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孔立:“台湾生活方式”解读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472 次 更新时间:2014-12-26 20:53

进入专题: 台湾生活方式  

陈孔立 (进入专栏)  

 

台湾官方和民间都一再强调自己生活方式的优越,大家引以为傲。马英九说:“台湾的民主与生活方式是台湾创意与活力的来源,这是我们在华人世界的骄傲。”[1] “今天台湾所展现的活力与生活方式,已成为华人世界的标竿”。[2] “两岸问题最终解决的关键不在主权争议,而在生活方式与核心价值。”[3] 龙应台说:“海峡两岸,哪里是统一和独立的对决?对大部分的台湾人而言,其实是一个生活方式的选择,极其具体,实实在在,一点不抽象。”[4]有的台湾学者也说:“(台湾)三十年的民主政治已经生根,民主已成为年轻世代的生活方式。”[5]

那么什么是台湾的生活方式?它包括哪些内容、有哪些特点?强调台湾生活方式的意图何在?如何正确对待?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有关生活方式的两个基本观点

有关生活方式问题的研究,涉及哲学、社会学、文化学、政治学等领域,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如果不厘清一些基本概念、了解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研究的进展,就很可能产生“各说各话”“风马牛不相及”的情形。学术界已经提出许多有关生活方式的理论和观点,这里只能选择与本文相关的两个基本观点,加以讨论。

(一)生活方式的概念

有人说,对生活方式这个概念,已经有过几十种的定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它下了定义,但是似乎还没有“公认”的定义。因此,你如果要针对某人的观点提出异议,他可能回答说,我说的生活方式与你的不是一回事。但是,还有必要有一个大体上可以接受的说法,即一般意义上的生活方式概念。例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写道:生活方式是“不同的个人、群体或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和价值观念制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体系”[6]。又如:“在社会学中,生活型态(或生活风格、生活方式)是一个人(或团体)生活的方式。这包括了社会关系模式、消费模式、娱乐模式和穿着模式。生活型态通常也反映了一个人的态度、价值观或世界观。”[7] “生活方式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劳动工作、休息娱乐、社会交往、待人接物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以及与这些方式相关的方面”。“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国际化,‘生活方式’一般指人们的物质资料消费方式、精神生活方式以及闲暇生活方式等内容。它通常反映个人的情趣、爱好和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8] 有的学者提出:“生活方式是一定的个人、群体及社会全体成员活动的特征;这种活动主要取决于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同时也受种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它的领域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群体生活三个系统的全部总和,并以丰富的内容和形式构成一个完整的独立的社会活动体系。”[9]此外,还有人把生活方式细分为劳动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休闲生活方式、政治生活方式、交往生活方式、家庭生活方式、个人生活方式等等。这些广义的定义可以作为讨论的参考。

有些定义则是狭义的,例如,有人认为生活方式是指“日常生活领域的活动与行为特征”;“个人由情趣、爱好和价值取向决定的生活行为的独特表现形式”;“个人在其环境中所表现之独特的生活形态与方式”。[10]

当然还有一些特殊意义的提法,例如:“生活方式是人们观念的一种反应”;“生活方式是不同阶层人群在其生活圈、文化圈内所表现出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是指人们的日常生活活动特征和其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工作(学习)活动、基本生理需要活动(睡眠、吃饭、洗漱等)、闲暇活动(社会交往、文化娱乐等)和其他生活活动(锻炼、喝酒、抽烟、就医等)”。美国人类学家R·林顿说:“文化指的是任何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如果我们把文化理解为人类活动方式、思维方式和能力的总和,那么文化的实质就是生活方式。”[11] 台湾学者李亦园也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具体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以及抽象的价值观、逻辑思惟和理想典范。”[12]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当代西方社会普遍认为自己处于消费时代,因而把生活方式转化为消费方式来研究。

总之,各种说法不一而足。因此,在讨论台湾生活方式时,需要明确所指的“生活方式”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是一般意义的还是特殊意义的,并且看清是否正确的全面的表述。

(二)生活方式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是多元的,它具有时代性和社会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生活方式也会发生变化。何中华指出:“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人们的生活样态就十分不同。 Internet技术的迅速而广泛的渗透,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更深刻的在于,它还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已有观念,甚至塑造了人们的新式生存。”[13] 现在进入新媒体时代,微博、微信以及QQ群、“低头族”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这是几年前还难以想象的。同时,不同的阶级、阶层,不同的职业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从马克思到韦伯的研究,说明“生活方式的差异与由经济决定的社会分层是对应的,你属于哪个阶级或阶层,你自然就会有哪种生活方式。”[14]布迪厄曾经对不同阶级对音乐的爱好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不同的阶级对音乐有着完全不同的偏好。支配阶级,尤其是其中的大学教授和艺术家阶层对巴赫钢琴曲表示出特殊的喜爱,中产阶级较喜欢格舍温的《蓝色狂想曲》,而约翰·斯特劳斯的《蓝色的多瑙河》则受到中下层阶级的普遍欢迎。”[15] 当然,农民的生活方式与渔民的生活方式也不同,在一个社会中,生活方式是多元的。总之,由于“人们的具体劳动条件、经济收入、消费水平、家庭结构、人际关系、教育程度、闲暇时间占有量、住宅和社会服务等条件的差别,使同一社会中不同的阶级、阶层、职业群体以及个人的生活方式形成明显的差异性。”[16]

