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德凯:没了事业编,事业单位还有人去吗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63 次 更新时间:2015-06-05 20:45

进入专题: 事业编   事业单位  

廖德凯  

近期,北京市下发《关于创新事业单位管理加快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按照《意见》,北京事业单位将严格控制总量,增编必须经过批准;公立医院、高校等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探索逐步收回编制;行政类事业单位将逐步“剥离”行政类和经营类职能,突出公益性质。

北京的《意见》,让许多人欢欣鼓舞,认为收回事业编制,可以改变社会对事业编制趋之若鹜的现状,有利于让优秀人才更多参与到社会创新之中。果真是这样吗?

事业编越少越值钱

讨论事业编制变化给社会带来的变化,首先得了解事业编制所蕴含的内在价值。

笔者注意到,上月,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判决了一件关于“事业编”的案件:姚某与孙阿姨在余杭一家机关单位共事多年,孙阿姨为了搞定儿子的工作,得到事业编制,向姚某前后送上200多万元。尽管此事较为极端,但一个事业编制让人心甘情愿投入200多万元,依然令人惊叹:这个事业编到底值多少钱?

谁都知道,获得事业编制是进入“体制内”的一种方式。在目前,进入“体制内”,成为“国家的人”,能够得到多种保障。比如稳定的收入保障和住房、子女入学便利等隐性福利。获得事业编制的人,只要不出现大的问题(比如犯罪),就意味着基本上获得了终生收入保障。如果是在一二线大城市,获得事业编制还意味着户口及与之相关的“大城红利”。如果单纯以金钱衡量的话,获得一个大城市的事业编制,“投资”200万似乎并不夸张。

政府设计事业编制的初衷,本是对人员支出费用的管理,但如今,却已经成为身份的象征,且身份意义大于工资意义。因此,事业编制的核心价值,并不在于编制本身,而在于事业编制背后所附着的一系列“红利”。只要这些附着于编制之上的“红利”还存在,事业编制的价值就只会是越少越“值钱”,收回事业编制,只会让事业编制更吃香。

剥离附加值更重要

因此,个人理解,北京收回事业单位编制,其意义不仅在于激励广大有志青年投身“体制外”,更重要的是在于探索编制附加值的剥离方式。

目前,附着于编制之上的价值,已经偏离了政府社会基本保障投入的公平性,对“编制外”的公民造成了事实上的歧视,因此,事业单位编制改革的核心,应当是剥离编制附加值,让事业编逐步与“编制外”相关行业从业者形成基本平衡的“价值”或者“价钱”。

事实上,事业编制在当地各行业中的价值,不同地域之间有着天壤之别。在相对落后地区,事业编制已经越来越成为鸡肋,以教师队伍为例,越来越多有事业编的公办教师选择到私立学校任教。而在发达地区,特别是一二线城市,事业编制却越来越吃香。这反而证明笔者上文所言——由于附着于事业编上的价值不同,对人才的吸引力也大不相同。

因此,剥离编制的附加值,让“体制内”与“体制外”有着基本一致的社会保障,才是鼓励有志青年投身社会实践、积极创业创新的道路。如果不实现附加值的剥离,只是单纯对部分事业单位编制进行回收,那么,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景象依然会存在,甚至愈演愈烈。

笔者有一位朋友,虽然在一家事业单位过得不错,但依然向往拼搏创新的社会平台,曾经有几家他比较心仪的“体制外”单位邀请他共同发展,他犹豫不决,因为这意味着要放弃多年的努力从头开始。但现在,由于事业单位社保并轨改革的启动,剥离了社保附加值,也让他有了更多想法。其实,事业单位编制附加值的剥离,首先就可以让事业单位许多有想法的人得到“解放”,从而带动更多的人把眼光从“编制”上收回来,投入到体制外的广阔空间。

事业单位还有吸引力吗?

最后一个问题,少了事业编制,事业单位怎么办?

事业单位的编制改革,自然不是限制事业单位的发展,而是相反。事业编制的失去,让事业单位获得了自由的用人权,这是对事业发展的松绑。

长期以来,在事业单位都存在着多种用工方式,有行政编制身份人员,有事业编制身份人员,有工勤编制人员,有合同制人员,还有传说中的“临时工”。不同身份的员工,其经济待遇、政治地位、话语权有天壤之别,同工不同酬现象普遍存在,不同身份员工的不同诉求与心理状态,使得内部管理非常困难。

没有了事业编制的身份象征,所有员工在同一平台施展自己的才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这是身份改革给事业单位事业发展带来的内生动力。而对于单位来说,管理可以更加灵活,对员工进出更具掌控力,而不再像以前对有“事业身份”的人违反管理规定的行为束手无策。这种身份平等所能带来的改变,必然会对事业发展带来积极作用。

事业单位就应该专注于事业发展本身,但事业编制的身份象征却把事业编制的“价值”引到了一个畸形境地。收回事业编制,是事业单位回归事业本质的开始,但不应是让事业编制本身失去“价值”。因此,如何在收回部分事业单位编制的同时,改变其他未收回编制事业单位的“身份特征”,甚至包括行政编制的“身份附加值”,应当成为事业单位改革乃至机构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

 

    进入专题: 事业编   事业单位  

本文责编:chenhaoche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8824.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上海观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