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理念而死:哲学家的危险人生》简评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99 次 更新时间:2015-05-16 19:36

吴万伟  

阿米·怀特沃斯 著 吴万伟 译

本文评述了作者对哲学家的终极牺牲所做的内容丰富的考察。

作者科斯提卡·布拉达坦(Costica Bradatan)在书中对哲学家遭遇死亡的方式做了引人入胜的“戏剧性叙述”。他认为哲学家为理念而死的行为是极其重要的姿态,是依靠将哲学家投射到集体记忆中永垂不朽而战胜死亡。真正重要的不是哲学家说了什么而是他做了什么。

正是这种行为表演成为本书讨论的话题。本书的结构就像一部戏剧脚本,死亡本身成为它的主角,幕间剧则随着故事的展开而提供评论,一直到最后的生命临终表演。但是,这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写作技巧,因为布拉达坦的真正课题是要阐明哲学本身就是一种表演。

正如苏格拉底所说,如果哲学是学习如何死得更好,那么哲学家使用的工具---思想、文字和写作等都不过是彩排的组成部分。哲学出现在行动中,它已经超越构建哲学的工具---语言,哲学家的身体成为最终的试验场。布拉达坦考察了哲学家如何看待死亡,死亡如何看待哲学家,以及殉道者哲学家是如何制造出来的。死亡不一定是“对生命的否定”,实际上,生命需要死亡。人类的条件是不确定的和稍纵即逝的。在死亡背景下,哲学变成了自我实现的过程。谁也不能逃避死亡,布拉达坦为所有哲学家、学者和普通大众提供了一本通俗易懂的书,这正是尊重死亡的普遍性的证据。在这本充满智慧、叙述巧妙的书中,作者广泛涉猎了从古代世界到当今时代的著名哲学家,刻画了捍卫自己的理念并为之牺牲的殉道者的故事。

作者认为,死亡存在着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是抽象性或概念性的非物质层次,换句话说,是哲学家对死亡的思考。蒙田试图驯服死亡,要把死亡转变成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海德格尔将死亡焦虑置于特权地位,我们正是以此为手段度过大部分人生时光的。

但是,死亡从来不仅仅处于概念层次;死亡不可避免地要求体验,因而遭遇第二层的死亡就把我们带入濒临死亡行为的讨论,涉及濒临死亡的肉体概念和肉体哲学。为理念而死的哲学家必须表演临终死亡行为。就拿女哲学家希帕提娅来说,她是被拜占庭帝国时代的亚历山大基督教暴徒杀害的,她的躯体被肢解然后抛撒在全市各地;再如乔尔丹诺·布鲁诺,他是1600年在罗马被活活烧死的;还有现代哲学家让·帕托什卡,他是1977年在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时期经过几个月严酷的警方审讯之后突发脑溢血死掉的。这些死亡之所以被人牢记不忘就是因为发生在万众瞩目的舞台之上。为理念而死就是一种表演,必须有观众现场观看。

该书的最后是一篇后记---笑着去死,这是对哲学本质的解构和嘲讽。哲学起源于问题,而问题则拆解和破坏现实。在此基础上的重构不可避免地揭示哲学家的行为的不可捉摸性。为理念而死的表演本身也受到质疑:或许哲学家之死不过是一场滑稽的闹剧,其最重要的行为不是死亡行为本身而是他的嘲讽。正如亚里斯多德注意到的,嘲笑是一种独特的人类活动,是你能在一场不请自来的喜剧表演中保留些许尊严的行为。布拉达坦对哲学家为理念而死的行为所做的丰富考察让人看到活着的风险。

译自:Book Review on Dying for Ideas: The Dangerous Lives of the Philosophers by By Amy Whitworth

http://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uk/books/dying-for-ideas-the-dangerous-lives-of-the-philosophers-by-costica-bradatan/2019728.article


本文评论的书:

Dying for Ideas: The Dangerous Lives of the Philosophers

By Costica Bradatan

Bloomsbury, 256pp, £19.99

ISBN 9781472525512 and 5826 (e-book)

Published 26 February 2015


本文责编:wuwanw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域外传真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7968.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