因此,在讨论台湾生活方式时,应当明确它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它是多元的,并非大家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应当重视的是现代台湾比较普遍存在的、具有代表性的生活方式。

 

二、有关台湾生活方式的表述

目前台湾官学两界提到的生活方式,往往从一些细节来表述和突出台湾生活方式及其特色。大体上可以概括如下:

一、民主自由:

对于“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龙应台做过十分具体的解说。她说:“民主并非只是选举投票,它是生活方式,是思维方式,是你每天呼吸的空气、举手投足的修养个人回转的空间。”“如果他在市政府办事等得太久,或者公务员态度不好,四年后,他可能会把选票投给 另一个市长候选人。”“他习惯读到报纸言论 版对政府的抨击、对领导人的诘问,对违法事件的揭露和追踪。他习惯表达对政治人物的取笑和鄙视。”“如果他是个大学教师,他习惯于校长和系主任都是教授们选举产生,而不是和‘上级、长官’有什么特别关系;有特别关系的反而可能落选。”民主真正的意义“无形地溶在生活点滴里”。“是民主,使台湾变了。政府机构、军事单位从长期霸占的都市核心撤走;庶民历史重要,因此历史街区得到保存;族群意识高涨,弱势的权力--不论是语言文字还是宗教信仰,得到平等保障;市民参与政府决策,因此声调的改造由市民意愿主导”。民主就是随时可以出国;民主就是可以凭本事上大学,不需要有特权;民主就是发表任何意见不怕有人秋后算帐;民主就是没有任何禁书;民主就是享受各种自由;等等[17]。王郁琦也说:“台湾因为实施民主政治,让官员因为受到监督而不敢舞弊,这正是我们引以为傲的生活方式”。“事实上,政治人物感受到压力,正是民主的价值。”[18] 还有人说:民主监督让官员不敢滥权舞弊;台湾重视新闻自由、言论自由和国会充分监督的制度;媒体可以针对政府的弊案穷追猛打;等等。

二、文明礼貌:

台湾民众重视文明礼貌,“请”“谢谢”“不客气”“对不起”等等礼貌用语经常挂在嘴边;排队成为习惯,没有人插队;没有人闯红灯;没有人占用“博爱专座”;电扶梯的左侧总是留给有急事的人;“垃圾不落地”,到处干净卫生;等等。

三、人情味:

台湾民众有人情味,有公德心,温文儒雅,乐于助人。台湾“志工”文化兴盛,已经成为台湾的一种富有特色的生活方式,他们可以为需要帮助的人解决许多困难。不仅如此,台湾民众也乐于助人,如果你向他们问路,就会得到详细的回答,或是给你画上地图,甚至还会陪你走一段路。这一切都给外来旅客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如果与上述一般意义的生活方式的涵义相比,可以看出这里所说的台湾生活方式,主要涉及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方面,是特定涵义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一般意义的生活方式,即不是生活方式的全部。但这种生活方式是比较普遍存在于台湾社会,既然台湾人引以为傲,并且也受到不少来访者的认可与赞赏,就应当得到大家的尊重。

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只讲“引以为傲”的一面,而不讲不足的一面,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就不能对台湾的生活方式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认识。

 

三、台湾生活方式的时代性和社会性

下面要讲台湾生活方式的另外一面。

先讲时代性。今日的台湾生活方式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处在全球化、现代化的今天,处在社会变迁的环境下,处在民主发展进程中,还没有发展到成熟的地步,在这种时

