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咚:社会暴虐语言暴力为何难消除?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92 次 更新时间:2015-01-25 12:38

进入专题: 社会暴虐语言  

丁咚  

在一个微信群里,一些朋友提出当代中国大陆语言暴力化、粗鄙化问题,这在互联网上表现尤甚。他们倡议向社会呼吁,消除语言暴力和粗鄙,净化语言环境。

一位朋友说,不同方言里脏话有不同表达,导致在某个地方很难听的字眼,在另一个地方却不那么刺耳,但那毕竟是有教养者所应忌讳的。胶东尤其是烟台以东的区县方言中“日”字不脏,在中原、西北以及西南地区却很脏。时下流行的“屌丝”在烟台威海一带极其难听,却成为网络甚至纸媒的流行语。网络时代各种方言的脏字穿越呈现,媒体以为新奇表达,令当今汉语愈发粗鄙化。

他还举例说,最令人难堪的是北京球场上的京骂,成千上万的男男女女一起高呼生殖器,真是堕落到底。近年来京骂已经传染到中超各球场,难怪北京建设文明城市的口号在大街上翻译的英文是Be a civilized BJ man! 确实是没开化的族群呢。

语言文字学有自身规律和特点,非专业人士本不该置喙。好在讨论中的人的身份基本相似,从广义上来说,都是知识分子,而不是专业的语言文字学家。比如提出要消除语言暴力和粗鄙的人,本身是位法学家。笔者的本科专业倒是汉语言文学,所以在此说些想法,算不上班门弄斧。不过我在这里所强调的倒不是上述先生主张的纯语言文字学问题,而是从社会学的视角进行的分析。

当代中国语言暴力化、粗鄙化问题的产生,是有其生发土壤和环境的。语言的暴力化、粗鄙化,实质上源于社会的暴虐化。社会两极分化,贫富悬殊,阶层固化,然而官民矛盾加剧,官僚体系不愿接受民间诉求,阻塞通道,温文尔雅地伸冤讲理行不通,转而演变成暴力事件。这就是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的深刻原因。另一方面,知识分子的话语权也受到限制,他们为揭露社会不公、政治不平等、官员腐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政治清明的言论自由被限制,有些人的人身自由甚至被褫夺。

试想想,当公民身怀怨艾,求告无门时,除了暴力他还能作何选择?当知识分子“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时,无可奈何之下使用粗鄙的语言表达愤怒,难道不是很可理解的吗?因此,对产生暴力、粗鄙语言,产生社会暴虐的社会根源视而不见,不进行分析和研究,不从根本上改善社会土壤和环境,却单纯从语言文字学角度去呼吁语言的去暴力化和去粗鄙化,无异于舍本逐末,缘木求鱼。

而它们也正是社会暴虐和语言粗鄙始作俑者所乐见的,但对于社会大众来说则颇显迂腐。

一个国家的社会良俗以及这个国家公民的个人教养,是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随着物质日渐丰裕、政治日渐开化、社会日渐开放有序而自然形成的产物,是有其先决条件的,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中国只有持续改革开放,创造丰裕的物质文明,接受世界各国先进政治和文化,解放加诸于社会和公民之上的种种束缚,才能去除语言暴力和粗鄙,去除社会暴虐,形成社会良俗和公民良好的语言习惯、优雅的个人教养。

    进入专题: 社会暴虐语言  

本文责编:chenhaoche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笔会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306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共识网,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