的办法,有些是固定的,更多是随机的,说也说不尽。比如可以协助学生成立读书会,办墙报,这是固定的。随机,机无限,比如同学生一起逛大街,听见路旁一个人形容热闹说,“真是车如流水马如龙”,就可以告诉学生,这是李后主《望江南》词里的句子,李后主作皇帝不成,词却写得好,愿意读,可以找来看看,专集有什么本子,选本可用什么。写的机会也多得很,比如报刊征文,可以鼓励他们写了应征;甚至班上有什么事需要教师写个通知,就把这个任务交给某学生代办,等等。

(5)同学生多接触、多交谈,在接触和交谈中建立共读共写、并肩前进的友情。这方面的活动很重要,因为,如果处理得当,一切教学要求都可以在这种过程中完成;尤其是读写兴趣,在这种活动中培养总是比较容易。记得当年读英国归纳逻辑大师穆勒(严复译名)的自传,书中记他小时候随着老穆勒散步闲谈的情况,老的问他对于某种道理的看法,他说:“爸爸怎么看?”老的说:“你不要听我的,我的可能不对。”又一次,他已经将近成年,老的问他某期刊登的评论老的政论的文章,他看过没有。他说看过。老的问他的意见,他说有几点他觉得不对。老的说:“我很忙,那你替我写一篇反驳文章吧。”我一直觉得,穆勒的成就,有不少是从闲谈中受的引导启发来的。这种情境,如果能够移用于语文课,不是很好吗?

上面说了不少要这样做,要那样做,似乎完全没有顾及教师的负担。如果真是超过教师力之所能及,那我说的就是离开讲台之后的风凉话,成为《画梦录》了。不过,话又说回来,语文课,如果想教好,学生学通,至少由我看,不画个梦又实在不成。那么,不得已,只好把前面说过的话再说一遍,勉为其难吧。

进入 张中行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作文杂谈  

本文责编:黎振宇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语言学和文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8954.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