代背景下,台湾的生活方式必定要受到时代的影响和局限。

就以台湾方面引以为傲的民主自由来说,他们自己也承认:“台湾的民主有很大的民粹成分”,“台湾民主不自觉地走向民粹”,“台湾不是民主社会,而是民粹社会”。钮则勋指出:“马政府已经无法判断什么是真正的民意、什么是不正常的民粹,只好被民粹牵着鼻子走。”[19]在这次学生“占领立法院”事件中,陈文茜希望台大学生不要民粹化,她说:“如果台大生只用自己的聪明扮演民粹领导者,声援几件‘不是那么合理的抗争’,对社会的破坏程度,比土石流还可怕。”[20]美国《侨报》在社论中指出:“民主意味着不同意见的相互尊重,意味着协商,意味着程序的正义。倘若一部分人反对就可以瘫痪议事机构,这不是民主更像民粹。”[21] 应当指出,台湾方面也承认他们在处在民主化的进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在这里没有必要列举更多民粹化的表现,大家都可以看到霸占立法院、霸占主席台、不相信代议制度、“只许我代表民意,不让别人表达民意”以及“先标举民主、却违反民主”[22]等等言行,之类民粹化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已经被许多人认可,甚至已经成为习惯。因此,在谈论在台湾“民主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同时,是否也可以说在台湾“民粹也已经成为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至于言论自由,在台湾可以说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什么都可以说,什么人都可以批评、抨击甚至谩骂,“名嘴”嬉笑怒骂、慷慨激昂,畅所欲言,言者无罪,因而产生了负面作用。朱云汉指出:“台湾媒体惯于‘扩大问题’,这给社会带来的是负能量”。“台湾的媒体每天都在关注‘究竟谁最能博得眼球’,这种传媒生态,使得台湾政客谨小慎言,却使台湾的‘名嘴’和‘财团’如鱼得水,因为没有媒体敢于得罪这两个团体。” [23] 在言论自由的条件下,出现了“狗仔队”文化和“呛声文化”等等。陈文茜指出:“这个言论自由最后是什么?是狗仔队取得了言论自由,而整个社会里头对社会文化,各方面发展有意义的言论自由,都在整个商业竞逐里头完全被消失掉了。”[24] 马英九曾经遭到“丢鞋抗议”、台湾行政当局负责人陈冲则遭到环保与劳工团体“呛声”,陈冲只得表示:“言论自由的基础,是尊重别人言论自由,要互相尊重。”[25]吴敦义坦率地指出:“台湾的媒体言论实在很自由,比美国都自由,什么乱七八糟的都可以说出来,不用负责任。”[26] 至于是否每一种言论都有自由,李戡指出:“告诉你,台湾根本没有言论自由,在台湾任何一个角落,你只要提我是中国人,我支持中国统一,马上就会被骂一顿,九成的民意就开始攻击你。所以台湾的言论自由是假的。”[27]因此,有人认为台湾是“自由化有余,制度化不足”。那么在谈论台湾“言论自由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同时,是否也可以说“民粹化的言论自由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再讲社会性。有共同的社会生活方式,也有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社会群体互不相同的生活方式,台湾的生活方式是多元的。我们姑且把上一节所说的当做台湾社会的生活方式相同的一面,那么还应当看到另外一面,即不相同的一面:富豪与平民、白领与兰领、工人与农民、民意代表与政府官员、“黑衫军”与“白衫军”、“太阳花”与“康乃馨”等等,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是不一样的,有的甚至完全相反。有人问道:“为什么某些群众对于陈水扁有这么大的失望与愤怒?为什么某些群众对陈水扁的贪腐有这么大的包容?为什么某些群众寄望于马英九?为什么又快速失望于马英九?而失望的理由竟是退居二线的他太不像个强有力的政治与道德领袖!为什么又将寄望于XXX?为什么又将失望于XXX?……如何面对这个无尽的期望锁链?如何能免于对领袖的一再幻灭?如何超越并克服此中的虚无主义以及反智主义?这才是真正的、具体的、我们的民主课题。”[28]因此,究竟是谁才能代表台湾的生活方式,还是一个疑问,所以,台湾并不是只有一种生活方式。

 

四、建构“台湾生活方式”的意图

台湾方面在谈论台湾的生活方式时,只讲到本文第二部分的内容,而有意地回避了本文第三部分的内容,他们是要突显台湾优秀的生活方式,其目的是突显台湾的生活方式比中国大陆优秀,从而得出这样的结论:台湾人选择的是台湾的生活方式,而不认同中国的生活方式。不过,如果只看到这一点,就未能从应有的高度认识台湾当局的战略意图。

还应当把“台湾生活方式”与“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联系起来考察。马英九就是这样做的,他在《治国周记》中谈到“具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时,指出:“我们发展出一套跟大陆不同的生活方式”,“自由民主的台湾不光是一个政治口号,事实上这已经变成我们活生生、每天都存在的生活方式。这种方式不但影响我们,也一定会影响我们周边的华人社会。”[29]

台湾方面在建构“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的过程中,为了满足自尊的需求,极力把本群体和外群体的区别最大化,力图提升对本群体的积极评价,在形成对内群体的“偏好”的同时,也形成对外群体的“偏见”。他们极力突显“我群”的优势,极力夸大“他群”的劣势,而这个“他群”就是中国大陆。目的是不认同大陆的中华文化,不认同一切没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强调“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优于大陆、“超越大陆”,只能由他们来做“中华文化的领航者”。[30]同样的,在建构“台湾生活方式”的过程中,他们为了满足自尊的需求,也极力突显台湾生活方式“优于大陆”,因而不能认同大陆的生活方式,大陆应当受到台湾的“影响”。由此可见,建构“台湾生活方式”与建构“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是一致的,也可以说,建构“台湾生活方式”是建构“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建构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的一个组成部分。

