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五一:公立世俗大学没有上帝和神灵的位置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24 次 更新时间:2014-12-29 00:31

进入专题: 公立世俗大学  

习五一  

“教育与宗教相分离”,是近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将教会学校的教育权全部收归国有,建立新型的现代教育制度,宗教完全退出国民教育体系。然而,近些年来,社会上的“宗教热”渗透到大学校园,“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受到公开挑战。

随着各种宗教传教事业大量资助宗教研究,“精心呵护”宗教的学术倾向逐渐增强。还有一些人士极力推崇基督教文化,将其诠释为“道德的源泉”、“民主的根基”甚至是“科学的前提”。海外基督教右翼势力的“合法渗透”,主要形式是“文化交流”、“学术研究”。他们通过教育系统和研究机构,以学术研究的名义进行传教活动,在青年知识分子中宣传基督教优秀论,将西方近现代文明归功于宗教信仰,诋毁中国的传统文化,贬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宗教在高等院校的传教活动逐渐由秘密转向公开,特别是基督教汉语神学运动,进入大学讲堂和国家研究机构。在当代中国大学校园里,海外基督教势力成为传播福音的主要力量之一。一些权威人士大力倡导构建“文化神学”、“学术神学”,并积极推动其成为国家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学术方向。这种思潮已经开始影响政策制定和舆论导向。

校园基督教传播的隐性方式是进入教学领域,进行文化宣教。在大学讲坛上,有些教师罔顾宗教赖以产生的社会历史基础、宗教的有神论本质,片面强调科学的局限与宗教的优长,忽视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无神论的教育,不利于学生客观理性认识宗教问题。有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带有某种宗教倾向性。例如,在一门关于基督教概论的通选课中,某位教师强调“宗教不仅是一种信仰、一种价值观、一种生活方式本身,更是一种文化、一种人类对世界乃至自身的理解和解说方式”,甚至是“一种人类内在的精神特质”,将基督教鼓吹为“西方世界社会群体的美善之源和精神之基”。

在正式课程之外,海外宗教组织的奖励资助在高校也颇为盛行,加剧了高校教学过程中宗教因素的影响。北京一所著名高校聘请外国神学家长期开课,讲授《圣经》。一些海外传教士以教授的身份登上大学讲台,宣讲神学,组织出版传教著作。

自2002年以来,在约翰·邓普顿基金资助下,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连续举办“科学与宗教”系列讲座。2004年,第十届中美哲学与宗教学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办,美国当代神学家普兰丁格教授作了题为“进化与设计”的报告,以“智能设计论”批判达尔文的“进化论”。2007年,北京大学宗教学文库之一《科学与宗教的对话》一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汇集了四位海外基督教学者在武汉大学的演讲。他们利用“基督教信仰三个传统——罗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中“丰富的基督教信念”,向中国青年学子说明:“上帝创造了物理规律”,“宗教信念可以为科学发展提供哲学基础”。这种“科学与宗教”的系列讲座,在很多高校持续地举办,并陆续出版各种演讲集。它在高等院校产生的影响值得深入调查研究。


    进入专题: 公立世俗大学  

本文责编:chenhaoche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高等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1935.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2月26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