台湾方面建构台湾生活方式、建构“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有自己的需要和意图,关键是要如何正确面对两岸不同的生活方式问题,这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会有重大影响,值得双方的重视。这里提出两点看法:

第一,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生活方式,也不能只有一种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应当互相尊重,互相包容,而不要为了满足自尊的需求而刻意贬损他人。大陆方面早已宣称:“我们尊重台湾同胞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31],我们希望台湾方面也能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大陆。这样才有利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才符合世界上不同文明的相处之道。

第二,随着全球化、现代化的进程,全世界的生活方式都在变化中、进步中,没有一种生活方式是固定不变的。从全球来看,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由工业发达国家所建立的生活方式,已经造成空气污染、环境破坏、气候变化、生态失衡等等问题,人类有必要以批判的态度,对现有的生活方式进行反省,促进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从两岸来看,各自的生活方式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改善,都需要克服存在的不足与缺陷。中国大陆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所提高,有所改善,同时也有许多不足与缺陷,已经引起社会公众的普遍重视。现在正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它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生活方式必将会有很大的改观。两岸现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应当和平共处,各抒所长,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过程中,双方要以进步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模式,共同建构新型的生活方式,造福于两岸人民。

 

(刊于《台湾研究集刊》2014年第4期)

 

注:

[1] 《马英九2010年元旦文告》,http://www.doc88.com/p-199579033665.html

[2] 《马英九在百年庆典上的讲话》,(2011年10月10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3bf3040100zvn7.html

[3] 《马英九就职演说》(2008年5月20日)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id=86318076

[4],龙应台:《你可能不知道的台湾》,

http://www.people.com.cn/BIG5/news/37454/37459/3424247.html

[5]  陈翠莲:《民主政治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新新闻》2013年8月总1379期。

[6]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第369页。

[7]  生活型态,《维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4%9F%E6%B4%BB%E6%96%B9%E5%BC%8F

[8]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qB1_t-xgR2d2XFwwd-9OV_Aj0QBLsYjLg92KaYDknnh2ntCrpK1TJBpWyEIb3Krg

[9]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华夏出版社,2011年,第430页。

[10] 《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第九册,心理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73年,第214页。

[11] 转引自陈学明:《文化软实力和生活方式》,《光明日报》2009年11月27日。

[12] 转引自王力行:《文化是一种集体价值人格》,《远见杂志》2010年12月号。

[13] 李霞:《生活方式的变迁与选择》,人民出版社,2012年,序3页。

[14] 高丙中:《西方生活方式研究的理论发展叙略》,《社会学研究》1998 年3期。

[15] 朱伟珏:《社会空间与生活方式——布迪厄文化阶级理论》,

http://www.socibar.com/a/theory/2010/0506/934.html )

[16] 同注8

[17] 同注4

[18] 《王郁琦南京大学演讲全文》http://www.cna.com.tw/news/acn/201402120466-1.aspx

[19] 《老马不识途跟着感觉走》,http://epaper.taihainet.com/html/20130812/hxdb460410.html

[20] 陈文茜:《民粹比泥石流可怕》,http://www.cna.com.tw/news/aedu/201402240122-1.aspx

[21] 美国《侨报》25日刊发社论文章,《中新网》2014年3月26日。

[22] 郭正亮:《太阳花学运陷入进退两难》,

http://my-formosa.com/article.aspx?cid=5,15&id=55960

[23] 朱云汉:《台湾陷入了民主困境》,

http://www.taiwan.cn/plzhx/zhjzhl/zhjlw/201402/t20140225_5727203.htm

[24] 陈文茜:《狗仔队与言论自由毫无关系》,http://news.ifeng.com/taiwan/jmcwq/detail_2011_07/13/7663044_0.shtml

[25] 《鼓噪呛声成风潮 陈冲:应互相尊重言论自由》,tw.news.yahoo.com/

[26]  转引自杨恒均:《台湾的乱象是民主太快造成的?》,“凤凰网博客”2008-12-24)

[27]  李戡:《台湾的言论自由是假的》,《时代周报》第103期,2010年11月4日。

[28] 赵刚:《民粹文革十五年:兩年後重思紅衫軍及其之後》,《思想》11期,2009年3月。

[29] 马英九:《治国周记》,《自由民主软实力,两岸文化影响力》,

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104&itemid=25725&rmid=2074)

[30]  参阅陈孔立:《“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的建构》,《台湾研究》2013年第6期。

[31]  习近平:《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014年2月18日。

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4-02/20/c_133129181.htm


进入 陈孔立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台湾生活方式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台湾研究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1862.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